乡村振兴背景下乡村景观设计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8-15
/ 3

乡村振兴背景下乡村景观设计分析

徐惠赞

中恩工程技术有限公司510000

摘要:以我国乡村振兴的大背景作为分析切入点,综合具体的案例,了解乡村建设过程中景观设计的相关内容,通过景观设计打造良好的乡村环境,进一步提升乡村经济发展水平,同时营造良好的村庄形象,这不仅是满足乡村振兴政策要求的具体策略,也是构建可持续性发展社会的根本保障,更是为人们的生活营造良好环境的基础。

关键词:乡村振兴;景观设计;乡村景观

乡村景观设计一直都是新时期乡村振兴以及发展的重点内容,科学合理的景观设计,不仅可以营造完善的乡村生态环境,更可以辅助地方经济发展水平稳步提升。因此在当前的乡村振兴发展背景下,相关工作人员要认识到景观设计的重要性并且坚持遵循多元化的原则来落实景观调控,这样才可以满足区域发展的实际需求。本文则是建立在案例分析法以及理论分析法的基础上,综合乡村景观设计在乡村振兴中的实际应用展开分析,确保可以为新时期的乡村体系改革奠定良好基础。

一、基础理论分析

(一)乡村振兴政策体系

2018年,国家公布中央一号文件中第一次指出了乡村振兴的相关内容。强调绿色发展、生态文明建设将作为新时期乡村发展的核心项目[1],同时提出了发展乡村产业、构建宜居生态环境、兴盛民族文化等多元化目标,加强乡风文明塑造,全面提升农民的生活条件已经成为新时期发展的基础。乡村振兴战略的提出,象征着中国农村发展体系逐步向现代化方向靠拢,也象征着农民的主体地位不断提升,同时也为乡村景观设计指明了新的方向,这将成为现代化乡村规划以及景观设计的重点。

(二)乡村景观

首先从乡村的发展模式上来讲,人居较为分散,生活来源通常以农业生产为主,大部分的乡村经济发展水平较低,存在参差不齐的现象,而景观则隶属于艺术学领域,是建立在人工和自然结合的基础上,打造的空间景色。乡村景观的概念在不同领域有着不同的定义,通常将乡村景观定义为:以农业生产生活为基础、以人工和自然景观相结合为主体、以满足人们生产生活需求为核心目的构建的自然布局、空间规划、绿色生态设计的休闲田园景观。但是随着新时期我国新农村建设发展水平的不断提升,农村景观的设计也逐渐出现了现代化特点,不仅要求景观设计服务于人们的生产生活,更需要体现现代化的发展理念以及审美特色。例如强调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构建小型可循环式的生态圈,利用景观来阐释独特的地域文化以及乡村习俗,打造良好的乡村品牌形象以及社会经济效益,通过景观设计来带动地方经济发展以及产业结构调整[2]

那么新时期的乡村景观,则更趋向于多元化、立体化、精细化,这也将成为本文探讨的主要切入点。

二、乡村振兴背景下的景观设计原则分析

乡村振兴背景下的景观设计,不仅要坚持多元化、立体化、精细化的核心目标,还需要坚持以下几项综合原则,这样才可以真正服务于地方建设和经济发展。

(一)城乡统筹原则

在乡村景观设计的过程中,要坚持考虑村庄所在区域的城乡产业发展状态以及经济发展水平,了解相配套设施以及服务的模式,通过调整用地布局以及生态景观平衡的方式,构建相互关系,准确定位乡村的未来发展方向以及发展目标,预测后期的发展模式和发展水平,这样才可以确保景观设计真正提升乡村的整体品质和形象,能够在发展的过程中逐步向城市化进发。

例如,迳下村在城乡统筹发展的基础上,构建景观与产业的连接。产业导入,创建设施齐全、功能完善的美丽乡村。发展村域产业,通过完善“吃住行游购娱”基础上,加强“闲情奇商学养”产品项目建设,提升村内整体经济水平,完善村内各项设施,满足各项功能,打造“迳下静美”的主题构想。

(二)因地制宜原则

乡村景观设计必须要考虑到地方生态发展的可适应性以及多样性,同时借助地方本土化资源以及本土化文化作为景观设计的主题,另外立足于地方经济发展状态,避免过度的透支资金成本以及资源[3]。这样打造的乡村景观,才可以真正尊重当地发展现状,制定与地方发展需求相适应的环境保护措施以及景观规划方案,确保能够起到乡村振兴的作用。

迳下村借助自身的农业优势,将景观设计和农业生态体系之间进行联合,通过景观设计实现乡村振兴,还需要从农村的实际发展角度进行分析,例如该工程中坚持打造轴两带三环多点的农旅田园综合体,一轴:以鱼塘,水系串联的水系景观轴;两带:林带、展示景观带;三环:绿道环、生态农场环、农业公园环;多点:农耕体验、垂钓平台、水上活动、农庄体验、市集、果蔬生产示范园、果林采摘、农耕大讲堂、稻草景观、农具体验景观。其景观工程包括花海营地、樱花悠乐园、水景观体验区、特色民宿、精品酒店、迳下之夜等。

(三)资源节约原则

乡村景观设计必须坚持以保护地方生态为主题,同时为农业以及相关产业的发展提供宝贵的资源体系,因此资源节约原则是景观设计期间必须坚持的核心原则,合理的节约资源,科学应用可再生能源,打造资源循环体系,不仅可以营造良好的生态环境,更可以为地方经济发展提供更多的生态效益。

(四)文化特色原则

我国国土资源辽阔,乡村遍布各地,本身具备一定的分散性特点,而在不同乡村群落发展的过程中,又形成了较为独特的文化体系以及乡村习俗。这些将是乡村景观设计的灵魂,同时也是提升乡村独特性和魅力的根本保障。因此在进行乡村景观设计的过程中,坚持突出地方文化特色以及地域特色,建立在尊重传统文化以及传统习俗的基础上打造独特性的景观,不仅能够增强乡村景观设计的多元性特点,更可以将景观设计作为地方的品牌文化成果进行推广,从而带来更多的经济效益。依托这一理念,迳下村从景观设计与乡村发展的层面上,实现景观设计全渗透融合:构建景观与文化的连接。深挖“岭南山水文化”,加强文化品牌输出。传承弘扬岭南山水文化,根据调查,迳下村文化品牌不突出,文化品牌效应较为单一,因此,要加强文化要素的挖掘,强化品牌的输出。

(五)尊重民意原则

景观设计必然是服务于乡村人们生产生活需求的综合性工程,但是在整体景观设计的过程中,要坚持听民意、向民心[4],要尊重区域人民的主体地位,坚持以人为本。要合理考虑景观设计项目和农民利益之间的关系,通过景观来提升地方经济发展水平,为人们的生产生活需求提供更多的服务,这样才可以调动农民积极性进行景观设计保护以及持续性发展,对于建设优美乡村也有极强的促进作用。

迳下村坚持构建景观与乡风的联结,促使景观设计服务与人民生产生活。进一步提升村庄环境品质,打造美丽乡村精品示范村。进一步完善村庄景观体系,对村庄入口、公共活动空间(客厅)、主要道路景观进行系统设计。加强对建筑风貌的整治、道路建设、“三线改造”(上改下)、街道家具设施、标志标牌等。

三、乡村振兴背景下的景观设计案例及实践分析

为了进一步提升本文论述的科学性和有效性,文章建立在具体案例的基础上展开分析,依托实践来定位乡村振兴背景下的景观设计与重点[5]。凸显景观设计和地方交通、农业、旅游业、生态之间的关联,打造立体化的景观设计方案,从而增强整体农村的发展质量以及经济效益。

(一)项目概况分析

首先从经济发展的角度来看,麦村位于中新广州知识城新龙镇南(原镇龙镇,后与九佛镇合并成为九龙镇,2019年重新规划设立新龙镇),处于知识城与开发区科学城中间位置,行政村面积为 506.46公顷。有麦村、龙江、果元、坑头、旱窝和心田等 6 个自然村,下辖 11 个经济社。麦村被列入了新龙镇2020年重点征拆项改造建设项目之一。

1.1建设背景

麦村开村居民姓麦,但后搬去东莞,现今村中无麦姓村民。麦村曾经同存的有九支姓氏,他们的先人们从广东梅县陆续迁徙到原九龙镇麦村,距今已有300多年的历史。在响应国家乡村振兴战略号召的基础上,致力于分享双城联动的城市发展红利,打造以人民为中心的新麦村,推动客家精神传承出新出彩,实现旧村庄新活力,相关部门综合麦村原有的资源以及景观特点,建立在科学设计的基础上进行景观工程改造,确保能够为麦村的景观工程创新奠定良好基础。

1.2景观规划重点

首先,从整体景观规划的层面来看,坚持打造特色乡土风情、传承客家精神营造集创意办公、精品民宿与农旅体验于一体的乡村空间;其次,从未来发展规划的层面来看,坚持乡村振兴与城市发展相结合,利用景观促进经济,带动麦村城市化发展。

(二)景观设计规划实践

2.1道路交通景观规划设计

原有的乡村道路体系较为分散,同时缺乏科学的景观设计方案,导致道路系统自身的经济效益较差,主入口缺少特色标识牌,道路两侧绿化植被杂乱,缺少梳理,入口整体形象与精品示范村建设要求不符。因此建立在景观设计和道路工程相结合的基础上,新建具有客家特色的标识景墙及廊架,营造特色鲜明的入口景观;新增趣味性篱笆,并在入口处增设观小品设施,丰富景观环境;保留客家文化的基础上融入村民集会、农耕体验、表演舞台等休闲功能,活化传统的乡村生活空间。营造漫步长街深度体验多元客韵的氛围。所有景观规划沿着道路展开,实现由点成线的景观系统(图1)。

图1:麦村景观道路规划

设计景观旱溪、增加指示标牌,增强路口节点形象记忆点。沿街设计通透性景墙,休闲小平台、增加农用小品。沿街设计通透性金属仿竹栏杆,增加入户庭院门,设计休闲小平台、增加休闲座椅。增加入户庭院门,设计休闲小平台、增加休闲座椅。现状排水沟增加毛石花基进行遮挡,营造生态草坡,打开景观视线。新建田园步道与现状田园步道连通、整治。

2.2产业设计和景观规划之间的融合

实现乡村振兴需要坚持产村融合以及业态复合,这样才可以构建多元化的业态体系,满足地方经济发展水平多元化的需求。例如统筹生态、生产、生活三个不同的空间,打造立足于文化、生态、农业相结合的升级版美丽乡村,其中农业和文化的融合强调乡村农耕、乡村办公、乡村养生、乡村旅游;生产与生活的融合,强调构建乡村创业、乡村会客的新型产业体系;文化和旅游的融合,则强调打造乡村度假、乡村运动项目。以上几项新兴产业,又通过生活智慧、科技创新、生活休闲联系起来。从景观设计的层面上来讲,强调利用既有的乡村资源以及农业优势进行产业调整

[6],比如打造以龙眼、柠檬、万寿菊、樱花为主的生态农业种植基地,将其作为休闲农业旅游的核心,例如万寿菊景观游览、特色乡村民宿,都将作为新型的景观规划项目向外推出能够提供第三产业休闲服务产品。进一步发挥第一产业以及第二加工业的实际优势,也可以让景观设计融合到产业发展中去,满足生产生活以及经济发展的需求。

2.3构建完善的民居整饰设计

经过实地调研,麦村重要区域改造涉及建筑,计划进行包括外墙翻新、屋顶改造、形体改造、窗门扇更换等工程。改造工作力求美观、和谐、经济,整体提升村落风貌的同时应着重突出当地的客家文化特色。并积极接轨时代和响应国家政策,对日后将进驻的文娱、旅游、商业等产业做好必要的建筑前期准备。

客家文化是一个迁徙、融合的文化,随着文化的慢慢融合还有政府管理的不断完善,建筑的形式不再以防御功能为主,向宜居和融合当地文化的方向去发展,原本围合的空间逐渐演变成参与性高的公共开放空间。设计以每个自然村祠堂演绎成的公共开放空间为中心,重点打造集客家风貌展示与村民日常活动功能于一体的乡村客厅。

基于具有改造基础的村屋:客家围龙屋延绵不断的坡屋顶是客家文化的重要表现元素之一。本次改造方案希望通过抽象坡屋顶造型意向,使用现代化的建筑语汇,进行特色的坡屋顶改造,有助于实现麦村村落天际线风貌的统一,强化客家文化的气质(图2)。基于所有的村屋:使用定制金属仿木窗扇和门扇,使村落的建筑色彩得以统一,有助于营造和谐美观的村落风貌。同时,木质的门扇和花格窗在将给使用者和外来游客传达一种朴素典雅的传统客家文化,也与麦村周边的美丽的山林形成了共鸣。

图2:麦村具有改造基础的村屋设计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乡村振兴的大背景下,迳下村通过分析既有景观规划现状,建立在景观与交通、农业、旅游业、生态以及形象的基础上进行创新,构建了立体化、全面化的景观工程,不仅丰富了地方产业结构,更提供了经济发展渠道,对于完善乡村生态、景观质量、生活品质以及经济发展水平有直接作用,值得在当前乡村规划中进行推广。同时还需要结合因地制宜和普适性原则,才能够确保景观设计真正为乡村发展而服务。

参考文献:

[1]吴彤,郑绍江.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乡村景观规划设计——以南宁市良庆区大塘镇那团村为例[J].现代园艺,2022,45(13):101-103.

[2]岳慧,郑绍江.微微涟漪·悠悠东昌——基于文化视角下的滨水景观改造升级设计[J].现代园艺,2022,45(13):103-105+108.

[3]邓洁,莫凯迪,唐倩,黄建华.乡村振兴背景下田园综合体农业景观开发策略[J].现代园艺,2022,45(13):140-142.

[4]吴冬琴.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我国乡村景观绿化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智慧农业导刊,2022,2(12):45-47.

[5]李学峰.乡村振兴背景下的美丽乡村建设园林设计研究[J].中国农村科技,2022(06):72-73.

[6]王子龙.乡村景观的规划和设计[J].大众标准化,2022(11):65-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