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探职业技能竞赛选手训练过程中工匠精神的落实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8-15
/ 2

初探职业技能竞赛选手训练过程中工匠精神的落实

陈媛

攀枝花技师学院  四川攀枝花  617000

摘要:时代呼唤工匠精神,社会也需要培养新时代的工匠。在创新与多变的大环境中,无论是经济转型升级,还是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的转变,抑或是实现“工业4.0”“中国制造2025”的目标,工匠精神都被看做原动力之一。结合职业技能竞赛的要求与机制,探析有效的培养方式,提出针对性的培养建议。结合真情实景的训练过程融入,在工匠精神中充分汲取营养,激励青年技能成才、以技报国,以推进工匠精神在职业技能竞赛中的融合,突出职业技能竞赛对工匠精神培育的促进作用,从而更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工匠精神,打造优秀技能人才,实现技能强国目标。本文将以职业技能竞赛选手训练过程为引导,探讨“工匠精神”在训练过程中的落实。

关键词:技能竞赛   训练过程   工匠精神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提出,要大力弘扬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全社会营造劳动光荣的社会风尚,追求精益求精的敬业风气,加快推进建设创新型国家。改革开放40多年来,我国早已成为世界第一制造业大国。尽管我们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世界工厂”,许多产业规模名列前茅,但掌握核心科技、真正属于中国创造的东西却不多。众多行业内人士认为,我国制造业大而不强,产品质量与创新程度与世界顶级水平仍有差距,原因之一就是缺乏具备工匠精神的高技能人才。为真正成为世界制造强国,打造属于我国的尖端制造力与创造力,实现中国制造2025战略目标,就必须从基础抓起——在学校中培养“大国工匠”的创新型技能人才;在社会上形成以工匠精神为核心的职业精神。我国的技工院校作为技能人才培养的重要渠道,培育符合时代要求的工匠人才是应有的历史使命与社会责任。

攀枝花技师学院作为一所培养了三届世界技能大赛焊接项目冠军的技工院校,以世界技能大赛为依托,致力培养具备工匠精神的高技能人才,为实现技能强国目标贡献力量。

一、什么是“工匠精神”?

   “工匠”一词从古流传至今,是“工”与“匠”的完美组合。“工”,象形文字,原指持有工具,后发展为工作、生产劳动、技术与技术修养;“匠”,泛指有专门手艺的工人,巧妙灵巧、有创造性的构思和设计,在某方面有突出成就的人。两字合在一起,既有对制作工艺与方法的高超技能要求,又有追求极致,持续做精、做巧的信念追求。而现代,工匠精神有了更深层次的延展。从工匠精神的理念来说,工匠精神是一种职业精神,它是职业道德、职业能力、职业品质的体现,是从业者的一种价值取向和行为表现。“工匠精神”的基本内涵包括敬业、精益、专注、创新等方面的内容。

工匠精神是对工作的执着、对所做的事情和生产的产品精雕细琢,是精益求精,是追求完美和极致,属于职业精神的范畴,其核心是对品质的追求,是从业人员的一种价值取向和行为表现。结合世界技能大赛的要求与机制,从课堂到实操展现出对知识、技术、品质的不懈追求。工匠精神的丰富时代内涵更是品德素质教育的延伸拓展。

近年来,职业技能竞赛赛项内容、比赛形式、比赛时间、比赛设备等均发生变化,不断和企业一线真实生产相结合,从以前的单一能力的考核,到现在综合能力的考核;从以前的知识点的考核,到现在的创新点的考核,考核内容越来越贴近于“工匠精神”。

选手们参加职业技能竞赛,并不是仅仅追求名利,而是脚踏实地、精益求精、专注创新,这样的比赛比出来的不单单是成绩,而是未来技能人才培养的方向。只有培养出高技能人才,才能将制造出的产品位于世界的尖端,所以将“工匠精神”体现在职业技能竞赛,实际上就是培养出更多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甚至是大国工匠,这样才能使我们国家更快速的实现中国梦!

二、如何在选手训练过程中落实“工匠精神”?

职业技能竞赛的发展过程已经证明,“工匠精神”必须是高素质技能人才培养的一个重要内容。所以,我校职业技能竞赛选手训练过程中的“工匠精神”,我们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落实。

1、培养双师型教师

职业院校的专业课程任课教师既要能讲理论,又要能进行实践操作。但由于我们教育体制的单一,很多职业院校老师理论水平较高,但实操能力较弱。这就要求针对企业具体需求来培养双师型教师,可以采取的措施有挂职锻炼或到企业实习,只有教师达到了双师型,学生们才能在学习过程中养成“工匠精神”。

2、整合课程、根据竞赛制定人才培养方案

近年来,职业技能竞赛不再是一个知识点的考查,而是综合多个内容的考查。当下课程已经远远跟不上职业技能大赛的发展节奏,这就要求教师将课程进行整合,将原有的章节式的课程改变成为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学生根据典型任务来学习,在学习的过程中就引入对“工匠精神”的考核,使学生边学边理解,最后实现吸收与消化。

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应根据职业技能竞赛来制定,总结各级技能竞赛考查的知识点、技能点、职业素养等相关内容,将这些内容放入制定的人才培养方案中,在课程实施过程中,注重人才培养方案的重要性,使学生很快的掌握重要知识点、技能点和职业素养。

3、组建竞赛选手梯队、实现老带新

榜样的作用是无限的,在培养职业技能竞赛选手的过程中,我校形成竞赛选手梯队培养,采用老生带新生的方法,参赛的上一梯队选手根据具备的技能来指导下一梯队的选手,能使学生快速地成长起来。

4、培育融合工匠精神的特色校园文化

以“工匠精神”为引领,融合三线精神等地域文化精神,打造“敬业、精业、创业、乐业”校园文化。加强校企合作,推进“工匠精神”和校园文化融合。成立由大师工作室、校园名师、行业专家、企业技术骨干等组成技能竞赛专家指导委员会。根据岗位要求将工匠精神标准化、具体化,并融入人才培养方案中,使学校的课程设置、人才培养更有针对性。

开展弘扬“工匠精神”的校园文化活动。邀请企业大师、技能名师、世界技能竞赛获奖选手作报告、展技艺,积极举办、参与各级各类大赛、增设专业社团和多种形式的创新创业活动,提高学生工匠技能,培养学生一丝不苟、严谨敬业、精益求精、勇于创新的工匠精神,提高其综合职业素质和能力。

将“工匠精神”植入校风、教风、学风建设。校训是校风建设的重要内容,将“工匠精神”的核心理念用简洁的文字,凝练成校训的内容,便于学生理解和记忆,有利于促进校风建设。将“工匠精神”融入教师师德考核,加强对教学过程中备课、授课、答疑、辅导、作业批改、考试等环节的监督,督促教师转变工作作风,有利于促进严谨治学的教风建设。

将校园景观文化建设与工匠精神相融合。在校园景观文化建设中,融入“工匠精神”。在操场、教学楼、走廊、教室、实训室、橱窗等场地,以故事、图片、图像、标语、雕塑等形式,将地域文化、行业要素、职业要素融入其中,使工匠精神得以物化。

在职业技能竞赛选手培养的过程落实“工匠精神”任重而道远,需要政府、企业、行业专家、学校的共同努力和不断探索。本文仅初步探讨了将“工匠精神”落实的职业技能竞赛选手培养的一些方式方法。唯有将“工匠精神”切实落实到职业技能竞赛选手培养的过程中,才能真正培养出有“工匠精神”,符合产业升级要求的高素质技能人才。

参考文献:

【1】李梦卿,杨秋月.技能型人才培养与“工匠精神”培育的关联耦合研究【J】.职教论坛,2016(16).

【2】宋新丽,王玲波.技能大赛对教学改革促进作用的研究【J】.职业,2012(23).

【3】黄嘉悦、吴冰,世界技能大赛背景下高职院校工匠精神培养方式探析【J】.经济研究导刊,202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