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核心素养在小学语文常态课阅读中落地生根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8-23
/ 2

让核心素养在小学语文常态课阅读中落地生根

王晓菲 

3 山东省淄博市淄川经济开发区第一小学 

摘要:随着我国教育改革事业的不断攀升,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不断增大,素质教育发展也迫在眉睫。基于此,“核心素养”一词越来越受到各界的广泛关注。众所周知,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对学生具有非凡的意义,作为小学语文教师,可以通过阅读来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使其呈多元化方向发展。教师应着力营造一个以学生为主体,以自我为主导的新型教学模式,驻足教学实践,着手构筑素质化阅读模式。

关键词:小学语文;素质教育;核心素养;常态课

前言:

自国家大力提倡素质教育以来,各种创新型教学模式争相开放、为新时代下的教育事业作出了积极的贡献。与此同时,一线教育工作者们也在思考什么是素质教育的“灵魂”,并努力将素质教育切实落实到常态课的活动之中。那么,如何让核心素养在小学语文常态课的阅读中落地生根,就成为语文教师重点探索的问题。

一、核心素养在小学语文常态课阅读中的重要影响

因传统语文教学多远离生活,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味同嚼蜡,容易产生厌学情绪,所以小学语文教师需推陈出新,勇于实践,大刀阔斧地对语文教学进行创新改革,以便重新燃起学生对语文的学习热情。由于小学生对外界事物充满好奇,探究欲望较强,但又无法保持长久的专注力以及学习兴趣,这就需要教师利用一切教学资源将学生拉回语文课堂。语文是所有知识的原动力,只有打下坚实的语文基础,才能为学生未来的学习提供保障,而阅读则是语文学习中的关键所在,是文化知识积累的重要出口。具备较高的核心素养有利于学生提高阅读的成效,使其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开阔视野,构建新型文化知识结构体系。同时,核心素养还是培养学生阅读的终极目标,有利于学生的终身发展。虽说小学语文教学内容简单明了,但核心素养在小学语文阅读中产生的影响却不容小觑。

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应时刻注重学生语文学习兴趣的培养,采用多种创新性的教育手段,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对阅读产生浓厚的兴趣。小学语文教师可以给学生提供宽裕的时间,引导学生多阅读书籍,既有助于帮助学生做好知识的积累和储备,也为学生后期学好语文教学夯实了基础。小学生正处于自我控制能力较差的阶段,在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应给予正确的引导,促使学生在阅读中逐步积累阅读素养,进而有效提高阅读速度与阅读质量。因此,小学语文教师可以在常态课的阅读中有意识的提高学生阅读的速度,久而久之,才能使阅读质量得以提升。这对培养学生核心素质有着积极的作用,既可以使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阅读更多的文章,也能有效推动语文课堂的教学质量再上一个新的台阶。

二、创设情境教学与实际生活相关联的素质化阅读模式

    任何事物都与实际生活有着极为密切的联系,学生的学习和认知也同样离不开熟知的现实生活,也就是说学生感知规律与直观教学是相辅相成的,一切所学所用都要从最初的感官开始,这就是情境教学的理论依据。由于小学生对文字语言的感悟能力比较薄弱,教师可以把丰富多样的情境模式运用到教学活动之中。例如,在学习《落花生》一课时,教师可在课前导入环节设置谜语,如“小胖子,穿麻衣,红杉白肚躲壳里”,打一农作物或食品。大部分学生很容易猜出答案就是“花生”。教师问:“哪位同学能用自己的语言来描述一下花生的特征?”学生回答:“花生的外形像一个不规则的小葫芦,还有很多麻点,看上去不怎么好看,最里面花生皮就像红衬衫,包裹着白白的花生仁。”“那花生与樱桃、葡萄相比谁更漂亮呢?”“当然是樱桃、葡萄。”在这样的问答互动中,教师不但导入了新的教学内容,同时情境教学在此过程中也起到了发人深省的引领作用。

对语文学科而言,尤其是小学语文教学,教师应把教学活动融入到学生的生活中去,以便有效开展交流互动的实践活动,让学生真正做到学以致用,体会小学语文常态课中阅读的内涵和重要意义。例如,在学习《慈母情深》时,教师不用急于进行课程讲解,而是要以朋友或亲人的感觉与学生“聊家常”。教师问:“大家说说看,自己的妈妈在你们的心中都是什么样的?”这时学生就会脱口而出“任劳任怨”“心灵手巧”等评价语,有的学生甚至还会将自己与妈妈发生的小故事讲给大家听。这时教师就可以在活跃的课堂氛围下,找准时机,把话题引入课文,让学生在期待中开始新课程的学习,进而在阅读中感受课文的内涵,这样的教学效果自然是水到渠成的。

三、整合学科与读写互动的素质化阅读模式

从学校整体化教学发展方向而言,每一科都看似独立的学科,实则它们之间却有着相得益彰的联系。语文作为语言类学科,更是国家母语的延续与传承,具有独一无二的实用性和广泛性,与各种知识融会贯通,可说是包罗万象。鉴于此,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可根据教学内容与学生实际的发展需求,将语文与其他学科进行有效的融合及延展,这样不仅能从各学科的融合中获得更佳的学习成效,而且对于学生阅读理解能力的提升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例如,在学习《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时,教师可先结合当时诗人创作背景,为学生讲解一些简单的历史知识,便于学生深刻感受诗人在作品中流露的心声,更加准确把握作品主题。总之,不同学科的融合是营建核心素养在小学语文常态课阅读中的重要方法。


    阅读就如同一块海绵,水分吸收的越多,挤出来的水分就越足。也就是说没有阅读的“吸收”,哪会有写作的“输送”。在小学阶段,语文教师应把阅读与写作相结合,避免传统教育中的单一阅读和写作模式,要让阅读与写作彼此相连、交流互动,进而在“读写互动”中不断放大阅读的良好成效。例如,在学习一些民间神话故事类课文时,教师可以让学生用个性化的语言,把故事中的人或事记录下来,也可以对精彩而凝练的故事情节进行想象补充,让故事更具体更生动。在学习古诗词时,教师引导学生联系自身生活经验,在理解与想象中用自己的方式表述诗词大意。倘若教师在阅读教学过程中,有效指导学生对所读内容进行改写或续写,这样读写有效连接,对于构建学生素质化语文阅读将大有益处。

结语:

概言之,小学阶段是学生启智益德的重要阶段。教师要注重在语文课程学习中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利用情境教学、联系生活、课程整合、读写互动、亲身体验,信息辅助等基本着力点,营建常态课阅读活动方式,让核心素养在小学语文常态课阅读中落地生根。

参考文献

[1]张红霞.语文课堂中写作教学策略探讨[J].文学教育(上),2020(12):94-95.

[2]贺小利.课外阅读在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中的必要性探究[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20(12):279.

[3]许让.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语文整本书阅读教学[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20(12):242.

[4]王天辉.核心素养背景下的小学语文网络教学[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20(11):153.

[5]陆蓓蓓.深度教学视角下语文阅读教学策略研究[J].汉字文化,2020(20):90-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