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管理中加强工程质量监管的相关措施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8-23
/ 2

建筑管理中加强工程质量监管的相关措施分析

钟曦

深圳市福田福河建设开发有限公司 广东深圳 518000

摘要:本文分析了明德实验学校新综合楼的具体建造情况,集中总结了影响工程质量的主要因素,并列举了现代工程建造中工程质量监管要点。

关键词:工程质量监管 建筑管理 方案探讨

1工程概况


明德实验学校(碧海校区)新建综合楼顼目位于深圳市南山区云天路4号。本项目建设内容主要是在现有的篮球场位置新建一座6层多功能综合楼及地下车库,其中地下室作为车库和设备房,地上一层作为架空层,二三层作为报告厅,四层作为阅览室和剧场,五层作为会议室和行政办公室,六层作为教师办公室。新建总建筑面积为6629.85平方米。项目投资匡算为3879万元,由区政府全额投资。

2影响建筑工程质量监督管理水平的具体因素

2.1 自然条件的影响


在本期施工中,施工目标区域——深圳市南山区属于亚热带海洋季风性气候,工程中受到降水影响较多。据统计,本期施工受到降水影响天数高达47天,而较大的降雨量也严重影响了工程质量管理情况。另外,该地区较强的太阳辐射也直接影响了建筑材料的使用,比如部分温度敏感度较高的材料就在该工程中受到了明显限制,这也导致部分建筑材料的管理难度迅速增加。从材料管理报告中可看出,该项目中材料的总损失率提高至11.27%,该数据远远高于我国北部中部地区的工程材料损耗[1]

2.2 施工流动性过大

在施工流动性表现上,由于该建筑类型属于学校建筑,其高达6700平方米的建筑面积直接使施工流程表现出了较强的非固定性。同时由于受到其他因素影响,该建造过程中不得不进行多线作业来保证工程的质量,比如施工材料由于会受到自然条件的限制而需要进行多线操作来保证材料的损耗率,但这也就意味着需要更多的施工人员来进行施工作业。不过该模式也使得作业陷入悖论之中,因为深圳地区专业施工人员数量较少,很难经得起该体量的工程人员消耗,而普通农民工的大量进入也使得施工的流动性增加,并增加了工程质量监督的难度。

2.3施工复杂性较高

对该工程进行分析后,可见工程的复杂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工期要求较急。工程的计划周期较长,理论上能够满足工程的实际建造时间。但深圳南山区降雨频繁,实际上有效施工周期仅仅只有原预定施工周期的75%左右[2]。(2)项目本身属于校园建筑。校园建筑本身复杂程度较低,但工程质量标准要求较高。从项目合同中可以看出,该项目建设目标较高,其同时还针对具体的教育活动进行了建筑结构优化,同时还使用了大量的非常规技术。而在实际建造中,自然因素的影响使得工期要求与高质量的建筑标准之间出现了明显冲突,而建造方与需求方的意见共识达成也花费了大量时间。

2、建筑工程质量监督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2.1 参建各方主体质量行为不规范

现阶段大多数针对于参建各方的行为限制都仅仅是停留在违规行为的制止,所以并没有对其进行积极的行为引导,这致使参建各方主体很难通过自我质量提升来提高工程质量。另外,大多数地区的参建各方主体依旧还停留在互相监督阶段,但由于该监督模式很难起到监督的积极性,所以工程质量也很难保证。同时,各参建主体也可以通过达成共识来应对部门监管,从而严重影响工程质量的实际监管效率[3]

2.2 工程质量监督机构不能满足质量监督工作的需要

建筑检测属性较为特殊,该过程中必须保证各个参与人员都有基本专业性的同时,还需要具备谨慎、认真的工作态度。但在该项目的工程质量监督管理中,可以发现多数检测参与人员的专业性较差,部分工程质量检测环节甚至出现了漏测问题。另外,在检测仪器的使用上,该工程中出现了两次的检测设备故障,致使工作周期延长了2天。而除了该问题外,笔者还发现该工程中检测人员的检测规划还依然沿用传统的检测模式,对新型结构中的技术要点关注较低。最后,工程质量检测期间遇到自然因素影响时,检测人员并没有积极排除自然因素的干扰,而是选择了较为被动的处理方式[4]

3、解决措施

3.1 加大市场管理力度,规范建筑企业资质审查

传统市场管理强度较弱,其本身也具有较强的不可控性。因此,相关部门也需要对市场管理进行适时干预,从而增加市场的调节活性,具体方式可以从以下几个角度入手:(1)完善建筑企业资格审查制度。在现阶段,大多数建筑企业本身都拥有相关资质,但资质的获取专业性、丰富性的问题还有待考虑。尤其是在建筑环境日益复杂的现在,更需要保证资质审查内容的适时性。因此,在传统的企业资质评审中,审查机构要增加与现代建造环境相符合的评价机制,并从多角度调整资质评审的科学性。(2)利用市场管理对建筑企业的业务外包进行规范。在传统工程建造中,虽然建筑企业本身具有相关资质,但大多数公司为了获取更多的利益,会采取项目外包的方式进行施工。在外包过程中,建筑企业并不会重视施工团队的资质管理,而这也会严重影响到建造环境的维护。因此,相关部门也可以赋予市场管理更高的权限,从而使其能够对建筑企业的工程外包情况进行监管,以避免出现“无证上岗”的情况。如果上述政策能够得到落实,那么如本项目中所表现出的参建主体质量下降情况也能够得到有效抑制。

3.2 强化政府监督管理机制,有序规范开展监督管理工作

3.2.1完善基本的法律制度

在上文中笔者也提出现阶段的工程质量检验的主动性较差,并且大部分区域都存在着“无法可依”的问题。因此,政府相关部门要加强相关的法律建设,比如可以尝试从以下两个方面进行入手:(1)加强不规范行为的打击。工程质量监管的一大难点在于各参建主体可以用共同建造利益而抱团取暖,进而导致监管体制无法起到预期作用。而针对于该情况,比如可以颁布针对性策略,并强调工程中各参建方的一体性,从而使其能够真正的“有难同享,有福同当”,以方便对其不规范行为进行限制。(2)加强对建造中质量控制行为的引导。对于一些小型施工团队来讲,其本身施工条件较差,所以也很难积累丰富的建造经验。而针对该问题,就需要相关部门推出针对性的建筑建造规范指导,从而保证小施工团队能够满足现代政策要求。当然本地政府部门也可以根据该地区的自然环境特征来补充颁布该地区的建造引导,从而使施工团队能够根据该地区的环境变化来调整施工模式。(3)利用诱导性政策提高施工中质量管理的积极性。政策限制并不能从根本上提高各参建人员的工程质量控制主动性,所以除了对其约束以及进行工程引导外,也可以通过一些奖励性政策来提高参建方的基础能动性,比如可以积极引入资质评价系统,从而使施工团队能够迅速得到社会的认同。另外也可以组建社会机能竞赛,从而使优秀建造经验能够迅速在行业内传播。

3.2.2政府自身需要调整监督管理理念

从本质上来讲,建造行为属于一种自发行为,法律、政策对其引导、限制的作用十分有限,也很难提高其本身的主动性。因此,政府部门除了要从法律角度对建造企业进行监管外,还需要丰富市场管理主体,并通过增加市场管理的多样性来逐渐降低对企业的干涉。而在具备一定条件后,市场也能够自发形成评价体系,而该评价体系也可以直接导入社会评价体系中,从而实现对建造中项目质量的约束。而在该背景下,各参建方也会为了维护自己的社会形象和所得利益来主动提高自身的工程质量控制情况,并甚至会形成完整的自查制度来措施自身的正向发展。在理想情况下,企业的自查体系不仅能够对自身的工程建造质量进行管理,还能通过市场管理逐渐辐射至该行业中,从而使建造市场能够拥有无穷尽的生命力。

4总结

总而言之,工程质量监督效率的提升离不开各参建方的自我管理,而政府本身也可以通过一些更加良性的政策来维护市场监督环境,从而降低工程质量监督中的压力。比如在本项目中,合理的市场监督环境就能够有效杜绝工人施工中专业性较差的问题,同时也能够有效改变工程质量监督中的消极态度。可以预见的是,在未来监督环境改善后,工程质量的控制也能够更加科学,而监督行为也能够更加精准。

参考文献:

[1]王娜. 建筑管理中加强工程质量监督的措施分析[J]. 居业,2021(02):175-176.

[2]姜倬. 建筑管理中加强工程质量监管的措施[J]. 居舍,2018(33):126.

[3]吕锋. 建筑管理中加强工程质量监督的措施探讨[J]. 建材与装饰,2019(25):179-180.

[4]王波. 建筑管理中加强工程质量监管的措施探究[J]. 建材与装饰,2019(32):178-1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