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市宝安区钟屋小学 518100
【摘要】笔者在长期的教学中发现,城中村家长有着更强烈的学校能以高质量的教学业绩促进孩子学业成长的期望。重视对区域内小学高年段学生数学学习两极分化现象的成因与对策分析,重视对学习困难生的帮助与转化,促进其与优秀生共同发展,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两极分化 学困生 现象 成因 对策
一、问题的提出
笔者在城中村学校执教小学数学十多年,从对多届学生的观察来看,数学学习“让易者更易,难者更难”的现象突出,越到高年级越明显。在高年段,数学学习存在兴趣缺乏、能力跟不上的学生有一定数量。而笔者单位所在区域内,类似这样的城中村学校存在一定数量,这是不得不引起我们重视的问题。
二、成因分析
笔者通过深入学困生家庭访谈、设计问卷对学生本人与家长及任课教师进行情况调查、系统收集有关问题和现状资料、建立学困生档案、选取两极分化中学习困难生典型案例进行深入追踪观察与研究、分析学困生数学学习不足现象的具体表现与原因。
(一)学生个体发展差异因素
研究中发现,小学高年段数学学习困难生群体中,极个别是因其先天智力缺陷因素导致,这在转化上存在一定的困难。有一部分是因为个别学生的智力发展还没有达到其就读年级数学思维要求,导致学习跟不上,这部分学生随着年龄增长,思维能力发展会逐步达到数学学习能力的要求。
(二)学生个体主观因素
笔者对多届学困生进行建档分析发现,学困生基本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没有认识到学习的重要性,学习目标不明确,自身努力不够,课堂参与度不足,课堂效率低,自主学习能力没有得到较好培养,数学基础知识薄弱,信心与动力不足,个别还存在畏难情绪甚至厌学现象。这表明,学困生的形成与自身主观能动性差存在较大程度的正相关。“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这也反映在高年级的学困生数量更为突出的现象上。
(三)家庭教育不足因素
笔者所处的城中村学校,90%以上的孩子都是外来工子女,不足10%是本村原住民子女。家长文化水平普遍较低,对孩子学习能指导能力不足,大部分以在企业务工或个体经营户及打散工为主,大量精力都用在改善家庭经济上,制约了对子女在时间、情感等方面的投入,对孩子的学习没有尽到应有的督促、指导责任。特别是来自家长为从事摩托载客、流动商贩等不稳定谋生渠道及经营菜档、水果档、猪肉档等早起摸黑服务行业家庭的学生,家庭教育不足与学困生相关性特别明显。
(四)学校课堂教学因素
城中村学校特别是民办学校,部分教师教学方式传统,“填鸭式讲书”教学痕迹较明显,没有处理好教师主导讲授与学生自主学习的关系,与新课改倡导的“有效的教学活动是学生学与教师教的统一,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等基本理念有一定差距,对学生缺乏较好的学习引导,对学生数学基本技能与方法等数学学习的核心素养培育不足。
(五)学业负担因素
教育学者研究发现:小学高年段数学教材知识编排更加注重系统性、思维性和开放性,难度逐年上升,内容更强调与生活的联系。部分高年段学生对教材的适应性减弱,思维停留在低年段以直观为主的学习方式上,知识衔接跟不上,知识结构出现脱节,理解、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不足,抽象数学问题和构建数学模型能力缺乏,久而久之,形成学困生。
(六)社会客观因素
笔者所在区域,是一线城市典型的城中村,人文环境有待提升,居民以从事务工、小商小贩的人员构成为主,社会学习氛围相对较低。早期,为全力解决大量务工子女就读问题,大力倡导社会力量办学,民办学校学位占据较大份额,师资、管理及教育教学水平有较大提高空间。这些因素,对区域内学生学习认识、数学学习能力形成有一定的影响。
四、建议对策
(一)提升学困生学习主动性
从学困生主观层面入手,催生其自主学习内动力,提升学习主动性,是根本之策。家长及学校教师要帮助学困生树立远大理想,确立奋斗目标,构建对家国责任心,牢固树立学习有用论,加强学习策略指导,从内驱动学习主动性。
(二)多措并举提升学校教学质量
学校是学生学习数学知识和培养数学学习能力的主阵地,提高学校教学整体质量是提升学生学习成效的关键性途径。
1.打造专业化高素质创新型教师队伍。教学质量的提高,关键在教师队伍,打造一支“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高素质专业化创新型教师队伍相当重要。通过党建引领、规矩立德等多种方式锤炼师德,构建教师高尚的职业道德情操,确保教师一视同仁对待学困生。建立学习制度,引导教师进行专业阅读,更新教育理念,主动进行课堂教学改革,构建以学生活动为主的开放型教学模式,促使教师尊重并发挥学生主体性,提升学生积极探索与独立思考能力,把准学困生学习情况并精准转化学困生。建立培训制度,以师徒结对、名师孵化、学科竞赛等方式,促进教师专业技能提升。开展“说课、上课、听课、评课、研究”为主要环节的有效教研活动,有效推进教师教学实践和研究能力发展。
2.加强教学过程管理。抓教学过程管理,就是抓教学工作落实,就是抓教学质量提升。学校要加强精细化管理,建立巡视检查制度,规范课堂教学。要明确教师备课、上课、作业布置与批改、课后辅差等常规要求。要加强学科组建设,凝聚集体力量与智慧,共享教学经验。要加强作业管理,减少作业量,鼓励教师探索分层作业,降低对学困生的要求,搭建进步台阶,提高学困生学习积极性。教师要认真钻研课程标准、教材,仔细备课,转变教学方式,重点关注学困生,确实提高学困生课堂教学效率,指导学困生构建错题集,形成良好学习习惯。
(三)改进学生课堂学习方式
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指出:“除接受学习外,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同样是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可以通过采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让学困生在合作学习中有足够的时间和空间经历观察、猜测、推理、验证等学习过程,感受知识的生成,在小组内推动“兵教兵”,让优秀生辅导学困生进步,实现“授人予渔”,逐步培养学困生形成会思考、会探索、会讨论、会交流、会总结的学习能力,构建知识体系。
(四)实行多元评价为学困生创造成功体验机会
笔者在研究中发现,学困生对成功的体验少,畏难心理较严重。我们要承认学生的差异,开展目标多元、方式多样的评价。对学困生的评价更应关注对其学习的过程、在数学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情感与态度的正面评价,为其创造成功体验的机会,树立学习信心。对其学习结果的评价,可采用包括综合知识能力、计算能力、空间与图形能力、平时学习态度等综合评价方式进行。
(五)密切家校沟通提升合育成效
《家庭教育促进法》指出:家庭是孩子的第一个课堂、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庭教育对学生成长起到的启蒙及决定性作用无可替代,我们要通过家访、家长会等多种途径,密切与学困生家长的沟通,指导家长转变育人观念,加强家庭教育,对孩子优先投入,关注孩子的学习,正确对待当前经济因素与孩子未来发展的关系,改善家庭学习环境,营造学习氛围。
(六)转变职能推动“双减”政策落地
建议政府职能部门要全力改善城中村居民生活环境,加大改扩建城中村原村办小学或新建公办学校力度,大力发展公办学位,促进城中村教育与城区教育高质量均衡发展。加强对民办学校管理及教育教学水平方面的监管,提升教育质量。学校要全力推动落实国家“双减”政策,完善课后服务方案,积极开展课后服务,对学困生要重点实行以作业辅导为主的服务。
【参考文献】
[1](美)Cecil D.Mercer, Ann R. Mercer. 学习问题学生的教学.[M].胡晓毅,谭明华译.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0
[2]杜玉祥,马晓燕,魏立平,赵继超.数学差生问题的研究.[M].沪: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05
[3]林格.教育就是培养习惯. [M].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2:10
[4]杨朝霞.“学习困难学生”的成因分析与教育对策[J].现代中小学教育,2006(2)
[5]王春梅,辛宏伟.学困生的学习心理障碍与教育对策[J].教育探索, 2003,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