链接生活,创设“四有”课堂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8-23
/ 2

链接生活,创设“四有”课堂

陈诗惠

福建省南安市第一实验小学  362300

陶行知先生说过:生活即教育,生活是教育的中心,教育要通过生活来进行。道德与法治课程标准指出:本课程是一门以学生生活为基础、以学生良好品德形成为核心、促进学生社会性发展的综合课程。因此,教师应立足学生生活,充分挖掘生活资源,积极创设各种活动,打造“有趣,有法,有料,有效”的“四有”课堂,让学生在活动中获得体验与感悟,习得知识与经验,获得创造性和实践能力的发展,养成良好的品德和行为习惯。

一、模拟生活切入,教学有趣

儿童品德的形成源于他们对生活的体验、认识、感悟与行动。只有源于儿童实际生活和真实道德冲突的教育活动,才能引发他们内心的道德认知和道德行为。在教学中,笔者发现,有些教材内容离孩子的真实生活较远,有些则比较深奥难懂,显得枯燥乏味,学生在课堂学习时,不好理解,所以总是提不起兴趣,甚至游离在课堂之外。所以,教师应想办法搭建“桥梁”,巧妙地让教材与生活链接起来,帮助学生走进教材,理解教材。在教学时,可以结合教材内容,模拟生活情境,给学生创造一些观察和体验的机会,让他们在切身的体验中获得真实的感受,这也有助于他们更好地理解教材内容,习得知识。笔者在执教《生活离不开规则》一课时,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以其感兴趣的拔河游戏为切入点,将孩子们分小组进行小型拔河比赛,在活动过程中,有的小组因为不守规则惜败,有的小组因为守规则收获好评,虽败犹荣。经过这一环节,学生体验到了不按规则拔河产生的后果和守规则拔河的好处。学生在这一活动中兴趣高涨,同时还生成了对规则的初步体验,这比生硬的口头讲解“什么是规则?为什么要守规则?”更有实效和教育意义。由此可见,如果能在课堂上积极创设与儿童生活体验相关的情境、活动,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课堂将更加有趣,而这样的课堂,不正是天真活泼的儿童所喜欢的吗?

二、立足生活探究,教学有法

古语有云: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但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体,课堂不能,也不该是教师一人在唱“独角戏”,教师应把课堂还给学生,教给学生学习方法,引导学生在学习中自主探究和独立思考,真正培养他们的学习能力。道德与法治课程的教学应激发儿童主动想做什么,而不应是由教师支配儿童做什么。教师应该在活动中引导儿童积极地参与、发表自己的意见,根据儿童的反应及时调整活动,发展儿童的自主性、思考与判断能力,让活动真正成为儿童的活动。笔者在执教《我们小点儿声》第一课时时,创造性地使用教材,进行教学资源整合,让学生在校园生活中去展开调查,收集、记录校园里的“大声音”,并将自己印象最深的“大声音”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记录下来。这一活动,是充分尊重儿童学习主体地位的体现,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与合作能力。学生亲身去收集、记录,对于“哪里有‘大声音’?‘大声音’好吗?”有所感受,心中自然更有想法。在课堂教学时,笔者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交流自己记录下来的“校园大声音”,再展开讨论,反思在校园里制造大声音带来的影响,进而感悟到在校园里一些场合应做到小点儿声,最后再创设生活情境,让学生乘坐校园“文明巴士”,共同交流探讨把“大声音”调小的方法。这一教学环节,充分体现了道德与法治课程的特点,以儿童的现实生活为课程内容的主要源泉,同时又以正确的价值观引导儿童在生活中发展。学生通过立足生活去主动探究,进而引发主动思考,在讨论、交流中,水到渠成地习得了方法。

三、广纳生活资源,教学有料

    道德与法治课程标准指出,本课程面向儿童的整个生活世界,不局限于课堂和学校,因此教师要在教学中因地制宜地拓展教学时空,将本课程的教学与相关学科及社区活动、社会重大事件等紧密结合,从中捕捉、挖掘鲜活的素材,调动学生在课外学习和活动中获得的经验和知识,充实本课程的教学过程。“充实、有料”的课堂教学,能拓宽学生的眼界,加深学生的认知和理解,提升教学的深度。笔者在执教《广告都可信吗》一课时,重点聚焦轰动一时的社会事件——“三鹿奶粉”,让学生通过观看三鹿奶粉的商家广告以及因食用三鹿奶粉导致大头病乃至死亡的婴儿的相关图片、案例后,再谈谈自己的感受。当时,学生的内心受到很大的触动,纷纷说出自己的看法,感言虚假广告不仅谋财,还可能害命,实在天理不容。之后,笔者又插入介绍了三鹿集团相关涉事人员受刑罚的真实新闻报道,将学生对虚假广告危害之大的认知提升到法律层面,学生深刻体会到虚假广告危害大,国家严厉打击虚假广告,制造、传播虚假广告的人,终将受到法律的制裁。这一教学环节,笔者跨越时空的限制,将生活中的资源融入了道法课堂,利用这一重大社会事件,使学生的心灵受到震撼,从而真正地受到教育,明白做人做事的道理,而这恰是道德与法治课堂所提倡的——让教学促进学生的道德成长。

四、展望生活内化,教学有效

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实践是认知的开始,而认知又是对实践的升华。教师应引导学生通过亲身的实践去获得真知,内化于心,并去生活中践行,这才是所谓的“知行合一”。道德与法治课程旨在培养学生的良好品德和行为习惯,教师要在教学中融入生活情境,多创设正面教育、示范,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做到“知行合一”,提高教学的实效性。笔者在执教《生活离不开规则》一课时,在教学的最后一个环节,将教学空间从课内向课外延伸,从学校向社会延伸,播放了天安门广场前人人守规则,观看庄严的升旗仪式,马路上,车辆、人群守规则,一派畅通、和谐的生活画面。这一正能量的鲜活素材,让学生沉浸其中,获得情感和认识上的共鸣。在交流环节,学生纷纷感慨遵守规则让人与人的关系更融洽,让整个社会更安全、美好,并表示自己今后也要做一个守规则的人。不言而喻,学生此刻已将规则意识内化于心,有这样的认知后,相信他们在今后的生活中,定能时时鞭策自己做一个守规则的人。这一环节犹如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真正提升了德育的课堂实效。

     生活处处皆课堂。只要我们用心去寻找,去发现,去借鉴,就能巧妙地将生活中的一点一滴,融入到课堂的教学实践中,引领着孩子们在“有趣、有法、有料、有效”的道法课堂中快乐畅游,收获真知,形成良好品德,从而真正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