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州市五华县棉洋镇中心幼儿园
摘要:中国是享有五千年悠久历史的文明古国,在我们浩浩荡荡的历史长河中,多少文人雅士在教育方面留下了他们对后代的期盼,在教育上,我国提倡的是“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其中对孩子道德方面的教育需要从小时候就抓起,幼儿是祖国未来的希望,俗话说:“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将德育的教学于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能够培养幼儿的文化认同感和归属感,用文化的魅力感染他们,促进他们身心健康的全面发展。本文就幼儿德育和传统节日相结合的教学展开思考,旨在强调幼儿德育与文明传承的重要性。
关键词:幼儿德育;传统节日;结合教学;文明传承
前言:所谓幼儿德育,就是有目的,有组织地塑造儿童心灵的活动,幼儿时期是孩子道德品质形成的关键期,对于这个年龄阶段的孩子来说,环境、幼师的引导以及家庭的教育都对他们道德品质形成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将传统文化节日融合进幼儿德育工作中,不仅可以让他们感受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更能带领他们体会各个文化节日和习俗的独特魅力。德育是教育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将其与传统文化相结合是对中华文明的传承,而培养孩子成为对社会有益的人,是我们作为幼师义不容辞的责任。
品德的形成是孩子未来成长为一个心智健康,行为规范的社会人的关键,教育是需要从小就贯彻的活动,在幼儿园时期的孩子,身体和心智都属于发展的重要节点,离不开幼师和父母对他们品德上的塑造和优化。中国传统节日是我们中华五千年文明中宝贵的财富,它们蕴含着丰富的思想内涵和教育意义,通过让幼儿亲身参与各种传统节日中和家人朋友以及老师们一起进行节日活动,能够培养他们良好的行为习惯和健康的社交思想,我国的传统节日包括了元宵节、端午节、清明节、重阳节等等,这些节日活动种类多样,丰富的活动形式能够帮助幼儿智力和体力的提升,还能加强家庭思想和爱国思想教育,帮助幼儿成长为一个“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同时也体现了将传统节日与德育教育相结合的必要性。
利用传统文化对幼儿教育也需要遵循一些既定的原则,任何活动的开展都有目标,都是在一定的规划和组织下进行的,对幼儿的德育教育也不例外。在教学上,受教育者永远是主体,教育者所做的一些都是为了让他们成为更加健全、更加有能力的人,对于原则的严格遵循是为了达到更好的教育效果。
2.1遵循幼儿的兴趣和爱好
《幼儿园工作规程》指出:“幼儿园应当为幼儿提供丰富多样的教育活动,教育活动内容应当根据教育目标、幼儿的实际水平和兴趣确定,以循序渐进为原则,有计划地选择和组织”。幼儿德育首要原则就是“以人为本”,对孩子的德育教育和其他教育一样,都要尊重受教育者的主体性,他们有自己的想法和兴趣爱好,在进行传统节日活动时,要在切实贯彻教育理念的前提下尊重他们的兴趣。不同的幼儿也会有个体差异性,他们对这个世界上所有的事物几乎都充满着好奇,但仍然会有所选择,元宵节上,小女孩可能会更加喜欢放花灯、猜灯谜之类的活动,而小男孩可能会更喜欢耍龙灯、舞狮子,所以幼师在活动安排上要切实考虑孩子的个体需求,并做出合理地安排。
例如:时值端午节,幼师可以组织学生一起参加端午节的习俗活动,在活动开始之前,幼师可以先提问幼儿:“小朋友们,你们知道端午节有哪些习俗吗?”在小朋友做出回答之后,幼师进行补充讲解然后问征询他们的意见和倾向:“哪些小朋友想去体验包粽子?哪些小朋友想去看赛龙舟呢?”这样把小朋友分成若干组,分别体验不同的端午节习俗,能够在尊重孩子主体性的原则上照顾到个体差异,同时激发了孩子们的参与兴致。
2.2正面引导加规范要求
教育者是受教育者学习成长过程中的引路人,作为幼师需要持续关注幼儿们在活动中的参与细节,及时告诉孩子们哪些事是可以做的,哪些事是不能做的,做到正面引导和规范要求,这样能够帮助孩子形成良好的规则意识和处事原则。活动进行时,幼师要在幼儿们表现好的时候要给予嘉奖,在幼儿遭遇挫败的时候也要及时鼓励,孩子的德育教育是品德形成的过程,也是自我价值塑造的过程,适当的褒奖和鼓励有助于他们子自信心的形成,合理明确的引导和要求能够帮助加强他们行为的自我约束能力和规则意识的形成。
例如:在进行端午节习俗活动时,包粽子的幼儿可能会和一些爷爷奶奶一起完成粽子的制作过程,在活动开始之前,幼师需要先问幼儿们:“等下见到爷爷奶奶,第一句话应该是什么?对,一定记住要先说‘爷爷奶奶好’”,以此引导幼儿们礼貌行为的形成。活动开始后,幼师还要在一旁时刻关注孩子们的一言一行,防止孩子们情绪高昂时做出过激的行为。活动结束后,幼师要根据孩子们的表现合理进行点评,表现好的给予小红花奖励,表现不佳的给予改正的建议,并加以鼓励。
将德育教育与传统节日相结合的目的就是为了让幼儿们在传统节日的氛围渲染和各类习俗活动中感受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加强幼儿爱家庭、爱集体、爱国家的情感,同时通过参与多种习俗活动,形成对行为和思想的规范和塑造,对自己国家的文化树立起强烈的认同感。
3.1引导幼儿爱国爱家思想的形成
传统节日文化的意义在于以一种潜移默化、寓教于乐的形式来展示中华民族的信仰和精神,表达对美好的理想和伦理的追求。在孩子的教育过程中,我们更是要贯彻这一原则,将爱国爱家的思想融入每一次的文化体验活动中,作为炎黄子孙,我们对国家必须忠诚,对家庭必须爱护,这是从幼儿时期就需要抓紧的思想教育。对待家人的态度是德育工作中重要的培养环节,家人是我们最亲的人,他们生我们,养我们,如何做到尊敬爱戴长辈,爱护关爱晚辈,需要幼师们对幼儿进行言传身教式的引导来帮助他们爱国爱家思想的形成。
例如:重阳节来临之际,幼师可以向幼儿们普及重阳节的来历和相关的习俗,然后组织幼儿们开展“赏菊”、“插茱萸”的活动,在这些活动中感受别样的节日气氛,还可以带领学生去敬老院看望老人,陪他们说说话,让孩子们在与老人的交流中培养他们尊老的优秀品德。
3.2树立文化认同感
传统节日习俗活动的开展是中华文化精神和追求的体现,也是五千年历史的沉淀,对于新一代国家人才的培养来说,文化认同感的形成是德育过程中的必要环节,幼儿时期的孩子是形成这一认同感的关键时期,他们对世界上所有的人或事都秉承着接受的态度,正确的思想引导和行为规范能够加强他们对自身的约束,而优质合理的文化环境也能够促使他们对自己国家的文化和精神有一定的认知,幼师需要根据环境的变化为他们提供最佳的参与活动形式,保证他们在传统文化上的深切感知。
例如:在开展“我眼中的中秋节”的活动时,幼师先提问幼儿:“小朋友们,你们眼中的中秋节是什么样子的呢?”然后鼓励孩子们积极作答,之后还要和幼儿们探讨中秋节我们在中秋佳节之际可以和家人一起做的事有哪些,对于孩子遗漏掉的点,幼师要进行及时补充,并向他们进一步普及中秋节的习俗和来历,告诉他们这是中国人独有的节日,增强他们的民族荣誉感,和对自己民族的文化的认同感。
结束语:
传统节日活动对于幼儿的德育教育意义深远,作为幼师工作者的我们要注重发掘传统文化的内涵,多思考他们的教育价值,不断加强传统节日与幼儿德育的结合。此前,很多人忽略了将传统节日纳入到幼儿德育的教育范围内的好处,对孩子品德上的教育效果并不明显,生于文化灿烂的文明古国,我们就要利用好这些传承下来的历史文化资源,让教育之花越开越大。
参考文献:
[1]仝秀红.幼儿传统节日文化课程与幼儿德育发展的关系.[J].中国教师.2021,5(15).
[2]许雪华.浅析如何对幼儿进行德育教育.[N].湖南日报.2020-07-22.
[3]鲍林岚.让传统节日文化在幼儿园绽放德育之花.[J].教育学文摘.202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