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高校毕业生“慢就业”现象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8-23
/ 2

浅谈高校毕业生“慢就业”现象

王若男

(天津工业大学 天津 300387)

据统计,我国越来越多的00后毕业生告别传统的“毕业就工作”模式,逐渐转为“慢就业族”。尤其是近几年新冠肺炎疫情之下,一边是数量屡创新高的高校毕业生,一边是受疫情影响招聘计划明显缩水的用人单位,使得应届毕业生“慢就业”观念更加普遍

一、“慢就业”的类型

毕业生“慢就业”群体主要分为以下几类。第一类:富养无忧型。随着家庭经济水平不断提升和当代家庭教育观念的影响,高收入家庭所占比重愈来愈大。这类家庭通常会支持孩子毕业后不急于就业,而是呆在家里陪父母外岀毕业旅游,坐上“暂不就业”的列车第二类:一心求稳型。受疫情影响,民营企业大幅裁员,毕业生和家长对心目中的机关事业单位“铁饭碗”岗位更加期待。又因为事业单位公务员招考条件的限制性,很多备考的学生担心提前就业会影响应届生身份,所以选择一心备考第三类:期待过高型这一类学生在“慢就业”群体中占比较大,不少高校毕业生对自己的就业期待缺乏定位,对就业要求较高,不但对企业薪酬待遇、工作环境要求高,同时对职业发展前景、公司规模、是否出差、加班规定等很挑剔从而导致错过就业“黄金期”。

二、“慢就业”的原因

造成“慢就业”现象越来越普遍的原因无外乎学生主观意愿和在

客观因素两种。

  1. 学生就业政策理解的偏差。从政府层面看,2020年,为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对高校毕业生就业的影响,国家、省、市层面都出台了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的政策,包括保留毕业生2年应届生身份、专升本和研究生扩招、推出一系列专门面向应届生包括机关事业单位在内的岗位,以及一些补贴政策等。这就导致部分毕业生认为保留应届身份能给自己带来更多机会,怕签订了三方就业协议、选择就业会失去这些机会。实际上,这正是毕业生对就业政策以及应届生身份的概念理解存在偏差。

2.新时期社会就业观偏离。从家庭层面看,两种趋势更加明显:一是大部分家庭对于大学生毕业后就立即就业的需求并不迫切。随着经济社会日益发展,不少家庭较为富裕,没有太大的经济负担和压力,这使得孩子缺少工作赚钱的紧迫感,很多家长也能够接受甚至鼓励支持孩子“慢就业”,美其名曰“创业考察”或是“充电期”。二是毕业生对民营企业岗位就业认同感偏低。除了部分世界五百强、国内五百强等上榜企业,社会和家庭对于从事民企工作的毕业生认同度还是比较低,很多毕业生和家长追求更加“体面”和稳定的工作

3.毕业生自我认知定位不准确。从毕业生个人看,长期受应试教育的影响,不少毕业生对初次就业的期待比较高,不仅以自己的条件对比就业岗位要求,而且还高估自己的从业能力与水平,从而忽视了职业生涯的“长期性”与自我能力的匹配性,致使“眼高手低”,最后走进“高不行低不就”的尴尬境地。另外,面对众多的就业岗位,很多毕业生选择通过上网查阅或是旁听途说来对比不同岗位的工作优势,然而褒贬不一的评论往往让毕业生丧失主观立场,多度在意工作待遇,而忽视了职位发展前景,走马观花最终一无所获。

三、“慢”就业也要“快”动作

相比国内,“慢就业”现象在西方很多国家更为流行。在大学毕业后,年轻人暂缓下一步的学业或者工作,花半年或一年时间,参加实习、做志愿者或游学等。这段时间被他们称为“间隔年”。“间隔年”之后返回学校或者参加工作的年轻人可能对选择的专业或工作更加有自信,态度更加积极。

“慢就业现象折射出青年一代的多元择业观。他们对好工作有自己个性化的理解,并愿意为了自己理想的工作承受压力、付出努力。从某种意义上看,“慢就业”具有两面性。一方面,可以缓解当下的就业压力,对于充实大学生个人能力或经历也有好处。但同时,也要避免“慢就业”逐渐演变为“懒就业”“不就业”的借口。因此,即使选择“慢就业”,也要把握“快”动作。

(一)放慢脚步,也要快速起跑

选择“慢就业”,就要很好地利用这段时间稍作休整,思考好自己感兴趣的工作,自主选择喜欢的单位和岗位。这种经过深思熟虑后的就业选择,更接近自我心中的期望值,就业满意度也更高。还有利用“慢就业”期间进行自我“充电”,实现长见识、强本领,这样的“慢”实则是一种沉淀和积累。

但“慢就业”必须有一个时间限度,个人认为最多不能超过三个月,因为时间长了,人就会变得懒散颓废,会消磨意志,丢了那股打拼奋斗的精气神。我们正处在一个日新月异的时代,学生青年与其用时间做赌注去博取未来,不如与时俱进、转变观念,主动迎接挑战。长时间游离于社会之外,也只会越来越难适应新的工作环境。尤其是过于消极的“慢就业”,容易演变成“懒就业”,在高不成、低不就的情况下放弃寻找工作,逐渐限入迷茫之中,最后走上“啃老”之路。

应届毕业生选择“慢就业”犹如百米赛跑,起初时后退几步,是为了接下来跑得更快更远。但不能一味拖延等待,否则其他人都跑到终点了,自己还在起点徘徊,那就会永远掉队落后。因此,毕业生不能拿“慢就业”作为逃避竞争压力的保护伞。

(二)“慢”不是目的,关键要有意义

“慢就业”是一个中性词。对于合理的“慢”,社会应当更加理解和包容,但对毕业生而言,“慢”不是目的,无论快与慢,年轻人尽快找准属于自己的“赛道”才是关键。

如果选择“慢就业”,该如何“慢”出意义?最重要的是一定要有明确的规划,不能因为学习或工作压力的消失就漫无目的,演变成了度假,更不能成为浑浑噩噩的啃老族。应该牢记,这段时间是个探路的过程,要作出严肃、慎重的决定。

于用人单位而言,对于“慢就业”的学生,公司看重的是这段时间他到底做了什么。如果只是无所事事、游手好闲,看似完美的简历多出了一段“空窗期”,会让人怀疑该学生的责任心和进取心。所以,即使在“慢”下来的过程中,也要过得充实而有意义,让自己步伐更坚定、更有竞争力。只有合情合理的“慢”,才能体现厚积薄发的力量

(三)定位要准,选择要快

无论是选择专业还是选择工作,没有对行业的充分了解,很难找出适合自己的发展方向。对于高校毕业生来说,找到一份心仪的工作是选择初衷,因此选择“慢就业”的目的为了实现更高质量的就业。

合理的慢就业是对自己负责选择适合自己的方向放慢的节奏才有意义。“如何准确定位,快速找到适合自己的岗位?”是每一位毕业生都要解决的问题。

通过学校设置职业规划课程充分认知自我,锁定目标领域;通过个人专业特长和兴趣,充分展示自我,获取更多岗位机会;通过价值观念转变,获取岗位价值感,实现自我发展。面对求职碰壁,要学会快速调整心态;面对多重选择,要学会快速理性选择。总之,慢就业的最终目的不是摆脱就业,而是再次认识自己,学会适应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