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提升资助育人质量的对策与探索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8-23
/ 4

高职院校提升资助育人质量的对策与探索

高恒平 ,张升元

合肥职业技术学院,  安徽  合肥  238000

摘要: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全面发展,提升资助育人工作质量已成为高校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推进“三全育人”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成为高职院校迫切需要解决的现实实践问题。本文在对影响当前高职院校资助育人质量的三个主要因素进行具体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全面加强对资助育人政策的教育引导、切实提高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认定精准度、建立实施资助育人质量反馈、评估和改进等对策建议,介绍了作者对提升资助育人质量的实践探索方式,具有较强的推广价值。

关键词:高职院校;资助育人;提升质量;对策与探索

Measures and exploration in improving the quality of student financial aid by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GAO Heng- ping   ZHANG Sheng-yuan

(Hefei Technology College, Hefei, Anhui,238000  ) 

[Abstract] With the comprehensive development of economy and society, improving the quality of student financial aid has become an important topic of strengthening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for college students, a vital part of promoting the "Three aspects of comprehensive education", and a practical issue that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urgently need to solve. Based on the concrete analysis of the three main issues affecting the quality of student financial aid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this paper proposes to comprehensively strengthen the education and guidance of the financial aid policy, effectively improve the identification accuracy of students with financial difficulties, establish feedback and evaluation mechanism. This paper also introduces the author's own practice and exploration methods to improve the quality of student financial aid, which have strong value for further promotion.

[Key words]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Student financial aid; Quality improvement; Measures and exploration

为大力提升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2017年12月教育部党组印发了《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工程实施纲要》(以下简称“纲要”),提出了包含“资助育人质量提升体系”在内的“十大”育人体系建设基本任务。

《纲要》颁布五年来,我国高等学校学生资助工作取得了长足的发展。2020年,全国累计资助普通高等教育学生3678.22万人次,资助金额1243.79亿元[1]。多种形式、金额巨大的资助,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减轻生活和学习经费压力、顺利完成学业发挥了重要作用。然而,与经济上的帮扶相比较,资助育人的质量总体上依然没有得到充分提升,与《纲要》所要实现的总体目标和建设任务还有较大的差距。如何正视当前高职院校资助育人质量提升进程中存在的问题,通过有效的对策去充分实现资助育人的作用,是当前高职院校资助工作中亟需解决的现实问题。

一、当前影响高职院校资助育人质量的主要问题

(一)资助人员普遍存在着对发展型资助政策领悟不深、理念滞后的现象。

过去,我国高校资助的特点属于保障型资助,侧重于通过奖补或减免相关费用,解决在经济上让每一位同学都能够“上得起学”,从制度上保障“不让一个学生因家庭经济困难而失学”[2]。现在,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高校学生资助政策体系的不断完善和国家资助育人理念的不断更新,高校学生资助相应要从保障型资助向发展型资助转变。学生资助工作,仅满足于减轻学生的经济负担是远远不够的,更重要的是应充分发挥资助工作的育人作用,实现资助与育人的双重功能

[3]。发展型资助关注的重点,是通过资助以促进受助学生更好地自立自强和全面发展,它更加关注学生受资助后的发展,更加重视“资助”与“育人”的结合。《纲要》明确提出,“资助育人质量提升体系”的基本任务,就是要把“扶困”与“扶智”,“扶困”与“扶志”结合起来,构建物质帮助、道德浸润、能力拓展、精神激励有效融合的资助育人长效机制,形成“解困—育人—成才—回馈”的良性循环,着力培养受助学生自立自强、诚实守信、知恩感恩、勇于担当的良好品质[4]。但我们高职院校具体从事资助工作的一些老师,由于对资助政策变化的学习理解不够深刻等原因,普遍存在着重经济上的资助、轻受助后学生在思想品质和能力建设等方面育人的现象。

(二)在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资格认定上不够精准。

高职院校对于贫困生的认定,从机制上看,分四个层面资助认定工作机制,即学校学生资助工作领导小组、学校学生资助管理机构、院(系)认定工作组、以及年级(专业或班级)认定评议小组。年级(专业或班级)认定评议小组的民主评议,一般是按班级进行评议的。班级评议是第一个层面。一个班级学生能否被认定为贫困学生、最终享受国家助学金资助,班级评议是关键性环节。目前班级对贫困家庭学生的首次认定,一般是新生入学第一学年第一学期的前二个月。在这一环节,由于受认定时学生入校时间短暂,申请者提供材料的真伪、个人陈述的愿望不同、日常表现的差异,以及评议小组成员的主观原因等因素影响,往往会导致评议小组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申报资格认定上把握不够精准。而一旦某位同学第一学年被认定为贫困学生、享受国家和学校资助,后面第二、三学年则很难被进行调整。贫困生资格认定上的不精准,使整个资助育人的成效大打折扣。

(三)资助过程中重前期的资格认定和资金发放,轻后期的成效评估与监督改进。

资助工作中,各校各班级享受资助的学生数及总金额数,建档立卡家庭等特殊群体学生必须享受最高国家助学金等,有相应的硬性规定,一般来说,大家对此都能够按相关要求严格进行。但经认定的受资助人员是否精准、受助后这些同学的学业和综合素质是否得到发展提高,这些资助的后期成效由于缺乏刚性的政策标准,因而往往受到忽视或轻视。

如何解决以上问题,根据长期的资助工作实践,我们建议的对策如下:

二、高职院校提升资助育人质量的对策

(一)全面加强资助育人政策的宣传引导,突出资助工作的育人导向和价值引领,是提升资助育人质量的前提。

首先是加强资助工作人员对新时期资助育人政策的深入学习和要义把握。学习的内容,至少要包括二个部分,一是学习了解资助政策转型的时代背景,要让工作人员深刻认识到资助政策转型既是经济社会发展的趋势,是国家教育部门统筹规划资助工作的新部署,更是党和政府全面推进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要求。学生资助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立德树人,是通过在思政教育、心理疏导、学业指导、能力提升、就业援助等方面,给予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全方位关心和帮助,努力培养他们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5]。二是政策转型前后学生资助工作的侧重点变化,学生资助工作的重点要从保障学生顺利完成学业转化到促进学生的成长成才上。只有学生资助工作团队政策业务水平提高了,才能从根本上为全面提升资助育人质量奠定队伍建设和思想理念建设的前提和基础。其次是加强对受资助学生的教育引导。各班级在进行资助宣讲时,要旗帜鲜明地告诉学生国家和学校实施资助政策的目的既是资助更是育人,要严肃地告诉学生申请资助的条件、资助金使用方向和使用效益、违背诚信原则将要承担的后果等,要让资助工作从一开始就突出其“资助与育人”的高度统一。

(二)切实提高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资格认定精准度,坚持问题导向和精准施策,是提升资助育人成效的基础。

根据贫困生的认定程序和审核机制,提高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精准度可以通过以下几条途径:一是对建档立卡贫困户家庭学生七类特殊群体学生,复核他们是否具有经民政等部门认定的真实材料;二是对陈述家庭经济受突发状况影响的学生,通过家访、信函索证等方式进行定性和定量核实;三是由辅导员班主任对资助申请人进行个别访谈,告知申请人弄虚作假的危害性及其要承担的严重后果,必须要坚持实事求是和严肃认真的态度;四是通过校园大数据分析(如通过校园一卡通,了解学生在食堂就餐、超市购物等消费支出情况)进行对比,考察学生的实际消费水平和构成;五是与申报人的密切接触者和学生家庭进行谈心谈话,全面了解申报人的相关情况,同时公布院系资助工作的举报电话和邮箱。以上五种方式主要应由班级辅导员牵头负责、在班级评议前进行。如果能扎实做好以上方式的审核,将有助于班级提高所掌握的信息真实度,大大提高贫困生认定工作的精准度,使受资助与不受资助的同学都感觉这项政策的实施公平公正了,这样就为培育公平公开的意识奠定扎实的基础。

(三)定期开展资助育人成效的反馈、评估和改进,围绕育人目标求得实效,

是提升资助育人质量的关键和落脚点。

1.进行反馈

资助工作中的反馈,既包含从受资助学生那里得到相关信息供资助经办人员进行更真实全面的评估,也包括资助经办人员把评估后的指导意见反馈给受资助学生,供受助人及时纠正自己的偏差,更好地鞭策自己的发展。

2.进行评估

评估的具体内容至少包含下列方面:

一是评估资助金的使用方向。 学校可以通过学生自己的反馈或经办人员通过校园一卡通,查阅学生在食堂的就餐情况和在校园超市消费情况;可以通过学校大数据,查阅学生出入校园情况和网络购物情况;可以通过学生处、团委、教务处等职能部门查看学生参加各类培训、资格证书考试与竞赛情况;可以经常深入于学生寝室和活动场所,查看学生是否抽烟、饮酒和衣着等情况等。通过以上,辅导员就可以大概了解学生资助金使用是否得当。

二是评估贫困生的思想品德。 主要看学生是否遵章守纪、诚实守信;是否尊敬老师、团结同学;是否遵守社会公共道德、文明礼貌;是否热爱集体、积极参加教寝室和公共责任区的公益劳动和校内外志愿服务活动;在解决经济困难方式上是“等、靠、要”还是自尊自立发奋自强,等等。

三是评估贫困生的学业情况。主要看学生学习态度是否勤奋刻苦,学习成绩是否不断进步,专业实践活动是否积极参加等。

四是评估贫困生的综合能力。如学生的交际沟通能力、文体活动能力等,尤其是学生的奖惩情况。

五是评估的时间。 建议一般为每学期开学的第一个月末进行。先是由学校或院系科学合理地设置评估内容及表格,然后由受助学生对着评估指标进行自评,接着由班级评议小组进行班级评议,提出改进意见,然后反馈给学生本人,最后由院系进行审定并存档,以便进行前后对比和动态管理。

3.进行督

的方式。一是坚持育人为本、教育为先原则。在资助过程中少数学生出现一些认知上和行为上错误是可以理解的,但学校必须要高度重视并加强教育引导,否则学生可能不知道自己错在哪里、差距在何处,如何改正。二是坚持因材施教、个性化精细指导的原则。不同学生存在的问题是不尽相同的,有的可能是思想品德上缺乏诚信、贪图好处;有的可能是学习上不求进取等。辅导员要能够深入了解每个受助人的具体情况,针对性地进行个性化、精细化的指导改进。对所有资助对象采取会议形式进行蜻蜓点水式的笼统的号召和要求,往往触动和收效都不大。三是制定并实施赏罚分明的制度,强化受资助学生的行为选择。如建立公示与举报制度。对师生反映的现象,经核实,如果受资助学生提供的申报和评估材料虚假、助学金使用违规,轻者降低享受助学金的等级,严重者取消本次助学金资格、并给予相应的纪律处分。相反,助学金使用效益高的同学在政策许可条件下给予适当的激励措施。四要选树资助育人的先进榜样。通过挖掘和宣传家庭经济困难学生顽强拼搏、勇于进取的先进事迹,激发和引领更多的同学积极向上向善,最大程度发挥资助政策的“助学﹒筑梦﹒铸人”功效。

三、我们在提升资助育人质量工作中的实践探索

我院从2020年下半年开始,通过将上述应进行评估和指导改进的内容采取书面表格形式进行填写与交流沟通,实践中收到了显著的成效。每学期开展一次评估与意见指导,无论是对受资助学生还是对班级其他同学都是一次生动具体的思想教育过程。

四、结语:高职院校学生一般都是省内招生或以省内生源为主,不同生源地区域之间的经济发展程度差异相对较小。学生在校生活、学习上的基本支出差别也不是很大。随着全社会的全面脱贫,家庭承担学生在校期间学习、生活基本支出的能力也在整体上有了全面提高。同时,高职学生普遍存在着文化基础相对薄弱、自我要求相对宽松等特点。随着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的颁布实施,高职院校将更加重视对学生能力、素质和职业道德品质的培养。如何针对新时期资助育人质量提升过程中存在的现实问题来寻求解决对策,全面提升资助育人的质量,更好地促进受资助同学成长成才,关系到全体高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提质增效,已引起越来越多广大一线资助工作者的深思和探索。

参考文献:

1.全国学生资助管理中心. 《2020年中国学生资助发展报告》  新华网2021年9月17日

2.教育部  国家发展改革委 民政部 财政部  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 国务院扶贫办 《教育脱贫攻坚十三五规划》   2016年12月16日

3.李媛媛. 浅析高校精准资助育人体系构建 《中外企业文化》  2021[11] 221-223

4.中共教育部党组 《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工程实施纲要》  教党[2017]62号

2017.12.4

5.全国学生资助管理中心 《2020年中国学生资助发展报告》全国学生资助管理中心  新华网2021年9月17日

基金项目:2019年度安徽省第三批“三全育人”综合改革试点单位(院系)项目“构建以工匠精神为核心、产教融合的现代工科育人体系”(皖教工委函[2019]269号)。

作者简介:高恒平,(1963—),男,安徽省无为人,本科,副教授,研究方向:高校学生管理与教育  党建  政治理论课教学。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