滁州学院外国语学院,安徽滁州
摘 要:立德树人是我国高校教育事业的中心环节,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基于此,本项目以课程思政理念为指导,采用相关分析法和趋势分析法,对课程思政理念与大学英语翻译教学模式间的关系、课程思政理念下大学英语翻译教学模式的构建过程及该教学模式的优缺点进行研究。研究发现,课程思政理念与翻译教学模式辩证统一;课程思政理念指导下的翻译教学模式可增强学生的社会服务意识,帮助学生培养科学思维,提高其翻译能力;该教学模式既有融合课程思政与翻译教学,提升学生翻译能力的优势,又有时效性较弱的劣势。本研究的意义在于促使课程思政与大学英语翻译教学同向同行,创建新翻译教学模式,提升学生翻译能力。
关键词:课程思政;大学英语翻译教学;模式构建;翻译能力
1.引言
1.1研究背景
课程思政,即将思想政治教育元素,包括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知识、价值理念以及精神追求等融入到各门课程中去,潜移默化地对学生的思想意识、行为举止产生影响(王学俭,2020;石岩,2020)。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发展之间的矛盾。这其中的美好生活就包含着对更高质量的教育需求,课程思政在我国教育中就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然而,近年来高校课程教学尤其是专业课教学,对课程育人价值发掘和课程育人功能发挥的重视度还不够,专业课程教学中偏向知识化和工具性取向,而价值传导和人格影响不同程度被忽略或遮蔽了。课程思政的理念、方法和要求可有效解决以上问题,对改造陈旧落后的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具有多维突破作用,以课程思政建设为契机优化大学英语翻译教学模式顺理成章。
翻译教学模式是以相关教育或者教学理论为指导,以提高学生的翻译能力为目标,采取相应教学手段和策略开展翻译活动的范式(丁卫国,2013)。我国翻译类课程集翻译理论与实践、文化差异和德育于一体,有其独特的育人优势和特色。在坚持翻译底色和课程思政理念下开拓创新翻译类课程,有利于开展立德树人教学活动,进一步发挥理论先导作用,形成承上启下、贯穿中西的立体化翻译类课程思政项群化建设的理论体系和实践路向,即依据翻译课程思政目标、内容体系、实施途径、实施效果与反馈评价等要素进行系统谋划,处理好教学内容的精与深、教学过程的教与学、教学方式的显与隐、教学场域的情与景等互动关系,不断增强翻译类课程思政的思想性与实践性、亲和力与针对性(薛浩,2021;郑国华,2021)。
1.2研究现状
高校“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必将以课程回归其育人本质的方式来实现,而“课程思政”是我国高校课程向“育人”价值回归的集中表达。有学者深入分析“课程思政”教育理念的价值内涵,并进一步探究在高职院校“三教改革”中践行“课程思政”教育理念的相关策略(董雪艳,2022);也有学者分析工科专业涉及到的科学、技术、工程的国界属性,充分挖掘基于工科专业课程的培养模式与思政元素,构建工科专业人才培养的课程思政教学体系(孙秋野,2021;黄雨佳,2021;高嘉文,2021);还有学者指出课程思政建设是一场课程体系、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综合改革,终极目标指向课程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提升(洪早清,2021;袁声莉,2021)。据此可得,前人对课程思政理念的研究较多关注于高职院校“三教改革”中运用的课程思政策略,工科专业人才培养的课程思政教学体系及课程思政建设下高校课程改革取向,而较少关注如何让大学英语翻译教学模式在课程思政理念导向下得到发展。因此,本项目将以课程思政理念为切入点,对翻译教学模式进行研究,以期为教师教学提供新思路。
随着翻译学科的发展,翻译教学已经成为翻译研究的热点之一。有学者论述了基于英汉双语平行语料库的翻译教学模式构建及其运作,着重解析了翻译教学模式的教学内容编排、实施原则及操作方式等(熊兵,2015);也有学者以同伴互评和评注式翻译为例,阐述以过程为取向的教学法对翻译教学的意义(李小撒,2013;柯平,2013);还有学者结合当前大学英语教学的现状,探讨大学英语翻译教学现状及存在问题,并通过优化课程设置、多样化授课模式、强化实践积累、运用翻译语料库平台以及重构教学评价体系几个方面分析了如何采用有效的翻译教学模式(王宁,2022)。由此可见,前人对大学英语翻译教学模式的研究多从英汉双语平行语料库、过程教学法和翻译教学现状等角度切入,却较少从课程思政理念下对大学英语翻译教学模式进行阐述。
鉴于此,本研究从课程思政视角出发,以大学英语翻译教学模式为研究对象,为高校翻译教学明确课程思政与教学模式的关系,提供课程思政理念导向下的翻译教学模式,帮助高校翻译专业学生培养科学思维,提高其社会服务意识与翻译能力。
2.课程思政理念导向下大学英语翻译教学模式构建
2.1课程思政与翻译教学模式辩证统一
课程思政工作是关于人的工作,是党的教育方针和教育原则的忠实执行者,是对党提出的
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以及为谁培养人问题的正确回答。翻译教学模式是在一定翻译思想指导下,围绕教学活动中的某一主题,形成相对稳定、系统化和理论化的翻译教学范式。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是知识体系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的结合。因此,不能让课程思政与翻译教学模式成为彼此孤立的“两张皮”,课程思政理念与翻译教学模式应是辩证统一的关系。高校教育应把翻译教学规律、学生翻译能力和思想政治工作规律紧密结合起来,把立德树人内化到翻译课程教学的各领域、各环节,用一流的课程思政理念引领一流的翻译人才培养体系,使思想政治教育融通翻译教师的每一个课堂、贯穿翻译专业学生的每一步成长。
2.2模式的构建过程
本项目结合翻译教学实践,将课程思政理念运用于翻译教学模式中,建构基于这一理念的翻译教学模式。如图所示:
课程思政理念导向下的大学英语翻译教学模式主张在翻译理论教学过程中引入课程思政理念,帮助学生形成科学思维,促进学生翻译专业知识构建。具体而言,在翻译理论教学过程中,教师应以课程思政为切入点,结合科学的翻译基础理论和翻译课程教学内容,制定科学的教学规划,以帮助学生建构科学的专业知识框架。该教学方法有助于为学生翻译课程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确保翻译理论学习的正确方向,进而提高学生的翻译能力。
基于课程思政理念的翻译教学模式将课程思政引入翻译实践教学,丰富翻译策略,增强学生的社会服务意识,提升其翻译能力。课程思政是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的重要方向,对于推动课程思政与翻译教学同向同行,培养社会需要的人才,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在翻译实践教学过程中,经过教师的正确引导,学生有意或无意的将所获得的思想政治教育与翻译理论应用到翻译实践中去,用正确的思想意识形态指引自身行为,用浑厚的翻译理论知识支撑翻译实践,从而培养自身成为社会所需要的人才,成为中国民族的栋梁之材。
总体来看,课程思政理念指导下的翻译教学模式适用于掌握一定翻译知识、具备思辨能力的翻译专业本科生和研究生。对教师而言,在使用此模式时,应注重翻译教学与课程思政理念的对接,针对社会需求设计翻译活动,组织学生进行模拟翻译,从知到行,使学生能够将所学理论、知识与时代发展要求相结合。另外,这一模式也要求教师具有较强的翻译能力,坚定不移的思想政治立场和丰富的教学法知识。
2.3模式的优势与劣势
课程思政理念引导下的翻译教学模式主要有两方面优势。一方面,该教学模式突破了传统大学英语翻译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相分离的状态,创新翻译教学模式,让学生对思政理念的理解不再停留于表面而是进一步应用到实践中去。另一方面,学生在正确的思想政治理论的指导下进行翻译实践工作,可使其获得更多的社会满足感,不断提高自身的翻译能力。
该模式也有其时效性较差的局限性。在课程思政理念下进行翻译教学,帮学生培养正确的价值观念,是一个潜移默化的、需要时间积累的过程。此外,该模式的效果有一定含糊性和灵活性,且与认知体验密切相关,致使教师有时难以判断自身教学的成果。
3.结语
本项目在课程思政理念导向下对大学英语翻译教学模式进行研究,主要探讨课程思政理念与大学英语翻译教学模式间的关系、课程思政理念下大学英语翻译教学模式的构建过程及该教学模式的优缺点。经研究,本项目发现课程思政与翻译教学模式存在着辩证统一的关系;课程思政理念指导下的翻译教学模式可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增强其社会责任感,提高其翻译能力;该理念指导下的翻译教学模式既有突破翻译课程与思想政治课程相分离,提升学生翻译能力的优势,又有时效性较弱的劣势。本研究积极响应习近平总书记的“其他各门课都要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的号召,为大学英语翻译教学模式的创新贡献微薄之力。
参考文献:
[1]丁卫国. 2013. 基于框架理论的翻译教学模式研究[J]. 外语界, (06): 72-76.
[2]王学俭,石岩. 2020. 新时代课程思政的内涵特点、难点及应对策略[J].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41(02): 50-58.
[3]薛浩, 郑国华. 2021. 我国体育类课程思政项群化建设的理论逻辑、价值意涵与路径选择[J]. 武汉体育学院学报, 55(04): 20-27.
基金项目:
安徽省教育厅大学英语课程思政示范课程(2020szsfkc0662);滁州学院重点教学研究项目:立德树人守初心,融合创新担使命:新文科背景下大学英语“课程思政”实践路径探析(2021jyz024)。
王佳(2000- ),女,河北邢台人,滁州学院外国语学院学生,研究方向为话语分析、翻译教学模式构建;
杨欣(1987- ),女,山东潍坊人,滁州学院外国语学院讲师,博士生,研究方向为话语分析、外语教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