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省安顺市平坝区第一小学 贵州 平坝 561100
摘要:所谓思辨能力,即思考能力、辨析能力,直接体现了学生的思维水平,是新环境下基础教育工作中需要重点关注的一项学生素养培养内容。对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思辨能力展开了研究。进而,在简要阐述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思辨能力意义的基础上,提出了预设教学方案、预设语文话题、结合生活实际优化活动、组织课堂辩论活动、融入教学鼓励、加强活动总结等策略,以供参阅。
关键词:小学语文;学生思辨能力;培养策略
引言
思辨能力主要指的是辨析及思考这两种能力的融合体现,其中的思考主要是指对于某项事物进行分析以及判断的整个活动过程。而辨析则是指对于外界事物的事理及性质等方面实施辨别。结合于此,思辨能力是指对于外部事物实施充分思考以及辨析的一种重要能力。对于小学语文教师而言,若可在教学期间有效培养小学生的思辨能力,则极为利于加快小学生的成才速度,也利于实现小学语文教学的深层次目标。
1培养学生思辨能力的必要性
1.1学生需要思辨能力来形成独立的观点
对于小学生来说,其心智和身体都发育得都不够成熟,在进行语文基础性的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思辨能力,能够有效地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促使学生形成独立的观点。在传统的语文教学过程中,小学生十分依赖教师的讲解。在教师进行课文的分析总结过程中,学生只会照搬教师对课文的理解,而没有形成自己对课文内容的见解,缺少对文章独立思考的能力,也无法辨别教师的观点是否正确。因此,小学生在信息的摄取过程中,只会停留在文本的表面,无法对文本中隐藏的信息进行分析和理解。如果长期在这种学习模式下,会让学生的思维能力得不到拓展,独立思考和思辨能力也得不到发展。因此,在小学语文的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是极其重要的。
1.2社会对具备思辨能力的学生需求量大
在进行小学语文的教学过程中,能够培养学生听、说、读、写各个方面的能力,而其本质实际上是培养学生接收并分析外界信息的能力。但是在传统的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并没有意识到培养学生思辨能力的重要性,只停留在让学生识文断字和简单写作上。进行小学语文的教学,不仅仅要加强学生对汉字文化进行传承,还需要让学生积累这些知识的过程中,潜移默化地提高学生的思辨能力,让学生明辨是非,在面对一件事物时,能够透过事物的现象看到本质。并且,随着现代社会不断地发展,社会对具备思辨能力的学生需求量较大,而且随着信息技术时代的到来,增加了识别信息的难度,学生在面对各种信息时,很容易混淆,不能快速地辨别出有价值的信息,思辨能力是当今社会生存和发展的必备条件和技能。因此,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已经是已经刻不容缓的事情,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能够促使学生在以后走入社会时,面对复杂的事物,有自己的判断能力,会认真地筛选信息,分析信息,然后做出正确的判断,学生能够在社会中得到良好的发展。
2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思辨能力的培养策略
2.1预设教学方案,明确指导流程
预设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案是促进小学生学习语文思辨能力的前提条件,只有教师设计的课程活动是以“培养学生思辨能力”为主的,课程活动才能真正发挥积极作用,因此,教师对小学语文教学中思辨能力培养应预设教学方案。在预设的方案中根据课程具体内容来确定教学指导流程,如在哪些时间组织活动、给予学生多少思考和辨析的时间、如何指导等。如此明确了课堂指导流程,培养学生思辨能力视角下的小学语文课程活动就会推进得更加顺利,课程效果必然更好。但是就目前来看,大多数教师都没有形成“预设教学方案”的意识,他们更多的是在课堂上随机设计思考和辨析话题,组织学生参与。在该“随机性”过强的课堂教学活动中,学生对语文知识的思考和辨析是相对零散、缺乏完整性的,其对应能力的发展也就受到了限制。所以说,对于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思辨能力培养,教师一定要预设教学方案,提前明确课堂上指导学生思考和辨析的活动流程。
2.2结合实际生活,优化思辨活动
过往小学语文教学中会出现思辨能力培养失效的问题,在极大程度上是因为话题与生活相脱离。学生缺乏真实的思考和辨析支持,难以将自身在生活中积累的经验用于分析语文话题中,其思考和辨析的阻碍较多,结果自然不够理想。这也就意味着新环境下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思辨能力的培养,需要与实际生活结合起来。教师既可以围绕生活中体现了课程语文知识的现象设计思辨话题,也可以提醒学生在思考和辨析过程中回忆生活经历、用亲身经历证明自身观点的正确性。如此,对生活的了解帮助学生迅速突破各种阻碍,其思考和辨析不再漫无目的、无所适从,反而能够在生活元素的支持下更加游刃有余地思考问题、辨析证明自身观点,其思辨能力自然可以提升至新的层次。
2.3提高学生的思辨意识
要想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首先要提高学生的思辨意识,促使学生能够在读书的过程中,加强思考与判断,在长期的阅读教学过程中提高学生的思辨能力。俗话说: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教师在进行语文知识点教学的过程中,不仅要教会学生知识点,还要让学生掌握获取该知识的方法。因此,在进行阅读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当鼓励学生多进行阅读,在阅读过程中能够带着作者的思想和观念进行思考,然后再通过自己的思考和判断来形成独特的观点。引导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多提出疑问,只有学生提出了疑问,才能证明该学生真正地进行了思考,而进行了思考,就产生了对事物的判断。例如,教师在教学《观潮》时,首先让学生自主阅读一遍,然后给学生扫除生字生词,让学生能够从字面上可以对该诗有一个大致的了解。然后教师再通过讲述作者的生平背景以及创作这首诗背后的故事,让学生自由地推断出这首诗作者想要表达的情感,这样就能促使学生进行思考,提高思辨能力,让学生在学习诗歌、文章的过程中逐渐提高思辨的意识,促使学生成为一个有思想、有智慧的人。
2.4强化家校合作,培养思辨能力
小学生思辨能力还会受到家庭因素的影响。所以在培养其思辨能力的过程之中,对于小学语文教师而言,还应强化家校之间的合作,以进一步培养小学生拥有较好的思辨能力。在此期间,教师可以布置相关任务,对于学生家长进行引导,让学生家长能够以良好的方法来培养孩子的思辨能力。但就现实情况来看,有一部分家长由于忙于工作或是其他的事情,投入的精力较少,因而会忽视培养孩子的思辨能力。并且还有一部分家长认为培养思辨能力是教师的事情,而自身在此方面并未掌握方法,因而即便有心培养,也不具备此方面的能力。而针对上述情况,要求教师多和学生家长进行沟通,将培养学生思辨能力的有效方法悉数告知学生家长,让学生家长能够掌握方法,从而更好地培养孩子,使其能够拥有较高的思辨能力。结合上述内容可见,强化家校合作也是尤为重要的工作,其能够作为培养小学生思辨能力的一项重要方式,所以应获得小学语文教师的关注和重视。
结语
在培养小学生思辨能力的过程之中,应明确此种能力并非在短时间之内就可形成的,而是需要教师做到长久的指引以及积极地渗透,促进实现培养目标。对此,要求教师认真探析培养小学生思辨能力的有效策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利用辩论教学法,开展语言活动及强化家校合作等方式,培养小学生的思辨能力,推动小学生获得更好的发展。
参考文献
[1]王芳.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J].考试周刊,2021(25):51-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