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昌市第一人民医院 443000
【摘要】:目的 探究和分析小儿外周静脉留置针输液外渗的主要影响因素,并对其护理措施进行分析,期望能给同领域的护理技术人员提供一定理论支撑。方法 课题分析开展于2021年3月-11月,将我院接受静脉留置针治疗的患儿120例作为分析对象。为了形成护理对照,将患儿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单组的例数是60例,观察组:应用持续质量改进护理模式,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方式。评价指标:①一次性穿刺成功率;②外渗发生率。结果:观察组一次性穿刺成功率高,并发症发生率低,差异比较形成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持续质量改进护理模式实施在静脉留置针规范护理中可以规范护理行为,提升护理人员一次性穿刺成功率,减少输液期间不良反应(外渗)的发生几率,是有效的护理方式,建议应用。
【关键词】持续质量改进;静脉留置针;规范护理;护理价值;外渗
静脉留置针是当前临床输液治疗中应用比较多的方式,其优势明显,适用于血管条件差、长时间输液和输注特殊药物的患儿,可以避免反复穿刺增加患儿的痛苦,保护患儿的血管。但治疗期间患儿容易出现感染、静脉炎等并发症,影响输液治疗效果。持续质量改进护理模式的应用可以将护理流程更加的规范和标准,重视每个环节的控制,提升护理效果。临床研究发现,在静脉留置针治疗期间对患儿实施持续质量改进可以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率,规范护理行为,为患儿提供更好的护理服务。在本次分析中,将持续质量改进应用在静脉留置针规范护理中实施的积极作用,总结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研究分析开展的时间范围是2021年3月-11月,护理对象均采用静脉留置针进行输液治疗。患儿具有静脉留置针的治疗指证,意识清楚,对本次分析知情且全程参与。选入组内的例数是120例,并随机将患儿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单组的例数是60例。观察组:男性患儿与女性患儿的例数是36:24,年龄范围是3岁~6岁,平均是(4.65±1.23)岁;对照组:男性患儿与女性患儿的例数是38:22,年龄范围是2~7岁,平均是(5.21±1.26)岁。年龄、性别数据对比无差异,P>0.05。
1.2护理方法
对照组:常规静脉留置针穿刺护理干预,护理人员要向患儿讲解静脉留置针的优势,让患儿有心理上的准备,使患儿可以良好配合开展。规范护理操作,定时巡视患儿输液期间的状态,发现异常情况要立即处置。
观察组:应用持续质量改进的护理模式,实施要点如下:①成立护理小组。在科室内组间持续质量改进护理小组,由护士长负责统筹管理,选择护理经验丰富的组员对患儿开展各种护理服务。每周召开小组,全员参与,启动头脑风暴,讨论现阶段静脉留置针护理期间存在的问题与解决对策。护理人员要主动与患儿和家属沟通,采集护理意见反馈,从而知晓当前护理期间可能出现的问题和薄弱环节,作为护理改进的依据与目标。②问题分析。在会议讨论中对提出的问题进行总结,首先是相关制度问题,管理方面的疏忽造成护理缺陷,无法对护理人员的行为进行约束与考核,其二是护理人员的操作能力不足,没有积累护理经验,表现为经常性穿刺失败、护患沟通不足等。不仅造成输液期间并发症的出现,还会引发护患纠纷。其三是患儿因素,患儿对静脉留置针治疗缺少认知,缺少相应的心理准备。③持续质量改进措施。首先要加强护理人员的技能培训,提升每名护理人员的基本护理技能与沟通能力,组织学习相关法律知识,约束自己的行为。其二是完善管理制度,制定完善的激励与考核制度,每名护理人员要约束自己行为,可以冷静应对各种事件。提升穿刺技能,尽量保证一次性穿刺成功,避免增加患儿的治疗痛苦。其三是促进护患沟通,对患儿进行健康教育和心理护理,使患儿对静脉留置针治疗有正确的认知,消除误解,便于配合。增加巡视次数,密切关注患儿输液期间的状态反应,及时发现并发症并处理。其四是定期召开护理会议,针对护理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反思和总结。
1.3评价指标
评价两组患儿的护理效果,主要从两个指标进行评价。①静脉穿刺成功率。统计两组静脉穿刺一次性穿刺成功率;②外渗导致的并发症。记录患儿输液期间出现的并发症,常见有感染、堵管、静脉炎和皮肤反应等,并发症少表示患儿输液的安全性高。
1.4统计学方法
分析所选择的检验软件是SPSS25.0,数据的记录形式是率,差异对比的工具是。当检验结果P<0.05时可以认定数据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一次性穿刺成功
观察组患儿一次性穿刺成功率高,与数据形成对比,P<0.05。
表1 一次性穿刺成功率(n,%)
组别 | 例数 | 一次性穿刺成功 |
观察组 | 60 | 58(96.67) |
对照组 | 60 | 52(86.67) |
- | 26.36 | |
P | - | P<0.05 |
2.2并发症发生率
输液期间并发症少代表着输液安全性高,从表2中的记录可见,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少于对照组,P<0.05。
表2 两组患儿输液期间外渗导致并发症出现例数对比(n,%)
组别 | 例数 | 静脉炎 | 皮肤反应 | 感染 | 堵管 | 总计 |
观察组 | 60 | 0 | 1 | 0 | 1 | 2(3.00) |
对照组 | 60 | 4 | 4 | 2 | 1 | 20(18.33) |
- | 25.75 | |||||
P | - | P<0.05 |
3 讨论
静脉留置针的应用对于患儿静脉造成的损伤非常好,静脉选择个体较粗且直的贵要静脉,减轻患儿输液的疼痛。但是静脉留置针的应用对于护理的要求比较高。一方面要求患儿具有一定的自我管理能力与卫生条件,避免对针头的牵拉和挤压,另一方面要求穿刺人员的穿刺技术高潮,可以妥善固定针头,严格无菌护理等。在常规护理中,护理人员缺少对静脉留置针的重视护理,盲目推广护理优势,造成患儿在输液期间出现较多的并发症,影响输液质量。
持续质量改进模式是一种新型的护理管理方案,实施在静脉留置针护理中可以规范护理操作行为,强化护理人员的操作技能,保证一次性穿刺成功率。促进护患之间的沟通,护理人员与患儿开展健康教育和心理疏导,增加患儿的认知,使患儿重视对静脉留置针的自我护理,避免针头滑脱,注意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
结合本次分析可知,观察组应用持续质量改进护理方式,对照组应用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患儿一次性穿刺成功率高,患儿输液期间并发症发生率低,证实持续质量改进实施在静脉留置针护理中发挥积极的护理价值。
因此,采用持续质量改进对于提升静脉留置针治疗时一次性穿刺成功率与减少并发症发生率大有帮助,规范护理人员的行为,是可以提升静脉留置针治疗质量的有效护理方式,建议推广。
参考文献
[1]王晔,祝惠,詹白雪,黄伟芳,李紫依,陆飞.静脉留置针输液患儿液体外渗发生的影响因素[J].临床医学工程,2022,29(01):143-144.
[2]张媛媛,杨巧芳,王海燕.静脉留置针穿刺部位选取对静脉渗出外渗的影响[J].医药论坛杂志,2021,42(17):25-28+32.
[3]汪淑英,郭丽君,孙蕾蕾,万丽文,邱美珍.护理干预对经外周留置针输注化疗发疱剂患儿的影响[J].齐鲁护理杂志,2020,26(03):132-133.
[4]赵翠.小儿静脉留置针常见的问题及护理[J].求医问药(下半月),2012,10(08):453.
[5]冯晓钰,张志英.静脉留置针应用的问题及应对措施[J].中国医药指南,2011,9(25):283-284.DOI:10.15912/j.cnki.gocm.2011.25.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