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波县人民医院 四川 凉山 616550
摘要:目的:针对四肢长管状骨创伤骨折患者采用钢板螺钉内固定治疗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方法:在2020年4月到2022年4月期间,随机选取在本院接受四肢长管状骨创伤骨折治疗的84例患者进行回顾性研究,采取计算机随机配号法平均分为两个组(n=42),对比组采用常规固定治疗法,观察组采用钢板螺钉内固定治疗方法,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后骨折恢复程度、疼痛评分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后骨折恢复程度、疼痛评分明显优于对比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比组(P<0.05)。结论:针对四肢长管状骨创伤骨折患者采用钢板螺钉内固定治疗效果明显优于传统治疗模式,能够有效提高患者骨折恢复能力,缓解患者疼痛度,降低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
关键词:四肢长管状骨创伤;钢板螺钉内固定;临床治疗
四肢长管状骨创伤骨折主要是指患者受到外力打击,在重压、重力下刀子四肢长管骨受到挤压,从而偏离正常位置,出现各种骨折症状。传统治疗四肢长管状骨创伤骨折方法多为石膏固定、小夹板固定等,治疗周期长,容易引发各种并发症,为了提高患者治疗效率,通过引入钢板螺钉内固定治疗法具有良好的效果[1]。因此,本文主要针对四肢长管状骨创伤骨折患者采用钢板螺钉内固定治疗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其中,研究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采用回顾性研究的方式在2020年4月到2022年4月期间,随机选取在本院接受四肢长管状骨创伤骨折治疗的84例患者进行分析,通过计算机随机配号法平均分为对比组和观察组,对比组42例患者采用常规固定治疗法,患者平均年龄为(53.78±4.67)岁,男女患者比例为28:14;观察组42例患者采用钢板螺钉内固定治疗方法,患者平均年龄为(52.67±4.33)岁,男女患者比例为27:15。纳入标准:(1)上述所有患者均确诊为四肢长管状骨创伤骨折;(2)患者及其家属知晓本次研究内容,并签字确认;(3)本研究经伦理研究委员会讨论通过。排除标准:(1)资料不全;(2)患有其他严重慢性疾病以及器官异常者;(3)精神异常、不配合患者;(4)手术、药物禁忌症患者。具有可比性(p>0.05)。
1.2 方法
对比组患者采用常规治疗方法,在术前对患者骨折部位进行消毒,并采用相应的麻醉方法进行麻醉,进行x线诊断,在x线辅助下进行手法复位操作,对复位的骨折部位进行石膏和小夹板固定。在选用小夹板进行固定时,小夹板的长度要与患者骨折部位向匹配,在夹板内放置棉垫,同时利用弹力绷进行固定,确保患者骨折部位临近关节的地方能够正常活动,术后4到7周对石膏和小夹板进行拆除,观察患者恢复情况。观察组采用钢板螺钉内固定治疗方法。术前利用影像学对患者的骨折部位进行观察组,并在x线辅助下切开患者骨折部位进行复位,确保患者骨折部位得到良好复位,并根据患者骨折情况选择长度合适、大小合适的钢板对患者的骨折部位进行有效固定,在固定过程中将患者的骨膜剥离,同时在骨折部位的后方套入固定器,并选择合适的螺钉对钢板和骨折部位进行固定,最后逐层缝合患者的手术伤口。
1.3观察指标
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后骨折恢复程度、疼痛评分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1)骨折恢复程度;通过观察和记录患者治疗后骨密度、Oswestey功能障碍指数以及骨折恢复时间。(2)疼痛评分:采用VAS评分法,满分为10分,分值越大,疼痛感越强烈,10分为剧烈疼痛,0分为无疼痛感。(3)不良反应症状包括延迟愈合、骨不相连、愈合畸形等[2]。
1.4 统计学方法
将数据纳入SPSS19.0统计软件中进行分析,计数资料比较采用x2比较,以率(%)表示,计量资料比较采用t检验,并以(±s)表示,若(P<0.05)则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对比两组患者术后骨折恢复情况
在本次研究中,观察组患者术后骨密度为(0.98±0.20)g/cm2,对比组患者术后骨密度(0.90±0.15)g/cm2,t=8.986,p=0.001<0.05;观察组患者术后Oswestey功能障碍指数(21.78±2.34)分,对比组患者术后Oswestey功能障碍指数(35.78±4.66)分,t=9.381,p=0.001<0.05;观察组患者术后骨折愈合时间(10.56±0.48)天,对比组患者术后骨折愈合时间(15.78±0.62)天,t=10.767,p=0.001<0.05。
2.2 对比两组患者疼痛评分
在本次研究中,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疼痛评分(2.13±0.67)分,对比组患者疼痛评分为(4.78±0.62)分,两组数据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其中,具体数据如表1所示:
表1 对比两组患者疼痛评分(±s)分
组别 | 例数 | 术前 | 术后 |
观察组 对比组 t p | 42 42 - - | 6.22±1.45 6.19±1.54 2.453 0.884 | 2.13±0.67 4.78±0.62 10.438 0.001 |
2.3 对比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
在本次研究中,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67%(3/42),对比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3.33%(8/42),两组数据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其中,具体数据如表1所示:
表2 对比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n/%)
组别 | 例数 | 延迟愈合 | 骨不相连 | 愈合畸形 | 不良反应发生率 |
观察组 对比组 t p | 42 42 - - | 2.38%(1/42) 4.76%(2/42) 10.125 0.001 | 2.38%(1/42) 7.14%(3/42) 10.209 0.001 | 2.38%(1/42) 7.14%(3/42) 10.209 0.001 | 7.14%(3/42) 19.05%(3/42) 10.427 0.001 |
3 讨论
随着我国交通业和建筑业不断发展,四肢长管状骨创伤骨折症状的发生率呈现出逐年递增的情况。由于患者四肢长管状骨周围的软组织较少,在发生骨折症状后,容易因局部供血不足而降低骨折愈合效果。当前常见的治疗方法包括石膏、小夹板固定法以及内固定法等[3]。
在本次研究中对四肢长管状骨创伤骨折患者采用钢板螺钉内固定治疗效果较为明显,相比于传统的石膏、小夹板固定方法而言,在使用钢板螺钉内固定治疗时,由于钢板螺钉内固定法的钢板、螺钉具有良好的固定性能和抗疲劳性,其强度和韧度较高,在治疗过程中能够避免患者发生二次伤害,同时有利于提高患者骨折部位的修复能力和再生能力,避免患者骨折部位发生功能障碍,同时能够保留患者的一定活动能力,有利于患者术后进行康复训练,同时能够有效降低患者在术后出现延迟愈合、骨不相连、愈合畸形等不良反应,促使患者骨折部位早日康复,其效果明显优于传统的石膏、小夹板固定方法[4-5]。
综上所述,针对四肢长管状骨创伤骨折患者采用钢板螺钉内固定治疗后效果明显优于传统的石膏、小夹板固定方法,能够有效改善患者骨折恢复情况,降低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缓解患者疼痛症状。因此,该治疗方法在临床医学中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和价值。
参考文献:
[1]史东.钢板螺钉内固定技术在四肢长管状骨创伤骨折治疗中的应用效果分析[J].中国医疗器械信息,2021,27(17):132-133.
[2]尚国俊,郭振业,马敬.钢板螺钉内固定技术在四肢长管状骨创伤骨折治疗中的应用[J].中国药物与临床,2021,21(07):1155-1156.
[3]赵永珠.钢板螺钉内固定技术在四肢长管骨创伤骨折治疗中的价值[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20,7(51):41-42.
[4]李大伟.钢板螺钉内固定技术在四肢长管状骨创伤骨折治疗中的应用[J].智慧健康,2020,6(08):186-187.
[5]郝明.钢板螺钉内固定技术在四肢长管状骨创伤骨折治疗中的效果分析[J].人人健康,2020,6(04):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