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治疗闪辉性暗点症1例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8-24
/ 1

中药治疗闪辉性暗点症1例

高翔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黑龙江  哈尔滨 150040

摘要:闪辉性暗点症,属功能性视觉障碍,发病原因尚不清楚,西医治疗手段有限,临床效果参差。中医从辨病辩证角度出发,施以口服中药治疗,减少发病频次,为临床治疗提供新的诊治措施。

关键词:闪辉性暗点症;偏头痛;黑候

闪辉性暗点症是血管性偏头痛的症状之一,又称为暂时性不全黑蒙、眼性偏头痛。它的发作症状左右交替出现,或双侧同时出现。目前发病原因尚未明了,研究发现可能与遗传或神经与内分泌失调有关,这些原因造成血管运动中枢功能失调、脑血管舒缩功能紊乱,造成颈内动脉分支痉挛,从而引起大脑视皮质中枢功能障碍的症状,出现一时性视觉障碍,继而为颈外动脉分支的扩张,搏动性增强,从而引起5-羟色胺代谢紊乱[1]。这种由于大脑皮质的局限性血行障碍而出现了复发性偏头痛及视力障碍。伴发闪辉性暗点症发生人群多见于青年女性,往往在青春期发病,待中年以后发作逐渐减轻,减而终止;伴发头痛患者可在暗处休息,有利于迅速恢复。若是老年患者发病,多与大脑动脉硬化有关,此外,月经来潮、疲劳、心情不畅、屈光不正等亦为本病诱因。本病发作频率因人而异,发作前无症状,临床症状多为患者双眼突然发作的视觉障碍,开始时自觉视野周边部,有时在注视部视野有局限性缺损,呈金样闪光边缘如锯齿,其面积向外扩散,继之视物朦胧,并出现暗点或偏盲,数分钟后消失,有的也持续数小时后消失,多继之出现偏头痛、眼痛、恶心、呕吐。本病经详细询问病史后即可明确诊断。临床发现1例采用中药治疗闪辉性暗点症,临床收效好,现报道如下:

1 案例

患者,男,曾某某,40岁,2022年1月5日初诊,主诉:5天前突然出现双眼一过性黑蒙,持续1分钟后症状缓解。患者自诉5天前与人争吵后双眼突然出现一过性黑蒙,眼前冒金花,持续1分钟后症状缓解,伴有同侧偏头痛,两年间此症状发作过3次,偶伴发畏光。患者既往发现高脂血症、2型糖尿病2年,现口服二甲双胍口服治疗,血糖控制尚可,血压:120/80mmHg,余未诉其他不适症状。现患者为求中医治疗前来我院就诊治疗。眼科专科检查:视力右眼:0.5,左眼:0.6。双侧外眼居中,运球运动自如,眼前节段无炎症,屈光间质透明,眼底无视盘边界清,色正常,动、静脉血管走行正常,视网膜色泽正常,未见出血或渗出,双眼眼压正常。中医诊察情况:口苦,善太息,怕冷,二便尚可,睡眠尚可,脉弦细,舌紫苔白。诊断:西医诊断:闪辉性暗点症;中医诊断:目黑候 肝经虚寒,络脉瘀阻证 治法:温寒益肝,散气通络。予以吴茱萸汤合血府逐瘀汤加减,处方:吴茱萸 6g 人参 10g  肉桂 10g羌活10g 白芷 15g 川芎 10g 甘草5g生姜10g鸡血藤10g当归15g全蝎6g(研末冲服)。予7剂治疗,每日1剂,水煎煮取300ml,分两次口服,服用期间停用其他药物。

二诊:自觉服药后症状消失,舌淡紫苔薄白,脉沉细。再予7剂巩固疗效。

观察随访至今,未再复发。

2讨论

闪辉性暗点症,属中医目黑候范畴,《诸病源候论·目黑候》说:“目黑者,肝虚故也”。本病的病理特点为肝血不足,寒邪侵袭,脉络收缩。目为脏腑只精华,肝之外候,而肝藏血,脏腑虚损,血气不足,故肝虚不能荣目,故目黑[2]。中医认为“寒主收引”、“肝受血而能视”,肝血不足,加之寒邪侵袭,又遇恼怒或精神紧张,使得脉络收缩痉挛,目得不到血的荣养,故发为视物昏花、眼前闪光、视野缺损、头痛等症状。当血虚与寒邪客于体内,使“小络”拘急痉挛,发为此病。寒邪内犯厥阴肝经,肝经之脉上出额与督脉会于癫顶,阴寒之气循经上冲致癫顶头痛,肝寒犯胃致中阳不振,胃失和降,浊音上逆呕吐。

闪辉性暗点症虽属于功能视觉障碍,却可给患者带来很大的痛苦,影响学习和工作。由于本病病因尚不明了,故临床治疗上多为对症治疗,麦角胺类常作为本病首选药物,但有一定副作用,容易产生耐药性或毒性反应,临床还采用舌下含服心痛定,以扩张周围血管,使枕叶视皮质痉挛的血管舒张,促使视觉功能恢复等;临床上也有应用阿司匹林治疗闪辉性暗点治疗,通过抗血小板聚集,干扰前列腺素类似物活性的形成以减少偏头痛发作次数;而应用尼莫地平可以抑制平滑肌收缩,解除血管痉挛,保护脑组织,稳定其功能并增加脑血灌流,改善脑组织对缺氧耐受力,并且具有不刺激胃肠道等优点;此外联合口服谷维素,起到调节血管舒缩功能,也在治疗功能性剧烈头痛也有较好疗效,药物副作用也小。目前本病尚无根治治疗,好发人群平素应自觉加强体育锻炼,避免过度情绪刺激,自觉注意防范,当有预兆时,可以适当使用些镇静药物,尽量减少发作次数,减轻身心损伤。

文献参考

[1]李昂,蒋志科.闪辉性暗点50例临床治疗体会[J].国际眼科杂志.2009(04):808

[2]张晓云,董军杰,石彦凯,王月华.闪辉汤治疗闪辉性暗点偏头痛100例[J].新中医.2001(11):54-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