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溪县实验小学
古代著名大教育家孔子曾提出育人要“因材施教,因人而异”。《数学课程标准》也指出:“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这就要求我们的数学教学必须要关注每一个有差异的个体,适应每一个学生的不同发展需要,最大限度地开启每一个学生的智慧潜能,让优等生“吃得好”、中等生“吃得饱”、学困生“吃得了”,促进每位学生在原有基础上都能得到发展。
但在现实课堂教学过程中往往还是“一刀切”的现象,对学生提出了共同要求,采取了相同手段,导致学生疲于学习,厌于学习,因而也导致教学效果的两极分化,出现差生“晕车”、优生“陪读”的不理想现象。这种情况下,教师应酌情对学生采用差异化教学法,确保每一个同学都能找到属于自己的学习方法,并对小学数学产生兴趣,在课堂中更加积极主动的参与,保持着饱满的热情,并在在学习过程中学有所得。
一、小学低年级数学实施差异化教学的必要性
(一)有助于教学的顺利展开
在新课改的浪潮下教育改革正逐渐深化推进,小学数学的教学方法也在不断的变化着,但也不能使每一位学生都能对学习产生兴趣,适应学习。学习最终还是由学生个体的思维活动决定的,只有学生能够准确的理解教师所传授的知识,并加以自己大脑的加工转变,使其真正成为自己的知识,但由于学生的学习能力参差不齐,对知识的理解也难免会出现差异。教师运用差异化教学法,可以更好地为每一个学生都找到适合自己学习的方法,避免学生在学习数学时压力较大,对数学无法产生兴趣。
(二)调动学生积极性
差异化教学法可以让每个学生都能通过自己的方式对学习产生兴趣,跟上老师上课所讲的内容,通过自己的独立思考和教师的悉心指导逐步培养学生的学习热情,进而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进而使小学数学课堂更加高效。
二、小学低年级数学差异化教学的策略
(一)认识差异化教学
教师需要加深对差异化教学理念的认识,才能够更好地对学生展开数学教学。首先,教师需要摒弃传统老旧的教学观念,将班级中每一一名学生都独立看待,并一一分析 其个体的情况,制定更有针对性的教学方案,进而树立正确平等的学生观和价值观,对学生要做到不抛弃不放弃,平等的看待每一名 学生,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他们发现学习的乐趣以及自身的优点。
为了使教师更好地理解差异化教学理念。学校需要加强对数学教师的理念指导,让教师认识到数学的重要性,让教师站在不同学生的角度思考,更加积极的开展小学数学教学工作,认识并履行人民教师应尽的义务。同时学校还要组织教师成立差异化教学教研小组,不断对差异化教学的方法进行研究和探索,使这一教学理念更好地应用到实际教学当中,并对教研小组定期进行培训,提高教师的个人素质,及时更新教师的教学思想,确保教师能够熟练自如地运用差异化教学这一理念进行教学。
(二)制定差异化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的确定有助于教师有目的性的展开教学,并能够抓住问题的关键。在这过程中, 教师需要结合学生的身心特点和教学大纲的基本要求,通过对学生的基础知识和性格特点等方面进行大体分析,对学生学习目标分层后,教师应为不同层次的同学分别设计不同的学习内容,让各个层次的学生都能够有效的参与到课堂上来,这样在实际的教学中才能做到有的放矢。在教学时才能确保每个学生都能通过差异化教学法深入了解课本知识,尽自己所能学会知识。
例如,在学习《表内乘法》这一内容时,一般教师都将教学目标设定为能够认识乘法的含义,并会读、会写及运用乘法算式。但这一学习目标对优秀生和学困生却难以起到更好的教学效果,但通过差异化教学法,教师可以针对不同学习水平的学生制定不同层次的教学目标。对于学习基础相对薄弱的学困生,教师主要以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为主,并要求其能掌握乘法的含义,并会读会写。而学习相对较为优秀的学生,因为其理解能力,接受能力较强,教师可以对学习目标展开适当的拓展,让学生在掌握表内乘法的同时还能够结合实际情况进行乘法知识的运用。通过这种方式来设立教学目标,可以确保班级内每一学习水平的同学都能够学有所获,更好地培养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
(三)差异化教学融入课堂
课堂教学活动做到由简到繁、由易到难、由具体到抽象,减少难度,降低坡度,循序渐进地教学,让每个人都感到成功的喜悦,从而产生学习兴趣。如在学习,《角的初步认识》 时,由于每个学生的生长环境不同,有些学生已经知道了角大体分为几种类别,而有些同学还从未接触过角。因此,教师在课上可以结合填空方式对所学内容进行讲解,让已经对角有初步认识的同学进行知识的复习,而从未了解过角的同学进行知识的认识。然后,通过学生的学习情况对学生进行实际应用教学,通过生活中的例子,让学生对角有更深刻的认识及理解,还可以在课堂中进行抢答环节,以这种游戏模式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强化理解、掌握所学知识。
(四)设计差异化作业
要使每一个学生都能得到发展,作业的设计也要有差异,
可运用分层设计练习的途径,通过练习上的差异为不同层次的学生创设不同的机会,使全体学生都得到发展,教学时可以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将全班学生分为A、B、C三个层次:A层是接受能力差,作业困难的学生;B层是接受能力较好,但上进心少,学习不刻苦,学习成绩不稳定的学生,这种学生学习潜力最大;C层的学生是反应敏捷,接受能力强,做题速度快,具有自主探究、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学生分层后,可以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进行作业的分层设计让各层次的学生充分有效地巩固所学内容。
例如:在学习《找规律》时,我们可以设计如下练习:第一层为基本练习:123654123654……这组数是以哪些数为一组重复的?第二层为提高性练习:123654123654……中第48个数是什么?第三层次为拓展性练习:123654123654……中前48个数字的和是多少?通过设计这种层次性题型可以让每个学生都有所发展和提高,这样既遵循了个体的差异性,激发学生学习的动机,又提高了教学效果, 实现了不同的学生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五)对学生评价差异化
评价是教学不可或缺的部分,不同的学生完成同一活动会表现出不同的素质,同一学生在完成不同活动的过程中也会表现出不同的素质。因此。对学生的评价要从学生实际出发,在评价内容、方法、标准等方面要考虑学生的特点,因人视评,不能一刀切。使每一个学生通过评价都能得到发展和提高。评估方案如果不考虑个体之间大差异,就会逐渐落后于时代的需要。差异性原则体现了学生的主体性和对学生个体的尊重。
对小学生数学学习的评价,既要关注小学生知识与技能的理解和掌握,更要关注他们情感与态度;既要关注学生数学学习的结果,更要关注他们在学习过程中的变化和发展。
评价的手段和形式应多样化来减小学生学习之间的差距,评价也要关注个体的差异性。如对好的、进步的及时表扬,不好的、退步的及时提醒,可以是自身示范,可以是谈心教育;对优秀生的评价应该高标准、严要求,对中等生的评价要具体指出努力的方向,对学习困难生的评价重在激励他们的积极性。教师要善于在评价同时适时调整和改善教学过程,从而优化教学效果,促进小学生学习的能力发展,让学生在不同的评价中愉快地成长。
总之,在小学低年级数学教学中应用差异化教学法,可以有效地提升小学数学的教学质量,并确保各个学习水平的同学都能对学习产生兴趣,并找到属于自己的学习方法。本文只是个人的浅见,还需要各位同行教师不断探索让差异化教学更好地应用到数学教学实践当中的方法,使小学数学教学更加顺利的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