肇东市人民医院151199
摘要:目的 深入研究分析神经内科耳鸣患者临床治疗方法,以获取有效的药物治疗措施。方法 本次观察选择了神经内科90名耳鸣患者,试验组45名,口服药物西比灵与敏使朗,常规组45名服用药物西比灵,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同时进行两组患者血浆黏度、全血黏度低切比对。结果 试验组口服用药1个月后,耳鸣治疗显效有19例,占比42.2%,总有效共计42例,占比为93.3%,常规组经过治疗后,显效患者12例,占比为26.7%,总有效32例,占比为71.1%。两组血浆黏度、全血黏度低切数据比对分析发现,试验组也要好于常规组。结论 在神经内科耳鸣患者临床治疗中,采取西比灵与敏使朗联合用药的方案疗效确切,明显提高了耳鸣治疗的总有效率。
关键词:耳鸣患者;神经内科;耳鸣治疗
耳鸣是神经内科较为常见的疾病,在外界无任何刺激和声音的情况下,患者耳朵听到异常声,部分耳鸣患者可听到多种声音,其发病初始为生理性疾病范畴,但是耳鸣一旦超出人体承受的范围,最终由生理性耳鸣发展至症状性耳鸣,该病可分为主观耳鸣、客观耳鸣、急性耳鸣、亚急性耳鸣、慢性耳鸣,以及搏动性耳鸣和非搏动性耳鸣等,引发该病的原因包括了血管性疾病、听力损失、头颈部损伤,以及内分泌疾病、精神疾病、肿瘤等。而且该病还存在伴随症状,像是听力减退、耳胀闷、眩晕,甚至是长期的耳鸣导致患者抑郁、焦虑、失眠等,对患者日常生活、身心健康产生极为不利的影响。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次观察试验从2020年6月开始至2021年12月结束,从神经内科的耳鸣患者中随机选择了90名患者,分成常规组45名,年龄36~70岁,其中有既往病史的患者28名,病程在1周~10年。试验组45名,年龄40~68岁,其中有既往病史的患者25名,病程在2周~10年。两组患者中均存在失眠、高血压、耳部病变等患者,两组患者基本信息存在一定的差异,但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开展临床治疗观察的可行性。
1.2实验方法
针对常规组与试验组制定了不同的药物治疗方案,常规组服用西比灵,改善患者头部供血症状,促进血液循环,达到治疗耳鸣的目的。初始剂量65岁以下患者每晚2粒,65岁以上1粒,服药周期为1个月。在患者服用药物过程中,需密切关注患者是否存在不良反应,如果患者有抑郁症状立即停药。试验组在常规组的基础上再口服敏使朗,每日3次,每次1粒,持续用药1个月。此外,两组患者在用药期间,饮食要清淡,忌烟酒,不可食用刺激性食物。以及在药物治疗过程中,定期进行听力测试与全血黏度检查,以作为两组患者耳鸣治疗效果与全血黏度比对分析的依据。
1.3效果评价标准
听力测试在神经内科的隔音室,使用听力计进行耳鸣匹配、纯音测听,共设置3个评价指标,①显效,测试耳鸣降低在15dB以上,患者经过治疗后耳鸣症状改善显著;②有效,经测试耳鸣降低幅度在5dB~15dB之间;③无效,耳鸣症状降低小于5dB,甚至是没有改善。以及进行两组患者全血黏度数据统计,比对两组患者血黏度改善情况,参考标准是血浆黏度男性 0.85~1.99 mPa.s、女性0.82~1.84mPa.s;全血黏度低切男性7.51~10.09mPa.s、女性5.84~8.05mPa.s。
1.4统计学方法
本次观察试验数据采用SPSS25.0软件处理,应用(x±s)表示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表示计数资料,结果显示,P<0.05则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比对分析
试验组同时服用西比灵与敏使朗1个月后,治疗总有效率为93.3%,而常规组在仅服用西比灵的情况下,耳鸣治疗总有效率为71.1%,药物治疗效果明显不如试验组,具体数据详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治疗有效率比较
组别 例数 显效 有效 无效 总有效率 |
试验组 45 19(42.2%) 23(51.1%) 3(6.7%) 42(93.3%) 常规组 45 12(26.7%) 20(44.4%) 13(28.9%) 32(71.1%) |
2.2两组患者血浆黏度、全血黏度低切比对分析
通过对两组患者血浆黏度、全血黏度低切的统计数据计算结果,与两项指标的标准值比对发现,试验组的血浆黏度为(1.42±0.31),常规组为(1.65±0.45),均在标准值的范围内,但是试验组的改善情况要好于常规组,全血黏度低切数据也是如此,具体如表2所示。
表2 组间血浆黏度、全血黏度低切比对表
组别 例数 血浆黏度(mPa.s) 全血黏度低切(mPa.s) |
试验组 45 1.42±0.31 9.61±2.49 常规组 45 1.65±0.45 11.46±3.78 |
3.讨论
引发耳鸣的病因较多,发病机制还不是十分的明晰,与听觉系统、中枢神经系统,以及多种疾病都有着一定的联系。比如,耳鸣患者植物神经功能失调,肿瘤压迫咽鼓管,以及头颈部损伤等都会引发耳鸣。耳鸣患者的病症表现有听力下降、眩晕、呕吐、失眠等,对患者的日常生活造成不利的影响。此外,由于部分疾病会引起耳鸣症状,需在神经内科诊疗过程中,不能只针对耳部进行检查,需注意医学检查的全面性,深入分析病因,才能对症治疗,以防止出现漏诊与误诊问题,导致治疗方案的偏差,延误耳鸣患者治疗的最佳时期。因此,在明确患者的病因之后,进行针对性的用药治疗,是确保耳鸣治疗效果的关键,本次观察试验采用了西比灵与敏使朗两种药物进行治疗效果的观察,获取了较为理想的耳鸣治疗效果。
西比灵的药物成分中有盐酸氟利桂嗪,可抑制血管平滑机收缩,降低因各种刺激导致的钙离子内流作用,可保护大脑组织,防治偏头痛,改善脑供血不足,有效治疗耳鸣及耳鸣引起的头痛、眩晕等病症。而敏使朗的药物成分中含有甲磺酸倍他司汀,可治疗梅尼埃病、眩晕症,针对脑血管、高血压等疾病引起的耳鸣治疗效果表现良好。相关研究人员使用该药进行土拔鼠内耳循环障碍实验发现,土拔鼠空腹注射该药物后,体内血流增加明显,有效减少内耳静压,增加了内耳血流,促进了内耳液的吸收。所以,两种药物在成分和药物作用机理上有着很大的差异,但是在治疗耳鸣上有着良好的治疗效果。在本次神经内科耳鸣治疗观察试验中,选用了此两种药物,试验组同时服用两种药物,显效患者占比达到了42.2%,有效占比51.1%,无效仅为6.7%,而常规组只服用了西比灵,治疗后显效患者占比26.7%,有效44.4%,无效28.9%,数据差异对比非常明显。并且在治疗过程中定期进行了血液检查,试验组治疗1个月后,血浆黏度为(1.42±0.31),全血黏度低切为(9.61±2.49),常规组分别是(1.65±0.45)与(11.46±3.78),参照两项指标的标准值来看,试验组全血黏度低切改善效果优于常规组。所以,神经内科针对耳鸣患者采用西比灵与敏使朗联合用药的治疗方案有效,改善了耳鸣患者体内血液质量,提高了耳鸣治疗的效果,对于耳鸣患者听力功能的恢复有着积极的影响,具有在神经内科耳鸣疾病临床治疗中应用的价值和推广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郭延林,郭晓洁,张树泉.综合方案治疗神经性耳鸣临床疗效分析[J].社区医学杂志,2020,18(3):4.
[2]郭斌、马新春、张英.声治疗慢性耳鸣患者的临床特征及疗效分析[J].中国中西医结合耳鼻咽喉科杂志,2020,28(5):5.
[3]李奔.耳鸣患者的心理因素及护理措施[J].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20,5(2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