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硬化患者凝血四项指标检测的临床作用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8-25
/ 2

肝硬化患者凝血四项指标检测的临床作用研究

张艳

成都锦城学院医务室,四川 成都 610000

摘要:目的:针对到我院肝硬化患者进行研究,并对其实施凝血四项指标监测的临床效果进行探究。方法:将纳入本次研究的肝硬化患者作为实验组,样本数量为37例,并选出同期在本院进行健康体检的健康者作为对照组,样本量同样为37例,所有受检者均进行凝血四项指标的监测,之后分析其检测结果。结果:经过对两个组别受检者进行检测后,实验组的凝血活酶时间(APTT)、活化凝血酶时间(TT)及凝血酶原时间(PT)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的纤维蛋白原(FIB)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联合检测高于单独检测的诊出率。结论:凝血四项指标监测可以提供病情及预后的评测的临床依据,诊断价值较高,可以进行广泛的推广应用。

关键词:肝硬化;凝血四项指标;检测;临床作用;研究

肝硬化在临床上较为常见,当大量的肝细胞死亡后就会出现肝脏纤维组织出现弥漫性增生的情况,从而出现结节及假小叶等。一旦病情进一步恶化,患者肝脏的血供情况及正在组织结构均会受到腐蚀。肝硬化在早期时,患者的肝脏代偿功能较强,因此,患者无明显的临床特征[1]。随着病症的发展,患者就可能会出现肝功能损害及门脉高压等症状,到晚期时,会并发多种并发症,甚至导致患者出现死亡。所以,治疗的关键为控制病情的发展,这就需要尽早的诊断。为了探讨凝血四项指标对肝硬化患者的临床作用,本次研究选取了37例到我院接受诊治的肝硬化患者及37例健康体检者作为样本进行研究,现做出如下报告。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研究所选取的肝硬化患者,一共37例作为实验组,研究时间介于2020年6月-2022年4月时间段我院所收治,同时选取同期到本院接受体检的健康者37例作为对照组,实验组所选入的37例肝硬化患者中,男性人数一共计23例,女性肝硬化人数共计14例,年龄在抽取时,所涉及的范围区间在26-70岁,平均值经计算求取得出(49.75±3.97)岁;在另外对照组中所纳入的37例健康体检者中,男性共22例,女性15例,该组抽取的患者在年龄方面的数据评估后可知,所涉及的范围为26-72岁区间,平均值经过计算得出(50.58±1.24)岁;组间基线资料具有均衡性(P>0.05)。

1.2 方法

所有纳入实验的受检者均进行凝血四项指标检测,主要的操作方法为:(1)采集标本:保证在无菌的环境,对患者使用一次性塑料注射器抽取患者空腹血液1.8ml放置在试管中,并将其作为检查的标本,向试管中加入枸橼酸钠,并将其摇晃均匀后,进行离心3000r/分钟,持续10分钟,对获取血小板之后予以检测。(2)具体的检测方式:采取由仪希美康公司,型号为CA700的凝血分析仪及提供的试剂进行检测凝血活酶时间(APTT)、活化凝血酶时间(TT)、凝血酶原时间(PT)及纤维蛋白原(FIB)。在进行检测的过程中,严格按照说明书予以检测并保证其规范性及准确性,防止操作不正确对实验结果产生影响。

1.3 评价标准

(1)对比两组患者的凝血四项指标:分别为凝血活酶时间(APTT)、活化凝血酶时间(TT)、凝血酶原时间(PT)及纤维蛋白原(FIB)[2]

(2)比较单独检测及联合检测的差异。

1.4 统计学分析方法

将研究中所涉及的数据均录入到SPSS 20.0软件中,针对计量资料予以表述时,经t值对结果进行检验,通过(±s)进行,对于计数资料进行表述时,通过X2对结果获取,P<0.05提示数据差异有意义。

2、2 结果

2.1对比凝血指标的差异,详情如表1所示。

表1两组患者凝血指标对比(±s)

组别

例数

TT(s)

APTT(s)

PT(s)

FIB(g/L)

实验组

37

16.22±1.21

18.21±1.22

14.55±1.32

10.45±1.26

对照组

37

14.13±1.33

15.23±1.14

11.02±1.22

13.21±1.41

t值

-

7.070

10.856

11.946

8.878

P值

-

P<0.05

P<0.05

P<0.05

P<0.05

2.2 比较单独检测及联合检测的差异,详情如表2所示

表2比较单独检测及联合检测的差异(%

组别

例数

诊出率

TT

37

25(67.57)

APTT

37

26(70.27)

PT

37

30(81.08)

FIB

37

29(78.38)

联合检测

37

36(97.30)

3 讨论

肝硬化属于肝部疾病的一种,引起肝硬化的原因有营养障碍、循环障碍、病毒性肝炎及酒精中毒等。肝硬化的临床体征较多,不同的时期有不同的症状特点。早期也叫代偿期,出现的症状有腹胀、食欲不振、低热及下肢浮肿等,随着病情的进一步的发展,症状也会相应的加重[3]。肝脏对于人体非常重要,是合成蛋白质的重要场所,由于肝脏长期受损,就不能完成凝血因子的合成,因此,肝硬化患者或多或少均会出现凝血功能的问题。当人体肝功能出现障碍时,蛋白质合成就会降低,体内就会严重缺乏维生素K,使维生素依赖的凝血因子不属于活性的凝血因子,减少肝素酶的合成

[4]。使肝素灭活能力受到限制,使肝硬化患者一直处于低凝状态。本次研究将健康体检者与肝硬化患者进行了对比,有结果表明,两组患者在凝血四项指标中各个指标均有较大的差异,同时联合检测诊断结果更好。

综上,凝血四项指标可提供肝硬化的诊断情况,其可以较好的对患者肝功能受损情况予以反应,为判断患者病情提供有力的依据,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参考文献:

[1]杨华.检验凝血四项指标对肝硬化患者的临床价值分析[J].基层医学论坛,2021,25(19):2761-2762.

[2]何玉佼.凝血四项与血浆D-二聚体联合检验对早期肝硬化患者的临床价值[J].中国误诊学杂志,2020,15(04):160-161.

[3]孙孟甜.凝血四项联合D-二聚体水平检测在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出血风险预测中的作用[J].中国民康医学,2020,32(03):118-120.

[4]范新.凝血四项在肝硬化诊断中的应用价值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9,17(21):80.

作者简介:张艳(1993-),女,籍贯:四川省南充市,工作单位:成都锦城学院医务室,学历:本科,职称:初级检验师,研究方向:临床医学检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