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昌县人民医院 四川 凉山州 615500
摘要 目的:探究前瞻性护理干预对门诊眼底造影检查患者的效果。方法:选择本院100例眼底造影检查患者,其中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实验组进行前瞻性护理,分析效果。结果:实验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其心理状态及护理满意度均好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门诊眼底造影检查患者进行前瞻性护理可有效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其满意度。
关键词:前瞻性护理;眼底造影检查;并发症发生率;心理状态
眼底荧光造影是一种近几年随着医疗水平的不断发展而出现的先进的眼科疾病检查办法,其先进的医疗价值在疾病诊断、治疗方法选择、治疗效果评价和康复效果等多方面与传统的眼部检查方法相比,有十分明显的提升,其对于眼部疾病的筛查效果得到大批医护工作人员和患者的青睐。眼底荧光造影的具体方法为:将散发荧光的药物注射进入患者的血管,使其通过血液循环到达患者眼部,显现出荧光的现象,并拍摄记录药液在患者眼部循环的过程和状态,观察和研究眼底血管的健康程度和具体病因。但是,该项检查手段需要让保持在较暗的室内进行各项检查,另外,多数患者在检查过程中难免会出现恐惧、焦躁的负面心理,以至于生理上出现呕吐、头晕和短时间的精神问题,更有严重的情况甚至于威胁患者的生命安全。为了减少此类情况出现,同时既要保证良好的检查效果,又要进一步降低患者检查过程中的各项风险意外,提高患者在整体检查过程中的满意度和接受程度,医护工作人员在此过程中配合使用前瞻性护理干预手段,取得了令人满意的临床效果,详细内容如下。
一、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将来本院就诊的眼底造影检查患者(2018年10月至2021年9月)作为本次实验对象。选100例进行随机分配法,分组后每组各50例。患者信息为:对照组男性26例,女性24例,实验组男性24例,女性26例;其中对照组年龄范围为32~50岁,平均年龄为(40.12±9.05)岁;实验组年龄范围为33~51岁,平均年龄为(42.25±8.12)岁。比较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P>0.05)。
1.2护理方法
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而实验组进行前瞻性护理:①检查前准备:医护工作人员在检查正式开始前,充分了解患者的各项基本信息和以往病史以及相关的药物过敏史,在术前要确保患者的血压处于平稳且可控的150/90mmHg以下,正式手术前,需要对患者进行心电图和各项生命体征的检查,只有结果正常的患者才能进行接下来的眼底荧光造影检查。采用眼底荧光造影前,医护工作人员还需要对患者的眼位、眼压、眼底的前提条件进行筛查,若有患者存在前房深度较深、但眼压正常的患者,可以使用复方托吡卡胺滴眼液对患者进行散瞳,但需要医护工作人员提前告知患者,在此过程中会有短暂的视力迷糊和畏光流泪的症状,大概持续时间为5-6小时,充分讲解让患者放下忧虑和担心,安心接受检查。②心理护理:医护工作人员在进行检查前,应当与患者展开密切交流,提前告知患者各项检查流程和检查手段,并且同时告知其可能出现的突发情况和相应症状,让患者提前明白积极配合检查的重要性,给予患者有充分的时间做好心理准备。其目的是让患者在检查期间有良好平稳的心理状态,避免在接受检查时患者血压不断升高,以至于检查无法进行。③在接受眼底造影前,需要医护工作人员对患者的过敏史进行询问并进行过敏试验,防止药物过敏造成患者的过敏性休克和其他并发症。
1.3评价指标
采用本院自制的护理满意度调查表,对患者护理后进行问卷调查,满意度=非常满意+一般满意。该表信度为0.92,效度为0.90。
观察两组的并发症发生率。
焦虑抑郁状况:当SAS分数超过50分时,表明患者有焦虑状况。当SDS分数超过53分时,表明患者有抑郁状况。
1.4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25.0软件进行预处理,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二、结果
2.1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后的满意度
实验组护理满意度为96.00%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满意度对比[n(%)]
组别 | 例数 | 非常满意 | 一般满意 | 不满意 | 满意度 |
对照组 | 50 | 20(40.00) | 15(30.00) | 15(30.00) | 35(70.00) |
实验组 | 50 | 30(60.00) | 18(36.00) | 2(4.00) | 48(96.00) |
χ2 | — | — | — | — | 11.9773 |
P | — | — | — | — | 0.0005 |
2.2 比较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
实验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并发症发生率对比[n(%)]
组别 | 例数 | 心悸 | 皮肤瘙痒 | 恶心呕吐 | 并发症发生率 |
对照组 | 50 | 3(6.00) | 3(6.00) | 4(8.00) | 10(20.00) |
实验组 | 50 | 0(0.00) | 1(2.00) | 1(2.00) | 2(4.00) |
χ2 | — | — | — | — | 6.0606 |
P | — | — | — | — | 0.0138 |
2.3比较两组患者的焦虑抑郁状况
实验组SAS评分和SD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3。
表3 焦虑状况和抑郁状况评分对比(±S ,分)
组别 | 例数 | SAS评分 | SDS评分 |
对照组 | 50 | 56.64±3.76 | 44.66±10.34 |
实验组 | 50 | 33.62±3.12 | 30.73±2.12 |
t | — | 33.316 | 9.332 |
P | — | 0.000 | 0.001 |
三、讨论
虽然眼底荧光造影近几年对于眼底检查的应用已经较之前相比有大幅度的提升,但患者对其具体的检查过程并不清楚,加之检查过程中都必须保持在黑暗中,导致患者难免会出现不同程度的不良心理反应[1],会出现复杂的紧张情绪,进而心理上的作用影响患者的生理出现不良反应。同时,当快速注射高浓度的荧光素钠药剂时,会导致人体的存在功能出现异常,短时间内血管无法正常输送高浓度的药液,引发患者产生不良反应。以至于眼底荧光造影过程中,需要专门的技术人员和护理人员陪同进行。
前瞻性护理干预手段指的是护理人员对患者的各项生命体征和身体情况进行检查[2],充分了解并掌握患者在治疗过程当中的护理风险,通过综合的分析,制定出相应的护理预防措施,以至于不良反应发生时能有及时的应急办法,进一步提高护理效果。通过本次临床上对前瞻性护理的实验,从实验结果来看,采取该项护理模式后,不仅可以明显降低并发症的发生概率,还可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程度。
参考文献
[1] 谷红菊. 探讨前瞻性护理干预对眼科门诊患者行眼底荧光造影检查的应用效果[J]. 心血管外科杂志(电子版),2020,9(3):329.
[2] 缪茶英,罗曼,陈伟. 前瞻性护理干预对眼科门诊行眼底荧光造影检查患者的应用效果[J]. 中华全科医学,2019,17(12):2151-21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