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味痛泻要方治疗脾虚肝郁型经行泄泻的临床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8-25
/ 2

加味痛泻要方治疗脾虚肝郁型经行泄泻的临床研究

陈福娟

松原市宁江区建设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138000

【摘要】目的:研究加味痛泻要方用于脾虚肝郁型经行泄泻患者中治疗效果。方法:2021年1月-2021年12月收治72例经行泄泻妇女为样本,均为脾虚肝郁型,随机分组,研究组加味痛泻要方治疗,对照组逍遥散治疗。结果:研究组疗效97.22%高于对照组83.33%,P<0.05;研究组腹泻、食欲减退、胸胁痞闷等症状积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脾虚肝郁经行泄泻妇女性加味痛泻要方治疗,可减轻腹泻、胸胁痞闷症状,增强患者食欲,疗效显著。

【关键词】痛泻要方;脾虚肝郁型;经行泄泻

妇女经期前后或处于经期时,一日内出现数次大便溏薄、清稀如水者,称为经行泄泻。本病常在月经来潮前即开始泄泻,至经期过后数日方止。经行泄泻被现代中医称为“月经前后诸症”、被现代西医称为“经前综合征”。一般而言,经行泄泻不伴器质性病变,但长期泄泻可影响女性身心健康[1]。中药痛泻要方在经行泄泻患者中应用广泛,是治疗肠鸣腹痛、脾虚肝郁的名方。本文选取72例经行泄泻妇女探究加味痛泻要方效果。

1 资料和方法

1.1资料

72例经行泄泻患者为样本,就诊时间2021年1月-2021年12月,均为脾虚肝郁型,随机分组。研究组,年龄18-36岁,均值(28.19±2.14)岁;对照组,年龄18-37岁,均值(28.21±2.19)岁。对比两组经行泄泻样本资料,P>0.05。

1.2选入排除标准

选入标准:①随经期出现面部浮肿、泄泻、经量多症状;②大便次数增加、无臭味;③大便溏薄;④无脓血;⑤知情同意。

排除标准:①肝肾病变者;②精神病变者;③入组前服用其他药物者。

1.3治疗方法

研究组以扶脾抑肝为治疗原则,给予加味痛泻要方治疗,组方如下:白芍、炒白术各20g;煨防风6g;陈皮5g。加味方如下:严重脾虚者,加炒党参10g;炒扁豆12g;茯苓9g;香附、煨木香各5g;严重痛泻者,加乌梅6g、山药9g;焦山楂9g、甘草5g。上述诸药放于自动煎药机内水煎至150ml,每日用药1剂,分早晚温服。

对照组给予逍遥散治疗,组方如下:柴胡、白芍、茯苓各3g;炒白术、当归各2g;生姜、薄荷、炙甘草各1g。上述诸药放于自动煎药机内水煎至150ml,每日用药1剂,于饭后冲服。

1.4观察指标

(1)疗效观察:大便性状与便次正常,未见腹痛、腹胀,且食欲增加,记显效;便次减少、大便成形,腹部不适缓解,且食欲改善,记有效;经行泄泻症状无变化,记无效。

(2)症状积分:腹泻、食欲减退、胸胁痞闷等症状积分,0-3分。

1.5统计学研究

经行泄泻妇女各资料由SPSS 21.0处理,患者计数、计量数据记录由%、±s完成,两组经行泄泻患者差异由X2、t检验。P<0.05,提示有对比差异。

2 结果

2.1经行泄泻患者疗效分析

研究组疗效97.22%高于对照组83.33%,P<0.05。如表1。

表1 经行泄泻患者疗效分析表(n,%)

名称

显效

有效

无效

有效率

研究组(n=36)

28(77.78)

7(19.44)

1(2.78)

97.22

对照组(n=36)

21(58.33)

9(25.00)

6(16.67)

83.33

X2

-

-

-

3.9560

P

-

-

-

<0.05

2.2经行泄泻患者症状积分分析

痛泻要方治疗后,研究组腹泻、食欲减退、胸胁痞闷等症状积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腹泻、食欲减退、胸胁痞闷等症状积分无差异,P>0.05。如表2。

表2 经行泄泻患者症状积分分析表(±s,分)

组别

腹泻

食欲减退

胸胁痞闷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

研究组(n=36)

2.84±0.85

0.64±0.25

2.75±0.76

0.63±0.27

2.76±0.73

0.59±0.25

对照组(n=36)

2.86±0.86

1.05±0.41

2.77±0.77

1.02±0.39

2.79±0.71

0.96±0.43

t

0.0992

5.1228

0.1109

4.9332

0.1768

4.4633

P

>0.05

<0.05

>0.05

<0.05

>0.05

<0.05

3 讨论

现代医学将经行泄泻归入经前综合征范畴,认为本病与月经来潮致女性体内激素变化有关,致前列腺素分泌量提升,进而刺激胃肠蠕动,使人出现便意。受妇女个体差异性影响,经行泄泻表现存在差异,常见症状为头痛、乳房胀痛、盆腔痛、嗜睡、精神不集中等[2]。中医认为经行泄泻与在脏腑失调、阴阳失衡有关。结合五行关系分析,脾属土、肝属木,且肝脏主疏泄,具有调节人体气血之功,肝木可助脾土疏泄。因此中医认为肝脏能否正常疏泄影响着脾胃运化功能,而妇女月经来潮时,肝阳旺盛、肝血不足,致脾虚不运,因而肝旺脾虚,脾失健运,引发经行泄泻,可见调节月经核心为调气血[3]。目前临床多以抑肝扶脾为原则治疗脾虚肝郁型经行泄泻妇女,常用方剂为痛泻要方。方中白术可益气健脾,燥湿利水;白芍可补血敛阴,柔肝止痛,平抑肝阳。白术与白芍合用可抑木扶土、健脾养肝,是治疗泄泻核心药材。方中陈皮可行脾胃之气,且现代药理证实陈皮可抗氧化、抗自由基。防风升清止泻。痛泻要方中四药相合,可共奏补脾土、泻肝木、调气机、止痛泻之效。加味方中,木香、香附可疏肝、理气、止痛;茯苓、党参、扁豆,可益气、健脾、开胃;乌梅、焦山楂、山药、甘草酸甘敛肝、收涩止泻。逍遥散诸药相配,主在治肝,疏于调脾。结合本文数据分析,研究组疗效、经行泄泻症状积分等指标均优于对照组,P<0.05。可见两方均可调理肝脾,而痛泻要方重在补脾,逍遥散重在治肝,因此痛泻药方效果更佳。

综上所述,脾虚肝郁经行泄泻患者行加味痛泻要方治疗,结合患者症状辨证给药,能够有效控制经行泄泻一系列症状,可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林小玲.加味痛泻要方和匹维溴铵片治疗肠易激综合征(肝郁脾虚型)的临床效果对比[J].医学理论与实践,2020,33(02):235-237.

[2]李爱英.痛泻要方加味联合蒙脱石散治疗结直肠癌肝郁脾虚型腹泻的临床疗效观察[J].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2019,19(10):144-145.

[3]肖俊.加味痛泻要方治疗脾虚肝郁型经行泄泻的临床研究[J].基层医学论坛,2017,21(20):2677-26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