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州市矿山医院 江苏 徐州 221000
【摘要】从护理安全管理出发,提出了在护理管理实践中如何及时地发现不良隐患、制定防范措施、最大限度地消除不安全因素的影响,以确保护理工作优质高效地进行。
【关键词】护理安全 隐患分析 安全防范
护理安全管理是护理质量管理的核心,护理质量直接影响到医疗质量、病人的安危、医院的声誉。随着人们自我保护意识和法律意识的不断增强,护患纠纷的发生呈逐步上升趋势,在这种情况下,如若把责任一味地归结于当事人的责任心、技术水平等因素是不完全合情、合理的。应该注重分析在护理管理上存在的不完善之处以及护理工作的安全隐患因素,并提出相应的安全防范措施,加强安全管理力度。所谓安全管理是指保证患者的身心健康,对各种不安全因素进行有效的控制[1]。安全管理是保障患者生命安全的必备条件,是减少质量缺陷,提高护理水平的关键环节,是控制和消除不安全因素,避免发生医疗纠纷和事故的客观需要。护理管理者在管理实践中应注重查找安全隐患,认真分析发生护理纠纷及患者投诉的原因,寻求具有针对性的管理措施,无疑对改进医院工作、提升医疗质量、预防医疗纠纷、促进医院发展以及提高医院竞争力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和意义。
一、影响护理安全的主要因素
1.1管理层的因素
1.1.1管理制度不完善
科室制度不健全、执行力度不够、管理措施不到位是目前普遍存在的问题。有的医院没有编制护理安全质量管理文件,没有建立规范化安全管理平台;有的虽然建立了一系列的规章制度,但没有健全的管理组织进行监督,导致规章制度形同虚设。
1.1.2 缺少过程监督与考核
目前关注更多的是终末质量,关注结果,对于环节质量和工作过程往往不够重视。只有过程正确,结果才能达标。护士长作为基层护理管理者,通常是在发生护理不良事件后再去追踪护理人员执行的过程,这样不利于减少和防范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对潜在的不安全因素缺乏预见性,没有定期进行警示教育,对护理过程进行分析、总结、识别安全管理的重要环节。没有制定常见急症抢救流程、工作环节流程、应急预案流程、服务规范用语以及科室护理质量控制标准等,使护士在日常护理工作中缺乏有章可循,随意性较大,存在安全隐患。
1.1.3 对护士教育培训不重视
主要表现在仅注重护士的工作完成而忽视护士的在职培训提高,对护士的业务培训不到位、职业道德教育薄弱、管理监督不得力等。这不仅是发生纠纷的主要原因,也是对患者安全的最大威胁。当前护理专业的发展对护理人员的素质和数量的要求较高,如果不能及时根据专业技术发展的情况进行调整,找不到有效的途径提高人员素质,这些方面因素对护理安全的影响将越来越显著。
1.1.4护理人力资源的配置不合理
护理人员的缺编,不能保证满足工作基本要求而给患者造成不安全影响或隐患。当护士人手紧缺、工作超负荷时,多数护士无法适应多重角色的转换,出现角色冲突,长此以往,将使护士身心疲惫,也是构成护理工作不安全的重要原因之一。
1.2护士自身的因素
1.2.1 法律意识较淡薄
护士在学校和在职教育中缺乏相关法律知识教育,临床工作中往往忽视潜在的法律问题。如对患者的隐私权、患者的知情权等没有在思想上产生足够的重视往往会导致矛盾的产生。
1.2.2 自我保护意识淡薄
由于护士职业的特殊性,大多是一人值班,一些护理行为只有护士和患者参与,所有的诊疗和操作不可能都让患者签字或知情,虽有记录但没有旁证,假如为了有旁证,叫醒患者或陪人,既影响他们的休息又会招致抱怨,由于没有及时签字或履行好告知义务导致护患纠纷发生。
1.2.3 缺乏以人为本服务理念
在工作中责任心不强、注意力不集中,遇事容易情绪化,对患者态度生硬,有的护理人员语言、行为不当或过失给患者造成不安全感或不安全后果,这些常常是造成医疗纠纷的重要因素。
1.2.4缺乏有效的沟通交流
由于人员的编配不足,对病人的护理时间相对减少。更因为许多护理人员的观念仍停留在功能制护理模式上而不注重与病人交流,导致护患间的沟通不及时,影响护理质量,从而导致患者不满。
1.2.5 缺乏娴熟的专业技能
随着新知识、新技术的不断更新,护理工作中复杂程度高、技术要求高的内容不断增多,不仅对护理人员形成较大的压力,而且导致护理工作中技术风险增大。从统计分析来看,低年资护士由于她们专业知识不够丰富,技术操作不娴熟,与同事的协作较差,平时不重视业务学习和专业技术培训,理论与实践的脱节,违反技术操作规程,容易导致操作失败或因操作错误而发生护理差错。
1.3 患者的因素
1.3.1患者家属的期望值过高
若患者及家属心理承受力差,心烦意乱等心理现象,错误拒绝服从治疗。是导致患者人为的护理不安全因素。
1.3.2患者的不良心境
患者及其家属由于疾病病及经济能力的限制等因素,易生不良心境行为引起护患冲突。
1.3.3患者的自身素质
由于部分病人所受教育的限制,素质不高对护士出言不尊重等行为也是导致护患纠纷的一个因素。
1.4环境方面
1.4.1当前大部分护理人员觉得工作环境相对混乱,对其持不满意态度,影响工作积极性;护理人员每天需要面对的工作量较为繁重,其心理会出现负面情绪,从而在工作中导致其不能全身心的投入,无法将护理工作由被动转向主动;工作布局方面,对干药品的摆放并未做到分类整理,在寻找药物时场面相对混乱;安全隐患方面,导致院内感染的发生概率及医疗纠纷的概率增加[1]。
二、护理安全管理的防范措施
2.1
管理者必须重视安全管理。要明确安全管理不应仅仅是管理者的责任,而是全员参与的过程,使护理人员从被动接受安全管理的检查转变为自觉维护护理安全,要做到这一点,安全教育就不仅是讲授一般的大道理,而是要围绕如何有效保护患者和工作人员的自身安全,分析不安全因素及其产生原因,调动全体人员的积极性,寻找有效的防范措施。
2.2 树立质量观念是确保护理安全的核心
组织常规制度学习,抓住薄弱环节特别是新上岗护士的培训,使护士明确职责,以此来约束自己的行为。成立护理质量监控组,每周对护理质量进行全面检查并对检查结果进行书面总结汇报,及时发现安全隐患。对于思想松懈、工作懒散、责任心不强者章制度处罚使每一位护士明确制度不容践踏,自职独修养为者提供安全保证
2.3 增强法制观念是保证护理安全的关键
知法、懂法方可依法;用法,才能更好地指导工作和维护个人的合法权益。特别是新的《医疗事故处理条例》颁布实施,对理人员进行法知识培训,明确责任、强化意识,指导自己的护理行为十分重要,使护理行为合理、合情、合法。
2.4 加强专业培训
护理人员要加强专业理论的学习及操作技能培训,只有过硬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才能及时发现病情变化,有效地指导康复训练,做好出院指导。管理者应鼓励护士参加各种形式的继续教育,拓宽护士的知识面,获得国内外的新知识、新动态、新观念,使自己的理论水平和操作技能紧跟学科的发展。各个专科之间,也可以派出业务骨干,互相深入渗透,学习护理经验和技术。同时还要有侧重地学习心理、人文、社会科学的知识,提高与患者的沟通能力。
2.5增强团队协作精神是促进护理工作的动力
鼓励护士间的相互协作精神尤为重要。由于护理工作较繁忙琐碎、重复性强而又缺乏新意,但又要求有高度的准确性及责任心,致使护士心理上处于持续紧张状态。因此要求鼓励和培养护士间的团队精神,倡导在繁忙工作中相互提醒、相互监督,弥补工作中的缺陷和漏洞,防范护理差错的发生。
2.6 提高专业技能是确保护理安全的必须
临床实践证明,护士的专业素质和能力与护理差错事故的发生往往有着直接关系,是维护安全护理最重要的基础。因此要培养护士终生学习观念,只有不断加强学习,在护理过程中遇到难点、疑点时,学会观察思考、分析、判断并能把学到的知识运用到实践中去,才能提高专业水平保患者安全。
2.7合理配置人力资源是护理安全的基本保障
护理管理者要根据每个专科的护理情况,合理弹性排班。根据不同的时间段、护工量变化资源以及患者数量,合理排班,解决护士的超负荷工作。
2.8对病人履行告知义务是确保护理安全的可行性措施
科室设立缺陷登记本,以制度规范约束护理行为,建立风险管理告知制度。将护理操作中高风险的项目归类成册,将可能出现的问题告知病人。完善签字记录,患者从入院至出院,都要依照程序,告知患者。告知时要注意语言艺术,使患者感到可靠和信任,自愿接受和配合医疗护理工作。
2.9规范6S管理
在6S管理方式的基础上,确保合理性的护理管理工作[2]。通过对各个环节工作进行管理,通过整理、整顿、规范、清洁、素养、安全等方面,来将工作划分明了,以此来提高护理人员的责任心,提高患者的满意度,有效避免医患事件的发生。同时,患者对自身的护理服务予以了更高的评价,将护理满意程度作为指标进行评判,凸显了6S 管理方式下更令患者满意的护理服务。
总之,护理安全的核心是护理质量,只有加强护理安全管理,明确护士对待安全问题的态度,提高护士的安全意识,加强工作责任心,转变护理观念,才能提高护理质量,避免差错事故的发生。
参考文献
[1]张婷.探讨分析应用6S管理模式在临床护理管理质量中的应用效果[J].养生保健指南,2020(28):214-215
[2]赖平,陈小娟.6s管理模式在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分析[J].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19,4(19):172-1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