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喀什地区气象局 844000 喀什地区英吉沙县气象局 844000
摘要:“三农”问题一直是关系到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的重大问题。具体来说,农业受到天气的影响,许多恶劣天气事件对农民的生活和财富以及国家的稳定造成了严重威胁。了解气象服务的现状并制定对策来改善农村气象服务,对于阻止和最大限度地减少气象灾害对农业生产的影响,促进新农村建设,创造社会主义新天地很关键。本文分析了当前农村气象服务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做好农村气象科普工作的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新时期;气象科普;新农村建设
引言
我国社会经济发展总体上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现阶段只有实施城乡社会经济发展综合战略,加快生产,促进小康生活,促进农村文明生活方式,促进农村清洁,我们一定能如期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现代化强国的宏伟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1.气象科普现存问题
气象服务是对天气、科学、知识等的科学普及。目前,全国各省市积极开展气象科技知识普及工作,每年举办“世界气象日”、“全国防灾减灾日”和“科技宣传周”,在学校开展宣传教育活动,邀请专家在社区、农村和乡镇开展科普讲座和宣传活动,加强气象部门保护社会免遭气象灾害、应对气候变化的能力建设,继续努力提高公众对防灾减灾措施的认识,加强气象能力,促进社会经济发展。然而,鉴于社会经济的发展,气象组织的工作越来越复杂,因为它不能满足社会对各类气象资料迅速增长的需求。目前普遍存在的问题有:①气象组织推广活动形式单一,缺乏持续性、广泛性和创新性。每年都会在世界气象日和国家防灾减灾日举办宣传活动,重点是传播科普资料,以及缺乏创新的气象节目,这就很难引起公众的注意。②气象组织的工作主要是片面的宣传工作,缺乏公众参与。虽然气象部门透过不同途径向市民派发科普资料,但在不了解社会不同界别、不同人群的实际需要的情况下,反应和交流甚少,气象部门的工作效率亦大打折扣。③气象组织外联股需要进一步加强。气象科学的集约发展有赖于具备高素质的气象专业人才。
2.气象科普现状分析
2.1气象科普的发展现状
目前对于如何解决气象学中存在的问题存在一定的误解。认为解决这一问题需要气象部门和社会各级认真研究,有效利用广大科学家和社会成员的积极领导作用,鼓励更多的志愿者参与,然而,现行制度不利于科研人员参与科研活动,科研人员发展的各种科普活动也得不到有效的制度支持。与此同时,缺乏确保稳定和长期发展的资金。此外,与偏远落后的西部地区相比,东部地区发展不平衡,人口稠密,经济发达,基础设施和政策相对完备完善,而西部地区特别是新疆的南疆地区,气象科学传播难度较大。中国科学院对气象科学工作的研究发现,政策体系是当前我国科技人才发展的主要动力。作为国家政策的一部分,研究人员参与气象学工作,但他们的成果在大多数科学机构中没有明确的评价制度。气象组织的工作成果被排除在职务分类和调查指标之外,严重影响了研究人员参与气象组织工作的积极性。
2.2开展气象科普的途径
气象科普宣传一项长期而有系统的全民科技教育工作,需要正确的方法和措施,逐步发展。目前,传播有关气象服务的作用和重要性的信息的主要渠道是开展各种气象活动,作为传播信息的手段。举例来说,每年世界气象日都会举办庆祝及推广活动,举办邀请各界人士参加的座谈会,举办推广活动,向专业人士推广天气信息。为当地民众开办气象站参观活动,进行实地教育和宣传,传播与气象观测有关的知识。还可以结合与气象密切相关的服务,在街道小区组织宣传小组,亲自咨询问题。同时,抓住时机,不断向媒体通报情况,同时报道重大气象灾害,及时掌握气象情况,加强气象知识传播与灾害防控的联系,形成良好的气象表现。顺应时代潮流,借助手机、互联网等现代通信手段,重视运用如微信、微博、QQ、抖音等新型电子互动平台,加强气象知识宣传,将气象科学融入人们日常生活。学生仍然是气象服务的主要受众。年轻人渴望更深入的了解,气象学家可以丰富课外知识,这些知识对他们的健康成长起着重要的作用。科技工作者可定期到学校作气象讲座,设立校园气象站,协助青少年提高实际能力,以及提高青少年对气象的重视。[1]
3.气象科普对未来发展的探索
3.1气象科普增强人民的使命感和责任感
气象工作是维护人民和平生活、社会稳定和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公共服务是气象工作的主要组成部分。气象学具有重要的法律意义,只有增加气象知识的获取,才能提高其有效性。气象学的核心是保护人民免受自然灾害。有效发展气象科学,可透过应用气象科技,提高人民的生产力、生活水平和效率,从而有助减少灾害风险和经济损失,以及提高经济效益。国务院关于印发《气象高质量发展纲要(2022——2035年》明确定义气象事业是科技型、基础性、先导性社会公益事业。气象工作者不断竭尽所能履行职责,改善气象条件,提高认识,造福社会各界,保障公共财产安全。
[2]
3.2气象科普促进和谐社会
据统计,我国九成以上的自然灾害是气象灾害。此外,自然灾害造成的经济损失占生产总值的百分之六以上。气象条件早已成为社会各界喜闻乐见的话题。排在首位的是天气预报。气象科技的发展有利于国家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和谐社会。我国自然生态环境极其复杂,受多种条件影响,环境保护与自然资源开发密切相关。有效利用气象科技,可以保障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增强抵御自然灾害、减轻自然灾害的能力,保护自然生态环境,开发新的、更清洁的能源,例如太阳能、风能等,防治土地盐碱化、荒漠化,促进科学技术在农村的实际应用,预防减灾,促进和谐社会的进步。[3]
4.新农村建设的优势及意义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贯彻科学发展理念的重要一步。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内容之一是社会经济与可持续发展的综合发展,城乡和谐发展是其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建设顺利发展的必要条件。国际经验表明,城乡劳动者和谐发展是现代化建设取得成功的重要前提。一些国家开始更好地处理工业、农业和城市之间的关系。此外,一些国家未能解决城乡关系问题,导致农业长期落后,整个国家的经济停滞不前甚至倒退,给现代化进程带来严重障碍。全面推进小康社会建设,创造新的消费热点,扩大内需和广大农村潜力。因此,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可以加快农村经济发展,增加农民收入,将千百万农民的潜在购买意愿转化为巨大的实际消费需求,带动整个经济持续增长。加强农村道路、住房、能源、供水、通讯等。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础。我国的主要特点之一是农村人口众多,经济社会发展相对滞后。我国社会经济发展总体上进入了农业和农村发展的新阶段。现阶段只有实施城乡社会经济发展综合战略,加快生产,促进小康生活,促进农村文明生活方式,促进农村清洁,它是科学发展观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城市和农村进步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我们必须确保农民的参与该项目发展并分享其成果。如果忽视农民生活的意愿,长期以来该地区的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缓慢,就不能建立全面、协调、科学地发展观。我们要深刻认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与科学发展规划的内在联系,正确把握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生动活泼、积极进取的道路,推动经济发展和社会尽快步入科学发展道路。其他国家发展经验表明,工业的发展、农业的产业化是进步的重要条件。一些国家在工农业、城乡关系方面做得很好,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迅速跨越了现代国家的界限。还有一些国家尚未解决市场与农村之间的工农业关系,这导致农村建设的长期拖延,阻碍了国民经济。我们要深入学习国外的积极经验,把发展农业的过程融入到整个改良过程中,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让农民分享到现代进步的成果,建设新农村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任务。我们正在建设的富裕社会是一个高水平的社会,目前依旧有一半的人口,主要集中在农村。即使在百年前国家采取改革的时候,中国的城市都发生了很大的建设变化,但农村的变化却相对比较小。甚至某些地方农村无法到达公路,人们得了疾病也没有很好的医疗条件,有的无法饮用干净的水,农民孩子无法上学等。如果我们不能扭转这种局面,建设一个富有的社会将毫无意义。我们要通过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来推动农村小康社会的建设,以维持一个坚实的国家的经济和快速发展,扩大用水需求是中国经济基础的一项长期基本战略。
5.新农村建设对气象服务的需求
在夏天,大多数农民工作到20:00之后。而且通常错过天气预报。他们急切地希望电视台在晚上不同时间段重复天气预报。广大农村地区看不到中央电视台的天气报道,农民们希望气象部门能够有效解决气象预报预警到达农民手中这“最后一公里”问题。能够及时高效接收当地气象台发布的预报预警信息,农民都会希望当地天气预报会更准确,以便根据预报在农业生产方面作出适当的应变。正如俗话所说,“天气预报与老百姓分不开,天气预报的准确性直接影响农民切身利益,也影响农民全年增产。”精准度高、传输速度快、重大自然灾害提前预报预警、关键转折性天气服务,对农村防灾减灾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当地农民看到的大多是地市县一级的天气预报,不同农村用户对气象服务的需求是个性化的。一个专门从事养殖业的养殖户希望在温度急剧变化之前得到线索,以便及时采取控制疾病的措施;一个专门的西瓜商想得到一份夏季暴雨预报,以防西瓜新品种在恶劣天气下死亡;冬春时节,专业蔬菜种植户对短期预报很感兴趣,白天气温变化及时调节棚热,为了防止蔬菜烫伤,种植大户最期待他们提前交换强降雨报告,做到横向引水,防止植物大规模死亡等。目前,许多农村还没有开发利用当地的气候资源,种植什么、需要什么,主要靠个人“破解”和“实验”,盲目生产。如果了解当地的气候条件和特点,并根据当地条件发展生产,就可以获得更有效的经济效益。许多农民希望将气象、农林牧业等部门的服务信息进行统筹参考。农民看到人工增雨带来的好处很大,希望对农村的人工增雨更加重视。
[4]
6.气象服务为新农村建设服务的制约因素
研究发现,在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过程中,气象条件仍然制约着农业的发展。主要表现为气象科技发展和现代化水平有待提高,制约了天气预报精度的提高和服务的改善。偏远农村现有的气象站网还不能满足气候系统监测的需要,农村气候地域差异较大,局部极端天气事件多,观测项目、规模、时空分辨率等对农业来说不能够满足需求。气象服务总体水平、服务内容、服务能力不能满足新农村建设服务需求,特别是短期气候预报和天气预报有定量差分,预报针对性强,详细程度低,相对同质的服务产品,从服务需求分析到加工、编辑、分发,都没有一套服务。建立灾害预警系统不能满足农村防灾减灾的需要。目前农村气象服务信息传递的方法和手段,离以人为本的气象服务理念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因此,农村地区的防灾减灾工作效率大大降低,信息资源被浪费。对农村发展和气候资源的利用知之甚少。农民引进新品种,利用温度、热气候和气候条件生产,只在气候条件允许的少数地方生产,而气象部门由于与农民缺乏有效的直接联系,无法积极参与品种失控的科学研究,无法充分利用当地的气候资源,至于使用太阳能、风能及其他与气候有关的能源,除了少数自发性太阳能热水器、薄膜温室外,并无其他方法可供使用。新的农村发展规划没有充分关注气候灾害和确保气候资源可持续性的机会。
7.气象科普为新农村建设服务的建议
7.1合理运用科技开展气象科普
依靠传统的印刷资料,例如科普小册子、防灾减灾海报、气象日历等,可向不同阶层人士广泛宣传,包括制作科普专题片,在乡村和山区,在电视上播放或发行,以及制作技术示范录影带、科普专题片、气象部门编制的展览传单和气象网站,增加气象服务的规模和强度。网站可透过制订有关法例、科技及农艺教育、市场资料研究、气象及科技服务、科技咨询等,吸引更多读者浏览。在具备条件的地区,通过各种媒体和形式,如在人口密集地区建立提供农业服务的气象终端,建立综合气象服务的“LCD”电子系统等,提高气象组织的效率和效益,增加使用气象推广机的机会,建立区域气象科学基地。在采用人工影响天气等手段时,可邀请各级新闻媒体和人民群众参观学习,取得良好的科普效果,结合知识和实际行动,实现最佳效率。同时,可以结合通信和电子平台,使移动手机终端在气象领域的工作更加精细、清晰和高效。[5]
7.2完善体系建立高效队伍
气象科普工作作为一项流程理念日益完善的系统工程,要发挥气象科普工作者的积极性,就必须在新农村相关气象服务的基础上,建立一个高效负责的组织,严格监督气象科普队伍的建立和完善,同时辅之以合理的激励政策。气象学研究人员需要将新农村气象科普宣传作为一个重要的工程问题纳入他们日常的议事日程。气象组织的工作在人力、财力和物力方面得到广泛支持。开展专题活动、设立奖项,不仅在硬件、方法等方面深化气象研究,同时也加强研究提高科研工作效率的方式方法,在农村开展科学教育工作,使越来越多的人了解人类对气候的影响和环境保护的重要性。例如培训导游,在旅游区建立气象站资源点等,在国家旅游考察期间,开展气象服务建设工作,不断提高民众对气象条件和技术的认识。[6]
7.3坚持将气象科技送往乡镇
在农村地区,人们对气象知识的需求力度比在城市更强烈,气象科技与农民的日常工作密不可分。气象组织与地方政府合作,根据当地实际情况,透过简单、直接及清晰的宣传活动,向乡村及乡镇推广气象知识,并为广大农民所接受。气象科学技术具有广泛的应用潜力,是农民灌溉农田、种植特定作物、管理自然灾害、适应和改进种植模式所需的高效实用技术。一些偏远地区技术落后,缺乏先进的气象科学设备。这些气象服务地点的工作应得到国家财政支持,充分利用财政资源,倡导国家对这些地区的拨款,协助偏远地区的气象服务工作,建设气象资源站。
结束语
农业规模在中国的潜力最大,是中国经济增长最可靠和最具弹性的来源,可以加快农村经济发展,增加农民收入,做好新农村的气象科普宣传就能把亿万有潜力的农民变成一个巨大的经济消费链,让国力更加强盛。
参考文献
[1]程为, 韩爱梅, 张瑞兰,等. 气象防灾减灾科普系列丛书编写策划[C]// 山西省气象学会年会. 2011.
[2]陆太平, 朱凯, 李理. 基于为新农村建设提供气象科普支撑的思考[C]// 中国气象学会2007年年会. 0.
[3]蔡永伟, 刘志鑫, 王明涛,等. 关于气象如何为"三农"服务的几点思考[J]. 中国农业信息, 2014(3S):1.
[4]荣裕良, 胡肖婉, 马琳. 松江气象科普工作特点及发展对策研究[C]// 中国气象学会年会. 中国气象学会, 2013.
[5]吴智杰, 张建波, 李芷霞. 气象科普如何更好的为新农村服务[C]// 第32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 0.
[6]浅谈新农村建设中的气象信息服务农业科技与信息杂志. 浅谈新农村建设中的气象信息服务[J].
作者姓名:毛子卿(1987.12).女,汉族,浙江省温岭市,本科学历,工程师,从事研究方向或职业:气象科普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