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份证号:13244219761107282X 河北蠡县 071400
摘要:在我们国家各方面获得良好发展的同时,我国的教育事业也同样成绩卓越。现阶段,创新创业实践能力培养是当前中职教育的重要任务之一,也是中职学校响应国家“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号召培养双创型技能人才的使命所在。中职学校由于创新创业教育起步晚,开展学生创新创业实践能力培养的基础较弱,学生参与创新创业实践的主观意愿也不强,影响了学生创新创业实践能力的培养。文章针对中职学生创新实践能力的培养策略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中职学生;创新实践能力;培养策略研究
引言
为不断提高教育教学水平和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以适应区域社会经济服务需求及国家对创新型人才的培养要求,建立一种与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相适应的考试创新模式已迫在眉睫,也成为众多专家学者研究的重点。
1工匠精神融入中职学生职业素养培育路径
第一,组织工匠精神讲座,扩展理论知识教学视野。定期组织传统文化相关内容思政课讲座,主要内容为工匠精神文化专题。根据各专业及各系部的教学特点,选取相应内容的工匠文化专题,使其更加符合专业的实际情况,实现个性和共性的统一。例如,对于计算机专业学生,进行工匠精神的文化专题讲座重点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精益求精、技术创新、创业发展的意识;对于会计专业学生进行工匠精神的文化专题讲座,应重点培养其风险安全意识、诚实守信意识及责任信心意识。扩展理论知识教学,工匠精神的主要意义为一种高水平的职业精神,虽然工匠精神在不同专业中被赋予不同的意义,但其理论思想一致体现人们一丝不苟、稳中求实及兢兢业业的职业精神。在中职教学中,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及价值观,对提升学生的职业素养具有很大益处。伦理知识的学习,能够使人明辨是非,知廉耻、懂荣辱;史记知识学习,能够使人鉴得失,看成败、知兴替;古诗的学习能够使人志高昂、情飞扬、人灵秀。通过扩大理论知识教学视野,使中职学生能充分了解中国文化、人文精神、思想观念及道德规范,从而获得启发,逐渐形成高水平的职业素养。
2教师独创实训流程表,明晰实训流程,强化学生的责任与担当
结合一线工作经验,独创性地将实训的全过程以表格方式呈现,压实每个学生的主体责任,明确实训的全部流程。不仅使学生明确自己分工,同时加强学生的主体责任意识,增强学生的责任与担当,明确角色定位,使学生学会学习与合作。实训内容设计整个实训环节流程表,严格按流程实训,每位学生都有分工。通过实训,涵养学生忠于职守,精益求精、持之以恒、守正创新、团结合作的工匠精神;践行技能型社会的理念,实现德技并修,育训结合。着眼于学生未来职业发展的需求,实现学生到企业人的无缝对接,落实“学校像车间,课堂像工段,教师像师傅,学生像学徒,教案像图纸,作业像产品”。
3充分发挥评价主体
在创新改革教学中,学生是评价的主体,为确保可靠、公平地进行有意义的考试改革,基于合适的评价内容和科学的评价方式,从学生的全面发展、个性发展、过程发展及评价反馈出发,其真正目的在于:其一,在这一过程中寻找“中职学生助理师”,使其参与到课堂教学、项目整体规划、学生过程评价、具体方案实施等过程中,“一人带一组”进行实验设计、创新、实施、撰写实验报告等,这样可以激发助理师的责任心,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将理论知识有效应用到实践中,进一步引导学生建立工程意识,提高实践动手能力,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其二,鼓励学有余力的学生参与到校内或校外项目中,辅助教师开展科研活动,培养应用型创新人才;其三,鼓励学生在有限的时间、精力及支持范围内,将想法付诸实践,积极开展创业活动;其四,积极参与各类相关竞赛,开阔眼界,增长知识,提升实操技能。
4完善机制,提升配套政策体系制定的发展性
首先,健全管理制度。中职院校应从制度重要性的统一认识开始,做好创新创业教育相关各参与主体的思想工作,从而在多主体参与的前提下协同制定出中职学生创新创业社会实践全过程的管理制度,使中职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开展能够有章可循,同时在此基础上加大宣传力度,营造出和谐且积极的制度氛围,让创新创业教育在管理制度的切实推行中落地生根。其次,改革人才培养方案。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方案的确立必须要坚持科学性原则,在充分吸取政府、企业、家庭、中职院校师生以及校外专家、学者等不同主体的意见之后,还应经过严格的领导层面的审评,而且在经过意见收集、草案审核通过后还应增加民主评议论证会,使人才培养方案从制定到实施都能取得预期成效,提升全体学生的创新创业水平。最后,建立考评机制。中职院校应借助互联网大数据技术的动态化和及时性特征建立起中职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全过程的考核评价机制,根据学生和教师在实践参与中的成绩给予对应的分数,这样不仅可以使中职院校师生对创新创业实践活动有更加清晰的认知,同时也能通过全程监督得到客观数据对当前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并给出相应的处理措施,比如激励或者批评等。
5中职院校要充分发挥现代教育信息技术与教学
改革的能效,引进优质国际教育资源,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开阔学生的眼界,激发学生的探索欲和求知欲,增强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意识。当前,各种前沿科技借助自媒体平台以极快的速度传播,当代中职学生接触到的新科技、新技术、新知识多于前人数倍,但内容真假难辨,质量参差不齐。这就要求各有关部门应协调管理好互联网平台,充分筛查网络信息资源,为学生营造安全绿色的网络学习环境。此外,常规的课堂教学受教学方式、场地等条件的制约,急需深化教学改革。MOOC等大型开放式网络课程,为学生提供了免费、系统的学习资源,使学生从零碎的信息中走出来,随时随地接触一流院校或一流教师的优质课程,培养主动思维能力,助力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提升。
6推行社会培训,创新培训基地
“双师型”教师队伍实践创新能力的培育单一依靠学校的努力还不够,更多的培养工作应当由社会负责。德国、澳大利亚等国家之所以职业教育取得了显著成效,与推行社会培训有莫大关系,他们的“双师型”教师培训是由社会、学校、政府共同负责。由此,我国可借鉴其他国家的教师培养经验,营造出良好的“社会培训”氛围,在宣传“双师型”教师理念的基础上,让公众能够充分认可“双师型”教师,提升职业教育在社会中的美誉度。“双师型”教师则要主动走入社会,广泛参与各类政府项目、社会活动,提高自身的社会服务意识,切实为企业、政府和人民解决问题。为了提高“双师型”教师的实践创新能力,还要创新现有的培训基地和载体。现有的“双师型”教育培训基地已经无法满足教师的成长需求,因此,需增加教育培训基地的建设,如职业院校、大中型企业可建立“双师型”教师培训基地,并通过多渠道筹资,由学校、企业、政府发挥出合力,避免单一依靠政府的财政拨款。由于基地是三方出资,因此,在管理上,可借鉴德国的董事会管理模式,由三方共同负责,在“三位一体”的运行模式下,将生产、科研、教学深度融合,利用科技促进企业发展,丰富教师的实践经验,为学校提供丰硕的科研成果,做到三方共赢。
结语
为使中职学生在企业工作中存在一定的价值,在学校期间应在培养其理论知识和专业技术的基础上,培养其创新实践能力,引领学生提升职业素养,指导中职学校从多层面建设班级文化,将创新实践能力从其思想、技能上充分渗透,为中职学校学生未来职业生涯进步和发展奠定重要的基础。
参考文献
[1]赵红霞,田凤娟,王明.“互联网+”高职医学院校教师职业核心素养建构与优化研究[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21,42(1):57-61.
[2]梁果,王扬眉,李爱君.家族企业工匠精神传承的涓滴效应模型:一个纵向单案例分析[J].中国人力资源开发,2021,38(3):91-108.
[3]李朋波.“工匠精神”究竟是什么:一个整合性框架[J].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41(4):107-115.
河北省职业教育科学研究“十四五”规划《中职基于创新实践
能力培养的教学模式改革研究》(课题批准号:JZY221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