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造价控制中的材料价格风险控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9-05
/ 2

建筑工程造价控制中的材料价格风险控制

苗启娟

身份证号:371312198812067220

摘要:目前我国整体呈现出良好的经济发展状态,建筑市场也空间繁荣,随之而来的竞争压力也明显提升,对于建筑企业而言,如何较好控制工程造价、减少成本、提高收益,已然成为企业经营的一个重要环节。其中,材料作为建筑工程建设的主要部分,同样需对其价格进行控制,以应对各种潜在风险,规避隐患问题。本文将结合实际情况,对建筑工程造价中材料价格风险的控制策略加以详细分析,以期为今后开展的有关工作提供借鉴与参考。

关键词:建筑工程造价;材料价格风险;控制策略

引言

新时期下,我国各行各业都得到快速发展,为更好适应时代发展现状与经济大背景,建筑企业必须在经营管理上进行调整。工程造价控制中,材料是重要构成,占比较大,受市场因素影响材料风险逐年增加,若是想要从根源上控制成本,就必须给予材料价格风险莫大关注。因此,联系实际分析建筑工程造价中材料价格风险的控制策略,对于建筑企业日后经营与风险防控而言是十分必要的。

一、材料价格风险因素分析

在建筑工程施工中材料占比在60%左右,一旦材料价格出现大浮动变化,则工程整体造价与成本也会出现浮动,影响方向不明,会增加建筑项目风险,具有极大的危险性,材料价格风险也由此被纳入到建筑工程造价控制的重要部分。从现下行业市场发展情况来看,材料价格的风险因素主要集中在以下几点:

其一,投标材料报价风险,投标工作人员在没有做好前期市场调研、资料收集工作的情况下,盲目展开工作,增加风险性,或由于核算人员能力有限,致使投标书中的建筑材料报价与材料实际价格存在偏差,影响最终工程成本[1]

其二,供应市场风险,原材料、运输成本等,是左右建筑材料成本与质量的重要因素,若这些价格发生变化,建筑材料的价格就会有所增加。尤其是当前,市场环境较为复杂,如何在不影响工程建设质量的基础上,控制价格成本,已然成为建筑企业普遍需要面对的重要问题,如何适应市场、把控风险必须引起重视。

其三,设计与业务变更风险,建筑工程施工是一个较为漫长的过程,在此期间很有可能受到多方面因素影响,需要进行施工设计与业务变更,不仅是材料费用,人工费用、管理费用、经营费用也会明显增加,相应的工程造价也会出现浮动,严重时还会出现工程资金链断裂的情况,难以保证施工持续性。

二、建筑工程造价控制中材料价格风险控制策略

基于上述分析,可以了解到当前时代背景下,工程造价控制与企业经济收益息息相关,其中材料价格风险控制尤为重要,必须采取有效策略予以干预,规避潜在项目风险。

(一)加强设计变更与材料签证管理

在建筑工程施工中,设计变更是较为常见的现象,但并不是所有设计变更都会被批准,还需经过严格审查,最终材料确定。为避免此方面因素引起材料价格变化情况,施工团队必须与承包商保持密切沟通与联系,减少因沟通不及时导致信息延误,无法在第一时间做出正确判断的情况发生[2]。若在施工过程中出现材料价格变化情况,应及时与材料供应商取得联系,协商解决办法,维护业主利益,保证材料质量。此外,在正式开工前,施工团队需严格按照合同中的要求,严格把控材料质量与价格,确保所有材料按需使用,减少资源浪费。一旦合同签署,正式进入施工环节,双方就必须严格依照合同履行职责,较好处理、应对一些突发状况,材料上涨、工期延迟等,则需要制定相关的补充协议,用于强调约束。设计变更与材料签证,则需要在专业人员的监督下完成,保证流程合理,规避一些违规操作,可能为建筑工程施工带来的危害性。

(二) 预留材料差价费用

由于市场本身具有不确定性,且容易受到多方因素影响,为减少此方面因素影响,工程造价管理人员就必须提前了解市场情况,以实际为基准,详细了解材料变化情况并对造价方案进行调整,具体主要使用抽料调查与系数调查两种方法。一些工程建设中应用频率高、数量需求大的材料,如水泥、沙土等,是主要材料,需求量加高,可采用抽样调查方式予以调整,而对于机械设备等,对工程影响较小的,就可以选择系数调整方法[3]。工程造价管理人员,需在切实了解工程建设需求的基础上,选择两者中不同的方式,提前做好准备工作,调整材料价格,防止建筑材料市场出现价格大幅度变化、增加企业经营负担的情况发生。此外,造价管理人员必须提前做好资金储备,通过预测材料价格变化趋势的方式预留出材料差价费用,若工程建设后期出现材料增加的情况,可将预留材料差价费用应用于工程建设中,避免资金链断裂为工程建设造成影响。

(三)优化发包人供货模式

发包人供货模式,即甲方供应材料模式,让发包人来采购、运输与管理各种材料,通过这种模式,使业主可更加了解材料价格、性能、质量等,消除其对以次充好情况的顾虑,获得与自身需求相适应的材料,对于材料价格风险控制起着较好作用[4]。建筑企业则是要严格审查发包人提供的材料、工具,形成一个良性的监督闭环,对三方同时进行约束,防止出现发包人以次充好、提供连接材料与工具的情况发生,并提供优质、高效运输线路,为工程建设顺利进行提供保障。此外,对于发包人提供的材料与工具,必须严格检查,定期、不定期检查必须同时进行,在例行检查的基础上,采取不定期抽查的方式,了解发包商提供材料与工具的真实情况,对材料规格、数量、用途、质量、抽查结果、抽查时间等进行详细记录,为施工人员科学运用、使用材料提供依据,减少不必要的资源浪费情况,节约工程建设成本、提高经济收益。

(四)落实材料认质认价确认机制

科技在发展、时代在进步,建筑市场的各类建筑材料也在持续更新,以适应新时期建筑建设需要,符合国家宏观要求。然而,也是在这一因素的作用下,当前市场上的材料质量、价格存在混乱情况,必须确认过后材料建立长期合作关系,以保证材料价格、质量达标,不会对工程造价与质量造成负面影响。首先,对材料价格具有高度灵敏度,始终保持密切关注状态,造价控制人员必须对价格的变化规律、变化幅度有所了解,着眼于未来,对阶段性内可能出现的材料价格变化进行预测,从而调整材料采购时间与数量,减少采购成本。其次,不同材料的运输方式有所差异,可让具有经验的供销商负责运输材料,提高运输管理有效性,避免在运输过程中出现材料损耗,造成损失,影响材料价格。最后,施工人员应了解材料性能、规格、使用时的注意事项,若施工人员操作方法不当、使用方法错误,材料就会出现损坏,影响正常使用,增加成本投入,建筑企业可通过定期培训,提高施工人员的综合素质与能力,并树立起节约材料的意识,减少施工过程中的材料消耗。

结束语

综上所述,由于现下各种新型材料层出不穷,如何分辨材料价值、选择合适的建设材料,并对其价格进行有效控制,成为建筑企业必须考虑的重要问题。为较好应对投标材料报价、供应市场、设计与业务变更等材料价格风险项,建筑企业需通过加强设计变更与材料签证管理、预留材料差价费用、优化发包人供货模式、落实材料认质认价确认机制等方式,多层面着手控制材料价格风险,为企业工程造价控制提供保障。

参考文献:

[1]李文杰.建筑工程造价控制中的材料价格风险控制[J].居业,2022(04):127-129.

[2]王冠.探究基于工程预算的建筑工程造价控制策略[J].建材与装饰,2020(15):163+166.

[3]陈宗吉.建筑工程预算在工程造价控制中的作用[J].商业故事,2018(12):41.

[4]吴晓娇.建筑工程材料价格在工程造价控制中的风险管理分析[J].建材与装饰,2017(20):105-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