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市深化落实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战略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9-05
/ 2

济南市深化落实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战略研究

刘春华

中共山东省济南市历下区委党校  250013

习近平总书记深刻阐明了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重大意义和重要任务,并将其确定为重大国家战略,并首次明确了济南作为黄河流域中心城市的定位。省委常委,市委书记孙立成强调“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上升为重大国家战略,为济南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战略机遇,主动融入、服从服务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重大国家战略,是济南必须肩负的重大政治责任和历史使命。”近年来济南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研究确定济南贯彻落实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国家战略的总体思路,围绕这个整体思路,济南坚持山水林田湖草综合治理、系统治理、源头治理,统筹推进各项工作,加强协同配合黄河流域生态保护治理,稳步提升人民群众生活品质持续改善。 

针对我市在实施黄河国家战略方面存在的问题和薄弱环节,着重就生态环境保护、水资源利用和黄河治理、保护弘扬黄河文化等,提出如下建议:

ー、把生态保护放在首位,塑造中心城市与黄河大生态共生共荣的时代典范

1、强化全流域、大保护现代治理新观念。济南有沿黄9个区县,莱芜、钢城两区是黄河下游主要支流大汶河的源头,商河县则地处黄河故道。要深刻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表象在黄河,根子在流域”、“重在保护,要在治理”的科学判断和根本要求,切实增强全流域意识和一体化观念,把加强生态保护、流域治理摆在优先位置,把水资源作为最大刚性约束,把保障黄河长治久安作为基本前提,在共同抓好大保护、协同推进大治理中守护碧水蓝天、实现高质量发展。

2.树立济南与黄河共生共荣战略共识。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济南是唯一居于黄河之滨又紧临大坝之下的中心城市。在新的战略格局下,必须正确处理济南与黄河的关系,充分认识跨河发展、拥河发展、融合发展的时代意义,全面增强推进生态保护、建设生态屏障的自觉性、紧迫性,努力打造“城市因黄河而美好,黄河因城市而精彩”的生命共同体,让黄河成为济南最深沉的记忆、最壮美的气象、最珍贵的资源。

3.着力构建“山河统筹,绿色引领”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大格局。依托沿黄湿地、河湖、林田等自然资潭,高标准打造百里黄河生态“绿廊”;坚持省市联动、济泰协同,依托大美泰山生态文化旅游区,全面提升齐鲁生态“绿芯”;在“一廊一芯”生态空间之下,推动济南主城区、黄河北岸新城区和莱芜------钢城城区协调发展、“三城共辉”。

二、推进水资源节约集约利用,打造黄河现代治理济南样板

1.系统优化水资源配置。济南水资源供需矛盾十分突出,人均水资源不到全国平均水平的1/7。越是水资源紧缺,越要高度重视水资源储备。加大南水北调济南辖区工程建设,进一步优化水源、水库、渠道等连通工程空间布局,最大限度储存和利用长江水、东平湖水、大汶河水,实现黄河水、地表水、地下水、再生水、外调水等互联互通、联合调度,全力提高水资源保障和优化配置能力。

2.全面加强用水总量控制和用水效率控制。推进引黄灌区配套和节水改造,加快农业精准灌溉节水工程建设,科学组织引黄灌溉计量供水入户,大幅提高农业用水利用效率;完善再生水利用设施配套,促进工业、环卫、绿化、景观等优先使用再生水,力争五年左右再生水回用率达到40%以上;推进居民生活用水实行阶梯水价,加强校园、医院、公共机构等节水载体建设,不断提高节水管控水平和利用效率。

3.打造“悬河金堤”。始终对黄河心存敬畏,任何时候都不能对“洪水悬剑”掉以轻心。统筹推进黄河流域和小流域治理,实现相互促进、协同共治。建议全面实施黄河河道、滩区、提坝综合提升治理工程,采用现代技术手段,在主河槽两岸修建护滩工程,相对固定河槽、河势和中小洪水流路、流势,建议在两岸大提特别是北岸大提嵌入“混凝士截渗墙”,确保黄河济南段固以永存、长久安澜。

三、科学认知悬河价值,锻造“大美黄河空中花园”主地标

1、加快建设黄河之“通”。济南境内黄河大提普遍高于地面30多米,预备区基宽大都在100米以上,堤路结合既

十分必要又条件允许。统等兼顾道路交通、生态绿化和休闲观光,在大堤之上规划建设贯通东西、三位一体的生态绿道、观光步道、交通干道,一方面进一步筑牢黄河大堤的防洪能力,另一方面为济南拥河发展开辟新的经济通道。

2.精心锻造黄河之“美”。立足济南黄河段河道奇险、空间阔大、堤坝雄浑、文化厚重等特色资源,因地制宜,因势利导,在滩区合理布局田园花海、荷塘湿地、阳光沙滩等系列主题公园,构建独一无二的悬河湿地生态系统:实施中心城区堤坝“强基美颜”工程,加强对两岸大堤的加固、改观和绿化、美化、亮化;与“明湖秀”遥相呼应、高水平策划“黄河秀”,让“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在济南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

3.率先建成黄河之“智”。结合智慧济南建设、整合相关部门信息资源,加快建设济南黄河大数据中心,实现对防汛抗旱、水资源利用、生态环境监测、黄河工程建设管理等方面的有效保护和科学治理,率先把济南建设成为智慧黄河示范城市。

四、着力做强文化“四极”,为济南扬起龙头筑就文化

魅力

1.做强中华文明之轴。泰山、黄河、孔子历来是中国地理和中华文化无与伦比的重要标识。济南南依泰山北跨黄河,处于“山水圣人”中华文化枢轴的核心位置,又是龙山文化的发祥地,要主动加强与泰安、济宁两市的协同合作,高水准打造中华文化枢轴标识和文化旅游黄金通道,让济南真正成为远古文明和东方文化的巡礼高地。

2.做优齐鲁文化之都。齐鲁文化与黄河文化一脉相承,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济南位于齐鲁交汇之地,不仅是齐鲁之邦的首府,也是名副其实的齐鲁文化之都。把讲好黄河故事与弘扬齐鲁文化结合起来,通过影视作品、现代融媒、遗产保护等形式,不断提升齐鲁文化的时代价值。

3.做美山水园林之城。济南是山泉湖河城的完美统一体,进入新的时代,应该更加重视泰山、黄河对于济南的特殊价值,着力营造以大山、大河为风骨的发展格局,为潇酒济南增添壮美气象,把济南打造成黄河流域最佳山水园林城市。

4.做活对外开放之门。黄河九曲十八弯,最终在济南穿越鹊山、华山而奔向大海。建议将“鹊华大河”打造成国家黄河地理标志,择址建设鹊华楼,在鹊华之间架设跨河观光索道,启动黄河堤防体系和水利遗产保护申遗,建设济南黄河诗词碑林,将其打造成为万里黄河数一数二的标志性景观,以此彰显中华文化心怀天下的伟大品格和济南开放包容的城市特质。

五、加快提升发展格局,增强济南城市能级和龙头带动能力

1.加快推进半岛城市群一体化融合发展。推进交通一体化,规划建设现代交通大枢纽和多式联运中心,积极争取高铁货运和国际航空货运布局济南,加快构建东西交通大动脉和沿黄城市交通网络。推进产业布局一体化,打造分工明确、优势互补的产业生态。推进公共服务一体化,逐步实现区域教育、医疗、文化、社保等普惠均等和共建共享。

2.加快建设要素市场集聚中心。发挥济南黄河流域中心城市、山东半岛城市群龙头城市、省会都市圈核心城市的优势,深化交流协作,济南进一步加强与泰安、聊城、德州、淄博、滨州、东营交流联系,加快建设国家创新中心、国家超算中心、黄河流域要素市场交易中心、山东产权交易中心和大数据交易中心,大幅度提升济南的聚集辐射能力。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