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集体备课形式的创新与实践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9-07
/ 2

体育集体备课形式的创新与实践

诸东钢

                     浙江省桐乡市北港小学 

备好课是上好课的基本保证。集体备课优于个人备课是因为它能集思广益,减少个人备课时间,大家有针对性地研究教材教法,取长补短,相互借鉴,完善课堂教学内容与教学环节,形成一种整合教育资源,突出个性认同与共性的共享的动态教学成果

体育学科集体备课从形式与内容两个维度来看具有特殊性。从形式上,它可以在室外也可在室内,不拘泥于单一的模式;从内容上,不仅备要课的本身,还要备学生、场地、器材及天气等因素,这都是区别于其他学科的。因此,它要求体育教师应具备课程所要求的身体条件与专业素养。

.“线上+线下”为模式

传统集体备课一般采用线下集中,优点在于在时间、地点、人员较集中,教师可面对面交流,能在短时间内形成共同的智慧。要努力打破时空限制集体备课,发挥教师主观能动性,体育组采用线上与线下相结合集体备课模式。

采用抽签确认备课教师备课课题,先说课再观摩现场课,课后集体评课集体备课再上课。为提高工作效率,大家统一时间集中在线上评课再备课。通过再次集中备课,让课堂更加充实完善,采取此种方式把集体智慧落地生效。经过看、问、思、解四个步骤,每位教师要根据课上出现的问题提出有效的解决措施,对课中所提出的教学策略是否得当进行探讨,在遇到教学困惑并查阅网上教学资源及时解决,最终形成一节优质教学课例。

.“校内+校外”相结合

利用在校内外相结合的备课形式,增加集体备课的教学资源整合。教师可以充分运用组内共同资源与智慧,建立相互合作对教学问题进行研讨、头脑风暴、研究性地生成的有效备课效果。通过建立QQ群与微信群发布优课展示、优秀教学案例、做到教学资源在线上线下共同分享学习。

没有群体智慧就不能生成创造性教学成果,集体备课应该成为个人备课的提高与升华。但这应当建立在个人个性化备课基础上。如果没有个人个性化备课,集体备课将会为了应付教学检查的而已,校内外集体备课不是“凑人数,赶热闹”。同时,集体备课后如果没有教师个人教学行为的尝试与实践,集体备课就变成走程序化、套路化,就失去了它存在的意义。需要注意的是,在校内外集体备课中,应该加强校内外教师的交流沟通,协作探究,合作共赢,形成聚是一团火,散是满天星的研修效果。

三、“从面(教材)到点(课题)”研读为导向

充分认识教材编写思路、教材结构的内部联系、教材基本变化、编写体例、教学理论、教学内容、课时安排、教学建议,突出了对水平教材的整体把握。集体备课应该认清从教材到课题内部逻辑关系,两者的联系与区别,教材是课题的个体组合,课题又是教材的具体呈现。笔者所在体育组备课遵循从面到点逻辑顺序,做到点面结合,认识单元教材与课题相互关系,分配备课内容和时间安排上协调一致,做到层层递进逐步深入,既有横向的静态分布,又有纵向动态延伸。笔者所在体育组集体备课组采用年、月、周三级树状结构,树状结构图运用到集体备课,目的是把教材、课题作为研读导向,例如,在教学内容上先研读各水平同一项目水平段教学内容的差异,掌握相互关联点,选取某课题进行研读,再进行交流汇报。研读形式以主讲式,座谈式,汇报式等。       

各种形式展开,研读后形成知识成果。根据教材、单元教材,课题,分年、月、周树状结构分布,掌握教材与课题之间内部联系,把握集体备课研读教材重点。密切把“研读”与“教学”结合起来,以达到优化教学方法、围绕课程标准确立水平段教材的研读核心内容、依据课标把握好各单元教材的教学要求,遵循单元教材目标确立好课题的教学内容。在教师对教材的认识、内化、超越中提升与完善备课水平,在教学实践中总结疑难问题,在教学反馈中及时调整集体备课研读实效性。

四 、“主题+单元”作内容

“主题式”集体备课,其重点是使集体备课的关注点相对集中,它能研训结合,让每位教师参加集体备课有收获,以主题为焦点,以单元的课例为载体,实现行动与思想上有机结合。笔者所在体育组主题式集体备课流程为:1、研读,2、无生课试讲,3、评课,4、课堂教学,5、再评课 ,6、整合与小结。具体做法是教师先研读教材,设计教案,突出课中亮点,要求围绕主题按顺序组内发言,点评围绕主题展开。抽取上课教师进行课堂教学,现场进行二次点评,运用观、讲、谈三维一体结构进行二次提炼教学策略,然后结合自身教学行为肯定优点,提出缺点,形成文本。最后,由教研组长总结大家心得经验基础上完善加工,最终形成成熟教案生成成果。

聚集主题,更要从单元寻找突破口,突出单元教学设计思路,从不同课次的课题细化教学策略,体现技能在不同课次科学性要求。立足课标、教材及学情实际特点,以学科核心素养的形成为目的导向,以水平段目标为框架,深入单元教学设计要素,寻找单元设计框架,使得单元教学设计问题化,并在解决问题时策略化,形成一整套策略合成方法,再通过集体备课使教学资源共享,做到了体育学科技能水平的掌握要求充分落实到具体单元教学中

备课应注意区分单元教学目标与课时教学目标,单元教学内容与课时教学内容之间的联系与区别。紧扣单元教学目标引领课时教学内容,规划课时教学目标 与教学内容时,要理清五个课时教学的划分以及之间逻辑关系。单元教学内容与教学目标确定后,备课组老师还要弄清“总”与“分”的关系,不能混淆单元目标与课时目标,要掌握内部关联,分解单元目标后细化课时教学内容,设计教学过程。

五、“理论+技能”相融合

运用理论武装自己,通过技能教学来反馈备课效果。理论作为备好课的知识储备,共同学习教育教学理论知识是集体备课不可缺失的内容。做到备课时有内容,活动有记录、有痕迹。体育教师还应该具体合格的身体条件。体育教师特殊岗位要求教师具备一定的技能条件,研训技能促使体育教师集体备课更加完整。掌握理论知识是运动技能高效实施的内在需求,运用理论引导技能教学,将在课堂中出现的问题提升到理论层次加以研究,从而提升了教师的专业水平。所以,集体备课中理论与技能相融合,能够有效提高教师的教研能力。以篮球行进间运球为例,理论的学习紧扣其技能形成为主线,集体备课把篮球行进间运球技术按照单元课时分配成原地运球技术、行进间直线运球技术、行进曲线运球技术、运球急停急起、考核技术。理论学习中研讨各技术方法、作用以及运动价值。技能学习以理论为基础,在技能掌握同时转化教学步骤,由名师或骨干教师针对部分教师不足进行专门练习。并针对技能重难点系统地详细讲解。提升技能同时也掌握教学步骤。

六、“制度+机度”做保障

建立集体备课考核制度确保全员参与,形成区级、校级、教研组三级考核体系。例如,我校建立集体备课记录表,网上打卡,教研美篇的发布等。建立有效的评价体系,每月每学期汇报展示精品课,校长、教导处领导参与教研组集体备课活动,形成分管校长责任制,完善评价制度,建立集体备课奖励制度。

完善集体备课机制,备课组要积极制定计划,建立可考查的集体备课构成要素。教导处落实集体备课的目标与任务,教研组长应该协调体育教师与校领导关系,倡导教研人员参与集体备课活动,建立指导与监督机制。学校积极开设专题讲座,聘请专家答疑解惑提供优秀教学案例,举办集体备课赛事,建立教师相互监督平台。同时倡导教师激励机制,把集体备课纳入评优评奖年度考核教师绩效之中。激发教师备课积极性。保证全体教师再集体备课中成长与提升,落实过程与成果相统一。

参考文献:   

[1]王勇.《主题式教研活动让校本教研更高效》[J].中国学校体育.2017(4):50-51

[2]甘元琴.《基于课程审议的教师集体备课机制重构的研究》[D].2020(6)58-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