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份证号:320705197506020014
摘要:城市交通运输是碳排放的主要来源,二氧化碳排放量的提升,对城市交通环境会产生直接的影响。在城镇化进程的发展中,分析城市交通中的碳排放量控制,需要对碳达峰、碳中和等展开研究,这对进一步解决城市交通污染问题有积极作用。因此,在城市交通协调发展、交通出行模式以及运输结构、能源转型以及科技应用等方面进行综合控制,对实现节能减排以及碳中和的战略目标有现实意义。基于此,对交通运输行业实现碳达峰碳中和进行研究,以供参考。
关键词:交通运输;碳达峰;碳中和
引言
碳达峰、碳中和是我国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做出的重大战略决策,对于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促进高质量发展和提升国际影响力均具有深远意义。商业银行一方面要坚决贯彻落实和服务好国家发展战略,履行应有的责任担当;另一方面也要抓住业务发展机遇,完善绿色金融体制机制建设,加快产品和服务创新,打造新的业务增长点。
1城市交通碳达峰、碳中和所面临的挑战
城市交通发展中,以城镇化的战略发展为背景,城镇化的整体水平达到60%以上,但是城镇化的综合发展仍处于发展中阶段,这说明交通需求也会逐渐增长,而且,部分大城市逐渐形成跨行政区的都市圈,交通服务范围在空间、规模等方面都需要进行调整,这对交通碳排放的治理与管理会产生直接的影响。建立以公交优先为核心的绿色出行模式,对缓解城市交通压力有促进作用,但是,公共交通模式在多样化发展的过程中,仍然存在公共交通规划与城市规划融合不足,小汽车依赖性比较大的情况,对公共经济需求管理以及慢行网络建设、路权管理等会产生直接的影响,影响城市交通碳达峰、碳中和的综合发展水平。此外,在实现多元化建设与发展中,城市交通能源消耗在90%以上,仍然是以小汽车为主要出行模式,纯电动车的市场数量仍然比较少,电能消耗在总量中的占比为15%,因此,城市交通在实现多元化发展中,仍然需要对能源结构进行调整,通过能源结构转型,从根本上解决城市交通碳达峰的问题,对实现碳中和的发展有促进作用。
2中国交通部门实现碳中和所需关键技术
2.1替代燃料技术
新能源汽车被视为道路交通最重要的减碳技术路线。在当前电网结构下,从燃料全生命周期角度看,单位运输服务的电动汽车相比燃油汽车具有一定的减碳效果,电网电力制氢和煤制氢路线下氢燃料电池汽车碳排放强度仍高于燃油汽车,但随着电网低碳化,电动汽车和氢燃料电池汽车碳减排优势将日益凸显。未来,乘用车、轻型商用车将全面电动化,电池技术尚不支持长途营运性运输,重型货车等重型商用车将是氢燃料电池汽车应用的重要领域。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渗透率已超过10%,2025年和2035年市场渗透将分别增至15%~25%和40%~60%。氢燃料电池汽车正处于初始发展阶段,2025年保有量达到5万辆,2035年推广量将达到100万辆。
2.2节能技术
道路运输中,能效提升技术对道路运输的节能减排有极大的促进作用。中国车辆能效提升措施主要包含对汽车制造商所产汽车进行严格的能效限制管控和加大新型高效汽车的市场补贴力度。混合动力技术、先进内燃机技术和轻量化材料技术已经被列为核心车辆节能技术。民航运输中,飞机翻新技术可提升单机运行能效,管理技术可提升机队整体运行能效。翻新技术包括融合式翼梢小翼、发动机更新、电动滑行系统、机舱轻量化等,可在一定程度上提升单机执飞航班时的巡航能效和滑行能效。高铁的普及将替代部分民航运输需求,协助民航深度脱碳。以京沪高铁线路为例,全线每年可有效减少碳排放量超过百万吨。高铁的低碳效益需配合低碳发电结构才能完全兑现,因此发展高速铁路的同时应注重电力结构的清洁化。
3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建议
3.1重视低碳生活模式的转型
结合城市交通的综合发展需求,碳达峰、碳中和的战略发展,以优化城镇化空间布局以及城镇规模结构为中心,发挥城市群与都市圈吸纳人口以及就业的潜力,构建功能混用、公交导向、多组团集约紧凑发展的城市交通布局。坚持城市战略发展与交通运输相结合的战略发展机制,结合轨道微中心建设以及城市交通的更新改造,将居住、就业以及公共设施等布局集中在一起,通过轨道交通枢纽以及站点为中心,配合土地混合使用,设计步行环境,实现人性化的就业与居住空间设计,并建造15min生活圈,实现低碳生活模式的创新发展。
3.2转变城市交通出行模式
城市交通在实现稳定发展的过程中,充分利用经济杠杆,对私家车的依赖需求进行控制,以需求管理政策,调节机动车的出行空间以及实现,通过出行结构调整,转变城市交通出行模式。在转变城市交通出行模式的过程中,可通过立法的方式,提高相关措施的合法性。转变城市交通低碳出行模式的过程中,设置居民交通的低碳出行账户,将城市交通纳入碳交易体系的工作方案中,达到低碳出行的目的。与此同时,开展MaaS的顶层设计工作,对城市交通出行模式的发展前景以及路径等进行拓展,以信息技术为支持打造以公共交通为中心的全链条出行服务,对城市交通的创新发展有促进作用。城市交通出行模式的调整,以交通需求管理、新能源汽车推广、公交优先策略以及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技术发展等融合发展的方式,对累积二氧化碳减排量进行控制,达到节能减排的效果。转变城市交通出行模式,可从发展技术的角度,对燃油汽车的使用成本进行控制,并通过碳排放总量控制,可结合交通需求,逐步实现碳达峰。
3.3落实“公转铁”
城市交通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发展目标,可结合城市自身的发展阶段以及货物运输特征,以铁路运输以及需求量比较大的货品为中心,推动大宗货物交通从公路转到铁路运输,在“公转铁”的基础上,可实现城市交通的综合发展水平提升。强化运输结构调整的政策保障机制,以行政、企业、铁路运输等多方共同承担货物余数的方式,解决重点货品在不同运输方式的差价问题。强化公路超限超载的治理手段以及惩治力度,对运输结构进行调整,从而实现城市交通的综合发展水平提升。与此同时,结合城市规划以及“公转铁”的实际需求,创建多层次的物流网络体系,逐步提高铁路运能以及交通运输服务水平,对实现城市交通碳达峰、碳中和的创新发展有积极作用。“公转铁”的发展是针对货物运输结构进行调整,在优化物流网络体系的视角下,可实现“公转铁”在城市交通中的发展水平提升。例如,在“公转铁”视角下,以节能减排为目标,以信息技术为基础,对重点货物的运输方式、运输补助政策等方面进行综合管理,逐步提高铁路运输的竞争力和吸引力,对提高货物运输以及控制交通运输成本等方面有积极作用。
结束语
交通运输碳排放具有占比较大、增速快、达峰慢等特点,交通拥堵会带来更多的碳排放,交通运输碳减排压力巨大,是全球气候变化及公共治理现代化的重要课题。受制于出行总量不断增长的压力,交通运输领域的碳排放仍在不断增加。我国交通运输行业实施碳达峰碳中和既面临挑战,又获得发展机遇和成长空间。文章认为,需要在法律修订中适时引入低碳交通运输的要素,为交通运输行业碳达峰碳中和专门立法,整合相关产业和经济活动,同时促使相关法律支持配合;建立和完善政策体系,调整和提升法律定位;加快构建综合运输体系,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推动我国交通强国建设进程。
参考文献
[1]李海波.港口碳达峰碳中和实现路径[J].中国港口,2022(02):5-9.
[2]李晓易,谭晓雨,吴睿,徐洪磊,钟志华,李悦,郑超蕙,王人洁,乔英俊.交通运输领域碳达峰、碳中和路径研究[J].中国工程科学,2021,23(06):15-21.
[3]崔冬.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扎实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J].中国物流与采购,2021(21):16-17.
[4]吴俊,蔡云鹏.“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下交通运输转型发展对策思考[J].交通节能与环保,2021,17(05):33-36.
[5].解振华提出:十大领域“碳达峰碳中和”创新转型政策体系[J].腐植酸,2021(04):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