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色文化融入高中历史教学的路径探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9-19
/ 3

特色文化融入高中历史教学的路径探究

黄国亮

惠州市东江高级中学 516000

要: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在发展的过程中保留和传承下来的最珍贵的精神和民族财富。中华民族是一个有着五千年文明历史的文明古国,在中华民族的发展历程中,留下了无数的文化和传统宝藏,值得后人去学习、传承和发扬。历史学科是考察已经过去的事情以及其发展规律的重要学科,历史学科的学习探究和传承的是整个历史民族和整个社会的历史和发展脉络。历史有着不可再现,无法完全复制的特点。因此在高中历史学科的教育教学中,学生要学习的不仅仅是基础的历史知识和历史事件,还要通过历史学科的学习培养自己的历史素养和历史能力。在高中历史教学中融入特色文化,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历史能力,还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自己的民族文化,提升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

关键词:特色文化;高中历史;教学融入;途径探究

历史学科是学生了解自己的民族发展历程,认识自己的民族文化,增强学生文化自信和民族自信的重要学科。在全球化不断发展的今天,对于青少年的民族文化传承教育的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重视,在民族文化的发展过程中,离不开对历史的学习和了解。高中阶段是学生民族观和价值观形成的重要阶段。在高中历史教学的过程中,历史教学的形式一定要从传统的读背式的教学方式中走出来。在教学中,充分结合中华民族优秀的特色文化,让学生在历史学习的过程中,对中华民族特色传统文化有更加深刻地认识和了解。借助文化的力量,提升学生的历史综合能力,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民族观,助力国家民族文化的传承和发扬。

一、特色文化融入高中历史教学的重要意义

(一)有利于发展核心素养

历史学科不仅仅是传承历史、讲述历史事件和故事的学科,在历史学科的教学中还有着“为国育人、以史教人,以及发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责任。对于马上就要步入社会进入更高学府的高中生来说,高中阶段正是学生人生观、价值观、民族观、世界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在这一时期的历史教学中,只有有效的将中华民族特色文化融入到日常教学中。通过历史教学,将民族自信、文化自信在学生心中扎根发芽,将民族文化自信转变成学生成长和发展的根基和驱动力。才能使学生的德育水平和文化水平得到同步的发展,帮助学生在发展知识和技能的同时,人生观、价值观、民族观得到同步发展。真正培养出符合中国新时代特色社会主义的未来建设者。通过对中华民族特色文化的发掘和探究,也使得历史学科更加生动具体。在文化资料的搜集和整理的过程中,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历史探究和思维能力,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养成正确的历史实证素养。在历史事件与学生的现实生活中建立有效的联系,通过历史学习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1]

(二)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不管在哪一学科的学习当中。只有以学生自身的学习兴趣为动力和导向,激发学生的自主探究兴趣,才能达到更好的教学和培养效果。在高中历史的教学过程中,传统的历史教学,大多以历史事件和时间的死记硬背为主。在学习的过程中,一味地死记硬背使往往使学生感到枯燥、无趣,再加上历史事件与学生的生活相差甚远。在这样的教学形势下,学生渐渐失去了对于历史事件的探究和学习兴趣,导致历史学科的教学和培养效果不佳。对于历史学科而言,历史学科的主要教学目标是通过对历史事件、历史人物以及历史发展的呈现,引发学生对于现代社会发展以及未来社会发展的思考和探究。是要培养学生通过历史感知现代社会,思考未来发展的能力。因此,将中华民族的特色文化融入历高中历史的教学中去,利用更加贴近学生生活的特色文化,拉近学生与历史的距离,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历史、认识历史。在激发学生历史兴趣的同时,在历史学习的过程中,感受到历史以及文化的魅力和乐趣。

(三)有利于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传承

中华民族是一个由五十六个民族组成的,有着上下五千年文明历史的文化大国,不仅有着悠久的历史文化还拥有广阔的土地。在中华民族的发展过程中,各个民族共同发展,各个地域齐头并进,给我们留下了无数珍贵的精神和文化宝藏。这些文化宝藏以其多样的形式和丰富的特色,指导着当代人的学习和生活,为当代社会的发展奠定了文化基础和文化自信,同时引发着人们对于未来社会发展的思考。在高中历史的教学中,历史学科就承担着传承、弘扬历史文化,以文育人的学科任务。在历史学科的教学过程中,有效的将中国特色历史文化融入其中,让学生通过历史学习感受不同民族、不同地域的民族文化发展。了解中华大民族的文化与变迁,感悟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各个民族人民的团结精神。让学生更加深刻地感受到中华文化的丰富内容和中华民族的包容并济,提升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激发学生对于本民族的认同感。让学生在学习历史知识,认识时代变迁、王朝更迭的过程中,更加深刻的认识和传承民族文化,从而提升学生的历史综合素养。

二、特色文化融入高中历史教学的有效策略

(一)深挖历史教材中的文化资源,培养学生人文素养

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推进和发展,对于历史学科的小学有了新的要求和目标。在高中历史学科的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仅要让学生学习和掌握基本的历史知识,了解历史背景下的社会发展和历史更迭。更要通过有效的历史教学,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让学生掌握通过历史知识认识现代社会,分析和解决现代社会问题,以及思考未来社会发展的能力。因此,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对历史教材中的文化资进行深入的挖掘和探究,在充分了解学生实际生活和观念发展的基础上。借助文化的力量,将文化知识融入历史教学当中,通过对文化的分析和解读,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和情感体验。同时在历史的学习中,培养学生尊重历史、解读历史、以史为鉴的能力。在文化世界中的真、善、美的感知下,让学生学会做人做事的道理,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和育人情怀。让学生在民族特色文化的影响下,让民族自信真正走进学生的心里,教会学生做人的做事的道理和方向,并在实践中予以践行。在历史教学的过程中,通过文化融合,在学习历史知识的基础上,提升学生的历史能力和人文素养,使学生得以全面发展。

例如:在人教版新教材高中历史(2019)选择性必修3文化交流与传播。古诗词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古代的文学作品中就包含了大量的传统文化内容和人文精神情怀。同时文学作品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当时的社会面貌,文学的繁荣又以经济和政治为基础。诗经中就反映了黄河流域的劳动与爱情、战争与徭役、压迫与反抗等内容。教师就可以把这些内容深入的挖掘出来。如:“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就反映了土地公有制和周王与诸侯的关系,给我们当代的社会发展和国家管理提供了一定的帮助。通过对诗词中的故事、精神以及思想表达的解读,不仅可以陶冶学生情操,培养学生的品格,还能提升学生的文学素养和人文素养。

(二)借助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中华民族地域辽阔、民族众多,中华传统文化更是内容丰富、博大精深。在高中历史的实际教学中,历史学科中本身就包含了大量的历史事件和历史内容,在这些历史事件的发展过程中,蕴含着无数的文化精神和文化内涵[2]。在高中历史的教学中,为了让学生感受中化民族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内涵丰富,提升学生的历史兴趣和文化兴趣。教师可以通过历史知识中的文化内涵,通过多媒体等现代化教学手段,在课堂教学中,为学生创造出良好的文化氛围,让学生到文化氛围中去。让学生真实地感受到中华文化博大精深的丰富内涵,在丰富的文化资源吸引下,激发学生的历史和文化学习兴趣。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历史和传统文化的学习和探究当中去,真正通过传统文化引发学生的思考,指导学生的言行,培养学生的能力、素质和品格。通过传统文化的丰富资源,提升学生的历史兴趣,让学生在历史探究的过程中,认知和了解传统文化,在学习传统文化的过程中,发展自身的核心素养。

例如:在人教版新教材高中历史(2019)选择性必修3 文化交流与传播。在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的当今社会,学生对于新鲜的文化和艺术形式的接受度较高,反之,对于传统艺术文化的兴趣明显不足。在历史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用好课前十分钟,比如为学生播放同一历史故事的不同艺术表现手法。如;花木兰,有豫剧版本,也有京剧版本。同一个历史故事通过不同形式不同特点的演绎,有了全新的生命。通过这样的传统文化形式展示,让学生感受到中华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形式多样,让学生看到中国传统艺术文化的魅力,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通过不同形式演绎出的历史故事中,还蕴含了大量的做人做事的道理和舍已为人的家国情怀,对学生的德育发展也起到了一定的培养作用。

(三)培养学生文化自信,吸引学生传承文化

文化是一个国家和一个民族区别于其他国家和民族的重要内容,文化的传承和发展直接影响着民族和国家的长久发展和进步。一个民族的传统文化更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品格、价值以及行为规范、礼仪特征的综合体现。因此,在历史学科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通过对于传统文化的教学与融合,增强学生的文化自信。以文化自信作为内在动力,吸引学生了解传统文化、学习传统文化、传承传统文化。在历史教学的过程中,通过传统文化的融合,在培养学生综合素养的同时,促进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发扬和传承。同时,在传统文化融入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文化创新和思维能力,以文化自信为基础,结合现代社会的生活实际,将传统文化不断优化、发展,将传统文化发扬光大。在实际的高中历史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发掘传统文化中的正能力,将正能量发展、传播,始终将文化自信贯穿于教学的始终。在弘扬和传承传统文化的基础上,让传统文化焕发新的光彩,增添新的活力。让学生在文化自信的精神推动下,提升自身的民族和社会责任感,在历史学习中,增强民族文化自信,在传承和发扬中华传统文化的过程中,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例如:在人教版新教材高中历史(2019)选择性必修3 文化交流与传播。为了吸引学生对于传统儒家思想的学习和传承,教师可以在课上组织学生进行资源分享会,让学生对于自己喜欢的传统文化思想和人物进行展示交流。在展示的过程中,不局限于儒家思想,比如:有的学生会展示张仲景,他的《伤寒杂病论》为中医临床奠定了基础。在交流的过程中,让学生感受到传统文化的魅力,以及对现世的影响力,通过这些,先激发学生的文化自豪感和自信心。教师再将整理好的孔子以及庄子等的思想精华、教育精华以及现实意义展现出来。为学生创设百家争鸣的场面,让学生对于各种思想的利弊进进行探讨,在增强学生文化自信的过程中,培养学生文化创新、文化传承的能力。

结束语:

总而言之,在特色文化融入高中历史学科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充分考虑历史学科的学科特点,以及传统文化的丰富内涵。借助历史学科的丰富素材,发掘历史事件中的文化内涵,通过文化内涵的烘托和培养,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同时借助传统文化的丰富资源和多样化的文化形式,吸引学生对于历史和文化的学习、探究兴趣,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综合历史能力。通过历史事件的探究学习,增强学生的文化自信,引发学生对于传统文化的学习、发扬和传承兴趣。在丰富学生历史知识的同时,达到丰富学生精神世界,弘扬中华传统文化的历史教学与教育目的。

参考文献:

[1]黎克才. 高中历史教学渗透优秀传统书院文化的调查分析与实践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21.

[2]许榕清.高中历史教学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策略研究[J].新课程导学,2020(20):30-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