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6000宜春市新康府学校
摘要:在语文课程改革的背景下,教学要求主体侧重于学生,逐渐从教师“教”的模式过渡到学生“学”的模式。其中,阅读教学就需要教师继续深入,深挖阅读的魅力,借助阅读帮助学生开阔视野,做思想的领路者。基于此,以下对立足核心素养下的小学语文深度阅读进行了探讨,以供参考。
关键词:立足核心素养;小学语文;深度阅读
引言
阅读是小学语文教学非常关键的环节,阅读是思想形成的基础,也是语言表达能力提升的重要路径。随着经济和社会的不断发展,学生日常吸收的知识呈现碎片化的特点,在发达的网络时代,快、泛、浅、碎成了阅读模式的主要问题,学生的日常阅读更加倾向于浅而广的层面,并未真正有效地吸收所阅读的知识,继而形成了无效阅读,这对于学生的思维和语言能力的成长具有很大的影响。
一、小学语文深入阅读的教学现状
(一)深入阅读教学重视程度不够
深入阅读教学是以深入学习理论为支撑、以培育核心素养为导向的教学模式,能彰显深入阅读教学的意义。但教师不够重视深入阅读的情况越来越明显,主要原因在于教师关于深入学习理论方面的知识较为陌生,不能深刻体会含义。许多教师缺乏对深入学习理论的特征、策略等的了解,而对深入学习与阅读结合的深入阅读教学更是停留在较浅显的层次。教师过于注重学生的认知层面,而忽视了学生在深入阅读学习中的人际和自我层面。同时,教师关于核心阅读认知也存在理解偏差,对陈述性和知识性的重视尤为明显。例如,在批判性思维方面忽视分析和评价、在迁移运用方面过于注重课内外迁移而忽视学生的合作阅读和自主阅读、学生缺乏阅读毅力等均是由教师对深入阅读教学的认知不足导致的。
(二)阅读审美价值没能真正体现
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过程中,教师通常会涉及审美方面的讲解,但只是一带而过。很多教师认为学生本身对文章的理解有着差异性,应让他们用自己的审美观进行阅读,而且与作者之间产生情感共鸣是很难实现的。这就导致学生在阅读文章的过程中把握不住审美的要点,如在阅读散文、诗词类文章时,难以从文本特点的角度进行欣赏,极少部分学生能够通过深入解读形成自己的见解。阅读审美价值也是学生阅读素养提升的重要部分,小学是学生语文学习的基础阶段,在日常教学的过程中,需要教师不断挖掘文本中美的素材,与学生共同欣赏美文和诗歌,将文化知识渗透在讲解的过程中,有效培养他们的审美感知力和文化自信,为其语文阅读素养的提升奠定基础。
二、核心素养下的小学语文深度阅读策略
(一)彰显文化精神,挖掘情感价值
知识中蕴含着思想、文化,教师要带领学生借助于阅读去感受其中的文化内涵。教师只有将文本内容与文化精神联系起来,才能理解作者的写作目的。如在学习统编版三上《卖火柴的小女孩》一课内容时,教者提出问题:文中小女孩一共擦燃了几次火柴?每次都看到了什么?为什么要接连不断地擦燃火柴?而小姑娘眼前的现实是什么?她渴望得到什么?眼前出现了什么幻景?结果怎样?学生通过幻想与现实的强烈对比,从而能感受到小女孩的不幸,理解她的悲惨命运。教者提出问题:小女孩只是在幻想中看到了渴望得到的一切,而现实却又如此残酷无情,但文中为何要说“她曾经多么幸福”?教者引领学生通过对比,能感受到小女孩是怀着美好的愿望而死去了,纵使这个愿望是谁也不知道的。通过愿望与现实的对比,突出小女孩悲惨的命运。教师通过所处环境与内在心灵之间的矛盾,能让学生感受到社会的黑暗,能感受到她身上积极的力量。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学生不仅满足于知识的习得,还要注重情感的体验,能融情于文,感同身受,才能深层次地理解文本的内涵。如在学习统编版五上《慈母情深》一文时,教者提出问题:你知道有哪些描写人物的方法?请从文中找出刻画母亲的内容,并说说主要用了哪几种方法。作者是运用怎样的方法描写母亲,从而能体现出慈母情深的?教者根据教师的提示开展阅读,并分享自己的学习成果。通过语言、动作、心理等多种描写方法的融合,强化情感的表达效果,凸显人物的形象。
(二)依托情境,丰富情感表达
作品中往往蕴含着独特的美感,教师要借助于情境的设置,让学生去理解文章隐含的意蕴,从而能实现情景的交融。教师可以用丰富的肢体动作、以抑扬顿挫的语言营造氛围,或运用音乐、视频等素材,给学生带来感官的体验,能促进学生情感的激发。如在学习统编版六上《草原》一课内容时,教者播放《美丽的草原我的家》,让学生置身于草原去感觉,并尽情说一说对草原的印象。有的学生谈草原的一碧千里,有的学生说草原的牛羊成群,也有的学生谈草原的民族风俗。教师以情境将学生带入美丽的大草原,让他们对草原有初步的感知,能知道草原辽阔而美丽,从而产生对草原的向往之情。教者让学生阅读第一自然段,看看课文中的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写草原之美的?学生经过研读文本、讨论交流,能体会到草原的可爱、自然、意境之美,能从一碧千里的景观、小丘的线条、翠色欲流中感受草原之美。教者播放草原的视频资料,让学生说说观看后的感受,并结合文本中的语句,想象画面内容。教者借助于感性的直观场景,给学生带来草原之美,让他们产生身临其境之感。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既要引领学生用自己的多种感官去感知美、欣赏美,深化自己的审美体验,为后续的创造美打下基础。教师要借助于情境、美读、品味以及自己的想象,将美的内容呈现出来,从而形成感受美、创作美的能力。
(三)巧妙设置阅读悬念
阅读教学质量的提升需要教师营造更具趣味性和生动性的课堂环境,可以采用设置悬念的形式引起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同时将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到所设置的悬念上,提高他们的阅读效果。具体来说,首先,在课堂导入环节设置悬念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如在学习《呼风唤雨的世纪》这节课时,教师可以这样设置悬念问题:“文中为什么说20世纪是一个呼风唤雨的世纪?”以此来引导学生对文本内容进行深入分析,探寻其中的奥秘,不仅深度解读文本,而且还拓宽了他们的思维空间。其次,在重难点知识讲解的过程中设置悬念,能够让学生保持学习的良好状态。在课堂上,学生注意力集中的时间一般为10—20分钟,如果在这个时间段设置悬念,一方面消除了学生学习的疲惫感,另一方面引起他们的好奇心。最后,在课堂结束之前,通过设置悬念的形式让学生产生意犹未尽的感觉,同样也使得课堂的结构更加完整、严谨。小学语文教师在阅读教学的过程中,应有意识地通过问题的形式来带动学生阅读,促使其产生思考和疑问,有效培养他们的问题意识,这对于其阅读素养的提升大有裨益。
结束语
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要改变独霸课堂的倾向,要坚持以学生为中心,开展深度的阅读教学,拓展学生的知识视野,促进学生对所学内容的理解,深度的阅读不仅在于知识之深,还有思维的深度发展、情感的深度体验,能促进学生有意义的建构。教师不追求表层内容的理解,还要理解知识的内在结构,探寻其背后的涵义。
参考文献
[1]黄龙梅.以核心素养为导向的小学语文深度阅读教学探索[J].读写算,2021(31):87-89.
[2]王晓宁.语文阅读教学中学生核心素养的提升[J].中国多媒体与网络教学学报(下旬刊),2021(06):149-150+225.
[3]孙悦.深度学习视域下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21.
[4]叶旭.关于小学语文深度阅读教学策略研究[J].新课程导学,2021(09):85-86.
[5]沈苏娟.核心素养视角下小学语文深度阅读实践[J].新智慧,2019(30):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