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滨州市博兴县锦秋街道清河学校 256512
摘要:在具体教学活动开展过程中,教师应该加强对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并将其中的德育作用充分凸显出来,借助课堂有限的时间,积极且合理地引导学生,让学生能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同时,教师在进行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期间,也应该结合学生的需求和水平,有针对性地对教育方法进行调整,采取多元化的教育方式,增强教育趣味性,确保学生能在潜移默化中提升自身的道德素养和水平。
关键词:德育视野;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协同构建
1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内涵
心理健康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就是指教师根据学生生理心理发展的规律,运用心理学的教育方法,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促进学生整体素质全面提高的教育。学校在开展心理教育的过程中,往往会采取举办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创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增设心理健康咨询部门等形式,为学生创建一个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让学生敢于说出自己的心理问题,在活动中能够主动发现自己的心理问题,进而针对学生的心理问题作出针对性的指导和建议。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从本质来说,是通过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和社会适应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发展的一门课程。但是这门课程又和其他课程有很大不同,从课程内容来看,基础课程学习的是基础知识,目的是增加学生的知识量,促进学生学习能力的发展,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学习的是学生身心成长的心理内容,目的在于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促进学生主动适应学校和社会生活,为以后走上社会奠定基础。教师在心理健康教育的过程中,更加注重预设和生成的结合,更加重视学生在课程学习中的体验和感悟,以促进学生自主、健康地成长。因此,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具有无可替代的重要位置,为学生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2充分发挥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中德育作用的对策分析
2.1正确认识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在学校德育教学中的重要性
教师在组织开展教育教学活动过程中,应该明确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与德育的内涵,了解二者之间的区别。从宏观的角度上分析,两种教育的价值和地位都非常高,可以相互借鉴。但在教育期间,并不能相互替代。对此,教师应该正确认识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科学制定教育方案,强化利用多元化的教育方法,保证其德育作用能充分凸显出来,让学生可以朝着更好的方向发展。同时,在教学期间,教师应该对课堂教学内容合理调整,让学生的学习更加有针对性,将德育内容有效渗透其中,与学科之间建立联系,将正确的人生观念逐步渗透到学生的脑中。学生的健康包括了身体和心理的健康,日常的教学和管理往往注重学生的身体素质没有注重学生的心理健康。实际上,学生的心理健康和身体健康都是不容忽视的。学校在课程设置上也往往忽视了学生的心理健康,甚至有些教师把心理健康教育和思想品德教育混为一谈,没有很好地发挥心理健康教育在小学教学过程中的作用。在家庭教育方面,家长对心理健康教育知之更少,相对更注重学生的学习成绩。如何在家庭教育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也是一件比较困难的事情,还需要更长的路走。正确认识心理健康教育,关系着学生的全面发展,甚至关系着民族和国家的未来,作为基础教育执行者,教师必须树立正确的教学观念,正确地认识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在日常的教学工作中处处留心观察学生的一举一动,通过学生的外表现象来分析他们的心理特征,为学生的德育提供科学合理的理论依据,从而在德育教学中做到有的放矢,让德育工作更有成效。
2.2强化对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视
在开展教学工作期间,应该给予小学心理健康教育高度的重视,不应该将这门学科看作是个别教师的责任,而是要让所有教师都加强关注。在学生的日常学习及生活中,有针对性地对学生展开教育,让点滴小事与学生实际生活相衔接,保证学生能时刻规范自身行为。学生通过自学心理健康方面的知识做到一些事情可以自主解决。从小学生的角度来说,家庭关怀极为重要,所以教师要强化与学生家长的互动和沟通,形成良好的配合,对学生家长科学指导,保证其能明白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意义,理解和认可教师日常工作。比如,教师可以组织家长开展亲子主题活动,如“我的爸爸妈妈”,要求家长到学校参与活动,学生可以利用主题演讲的方式将自己眼中的爸爸妈妈描述出来。借助这种方式,家长与孩子之间能彼此了解,增进彼此之间的感情,让学生从小建立起尊重父母,尊老爱幼的意识,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通过教师、学生、家长的强强联合,对学生进行科学的教育,能优化理健康教育模式,保证学生在学习及生活中遇到困难时,能独立解决问题,积极应对。另外,学校与家庭要通过开展“家校共育”的方式建立长效沟通,为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创设适宜环境,保证小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得到全面性解决,在教师和家长的合力下培养小学生健康的身心素质。比如,学校要通过“心理健康教育活动日”共育活动,邀请家长、学生参与“心理健康知识”学习活动,使教师、家长、学生三者之间可以敞开心扉去沟通、去了解,使学生可以更加理解家长、教师的良苦用心;使家长和教师尊重学生的个性思想,保证家长、教师、学生三者之间实现“教、学”平衡,为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共同努力。
2.3在课外活动中强化心理健康教育与德育的融合
基于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教学方式得到了很大创新,形式呈现出多元化特点,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所应用的教学形式已经不再局限于课堂中。因此,教师在组织开展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过程中,为了能将其中的德育作用充分发挥出来,也可以对课堂适当延伸,积极开展课外活动,通过活动或者游戏等方式来对学生展开教育。比如,为了能进一步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教师可以组织学习开展角色扮演活动。在活动中,学生可以扮演社会上的不同角色,包括扮演交警、环卫、教师等。为了让学生尊重残疾人,教师可以在班会上让学生来体验一次残疾人,把他们的双眼用眼罩蒙住,让他们在教室里面走动,或者把他们的一只腿用绳子捆绑起来,用拐杖来支撑他们走路甚至跑操,通过这些互换角色的活动开展学生才会体验那些残疾人的不容易,才会体验残疾人的苦楚,从而在内心深处尊重那些身体有缺陷的人们。进而教师可以组织一次为残疾人献爱心的活动,把他们心中对残疾人的理解化作实际的行动,表达他们对弱势群体的爱心,从而培养他们有担当有社会责任感。这些课外活动的开展,不但锻炼了他们参与活动的能力,还从他们的心智方面进行了教育和提升。开展类似的课外活动,通过互换角色,学生不仅会对各个岗位有所了解,认识其在社会发展中所发挥的作用,学会尊重他人。同时,借助活动,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也会在潜移默化中形成,能自觉约束自身行为,在日常生活中,做到不乱扔垃圾、不闯红灯,能给予教师更多尊重。
3结语
在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新时期,互联网技术被广泛应用在各行各业中,为人们的生活工作带来了较大便利。但各种信息的涌现也对人们的思想造成了很大冲击,尤其是对小学生来说,因为思想不够健全,心智缺乏成熟性,学习和生活中很容易遇到困难,如果不能及时解决,必然会对学生的心理造成影响。因此,随着新课标的实施,做好德育与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协调发展,促进学生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和健康的身心,引领每个孩子健康快乐成长。
参考文献
[1]蒋天波.小学德育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整合研究[J].学苑教育,2021,(17):11-12.
[2]谢桂红.农村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管理工作研究[D].南昌大学,2021.
[3]李玉环.小学德育和心理健康教育整合模式初探[A].中国智慧工程研究会智能学习与创新研究工作委员会.2021教育理论与实践研讨会论文集[C].中国智慧工程研究会智能学习与创新研究工作委员会:中国智慧工程研究会智能学习与创新研究工作委员会,2021:899-903.
[4]孟海琴.心理健康教育融入小学德育教育研究[J].读写算,2021,(10):25-26.
[5]龚雪.浅谈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与德育工作的整合[J].当代家庭教育,2021,(01):154-1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