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广东红色文化资源与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融合——以广东中央苏区文化资源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结合为例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9-21
/ 3

论广东红色文化资源与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融合——以广东中央苏区文化资源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结合为例

陈琦

广州科技职业技术大学

摘要:思想政治课程是高校教学过程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随着时代的发展,为使得思想政治课程适应学生的需求,就需要高校思想政治课程进行有效改革。结合当地的红色文化资源,一直是高校思政课教学改革的方向之一,广东具有的红色文化资源,应积极与高校思政课教学相结合。本文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程为例,结合广东中央苏区文化资源,讨论如何将广东红色文化资源与高校思想政治课程实践教学相融合,满足学生及社会对高校思政课的要求,促进高校思政课有效发展。

关键词:高校思政课;广东红色文化资源;实践教学;策略

红色文化资源是在革命斗争实践中形成的,具有深厚的时代内涵。在当前高校思政课教学过程中,如何更好的帮助青年一代了解革命斗争中产生的重要精神财富,是高校思政课教学一直以来考虑的问题。青年一代作为伴随着互联网诞生成长起来的一代,具有更加宽广的视野,如何培养他们对于党史、国史的了解,就显得格外重要。同时,对青年一代进行红色文化的教育,有助于提升其文化自信,以及民族认同感,推动其在之后的生活中,积极践行马克思主义理论,成为我国未来的中坚力量,为我国未来更好的发展积蓄人才资源。

一、红色文化资源与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融合的意义

总书记曾说,“我们要将红色资源利用好,将红色传统发扬好,将红色基因传承好”。对于红色文化的传承与学习,不仅是总书记对于青年一代的要求,更是践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要条件。高校作为人才培养的摇篮,肩负着未来国之栋梁培养的重任,思想政治课程的设立不可或缺,不仅要设置思想政治课程,更重要的是将思想政治课程讲好,办好,将红色文化资源传承下去。在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中,应充分利用红色文化资源多样的形式,丰富高校思政课程的教学内容,同时,将红色文化资源的深厚内涵传承给青年一代,在开阔青年一代视野的基础上,帮助和引导青年一代了解红色文化,树立正确的历史观,培养爱国主义情怀。

红色文化资源的丰富内涵和灵活多样的表现形式,在当今信息丰富的时代,同样具有较大的吸引力,高校思政课教师应充分了解红色文化资源,并积极将其与日常的思政课堂相结合,提高思想政治课程的吸引力与教学效果,帮助青年一代在潜移默化中树立正确的历史观,培养爱国主义情怀。

二、红色文化资源与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融合的原因

红色文化资源与高校思想政治课程具有较强的契合性,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是,红色文化资源与高校思想政治课程的教学目标相同。二是,红色文化资源与高校思想政治课程的内容相关。

具体说来,从教学目标出发,“马原”课程的基本目标是帮助学生更好的了解马克思主义理论,并帮助学生学习,如何灵活运用基本原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从而树立坚定的信念,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积极投身于伟大事业。

从教学内容出发,红色文化资源与“马原”课程具有较强的关联性,红色文化资源作为对马克思主义原理的践行,在课程教学中可以起到极大的补充作用,可以将本来抽象画的概念理论,转变为形象具体化的实践表达。

(一)红色文化资源与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的教学目标相符

红色文化资源一方面具有育人作用,可以帮助高校思想政治教师对学生进行引导。另一方面,红色文化资源的精神内涵,与高校思想政治课程教学目标不谋而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利用红色文化资源的地方性与真实性,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思政课程,培养学生成为符合时代要求的青年人。

1.红色文化资源具有育人作用

思想政治课程由于教学模式的限制,多年以来,都存在着轻视实践的问题。虽然许多高校着手通过丰富的教学模式进行改良,但实际过程中仍存在一些问题。一方面这是思政课程本身的性质决定的,思政课程具有较强的理论性,思政课程教学内容较为严谨,在教学设计上,很难进行丰富,从而导致高校思政课程教学方式较为单一,加之,教师的水平参差不齐,从而导致高校学生对于思政课程的重视程度与喜爱程度不高。另一方面,尽管某些学校进行了思政课程实践改革,但是,在操作过程中尚未形成系统性的有效方式,在实践教学过程中,常导致变成打卡参观,难以达到原本的教学目标。红色文化资源是思政课程的重要载体,具有育人的作用,有助于帮助思政课程丰富内容与形式。

2.高校思想政治课程实践教学目标

在高校思政课程不断随着时代要求进行改革的背景下,实践教学的设置是其中的主要部分。从高校思想政治课程教学目标出发,根本在于培养大学生成为民族复兴的继任者,实际则是对思政课程内容的丰富。近年来,高校对于思想政治课程的重要性不断加强,教学内容及教学形式也不断进行丰富,众多高校结合互联网的技术对课程进行改革,利用碎片化的信息,进行引导。红色文化资源的丰富内涵,有助于高校思政教师对学生进行引导,培养学生成为有担当的新时代接班人。

(二)红色文化资源与思政课实践教学内容相关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程市高校思政课程之一,具有较强的抽象性和理论性。其不仅阐明认识世界的方法,更重要的是指导学生改造世界。从这一点上,红色文化资源就是利用马克思主义原理改变世界的实际案例,从根本上说,红色文化资源与思政课程教学内容具有高度相关性。

1.把握唯物辩证法,善用矛盾分析法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程开篇就是帮助学生了解唯物主义基本原理,从而在面对实际问题时,可以通过唯物辩证法进行分析解决。为帮助学生更加直观的认识矛盾分析法的重要性,可以带领学生参观中共三大会址纪念馆,教师可以对当时的历史环境进行深入分析,深度解读,为什么最终只有马克思主义取得了成功?关键在于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并将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结合实践,最终形成中国特色的革命道路。

2.认清基本矛盾,坚持群众路线

让受教学生对于历史和社会的变革有较为充分理性的认识,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程的重要目标之一,只有帮助受教学生,更加理性的认识社会主要矛盾,方能使得在实践过程中贯彻群众路线。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参观农民运动研习所,回顾历史,深入了解,认清主要矛盾与坚持群众路线的重要性。

3.坚定理想,在实践中探索

中央苏区(广东)历史博物馆是红色文化资源的典范。运用最新的展示技术手段弘扬中央苏区精神,以年轻人喜闻乐见的形式展现红色文化内涵。通过引导学生实地参观,有助于帮助学生理解社会主义革命的艰难,认识到和平的不易,从而建立起正确的生死观,坚定爱国主义精神,坚定社会主义道路,实践中积极进取,投身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之中。

三、广东红色文化资源研究现状

广东的红色文化资源丰富,在这里,中国人民曾抵抗外来侵略,曾引导民主革命,曾孕育了早期的共产主义小组,曾召开了全国代表大会……具体可以分为物质与文化两类物质方面,仅中央苏区就包括了包括了梅州全境,韶关南雄、潮州饶平、河源龙川等还有黄埔军校,广州起义纪念馆等。除外还存在诸多红色历史遗物,包含书信、报刊等。在文化方面,主要包含红色文化遗址及遗物背后的故事以及精神,这些崇高的精神延续至今,是支持一代又一代,广东人民不断向前的精神动力。

从思想政治教育角度研究广东红色文化资源,尤其是中央苏区文化的,主要集中于它的功能性研究,例如中央苏区思想政治教育的当代价值探析、苏区红色文化在地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价值实现困境及路径探析、中央苏区文化在学校教育中的传承与创新等,从研究地域看,闽赣苏区研究较完善,广东虽然有7个中央苏区县(市)是苏区,但是目前研究还比较缺乏。其研究主要集中于苏区精神,例如“以苏区精神增强当代大学生的马克思主义信仰——以梅州为研究中心”、“苏区精神视阈下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路径探索———以梅州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为例”等。对苏区红色文化如何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全过程的问题缺乏深入研究,对细化到每门思政课程的融入缺乏深入研究。

四、广东红色文化资源与高校思想政治课程实践教学相融合的策略

在了解广东红色文化资源与高校思想政治课程实践教学之间的关系以后,如何有效的将广东丰富的红色文化资源与高校思想政治课程相结合是当前关注的重点。本文结合实践,从政府、教师,学校以及技术四个维度出发,提出以下五点建议,推动广东红色文化资源与高校思想政治课程教学相结合。具体说来,首先,政府应重视红色文化资源,并积极整合。其次,高校思想政治课程教师应积极参与教学机制改革研讨,丰富高校思政课程教学模式。然后,学校应加强校内建设,营造红色文化氛围,同时,也应该加强校外建设,拓展思想政治课程教学基地。最后,在思想政治课程教学过程中,应重视线上资源的有效利用,丰富思想政治课程,实践教学。

(一)政府主导,整合文化资源

为帮助广东红色文化资源充分与高校思想政治课程实践教学相融合,需要多方的共同参与。政府应积极参与对当地红色文化资源的整合,打造广东红色文化资源的名片,同时政府应积极与高校沟通,将当前红色文化资源与高校思想政治课程进行有机结合,便于高校思想政治课程,实践教学的运用,推动高校思想政治课程实践教学的发展。政府作为红色文化资源的管理者,应积极推动红色文化资源有效发展,青年一代作为国家的未来,其成长和发展需要各方共同支持,红色文化资源作为深厚历史的呈现者对于青年一代了解历史,树立正确的观念,有着较大的作用。同时,在信息资源极度丰富的当今,如何将红色文化资源打造为青年人喜闻乐见的形式,同样也是政府管理部门需要考虑的问题。总之,政府应重视红色文化资源的价值,并将其有效整合,通过喜闻乐见的形式,将其内涵精神传递给青年一代,促使青年人树立伟大理想。

(二)教师参与,构建教学机制

为推进广东红色文化资源与高校思想政治课程实践进行有机结合,教师是其中不可忽略的一个维度。在思想政治课程教学中,教师是重要的引导者。思想政治课程教学效果的好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的引导方式。优秀的教师团队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从而有效实现思想政治课程的教学目标。在教学机制的设置上,需要教师进行深入讨论,制定有效的教学计划,在这其中,一方面,教师需要深度了解学生喜闻乐见的思政课教学形式,另一方面,对于课程的考核模式,也应该根据思政课教学形式进行相应的调整,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鼓励学生通过创新设计的方式完成思政课程考核。

(三)校内建设,营造文化氛围

对于学生思想观念的培养,并非一朝一夕的思政课程所能见效,需要学校加强引导。在校内积极营造红色文化氛围,例如,可以通过举办主题活动的方式,鼓励各学院各专业进行主题文化的展示,通过多样化的形式,鼓励学生自主了解思政相关内容,便将其内化为个人的精神力量。同时,也可以举办校内事迹宣讲的活动,鼓励学生将自己了解的与红色精神相符合的人文事迹进行展示,激励学生树立红色精神。

(四)校外建设,拓展教学基地

学校应积极与政府相关部门联系,拓展教学基地,便于高校思政课教师组织学生实地参观,直观感受,进而引导学生展开思考,充分感受红色文化资源的精神价值。目前,广东已将部分纪念馆设为高校思政课程教学点,例如,第一次全国劳动大会旧址,广东起义纪念馆等,高校应积极与纪念馆合作,拓宽思政课程教学基地,本地高校可直接合作,外地高校也可通过其他的模式展开合作,例如,线上合作的方式,推动高校思想政治课程实践教学的效果。

(五)线上配合,丰富实践教学

当前互联网等新兴技术已经深入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高校思政课程的教学也可积极融入新兴技术,例如,通过VR实景观察的方式,参观历史纪念馆,帮助学生感受红色文化。对于无法实地参观纪念馆的情况,就可以积极采用新兴技术的力量,帮助学生实地体验,更好的感受红色文化的力量,从而树立起正确的认知,推动其成长为符合时代要求的有为青年,将红色文化资源中蕴含的优秀时代精神,不断传承下去。同时,线上作为当前大学生接触最多的媒介,是当前大学生喜闻乐见的思政课程教学模式之一,积极在高校思政课程教学过程中,利用线上资源,有助于提升学生对于思政课程的喜好程度,从而推进高校思政课程教学目标的达成,另外,利用线上资源还可以帮助不同地区的高校学生进行交流互动,帮助学生在自主交流探索中提升思政素质,推动学生的文化自信与民族自豪感的形成。

总结

红色文化资源是重要的文化宝库,内含有极强的民族精神与力量,在高校思政课程中加入红色文化资源,有助于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思政课程,提升学生的文化自信,从而促进青年一代综合素质的提升。因此,在高校思政课程中结合红色文化资源具有重要意义。为达成两者有机融合的目标,需要政府、教师,学校等各方力量的帮助,搭建平台,创新喜闻乐见的教学模式,方能推动高校思政课程的发展,将理论课程与实践相结合,帮助青年一代了解马克思主义,学会认识问题,解决问题,从而提升我国青年一代的思想素质,培养其正确的历史观念,深入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价值,并坚定伟大信念,积极投身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之中。

参考文献:

[1]宫敏燕. 高中政治课与高校思政课衔接问题研究——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为例[J]. 产业与科技论坛, 2022, 21(4):3.

[2]唐秀华, 王海飞. 高校思想政治课教学问题研究述评——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为例[J].  2022(4).

[3]彭艺格. 广州红色文化资源与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的有效融合 ——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程为例[J]. 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 2020, 36(12):3.

2019年广东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项目“中央苏区文化资源在高校思政课中的运用研究——广东苏区高校的实践研究”。编号:RX-619514。
广东省本科高校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项目——《概论》课教学中“四位一体”模式的实践与探究(粤教高函{2021}2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