滨化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山东省,滨州市 256600
摘要:人们生活质量的提升离不开自然资源,而液化气则是人们生活中常见危险品,具有明显易燃易爆特征。基于此,本文重点发分析液化气罐区贮存火灾爆炸的危险,探讨液化气罐区发生爆炸产生的危险因素,深入研究其防范措施,以供从业人士参考。
关键词:液化气罐区;贮存;火灾爆炸;危险
液化气是化学危险品其中之一,通常是由丙烷、丁烷、丙烯、丁烯组成。在一般情况下为气体,但是经高压或者是冷却,能够给很快变为液态。液化石油气当气体转型成液体过程中,体积大约保持在1/250 ~ 1/300左右,而液态石油比空气体积重,体积超出空气15倍,如果在使用过程中发生泄露,必须立即采取降压工作,使其从液态迅速转成气态,并且在低坑沟槽内积累形成。由于液化石油气爆炸点较低,很容易与附近空气接触引发爆炸,从而隐藏着许多安全隐患[1]。
一、液化气罐区贮存火灾爆炸伤害程度分析
借助动能计算方式获取具体分析结果。根据统计实践了解到,如果碎片动能处于25.5J阶段,碎片极有可能对人体带来明显外伤,主要是结合冲击位置,提前了解受伤程度和影响;当碎片动能处于58.8J阶段时,除了对人体造成外伤之外,还会直接损坏骨头,造成严重骨折;当碎片超出196J时,就会对人体造成粉碎性骨折,一旦防范不及时,还有可能对人体头部、胸部等重要部位带来重大伤害,甚至会使伤者当场死亡。
二、液化气罐体爆炸类型
在日常工作过程中,如果出现液化泄露引发爆炸很容易对人体安全造成很大伤害,还会使受波及范围内的人们面临巨大的经济损失。尤其是对于大型储蓄罐来说,一旦操作不当发生泄露,引发强烈火灾事故,后果很难想象。基于此,本文重点阐述了液化气罐爆炸类型,尽可能降低危险事故发生。
(一)物理爆炸
如果现场发生物理爆炸,根本原因在于气罐内部压力与外部压力的不均衡,再加上内部压力超出规定范围,使罐体整体荷载受到影响,就极可能出现爆炸事故。一旦现场发生物理爆炸,会对现场和附近环境带来恶劣影响,甚至在储罐65米之内没有生存希望;在距离气罐65-100米之间,极有可能导致附近人员受到严重伤害;在距离气罐100-130米之间,人员则会出现轻伤。液化气罐的爆炸除了对人员造成致命伤害,也会对设备、车辆、房屋等均可造成不同程度的破坏,并且损害面积巨大。
(二)焊缝泄漏引发爆炸
焊缝泄露的根本原因在于罐体长期使用,导致焊缝过度老化、腐蚀,造成一系列裂缝发生。这些事故的发生,往往由于焊缝泄露与罐体液化气剩余量、泄露时间等有着直接联系,而液化气剩余量越大、泄露时间越长,造成的后果也会越发严重。当罐体出现裂缝造成泄露时,位于储蓄罐比较近的工作人员可以及时躲避危险,避免对自身生命安全带来极大伤害。同时在爆炸过程中,150米范围内的工作人员以及其他事物都会面临生命危险,但是与物理爆炸相比,其受伤程度小,对环境的影响也不大。由此得知,在日常工作过程中,应当加强关注液化气罐管理问题,一旦发现问题,必须从根本控制爆炸风险,提高储蓄安全度。
三、液化气爆炸的优化措施
液化气爆炸会对人员和经济带来双重影响。液化气一旦出现泄露,如果相关人员发现及时,可以立即采取具体应急措施,保障处置工作合理,从根本避免明火引起重大事故发生。值得注意的是,在日常情况下很难发生液体爆炸,只有当液化气浓度达到一定标准情况下,才会产生巨大爆炸,但也不可因此就放松警惕,在液化气浓度低时,同样也可能会出现火灾。而在外源受热影响下,即使不出现泄露问题,同时也会出现气罐爆炸。所以,为了防止现场出现爆炸,必须做出以下几点防范措施[2]。
(一)严格规范操作流程
现如今,我国许多家庭,尤其是对于农村家庭来说,农村家庭液化气利用率逐渐升高,必须保证液化气供应站开展统一灌输,以便每家住户实现应用。在运输和应用液化气爆炸过程中,要求相关部门将安全意识不断推广到每个家庭中,同时落实液化气站公共消防措施,时刻关注是否有雷电。为了从根本避免这一问题,可以在液化气供应站顶层安装避雷针,全面贯彻接地防范工作,要求每位人员做好充足数据记录工作。除此之外,定期开展安全消防日常检查工作,一旦发现问题必须立即做出有效处理,从根本避免液化气泄露。
(二)禁止明火
液化气罐附近禁止出现明火是重要标准。尤其是在运输液化气工作过程中,在装卸资源时应当及时检查接地线是否合理,大幅度降低静电发生,有效防止液化气泄露引发重大爆炸事故。如果在实际中没有完全落实接地防范措施,造成大面积液化气泄露,促使静电迅速集中,不能及时撤离,还有可能因罐体自身静电引发放电现象,造成大面积火灾事故,从而引发爆炸。除此之外,液化气罐体内不存在完全紧密现象,这就导致管内的晃动涌入大量气体形成静电,只有快速解决静电现象,才能从根本防止爆炸。为了快速消除静电现象,大多数采用双层接地导向在液化气运输过程中充当安全保障措施。
(三)严格管理易燃易爆区域
严格管理和大力监督成为液化气罐区每日工作一部分,通过日常安全检查杜绝出现明火,加强监督现场施工,全面落实定期维护工作。与此同时,检修期间也要全面落实HSE措施,并且对罐区施工电气设备采取双重接地工作,提高运行安全性。最后,积极制定具体应急防范措施,其中包含在事故发生时如何及时安排应急人员撤离现场,不断开展实地演练活动,提高自我安全保护意识[3]。
总结:
如果液化气罐区发生意外爆炸,就会对周边环境带来严重影响。比如,因液化气罐爆炸并发生火灾时其478m范围内会出现重大人员伤亡事故,还有可能对1km左右地区带来严重威胁。因此,在日常工作中必须加强对液化气罐区开展严格检查维护和日常安全管理工作,时刻注重液化气罐和管线运行,只有保障相关规设备状态稳定才能正式开展工作。同时定期组织相关人员不断演练应急防范措施,有效控制现场恶化,提高应急效率。
参考文献:
[1]孙颖,齐欣,纪维钧. 液化气罐区贮存火灾爆炸的危险分析[J]. 化工管理,2018(05):40.
[2]张嘉亮,郑雅梅,马浩然,张海,丁子洋. 石油罐区火灾事故典型情景构建与推演[J]. 安全、健康和环境,2016,16(11):48-52.
[3]赵美超,李宁,管锡艳,祝雷,樊巍巍,陈朝中. 基于事故树法的危险化学品爆炸分析与控制措施[J]. 环境保护科学,2022,48(01):15-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