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襄十随神”体育旅游经济圈的构建与开发策略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9-21
/ 5

 “襄十随神”体育旅游经济圈的构建与开发策略研究

张俊杰 ,张华江,吴佑年

湖北文理学院体育学院  湖北襄阳  441053

摘要:在湖北省政府提出“襄十随神”一体化发展战略背景下,区域旅游业得到迅速发展,出现了新型的旅游产业,即“旅游业”与“休闲体育”相结合的新型产业。本文运用文献资料、调查访问等研究方法,对“襄十随神”体育旅游经济圈构建的可行性进行了分析,在探讨“襄十随神”体育旅游经济圈对湖北旅游经济发展的影响的基础上,针对性提出“襄十随神”体育旅游经济圈的发展战略与路径。认为政府主导下体育旅游经济可持续性发展、共生理念下“襄十随神”经济圈体育旅游的合作发展、以“硬联通”推动“软联动”的发展路径,以此推动“襄十随神”体育旅游经济圈的构建与发展,助力于湖北经济的腾飞。

关键字:襄十随神;体育旅游;经济圈;构建

    随着我国经济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绿色、健康”的生活理念已受到越来越多人的关注。在此理念之下,“体育旅游”逐渐步入我们的生活。体育旅游又称运动旅游或运动观光,是体育产业与旅游业交叉融合而产生的一种特殊的休闲生活方式。在体育旅游活动中游览者以参加或观赏健身娱乐、体育竞技或交流等为目的。《中国体育旅游消费大数据报告(2021)》指出,体育旅游多以参与型(62.8%)为主,观赏性(37.2%)为辅,正说明体育旅游在迎接大众化时代的到来。当前,国务院印发的《全民健身计划(2021—2025年)》也明确提出将体育旅游作为全民健身融合发展的政策规划,与现实中游客的实际体验遥相呼应。

“汉江综合交通枢纽的逐步完善,使得湖北内地丰富的体育旅游资源得到快速发展。在2021年5月确立“襄十随神”城市群一体化发展目标下,“襄十随神”体育旅游产业正在蓬勃发展,在湖北省体育旅游产业中依然成为新型体育旅游产业的建立者,而且逐步将传统旅游业转化为新型体育旅游产业,让十堰武当武术文化、神龙架原始生态体育、襄阳随州综合体育旅游得到共同发展,打造“襄十随神”体育旅游特色产业经济链,实现体育旅游资源共享。由此构建“襄十随神”城市群一体化特色体育旅游经济圈,使体育旅游业成为经济圈发展中绕不开的话题,并对推动各中心城市体育旅游产业和区域经济建设的可持续性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和现实意义。

1“襄十随神”体育旅游经济圈构建的可行性分析

体育旅游产业是经济发展中的第三产业,实际上旅游业已经成为全国最大的经济产业,在社会经济发展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在带动区域经济发展、形成特色经济产业链、缓解就业难题、带动特色产业消费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襄十随神”体育旅游经济圈中把地区优质旅游资源为主体,体育运动作为载体,依托现有交通旅游路线,将大众健身、休闲、娱乐、文化相互融合形成特色城市群体育旅游圈,向全国热爱体育旅游运动的人们敞开大门。自2020年新冠疫情缓解后提出“惠游湖北”全国游客免费政策,湖北省内特色体育旅游资源得到极大地宣传,同时也获得广大游客的普遍认可。快速拉动“襄十随神”体育旅游产业体系链,对于拥有丰富旅游资源的襄阳、十堰、随州、神农架,形成了 “政策”加“需求”的可持续性一体化发展战略,为“襄十随神”体育旅游经济圈的建立提供了可能。在经济视角下,体育旅游经济圈中已有诸多成功范例,例如“长三角”、“珠三角”、“闽台”等一系列的区域城市一体化并在区域体育旅游经济圈中有着先进的发展模式与战略,对于我们“襄十随神”小型体育旅游经济圈来说无异于是学习的典范。城市群一体化发展主体内容就包括整合体育旅游资源,实现“襄十随神”体育旅游一体化。在文化视角下,以十堰、襄阳为首的武当道教文化驰名全球,中外游客慕名来访;神农架原始生态让全国各地游客一睹重峦叠嶂的自然景观;随州历史文化名城吸引全球炎黄子孙前来拜访。文化旅游特色也是构成体育旅游经济圈的内容之一,推动“襄十随神”体育旅游经济圈的构建。

1.1 襄阳特色体育旅游资源分析

襄阳是全国历史文化名城之一,位于汉江中游,自古以来,襄阳是南北经济文化的交汇之地,其中发源了许多民族特色体育旅游项目。襄阳人创造了具有民族特色的民俗体育项目,不仅丰富和充实着襄阳的历史文化,还体现着襄阳人的风土人情[1]。襄阳以汉江为伴,自古成为走水路的重要路径,船家在走船期间形成独特的娱乐项目——双人旱船舞,浓缩了地方色彩的民间舞蹈风格且富有美感,同时襄阳毗邻屈原故里,每年端午节便会举行龙舟赛,获得广泛的群众基础,让龙舟的独特魅力和双人旱船舞的鲜活灵性成为襄阳体育旅游资源中不可缺少的部分。

襄阳市南漳县自然怡人蕴涵着众多优质旅游资源,肖堰镇漳河大峡谷雄、奇、险、峻,千峰对峙,形成众多自然奇观,形成特色的漂流体育旅游项目,让旅客在乘船漂流的同时观赏奇景;东巩镇陆坪村境内有历史悠久的春秋寨,在春秋战国时期形成东巩高跷民俗体育文化并流传至今。在改革开放后,高跷运动得到迅速的发展,高跷的发展与民间舞蹈表演相融合,已赋予新的内容,它既活泼而又富有情趣,是集健身、娱乐为一体的活动形势

[1]。游客在东巩旅游期间可以体验高跷的体育旅游项目,体会高跷焕发出的文化魅力;北部的七里山森林公园,森林覆盖率高达90%,集合黑岩“森林浴”、灵观寺、桃花谷、狮子山、五龙寺5大功能区50多个景点,游客在攀登时身心与自然融合,感受自然魅力,在游览中潜移默化的进行身体锻炼。

1.2十堰特色体育旅游资源分析

十堰市是古人类的发源地之一,处于秦巴山区汉水谷地。武当山作为十堰市的名片,在武当武术节中,武当武术体育旅游文化受到国际友人的高度评价。武当山风景区从山脚的武当山镇,到主峰——天柱峰顶端,分布着太子坡、紫霄、南岩、金顶(太和宫、金殿)等景区,步行游览道路盘旋崎岖,陡峭悠长,吸引许多热爱体育旅游的游客前来攀登。武当山拥有悠久的历史渊源与源远流长的道教文化,被誉为“亘古无双胜境,天下第一仙山”[2]。武当武术文化与旅游业的结合,形成特色体育旅游产业,吸引中外各国人民前来游览学习。同时在武当山72峰之一的佛泉山麓上打造武当山国际滑雪场,是鄂西北的天然高山滑雪场,是依靠自然打造的十堰首个滑雪体育旅游项目,每年能够吸引众多游客前来体验。

十堰市房县古名房陵,也拥有丰富多彩、历史悠久的房陵文化,是以“纵横千里、山林四塞、其固高陵、如有房屋”得名的文化名县。同时,在民俗文化中最具有代表性的就是房陵民俗体育文化[1]。其中,最突出的就是房县秧歌舞、花鼓舞和火龙灯舞,秧歌舞表演内容丰富,其特点是跑扭结合,舞者在奔跑中扭动,女性扭腰挽扇、上步抖肩,活泼大方,男性颤步晃头、挥臂换肩,爽朗风趣[1]。具有广泛的娱乐性和群众性,很受人民大众的欢迎,已成为节目旅行的必演节目;花鼓舞属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表演者腰、头部等部位大幅度摇摆晃动,动作干净利落,充分提现当地民族人民勇敢强悍、豪爽开朗、刚毅大方的性格气质。在节日和活动中通过花鼓舞表演增添喜庆的气氛,陶冶人们的情操,增进人与人之间的感情交流,让不少旅游者驻步观赏;火龙灯舞是湖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地方特色的元宵节民俗活动,火龙舞表演十分独特,以碎步跑为主,在指挥者的指导下进行翻腾舞动,动作惊险,一气呵成。深受十堰市人民的欢迎,在每年元旦期间吸引各市人民前来观赏。

野人谷风景区位于十堰市房县,是一段迷人的山水画廊。两岸山花烂漫,锦绣满谷,漫步在山谷中可以感受到大自然的魅力。奔腾的瀑布是野人谷的特色,依靠滚水瀑布打造出被誉为“三峡第一漂”漂流项目是众多游客最喜爱的活动之一。漂流分为探险漂与激情漂两段。探险漂流始于风光奇异的龙马潭,经过惊险刺激的三里花,止于百丈岩瀑布,全程接近5公里,激流险滩三十余处。激情漂流始于峡谷吊桥处,经过滩多浪急的七里峡,止于百丈岩瀑布,全程3公里,激流险滩十余处,游客可以驾橡皮艇、穿激流、闯险滩,回旋于巨石之间,跌宕于碧波之中,享受漂流之趣,是十堰市一大特色体育旅游资源[3]

1.3随州特色体育旅游资源分析

随州是历史文化名城。作为华夏始祖炎帝神农的诞生地,有着丰富的历史特色文化,在中原文化和楚文化的交汇下,诞生出了许多民族特色的体育项目,与当地旅游资源相融合,出现了许多新型体育旅游资源。随州拥有着“楚北天空第一峰”的荆楚名胜大洪山,大洪山风景名胜区横卧江汉,气势磅礴,风光秀丽,拥有丰富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是一座天然的原始动植物宝库,构成了天然公园。大洪山风景区分为三个部分:绿林山风景区、黄仙洞、洪山寺。在大洪山风景区游玩多以攀登步行为主,在自然原始森林中步行吸收天然氧吧,符合现代人民的健康发展观,同时在柔情蜿蜒6.7公里的鸳鸯溪中打造出漂流休闲体育项目,为大洪山风景区增添几分色彩。另有田王寨景区,北倚固城山,东、南、西边均为悬崖峭壁,被誉为“华中第一寨”,吸引许多攀岩爱好者前来体验。

洛阳镇千年银杏谷是以古银杏群落为标志的田园风光,有着5棵千年参天古银杏盘根错节,相依相偎,缠绕共生,被誉为“千年银杏十里画廊”,被多部影视作品作为拍摄地点,风景优美。在田园风光的银杏谷中徒步游览,体验红色革命的光辉岁月,是游客进行休闲体育旅游的不二之选。

洪山镇温泉村西游记公园,由温泉养生园、水上娱乐园、动物表演园、军事拓展园、农耕体验园、赛马场、高尔夫练球场、汽车越野赛场、滑雪滑草场九大主题公园组成,是一个体育、休闲、娱乐集为一体的特色旅游资源。游客在此可以体验到一系列休闲项目,使身心放松。同时,在旅行中还可以体验当地民俗特色体育项目——花鼓舞。作为戏曲艺术文化中的奇葩,能够让游客在旅行中体会到不一样的民俗体育文化。

1.4神农架原始生态体育旅游资源分析

    神农架地处川鄂两省交界的长江与汉水之间,自然资源丰富,气候宜人,在原始生态自然环境下,生存着许多珍稀物种,同时拥有丰富的旅游资源,风景优美。在旅游业产业转型中打造出许多特色体育旅游产业,其中包括漂流、滑雪、登山等与自然条件相称的体育旅游项目。

大九湖是我国内地为数不多的高山湿地,有着丰富的高山草甸和湿地蕨类植物,还有鹳、鹤、梅花鹿等珍稀动物,风景优美、气候宜人,在清晨和傍晚形成水天一线的奇观,其中草原与现代体育旅游产业相结合,形成骑马休闲体育产业,众多游客来此体验骑马带来的乐趣,将传统骑马业商业化形成体育旅游项目。骏马与落日相映,成为体育旅游爱好者的打卡圣地。

神农架风景区分为神农顶旅游区、天燕旅游区、香溪源旅游区和玉泉河旅游区。当来到神农架林区,就如同进入了一个原始森林。数不胜数的参天大树,像是在大自然的天然氧吧中畅游。远离喧嚣和浑浊的城市生活,完全沉浸在大自然的怀抱中。在神农顶旅游区,旅游区内的神农顶是华中地区的第一高峰,你可以登上“华中屋脊”,还可以观赏到珍稀可爱的金丝猴。在通往神农顶的道路上曲径悠长,期中多有怪石突兀而起,千姿百态,形象神姿皆不相同,让游客在攀登中感受自然的鬼斧神工,同时体会体育旅游的乐趣。

  由于神农架林区红坪镇海拔较高,每年长时间积雪,因此打造华中地区第一家投入运营的天然高山滑雪场——神农架国际滑雪场,并被誉为“南国滑雪胜地”。它是完全依靠神农架优质的环境资源来打造的一项体育旅游产业项目,在2021年11月25日,被体育总局、文化和旅游部认定为国家体育旅游示范基地。吸引了省内众多游客来此游览,体验滑雪魅力。

神农架丰富的体育旅游资源,吸引了一大批热爱自然、热忠于休闲体育、对原始生态神秘一面的追求者前来游览,并逐步成为品牌特色产业。此外,充分利用神农架外围优美环境资源,打造出独具特色的原始旅游小镇——木鱼镇。木鱼镇常年气候温凉,山间有迷雾笼罩,景色优美,与自然相辅相成。同时,依靠自然之灵推动城乡经济建设。居民经济收入大部分来源于旅游带来的附加产业,同时也解决了区域就业问题,带动景、城一体化发展。

2“襄十随神”体育旅游经济圈对湖北旅游经济发展的影响

2.1“襄十随神”体育旅游对区域特色产业链的推动作用

旅游资源会彰显出区域特色产业,体育旅游业的发展往往也会带动区域性旅游特色产业发展,一个知名的旅游产业决定这区域产业建设与目标。在旅游产业区域建设中,各产业项目也面临着转型发展,大多数以传统商业模式转型为服务业商业模式。当前我国产业发展面临着转型难的问题,但体育旅游可以推动区域文化、经济进一步发展。旅游文化建设的投入往往会转化为经济效益,而体育旅游产业属于第三产业,覆盖众多服务门类,是拉动经济增长的动力性产业[4],极大地推动了制造业、服务业的发展,并形成当地特色产业链,促使相关产业的建设与发展。让游客在旅游的同时能够体验到各种休闲体育活动,同时也让区域居民获得良好的经济效益。如武当山旅游特区就是标志性领军者,在旅游产业转型中凸显出武当体育旅游的商业价值。武当山经济特区显然已经构建成为旅游产业为主的消费模式,打造以武当文化为核心的特色小镇,以特色旅游带动区域经济发展,城镇区域经济与景点相辅相成,相得益彰。

2.2“襄十随神”体育旅游促进该经济圈的协调发展

体育旅游产业的发展对于区域经济建设协调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旅游业是经济总贡献值的重要部分,旅游业可以为区域经济带来不可估量的经济效益。它不仅仅是孤立的发展旅游产业,而是推动吃、穿、住、行一体化结构产业的共同发展。体育旅游作为当今最受欢迎的旅游项目,深受人们的青眛,可以有效地帮助了区域产业更好更快地协调发展。目前大部分体育旅游项目与当地民俗文化相结合,推动民俗文化特色产业的进一步商业化。向旅客提供优质的民俗体育旅游产物时,对区域经济发展也做出了重大贡献。

体育旅游业的发展业极大地满足了当代人们“体育”和“旅游”需求。通过体育与旅游的有机结合,促使旅游业产生优质服务,滋生出多样化的服务行业,让人们在旅游中锻炼身体,锻炼身体中享受生活,享受生活中产生经济效益,为“襄十随神”经济圈做出贡献。

2.3“襄十随神”体育旅游有助于提高区域就业

以旅游资源打造的特色小镇数不胜数,在区域旅游产业项目建设转型中需要大量专业人才,而构建“襄十随神”体育旅游策略将会吸引专业人才来此进行专业指导。在服务产业建设中以及政府建设投入中会抛出各种有益策略吸引更多的人来进行特色产业建设,让当地人积极投身于产业转型,带动当地特色产业的出现,则会产生大量就业岗位,服务业的工作需求将会产生大量服务型岗位,从而提高当地就业率,有效缓解当地就业难的问题。在高品质旅游产业发展中也会吸引大量企业进行投资,例如十堰武当山旅游资源,打造武当特色滑雪项目、太极湖乘船划游项目、神农架漂流项目等诸多品牌产业,为区域经济发展提供优质的资源,并提供优质从业岗位,推动社会就业形势,合力促使区域经济贡献。

3“襄十随神”体育旅游经济圈的发展战略与路径

区域体育旅游产业的整合是区域体育旅游经济圈的前提,以整体旅游产业共生辐射到各区域旅游产业发展,在区域体育旅游经济圈中发挥规模效应,通过综合、共享、智慧的新模式深度挖掘消费市场,促使特色产业的建设,推动区域经济发展。特色体育旅游产业的现代化进程提高了区域旅游服务业的等级,完善了旅游资源基础设施,创造出体育旅游特色产物,从而形成区域旅游“热浪”。由于“襄十随神”经济圈的构建,让旅游业服务衍生“一站式”特色区域旅游,并建立“襄十随神”旅游路线,盘活区域之间旅游资源共生性,做到优势互补、合作共赢、资源整合,全面推动各区域特色体育旅游产业经济发展。

3.1政府主导下体育旅游经济可持续性发展

    政府是区域经济建设的首要领导者,是政策的制定者。一个体育旅游经济圈的建设单靠引入外界资金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政府政策的支撑才能够持续发展。对“襄十随神”体育旅游空间结构优化的依据不仅要以其发展现状为基础而且要有一定的前瞻性需要对未来体育旅游产业发展对空间结构的要求做出科学的预测[7],这就需要政府来进行合理规划。体育旅游经济圈的建设不仅仅是经济和文化的交流,更有政府间的政治交流,只有政府间创新共进才能够推动体育旅游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在《中共湖北省委关于制定全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中提出,要“推动‘襄十随神’‘城市群由点轴式向扇面式发展,高质量发展的南北‘两翼’经济发展,有政府牵头下的“襄十随神”一体化发展政策的支撑,把各城市区域间体育旅游资源整合,对各地旅游资源实现一体化建设。加强自然环境保护,让各区域相互学习优质的运营模式,让经济圈内各旅游产业有一个明确的发展目标、实现计划和实施策略。政府再合理组织、调动各方产业需求要素,通过空间整合、手段创新、制度调整等方法来使“襄十随神”体育旅游经济圈可持续性发展。

3.2共生理念下“襄十随神”经济圈体育旅游的合作发展

“襄十随神”体育旅游经济圈的建设是民之所向的创造性政策,各个区域的资源整合符合“共生理念”是政府充分考虑各层次的利益关系制定出的合作战略,要促进“襄十随神”地区体育旅游的合作发展,形成互利共赢的区域利益共同体,就必须明确区域内各共生单元的具体分工,互通有无,弥补不足[5]。“襄十随神”体育旅游经济圈的建成可以使各共生旅游资源协调优化的发展,实现优势共享,劣势互补。政府提出体育旅游合作发展理念,保障体育旅游产业的高质量发展,创造了合作共赢的合理机制,强化了体育旅游经济圈内“一卡通”式的旅游理念,强化体育旅游圈一体化整体形象,增添体育旅游产业的活力,对游客产生更深的吸引力,并把体育旅游旅游经济发展推向高速阶段。

但在资源整合方面需要吸引专业人才进行优化体育旅游经济圈中各旅游项目合作,在合作中明文规定做到协调发展,高等级体育旅游资源向低等级分享业内策略,优化合作共赢发展局面,强调共生发展理念。政府职能部门与体育旅游企业制定统一的运行制度,不要过多干涉相关企业政策运营模式,在决策时做到科学合理,真正实现体育旅游项目在经济运行中市场化运作。

3.3以“硬联通”推动“软联动”的发展路径

    旅游资源主要是由交通体系为前提来促进发展,湖北体育旅游经济圈作为一个较为完整的、内部结构复 杂、层次性明显的区域,其内部各地区间的经济、旅游业合作 关系呈现出多极化、多层次、圈层式特点[6]。所以构建“襄十随神”体育旅游经济圈必须依托交通枢纽来进行串联。“汉十高铁”的全面建成加速了区域间基础设施建成,将交通道路提档升级,让“汉十”区域城市进入“高铁时代”,享受高铁速度,并对区域基础资源优化合理分配,实现共享资源,并为区域间基础设施建设提供强力支撑和坚实保障。将各个交通枢纽点整合为面向周围扩散,整合海、陆、空三位一体交通资源形成综合交通网,实现区域的“硬联通”。“襄十随神”区域内体育旅游资源丰富,各地旅游资源存在层次化和多极化的特点,而“襄十随神”体育旅游经济圈的构建就是将各个体育旅游资源整合形成点——线——圈模式,弥补各区域的层次化。以中心城市区域旅游资源带动周边发展较弱的的次级城市,实现资源互补;充分发挥“襄十随神”区域联动的正增长作用,实现区域体育旅游资源转型。从而达到以“襄十随神”一体化发展战略来构建区域发展的软联动,通过依托交通体系进一步促进区域体育旅游经济的交流与发展。

4结语

当今社会人类以“健康”和“享受”为主。体育旅游的发展不仅适合社会发展,也是民心所向,所以体育旅游产业越来越火爆,越来越受到旅游爱好者的青眛。体育旅游在当今社会依然存在很大的发展空间,在将来更有辉煌的前景。体育旅游作为旅游业的领头羊,也是新型产业的领跑者,在国民经济发展的中将一直保持重要地位。“襄十随神”体育旅游产业是朝阳产业,应充分利用“襄十随神”城市群旅游丰富资源,加强各城市文化旅游业的广泛合作,建立起相应的联系,提高各城市间文化旅游业的交流,打造出“襄十随神”体育旅游产业的特色品牌!

参考文献:

[1] 张华江.汉水流域民俗体育集萃[M]武汉: 湖北人民出版社,2012:169、183、207、254.

[2]道教圣地 大美武当[C]中国新闻网,2017.

[3]情人泉野人谷旅游区[C]湖北省人民政府,2012.

[4] 龚宁.浅谈体育旅游与我国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J]中国商贸,2011(10):178-179.

[5] 范靖秋,李君灵.共生理论视域下区域体育旅游合作发展路径研究 ——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为例[J]重庆文理学院学报,2021,40(6):74-83.

[6] 李建明. 构建湖北体育旅游经济圈的动力机制及发展路径[J]湖北社会科学,2008(10):59-62.

[7] 雷选沛.湖北省体育旅游经济圈的构建原则及发展对策[J]湖北体育科技,2008,28(5):502-504+512.

基金项目:襄阳历史文化研究2021年项目(2021kpxy07)

作者简介:张俊杰,男,湖北文理学院体育学院体育教育专业2020级本科学生,研究方向为体育人文社会学。

指导教师:张华江,男,教授,硕导,研究方向为学校体育和社会体育。

指导教师:吴佑年,男,副教授,硕导,研究方向为学校体育和社会体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