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心理特点分析及小学体育教学方法改进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9-22
/ 2

小学生心理特点分析及小学体育教学方法改进

王敬永

山东省德州市齐河县第四实验小学 山东省德州市 251100

摘要:体育学科本身所独具竞技性、挑战性、实战性功能与特性,使得其教与学活动的落实、方法的应用等,必须应以学生的心理特性、身体状况等为参考。而且,由于小学阶段很多学生本身在骨骼、肌肉、心肺等发育上不够完善,加之其心理发展上也不够成熟,以致切实兼顾学生的心理特性,并在此基础上改进体育教学方法,为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而助力,则显得更具必要性。因此,教师在落实小学体育教学方法改进策略探究时,应以充分了解、精准把握学生的心理特点为切入点,就教学中需要达成的目标、发展的技能、锻炼的意识等,以更易被学生所接受的方式迁移至其视觉,来确保小学体育教学的延展性、丰富性、实效性,让学生在积极参与与深度体验中,充分理解体育之内涵,更好发展自身之素养,为其身心健康发展而助力。

关键词:小学生;心理特点;分析;小学体育;教学方法;改进

体育是学生身心健康、素质增强的关键保证与重要途径,其教学方法的应用与选择,则成为助推学生全面发展的核心与重点。而科学的教学方法实施,则必然离不开对学生心理特性的全面兼顾,以及对其认知规律、身心特性的切实遵从。同时,经过深入分析与研究发现,很多小学学生,在心理特点上,普遍表现出诸多显著特性:一是对教师过分的依赖,使得其体育教学活动的设计,必然应凸显出更强的丰富性与实效性;二是直接动机极为显著,使得其体育技能的发展,兴趣便成为重要影响因素;三是情绪不够稳定,以致其体育学习中注意力容易分散。针对学生的这些心理特点,教师应以切实改进、优化、创新教学方法为重点,就教学中涉及的关键技能、基本要求、重要规范等,进行适度调控、变革。为学生在参与、实践、体验中发展体育综合素养而拓宽渠道,来提升教学项目、活动、任务等的延展性、丰富性、趣味性,使每一项体育策略的落实,无限贴近学生身心特性,更好助推学生素养塑造。以通过对体育教学方法的改进,使其成为助推学生全面发展、健康成长的坚实保证。

一、结合学生心理特点,借助情境创设来改进教学方法

很多小学学生,在心理特征上,虽然好奇心很强,且求知欲迫切,但自控力、自制力普遍不足。这一心理特点,使得其体育教学的开展,必然离不开情境的刺激与驱使。因此,教师应在切实兼顾学生心理特点的基础上,通过对各类情境资源、素材、工具、技术等的借助,来致力于对鲜活、丰富、多元的教学情境构建。将教学中需要掌握的体育技能、需要发展的关键素养等,置于情境生态,为学生在情境中集中精力、全身心投入来感知、体验、参与而搭建宽泛认知平台,以此来凸显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为其在情境内主动探究、彼此模仿、互相学习而助力。以通过对情境的创设,使教学方法得以切实改进,为学生的体育潜能开掘、兴趣激发而提供保证。例如,在“篮球运球”教学中,可通过对学生心理特点的充分兼顾,即时在课内引入各类花式运球的视频,让学生在动感、美感交融的运球情境刺激下,萌生起迫切的练习欲望,并结合教师的指导,让其掌握基本的运球规则与要求,并为其长期坚实练习而助力,来改进教学方法,促进学生技能发展。

二、根据学生心理特点,依托自主体验来优化教学方法

无意注意是小学学生最为显著的心理表现,也是教师教学方法改进中必须着力关注的重点。因此,教师在改进教学方法时,应多为学生提供一些自主探究、体验、实践的机会与空间,将课堂教学的组织权、决策权真正还给学生。让学生在教师的协助、帮扶、指引下,选用自己最喜欢、最热衷的方式投身体育锻炼,发展综合素养。以通过对育人定位的转变,使体育课堂魅力无限、活力四射,为学生的参与热情激发而提供坚实保证。同时,对学生体验的过程,探究的表现等,教师应全程关注,并做好记录,在有必要的情况下,即时进行干预与指导,让学生在师生合作中化解认知困境,来锤炼其强大心理,锻炼其强健体魄。而且,在学生自主体验的驱使下,其对于教师的依赖心理也会慢慢化解,体育教学的延展性势必会得到充分保证。例如,在“跳远”教学训练中,应让学生结合自己的跳跃情况,和教师一起确立标准与规则,并根据不同学生的身心状况,对学生分层分类,对目标与要求即时优化,让学生在差异性、延展性训练中,切实增强身体素质,更好提升完善自我。

三、参考学生心理特点,通过实战活动来变革教学方法

体育学科较强的竞技性、实战性特性,使得其教学方法的改进,除了应遵循学生的心理特点外,更应注重对实战项目、活动、任务等的融入,以据此来提升教学实效,引领学生认知发展。因此,教师应在切实了解、把握学生心理特点的基础上,利用实战性教学活动,来改进教学方法,助推学生认知发展。通过对一些团体性、协作类教学项目的设计与构建,让学生在彼此间的合作、互助中获得共赢,来锤炼其意志、品质、心性,使学生在充分感受合作之价值的基础上,逐步获得健全人格的培植,来确保体育教学的实效性与针对性。此外,应在实战中对学生多鼓励、多肯定、多激发,让其在感受体育之快乐与幸福中,慢慢获得认知蜕变,切实发展综合素养。例如,在“足球射门”教学中,可结合学生对基本技术的掌握情况,将学生分为若干小组,让其开展实战竞赛,使学生在实战中进一步内化“射门”的技术要领,来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实效。而在学生完成比拼后,可组织其在回顾、总结、反思中重审自己对“射门”技术的掌握情况,为后续强化训练提供参考,来助推教学方法的改进,以切实引领学生的认知发展与自我实现。

四、结论

总之,由于小学学生的身心特性比较显著,加之其本身好动、贪玩、性格活泼、注意力不易集中等,以致其体育教学设计的趣味性、丰富性、实效性,便直接影响着学生的体育兴趣激发、潜能开掘、技能发展。而且,通过对学生身心特性的全面兼顾,在此基础上改进教学方法,让学生在积极参与与深度实践中发展综合素养,则势必更利于体育学科育人功能的凸显,也更利于学生的认知发展需要满足。因此,教师在开展小学体育教学方法改进措施研究时,应始终坚持“以生为本”的原则,从多领域、多层面、多视觉出发,来了解、关注、把握学生的身心特性,并据此构建教学项目、优化教学指导、改进教学方式。使学生的身心特性、认知规律等被深度遵从的基础上,来提升体育教学的实效性、针对性、延展性,为学生在多元活动、丰富体验、深度实践中获得体育兴趣激活,身体素质增强而助力。使体育教学成为助推学生健全人格塑造、强健体魄构筑、综合素养提升的关键所在,并为教学方法改进,教学实效强化而搭建平台,铺设道路。

参考文献:

[1]陈晓雪.浅析小学生的心理特点及小学体育教学的改进方法[J].天天爱科学(教学研究),2021(07):103-104.

[2]薛宾.小学生心理特点分析及小学体育教学方法改进[J].新课程(综合版),2019(02):61.

[3]郭大来.试分析小学生心理特点改进小学体育教学方法[J].新课程(小学),2017(11):76.

[4]阳学辉.小学生心理特点分析及小学体育教学方法改进[J].科教文汇(上旬刊),2008(10):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