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台市牟平区文化街道第一初级中学 山东烟台 264100
摘要:在义务教育阶段,因学业负担过重引发的失眠、焦虑、抑郁等情形并不鲜见。“双减”在关注减轻作业和培训负担的同时,更应该关注如何减轻学生的精神负担。“双减”实施后,要克服通过“减负”实现“增质”的固化模式,跳出“减负必然增质”的陷阱,挖掘多元、有效的“提质”模式。劳动教育的价值在于将学生从知识记忆负担中解脱出来,将机械性的学习变成有意义的学习,在减负基础上帮助“提质”。
关键词:实践社会学;劳动教育;“双减”政策
一、“双减”政策的实施现状
从社会反馈看,“双减”初见成效。第一,学生作业负担明显减轻。相关研究认为“双减”政策实施后,“学生作业量明显减少,拓展了学生自主发展空间;作业难度降低,学生自主管理作业能力增强;作业排斥度低、成就感高,初步缓解学习焦虑情绪”。第二,对校外培训机构进行综合治理,有针对性地解决了培训市场混乱、培训质量良莠不齐、超纲教学等问题。第三,课后服务的开展对学校教育质量提升效果明显。据调查,“在课后延时服务中‘解惑’成为课后服务的重点,教师留给学生、抛给家长的问题减少,学生在音、体、美、劳等方面的兴趣和特长培训增多”。从表面看,“双减”后学生有更多闲暇时间进行阅读、游戏、劳动、写作、绘画等,有效促进了学生全面提升和身心健康发展;从深层次看,“双减”践行了以学生为中心的人本主义教育观,是教育回归育人本质的体现。
然而,“双减”成效遮蔽了政策实施过程中产生的诸多问题。事实上,“双减”之下中小学生负担降低只是一种表象,家长和学生的补课需求并未削减,学生的个性化需求并未得到满足。就目前政策实施现状看,学生、家长、教师、学校仍面临新的挑战,“学生的个性化学习需求难以满足,教师缺乏有效的工具提升作业设计水平,高质量的教学资源短缺”。因此,尽管“双减”政策初见成效,但促进义务教育高质量发展仍然缺乏有效措施。为实现义务教育高质量发展的目标,必须改变通过做“减”法提升教育质量的单一模式,探索义务教育阶段提升教育质量的新路径、新模式、新思路。劳动教育以其特有的实践价值沟通了理论世界与生活世界,保障学习过程中知识、技能兼得,为赋能“双减”提供了更多可能性。
二、劳动教育服务“双减”政策的有效策略
(一)改变行动者习惯:重塑劳动教育形象
行动者在实践中的策略选择受习惯指引,改变劳动教育处境必须改变卷入该场域行动者的习惯,重塑劳动教育形象。第一,政策制定者必须进一步明确义务教育阶段劳动教育的具体任务,提升劳动教育在整个育人体系的地位。2022年,教育部出台《义务教育劳动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简称《课程标准》)进一步“完善了培养目标、优化了课程设置、细化了实施要求”,将各学段劳动教育的内容科学化、具体化、生活化,劳动教育作为独立的课程体系有了法理依据。第二,改变研究者的习惯将为劳动教育的实施提供有力支撑。以往关于如何实施劳动教育以及劳动教育的实施成效研究不够深入,为提升劳动教育实施效果,研究者必须就劳动教育的实施内容、过程、成效等细节作进一步探索,以推进劳动教育实施的科学化、合理化。第三,就学校而言,将劳动教育课程常态化、制度化是有效改变劳动教育课程附属综合实践课程的重要途径。提升劳动教育在课程体系中的地位,同时要提倡学校、教师、学生、家长等多主体共建劳动教育,提高各界对劳动教育的认可度。换言之,学校足够重视劳动教育,家长和学生观念才能改变。第四,为劳动教育提供良好的社会环境。在传统观念的影响下,人们对劳动教育的认知就简单地认为是体力劳动,对于追求让孩子摆脱体力劳动的家长来说,劳动教育实难被视为优质教育资源的一部分。因而,推进劳动教育在中小学校落地要提升劳动教育质量并充分发挥传统媒体与新媒体作用,通过媒体改变社会对劳动教育的刻板印象,重拾社会对劳动价值和意义的认可。通过一系列举措改变行动者习惯,重塑劳动教育的社会形象,这样才能更好地发挥劳动教育推动“双减”政策落实的效用。
(二)改变场域结构:重构劳动教育评价体系
劳动教育是“全人”培养体系的重要内容之一,是人才评价体系的一部分,改变劳动教育在教育场域结构中的位置必须明确其在人才评价体系中的地位。一直以来,劳动教育都面临能否考评以及如何考评的问题,“传统的教育观假定了在知识—态度—行为之间的一种简单线性联系,认为学校教育的根本目标在于知识传授。只要教育者具备了完善的知识,其态度和行为就会产生与知识要求一致的变化”。这种理念颠倒了我们认识世界的顺序,导致以实践为主的劳动教育被极度弱化。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实践是认识的来源,人的认识是从实践到认识到再实践的过程。“认知、知识的发生不仅涉及到身体构造、神经构造、感官和运动系统等的参与,还涉及身体的感受、体验、经历等经验层面的嵌入。”离开身体在物理环境中的体验——劳动实践,人很难形成对世界的正确理解。因此,必须完善劳动实践的考评体系,改变劳动教育所处的场域结构。
当下,“使劳动实践与学校课程有机结合,就需要将劳动教育纳入学校的课程体系,实现劳动教育的课程化、日常化,使劳动教育真实地融入到学生的日常生活中”,唯其如此,才能实现理论与实践的融合共生。鉴于此,必须有针对性地建设以实践考评为主的评价体系,根据《课程标准》,劳动课程评价“注重平时表现评价和阶段综合评价”。就平时评价而言,评价要与本地区、学校的劳动教育课程内容要求契合,客观、真实、准确地反映学生的劳动素养,“采用劳动任务单、劳动清单、劳动档案袋等工具”记录学生劳动表现。综合评价要将结果性评价与过程性评价相结合,在学期、学年中段或结束时对学生进行劳动实践测评,帮助学生自评本学期、本学年劳动实践状况,并有针对性地提出改进策略。
(三)以劳动实践为依托:推进“普职融通”
回归生活世界既是劳动教育的目的也是其实现自身价值的手段。“新时代的劳动教育不仅是为了让青年学生学习劳动知识和技能、强健体魄,还在于让学生在劳动实践中运用、检验所学知识,达到知行合一,规避‘劳’与‘学’的分离,在‘劳其筋骨’中练就过硬本领。”在现行教育系统下,“普职融通”是达到知行合一、“劳”与“学”融通的现实进路。在义务教育阶段推进“普职融通”的合理性在于:(1)从劳动内涵看,劳动涵盖生产性、生活性和服务性等多种样态,不同性质的劳动涉及不同种类的职业,职业教育为学生打开了通往职业世界的大门;(2)知识本身具有高度的概括性、抽象性、理论化、逻辑化、符号化等特点,对于义务教育阶段学生来讲,抽象知识的学习尤为困难,“普职融通”为学生提供了实践土壤,为学生回归生活世界创造了可能;(3)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重要区别之一在于侧重知识学习还是技能学习,普通教育的缺陷在于弱化了实践的价值,“普职融通”是对实践的回归及其价值的肯定。
三、结语
“双减”政策是我国义务教育阶段改革的重大举措。在“双减”背景下,如何促进义务教育高质量发展是研究者必须关注的重要议题。劳动教育作为“全人”培养目标的重要支撑之一,是推进“双减”政策落地的重要策略,让劳动教育在现行教育体系下发挥其应有效用,也是教育回归初心的体现。
参考文献
[1]梁绮雯,朱雪梅.“双减”政策助力地理教育实现“双增”诉求[J].中学地理教学参考,2022,(01):4-7.
[2]陈姗,谭中玲,隋红军,毕研环.“双减”背景下的小学劳动教育实践与反思[J].中国教育学刊,2021,(S2):220-223.
[3]姜俊华.全面落实“双减”助力学校高质量发展[J].辽宁教育,2022,(01):41-44.
[4]谢思思.打造劳动实践基地开设地域特色课程温州:“双减”之下“加法”劳动教育[J].温州人,2021,(11):68-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