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施工中后浇带的功能作用与施工技术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9-22
/ 2

建筑施工中后浇带的功能作用与施工技术

李清波

河南翔诚建设有限公司  河南周口  466000

摘  要:在现代实际的施工工程中,混凝土逐渐成为主要的构成材料,然而其中的成分因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易引起建筑裂缝的出现而降低工程质量。后浇带施工技术则可以有效减少裂缝出现,本文从后浇带的基本结构、功能作用等方面进行阐述,具体分析后浇带施工技术,并提出相应的安施策略,旨在为同行提供参考。

关键词:建筑施工 后浇带功能 实用功能 应用价值

高层建筑施工工程中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施工公司应规避建筑质量风险,减少建筑裂痕出现,并提高建筑结构强度。充分应用后浇带技术可以有效解决此等问题,此项技术也有利于增加建筑工程的技术含量,为作业计划高效实施提供质量保障,巩固建筑质量水平。因此后浇带技术逐渐成为建筑工程过程中的焦点,研究后浇带技术具体功能,并分析施工过程中后浇带施工技术的正确应用,对现代建筑施工的高效实施有着重要意义。

一.后浇带结构设计

1.1基础定义

建筑裂缝一直是施工过程中重要的问题。裂缝的出现,多是因为混凝土材料因受到温度变化的影响,加之混凝土本身的成分沉降不均,在施工过程中不同程度地收缩膨胀而造成的。

现代建筑施工公司正逐渐加大后浇带技术的应用,在桥梁,底板,墙体等处有意识地留出一些地方,通过此种方法将建筑结构划分为不同的部分,待整体构件内部收缩膨胀完毕后,原混凝土成分凝固坚实,裂缝出现,这时在预先留出的裂缝易生部分重新填充混凝土,弥补裂缝,加强建筑强度,这便是后浇带技术的主要内容。

1.2分类标准

根据不同的环境要求,后浇带技术共有三种分类。

第一种为沉降型,多适用于高层建筑,可以有效解决建筑主体和裙房之间的裂缝问题。第二种是温度型,这种类型的后浇带技术多用于气候变化较为剧烈的区域,可以改善因温差较大而导致的裂缝问题。第三种为伸缩型,主要应用于施工区域较大的建筑工程,减少因面积过大而造成的裂缝问题。建筑公司应在建筑工程中考虑各种因素,选择合适的浇筑类型,提升工程质量。

二.后浇带功能作用

2.1建筑结构优化

高层建筑结构沉降是工程中另一个重要问题。这种情况会导致建筑结构变形,造成墙体倾斜等严重后果,为居民入住埋下安全隐患。后浇带技术就为后期质量保障措施的实施提供了便利,可以使技术人员及时发现问题,弥补并优化结构上的不足,提高整体工程实施的质量和速度。

后浇带技术也可以有效解决沉降差问题。在实际的高层建筑施工中,施工人员常常把主体和裙楼分开构建,等待所有建筑完毕,并且沉降差完成度在一半多以上时,再进行后浇带浇筑,把两部分合成一个整体,降低主楼和裙楼因不同沉降度引起的内力量,减少形变现象,形成良好外观。

2.2建筑质量提升

因温度而收缩膨胀易变形的混凝土材料也是一个重要的问题。建筑材料使用后其膨胀收缩的过程可以持续两个月左右,所有可能出现裂痕的地方全部暴露出来,这时候进行浇筑就有很大的意义了。

后浇带技术可以分为前期和后期,在前期的施工过程中预留后浇带位置,每隔二三十米就留出一段8到10米的缝隙不进行浇筑,内部仍进行钢筋的交叉建构,避免大面积的收缩造成坍塌;这种前期准备可以为修复留下足够的空间,后期充分浇筑弥补裂缝,减少因温差带来的影响。即使材料出现变形,技术人员也可以通过后浇带技术,将形变复原,提高施工水平质量。

三.后浇带施工应用要点

3.1合适浇筑时机

混凝土类建筑通常在60天里可以完全沉降,并且38天左右混凝土收缩变形完毕,凝结厚实,可以进行后浇带施工操作。然而在具体的施工过程中则需要具体考虑楼层的高度,来确定以后交代浇筑的时机。这是因为主体和裙楼有不同的沉降时间段,22层以下的建筑可以再等待主体部分沉降后进行后浇带施工,效果较好。而对于22层以上的建筑,因为高度问题,常常会有裙楼已经完成施工,但是主体高层建筑还未完成的现象,在这时,裙楼已经对地面产生一定的压力,在主体建筑逐渐成型过程中,压力会持续增大,为评估地基承载力,需要等待主体沉降工序完全完成后再进行后浇带施工,可以帮助结构稳定,提高后浇带的应用价值。

3.2合适材料选择

选择后浇带施工材料时,应该选择没有收缩性,膨胀性的水泥混凝土。若是不得不选择普通水泥,则需要在材料里加入适量的外加剂。为了保证后浇带强度强于混凝土结构,可以在材料里加入减水剂。此外,在浇筑过程中,也需要不断振捣搅拌材料,减少气泡,保证防水性能。

3.3前期技术准备

确定时间和材料后,需要对浇筑环境及时处理,把预留带周围的石块浮土等清除干净,并保持后浇带的湿润程度,但是不能积水过多,防止新浇筑的混凝土收缩。

此外模板的有效预设也是准确实施后浇带技术的保障。技术人员需要提前准备好钢丝网,并在后浇带的位置固定好钢丝网,以其压力承受能力为参考浇筑。预设模板的过程中,应充分考虑模板的稳定性能和刚度强度,实现对负荷超载问题的有效解决,提供良好的技术支持。

3.4施工过程

3.4.1浇筑混凝土

施工过程需要按照原定方案流程来,分阶段,分层次进行浇筑,而每层的浇筑方法要根据每层的特点,如结构组成和钢筋疏密度来决定。

3.4.2混凝土处理

在浇筑之前,需要多次调节混凝土的配比,找到最合适的标准,使其具有良好的防水性能和稳定性能。技术人员还需要处理施工缝隙,除了标准的清理过程之外,还需要持续用清水冲洗原混凝土直至出现骨科,才算清理干净,这时才可以使用铁丝网并进行浇筑了。

3.4.3把控温度

在操作过程中,技术人员还要对浇筑的温度进行把控,提前基于大数据具体分析合适的温度。一般来说,行内的标准温度都是10度左右,在这样的低温下,材料不会出现严重变形,是最合适的浇筑温度。在完成浇筑之后,需要隔两天对浇筑情况进行测定,掌握实况,及时调整出现的干裂问题。

3.4.4后期维护

施工完毕后,还需要对后浇带进行维护。防水是第一要点,工作人员可以在其周围放置防水瓷砖,或者在相应位置涂抹防水材料,保证浇筑质量。

对浇筑面封盖也是重要的维护操作,需要有效利用模板。技术人员也可根据不同的情况选择不同的模板类型,如木制或铁制的模板辅助封盖。

四.安施策略

前期后浇带的位置安设也是十分重要的一步。

4.1确定长度

根据图纸与方案进行后浇带施工时,工作人员也需要根据具体建筑情况对方案进行调整,还需要综合考虑地质、地理、温度的影响,并结合建筑整体的形状来确定,一般来说后浇带的安设距离为四公分左右,若是特殊的建筑,则需要控制在3公分,这一距离也是标准里的最小距离。

4.2确定位置

位置的确定也是十分重要的一步,对后浇带浇筑质量有着决定性影响。在一般的建筑项目里,后浇带大多在承受最小压力的位置,比如墙板与墙梁之间的节点处。后浇带安设在这种位置可以有效因压力过大避免裂缝的再一次出现,为施工水平提供保证。最因避免的是将后浇带安设在剪力墙中心位置,这会导致各种稳定性隐患。

4.3保持断面相符

因后浇带需要原混凝土对接,保持衔接断面一致是十分重要的,可以保证整体的牢固。所以在切割钢管时要注意方向,注意钢管与混凝土的对接,在保证钢管承受能力的同时使后浇带与混凝土断面契合,辅助其形成统一个体。

五.结语:

后浇带技术在建筑工程中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是保证建筑质量的不可缺少的技术手段。应当在提升建筑施工效果和建筑质量水平的过程中,注重后浇带技术的使用,对整体施工效果进行评估,不断精进后浇带技术手段,确保其不断更新发展,在工程中保持良好的实用性。

参考文献:

[1 ]赵鹏.高层建筑中后浇带结构设计与土建施工技术分析[J].住宅与房地产,2020(09):207.

[2] 龚培晶.建筑施工中后浇带的功能作用与施工技术分析[J].房地产世界,2020(21):73-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