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高效药剂预防小麦赤霉病大面积示范报告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9-27
/ 1

不同高效药剂预防小麦赤霉病大面积示范报告

鲍光跃

(望江县漳湖镇农业技术推广站,安徽池州246240)

摘要:应用无人机开展不同药剂对小麦赤霉病预防效果示范,为今后大面积防控提供技术依据,麦甜组合(20%氟唑菌酰羟胺+25%丙环唑)在小麦赤霉病大发生年份防治效果达89.6%,表现很好。

关键词:小麦赤霉病 防效 示范

1.试验目的

应用无人机开展不同药剂对小麦赤霉病预防效果,以便为今后开展大面积防控提供技术依据。

2.供试药剂

麦甜组合(20%氟唑菌酰羟胺+25%丙环唑,先正达公司)

纳米飞防农药丙硫菌唑·戊唑醇(南京善思农药公司)

赞米尔(戊唑·咪鲜胺),安道麦马克西姆有限公司

3.试验设计:

编号

制剂名称

剂量

(ml/

施药次数

施药面积

施药器械

施药时期

1

麦甜组合

66+40

2

20亩

植保无人机喷雾

小麦扬花初期(5-10%)施药一次,间隔5-6天第二次施药

2

纳米农药丙硫菌唑·戊唑醇

120

2

20亩

3

赞米尔(戊唑·咪鲜胺)

氰烯·戊唑醇

50

2

20亩

4

清水对照(CK)

100平方

试验设4个处理,不设重复,无人机每亩用水1.5kg进行茎叶喷雾。

4.试验安排

试验安排在望江县漳湖镇六合村学泽家庭农场的麦田,总种植面积205亩,地势平坦,长势均匀一致,品种为当地主栽品种扬麦25,第一次施药在3月24日,第二次在3月31日,无人机喷雾选择在上午无风时进行,田间各处的着药量较为均匀一致。

5. 调查方法及分级

赤霉病调查方法,处理区对角线五点取样,每点调查100株,记录发病率;根据发病部位和危害分级情况,计算病情指数。分级方法:

0级:不发病;

1级:发病小穗数占总小穗数1/4

2级:发病小穗数占总小穗数1/2

3级:发病小穗数占总小穗数3/4及其3/4以下

4级:发病小穗数占总小穗数3/4以上

药效计算方法

病穗率(%)=  病穗数/调查总穗数×100

病指=(各级病穗数×相对级数值)×100/(调查总穗数×4)

防治效果=(CK区病指-药剂处理区病指×100%/ CK区病指

6、调查结果

在小麦成熟期,赤霉病病情稳定后调查飞防防治效果,调查安排在5月12日进行。调查结果如下表。

项目

5点取样(每点100株)

病穗数

病穗率%

分级

病指

病指防效%

1

2

3

4

处理1

麦甜组合

1

14

12

2

2

11

7

4

3

9

8

1

4

2

1

1

5

7

7

平均

8.6

8.6

2.65

89.6

处理2

纳米农药(丙硫戊唑醇)

1

5

5

2

15

12

3

3

13

9

4

4

12

6

4

2

5

20

15

3

2

平均

13

13

4.35

82.9

处理3

赞米尔(戊唑咪鲜胺)

1

7

7

2

11

3

2

2

4

3

11

5

6

4

10

8

2

5

21

15

4

2

平均

12

12

4.7

81.6

清水对照

1

36

8

5

5

18

2

46

14

20

12

3

30

18

12

4

32

11

4

17

5

41

14

6

21

平均

37

37

25.5

7、试验结果评价

1、由调查结果可见,在今年赤霉病大发生的情况下,麦甜组合病穗率最低为8.6%,且发病严重度低,以1级为主;另两个药剂处理最终病穗率和病指都比较接近。从最终病指防效看,以处理1麦甜组合防效最好,达89.6%;处理2纳米农药(丙硫戊唑醇)防效次之,病指为4.35,防效为82.9%;处理3赞米尔(戊唑咪鲜胺)病指为4.7,防效为81.6%。

2、施药后观察,示范地块小麦生长发育正常,目测株高一致,叶色正常,3个处理均未出现药害情况,各处理对作物的安全性较好。

3、田间调查,所有处理小麦纹枯病均为轻发生,未见小麦锈病和白粉病发生,可见3处理对小麦纹枯病均有兼治效果。

8、试验结论

通过本次示范,推荐小麦赤霉病重发年份,预防用药首选麦甜组合(氟唑菌酰羟胺+丙环唑),第二推荐纳米农药(丙硫戊唑醇)或赞米尔(戊唑咪鲜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