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乡村振兴战略下的农村生态环境治理创新探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9-27
/ 2

基于乡村振兴战略下的农村生态环境治理创新探究

黄嘉欣

江门市生态环境局鹤山分局,广东 鹤山 529700

摘要:随着绿色环保理念的深入人心,农村生态环境建设已经被纳入乡村振兴战略中,整个生态环境部门都在加大对生态环境建设与治理的重视力度,多次联合农业农村部门立足于农村的实际情况、现实需求等来创新生态环境治理措施,从而提高环境保护工作效率,达到理想的农村生态环境保护目标。本文分析了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以及在该战略下农村生态环境治理创新的对策。

关键词:乡村振兴战略;农村生态环境;治理对策

0  前言   

乡村生态文明建设过程中,需要不断地创新生态环境治理方法和对策,而且要全面提升相关人员的绿色理念、可持续发展理念,以此来为乡村生态文明发展指引科学的方向,推动并实现乡村生态的统筹化发展,科学规范地运用现代化科技、设备等来实现乡村资源的高效力度,打造出理想的乡村生态环境。

1  乡村振兴战略的背景

   乡村振兴战略自2017年被提出,而且整个十九大报告中也指明了三农问题在乡村振兴战略中的地位,明确了乡村振兴最根本是产业振兴、经济振兴,有关部门为了实现乡村全面振兴,就应积极地带动乡村产业的发展,然而,因为农村区域较为落后、经济与交通条件等的落后,都影响了乡村产业的建设步伐,再加上生态环保意识较弱、信息化水平低等,这些都导致乡村振兴道路上迎来众多的生态问题。总体来看,乡村振兴受到了生态问题的困扰,为了彻底实现农村现代化治理、生态化发展,就必须积极地创新农村生态环境治理策略,农村生态环境的质量必须高质量、高效率,要以达到经济发展与环境建设双赢为目标。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一大基础思路为:全面振兴,实现农业、农村的全面发展、实现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和谐相处,而且要依然维持农民在农村与农业生产活动中的主导地位,要本着因地制宜的原则来逐步推进农业生产,打造出生态化宜居的农村生活环境。乡村生态文明的建设能逐步推动绿色农业生产的实施,从而提高农产品的绿色水平,为整个社会提供健康、绿色的农业产品,打造出高质量的农业发展方式,营造绿色生态环境,促进乡村振兴战略的切实落实。

2  乡村振兴战略下的农村生态环境治理创新对策

2.1提升生态环境保护意识

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社会整体生活水平提高,对于客观环境质量也提出了更高要求,特别是绿色环保理念的深入人心更能提高人们的环境保护意识。所以,乡村振兴战略发展中,必须全面提高乡村公众的生态意识、环保意识,让更多农民掌握生态文明建设的意义,最大程度集中农民精力,体现他们的优势和作用,达到对生态环境的同步治理。地方政府必须强化对生态文明的宣传、教育与重视力度,可以通过广播、培训、微信公众号等模式来宣传生态文化,使得更多的农民了解生态文化,能够主动支持生态环保创新工作。有关部门也要采用针对性措施预防、治理生态环境污染,强化生态建设,做好垃圾分类,打造出良好的环境保护氛围,让更多农民积极参与到农村生态环境治理工作中。

2.2规模化禽畜养殖

    参照国外先进理念,紧密围绕保护与改善农村生态环境的目标,发展规模化禽畜养殖,整个过程中也要重视对禽畜污染的防治,具体可以从以下方面做起:实行规模化禽畜养殖,种养区域平衡一体化,强调畜禽废弃物的综合利用与资源化发展,可以开发一边养畜一边种田的方式,禽畜的排放物可以作为种田的肥料,而且实施规模化禽畜养殖能保证所有的家禽都统一集中养殖,形成规模化养殖专业户,这样就能减少因为禽畜分散所产生的环境污染,规模化养殖能实现规模化处理禽畜废物,而且禽畜排泄物也能集中用于田地的耕作,规模化禽畜养殖场应配设特定的污染处理设施,科学地处理禽畜污水,检测其达到理想的排放标准后才能排放,也可以按照排放规定让其流向市政污水处理厂,经深入处理后才能正式排放。

2.3整合资源,推广农业科技,倡导绿色农业

    充分利用地方资源。鉴于我国不同地域的地理条件与自然环境条件等,使得不同地域有不同的自然资源条件,若农民认知度较低,无休止地开发、利用自然资源,例如:过度开采、过度开垦等都将造成地方自然资源的浪费,影响地方农业的可持续发展,也势必会对自然环境带来不可逆转的影响,甚至增加自然灾害爆发的风险。未来的农村振兴中,必须加大对环境治理力度,引导发展生态农业,实现自然资源与经济收益的同步提高,立足于地方特色资源来合理开采、高效利用,实地考察,因地制宜,建设河道灌溉广场,建设生态经济产业,积极地落实可持续发展理念,最终实现乡村经济的可持续建设与绿色发展。

2.4提升生态文明建设

(1)增加生态文明治理措施

生态文明建设是一项任重而道远的工作,必须将生态文明建设提到一个全新的日程上来,要不断地采取具体的治理措施来提升乡村的生态文明水平,例如:河道清淤,在农村有限的河道水域环境中,必须保持河道或水域的通畅,做好河道清淤处理,将一切淤泥排除在外,维持河道的通畅,促进新鲜水体的流动,而且要对居民生活垃圾实施统一收集、分类回收、集中处理等措施,减少生活垃圾对农村生活环境的负面影响。饮用水是农村生活的必需品,必须做好饮用水保护区建设,打造出专门的饮用水保护区,强化饮用水保护区的定期清理与维护,维持保护区的清洁,从而确保饮用水的安全。一些农村地区地势起伏不平,局部地区存在低洼地势,在这些区域可以增加喜湿植物的种植量,通过这些喜湿植物来吸收低洼地势的水分,维持整个农业生态系统的平衡。此外,还要增加其他生态文明整治措施,实行生活垃圾逐户分类、垃圾统一处理等,通过这种方式来减少生活垃圾对农村生活环境的不良影响。

(2)提高生态文明宣传力度

地方行政部门必须强化自身职能建设,积极地宣传农村生态环保知识,积极开展环保推广活动,带动农民参与其中,大范围宣传绿色农村生活、低碳生活等知识,以此来提升农民的生态文化意识,形成浓郁的生态文明文化氛围。新时期是信息技术时代、更是互联网时代,要充分地借助互联网等技术手段来开通生态文化网站,其中发布生态文明建设的最新进展情况,从中获取广大农民的想法和意见,带动广大农民参加到生态文化宣传与建设工作中,而且要定期地组织生态文明教育活动,为农民提供专业化的指导,让农民认识到生态文明建设的意义,真正地践行农业经济与生态环境的同步建设。

(3)发展乡村旅游业

地方政府也应立足于乡村现实条件与资源等开发出文化景观,将这些景观逐步发展成特色农村绿色旅游资源,为农村经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同时,也改善农村生活环境。乡村旅游景观开发过程中应将自然资源、人文景观等结合起来,充分地开发利用乡村文化、乡村文明,打造出全新的乡村文化旅游产品,达到各层次游客的现实需求,达到文化与旅游的融合式发展。同时,也延长了乡村旅游业产业链,促使当地农民更好地掌握现代化农业科技、先进的种植技术,充分地利用现代技术来提高对环保工作的认知,增强他们的生态环保意识,强化日常生活中的垃圾处理与污水处理,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3  结语

    乡村振兴战略正在被深入地贯彻、落实,在此战略的引导下能够提高乡村生态环境治理工作水平,提高乡村人民的生态意识、环保意识,从而更加主动地配合乡村振兴计划,推动并实现乡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达到预期的农业发展目标计划,实现农村生态化建设,最终达到农业经济与农村环境的绿色、双向发展。

参考文献:

[1] 渠涛.生态振兴[M].中原农民出版社,2019.

[2] 胡兵.中国农村基层治理研究[M].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2016.

[3] 苟文峰.乡村振兴的理论、政策与实践研究[M].中国经济出版社,2019.

[4] 环境保护部环境与经济政策研究中心.农村环境保护与生态文明建设[M].中国环境出版社 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