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桥绿地更新策略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9-27
/ 2

太平桥绿地更新策略

高华

华东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上海  200041

要:面对城市更新、历史修缮、环境提升项目本身所富有的资源禀赋,和历史传承的文化价值,坚持项目设计“以人为本”为市民服务,坚持项目设计“面向未来”,用发展的眼光给予城市特色文化以新的活力,梳理城市内在的文化和文脉,继承和发扬,城市更新和文化传承的关系。

关键词:红色记忆城市文化以人为本城市更新

1项目概况

上海太平桥绿地地处上海市黄浦区中心位置,是“中共一大纪念馆”扩建区的所在地,太平桥绿地地块北邻淮海路、企业天地等上海核心商业、办公区,南邻一片高档住宅片区;东临开发中的超高层办公、商业综合体,西邻新天地商业片区。太平桥绿地的西边,是中共一大会址所在地。

太平桥绿地于 2001 年初步成形,经过 18 年发展,周边业态更趋成熟完善。此次借“中共一大纪念馆”扩建工程的契机,我们将尊重过去、融合未来对其进行整体建筑、景观、市政、湖体改造提升,为周边市民、商办人群、观光游客等提供更为舒适和谐的生活及公共空间,同时提升太平桥绿地的影响力,使之成为可持续城市社区的典范。

2历史的契机

借建党100周年的契机,对“中共一大会址及纪念馆”旁的太平桥公共绿地进行了景观提升改造的设计工作,为市民提供可阅读、可品味城市红色记忆的美丽风景。通过保留太平桥绿地地区的历史特点和新建筑的改造,以及带有一个人工湖的中央绿化开放空间,来创造出一个以人为本,并且非常具有吸引力和市场竞争力的现代化社区。通过加深红色的主题印记,跟随建党百年轨迹,延续历史的主题脉络,展现新时代、新风貌、新景观,对太平桥绿地进行整体景观改造提升,重铸富有特色的绿化开放空间。

应对现状的功能不完善的情况上海太平桥绿地地块项目中,以“延续城市历史文脉,彰显城市文化特色”为目标,寻找老城记忆,传承历史文化、展示塑造上海特色,形成具有红色文化特征、文脉传承、地域特点的特色现代文化生活街区。在和城市的共同发展中,满足绿地街区周边与来往城市居民的功能使用需优化绿地结构,多元地融历史文化、公共休闲等内容形成更具活力和文化创意的红色文化特色互动滨水空间,让单纯的绿地集文化传承、城市生态、休闲娱乐商业旅游为一体。

3更新策略

园林景观的修缮和提升上,顺应一大石库门建筑整体的基调顺应原有的场地肌理,完善街区界面的复合效果,完善街区功能。

3.1红色记忆的信仰——绿化设计

太平桥公共绿地景观提升项目中,设计结合一大纪念馆及太平桥绿地现有基础条件,环太平湖塑造景观,进行城市界面的植物提升。

增加6-7月花期时长,色彩绚丽的花卉品种与秋红色叶比例,突出彩化季节性效果。适当引种金贵红枫、高山杜鹃、紫薇树、丹桂、浙江楠等珍贵植物品种树种,加强保留大树、名树和珍贵树种的保护。使滨湖绿地形成百种花卉植物、百米长花带、百棵枫香等色叶树种。为太平桥绿地打一片欣欣向荣、温暖祥和、花团锦簇的自然景观。环湖滨路太平湖北侧水岸,连续的宽石阶间配置特色植物和四季花镜组合,打造出独一无二的滨湖台地花阶。湖中加造种植槽,种植鸢尾、菖蒲、睡莲等软化驳岸、优化景观的水生植物,塑造出适宜的绿色亲水空间。

经过二十多年,太平桥公共绿地群落结构已经较为稳定,但是也因此形成其郁闭的林地空间,既要打破,又要充分利用原有高大乔木,营造高颜值的城市森林植物组群,更好地体现城市绿地的生态性功能,通过穿梭林中的红色步道,去除一部分病树,长势不良的品种,加入落叶色叶林中,让阳光穿梭进林中,同时通过林中不同光照,形成林下荫生植物群,让人与林之间对话物语,提高绿地开放共享程度,与市民需求融合度加强。

在植物的色彩组织上,主色采用最基调的红色,以辅色黄色、蓝色陪衬,绿色做为背景色。红色象征革命,用来表示共产主义。黄色象征温暖,欢快丰收和希望富有正能量。在蓝色的太平桥湖水,绿色的自然背景下,红色是如此夺目和耀眼,尤其是灿烂的杜鹃映衬着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纪念馆,形成了一条红色风景线,金色的生活线。红色记忆与城市森林兼容,一道可阅读、可品味的城市风景线呈献在市民面前,这是一处独具特色的城市中心花园。

3.2安全是第一位的——太平桥湖体防水设计

一大纪念馆建筑地下室顶板上部局部为太平桥湖池底和绿化种植区的构造,太平桥湖内构造节点较多,需要考虑各节点的抗渗处理。

从设计上,要考虑湖体构造及防水实际需求,不增加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纪念馆地下建筑防水及荷载的压力,特别是在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纪念馆建筑地下室顶板上部新建湖体与原有湖体施工交接面的防渗处理。对原有经过20年沉降,原基层已稳定,局部改造仍可保持其稳定性的湖体,保留原构造作为湖体新防水的基础。新建湖体加厚防水构造,确保湖体构造稳定。防水层采用抗渗钢筋混凝土与弹性体(SBS)改性沥青防水卷材的双保险。

地上部分设计确保游客亲近水体观赏音乐喷泉及水生花卉时的安全,驳岸边入水2米范围内,地坪到池底的尺寸控制在0.7米以内,在体验亲水的同时,安全性更高,不易出现溺水,便于施救。太平湖北岸,呈现尺度加大的宽石阶,并在连续的宽石阶中,加造种植槽配置四季花镜,如此软硬结合塑造出适宜的绿色亲水空间。设计成水下浅水平台区域,以

观景的游人与儿童失足湖中,造成生命的危害。浅水区砌筑种植槽,便于挺水植物种植,通过种植可软化驳岸,提升驳岸的景观效果,柔化硬质驳岸,为市民搭建活动平台,布置音乐喷泉。

3.3太平湖畔大型喷泉——新天地之眼

以《新天地之眼》为主题的多媒体水秀,以明眸为灵感来源,延展其优美曲线体现全方位环绕的视线感受。荷花型的水束从水底向上绽放,化为柔软的细雨落向地面。水秀从不同的视角挖掘喷泉水秀震撼人心的心灵体验其独有的视觉与听觉交织冲击的感受将成为新天地点睛之景。

同时,此水秀作为上海新天地一大纪念馆配套景观,具有时代特征及地域特征,并勾勒出这片土地的历史脉络,通过音乐水秀及影视水幕画面带领观众回顾过去、展望未来、相聚于今天,从听觉和视觉的感官融合出发,讲述新天地所折射出的“上海故事”,展现出新天地文化基因中海派文化、红色文化、国际文化、在地文化的兼容并蓄。

3.4艺术与文化的结合——景观小品

太平桥提升项目在市中心又是一大会址所在地,地理位置和影响力都很重要。设计将会址周边的一大石库门里弄的外貌形态元素保留下来,增添现代化的配套功能及设施,这就是上海城市的红色文脉记忆,与未来生活在今天精彩呈现。

其中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纪念馆广场的景观设计在突出其仪式、等候排队、集散等活动需求的情况下,灵活划分场地太平桥公园整体绿化相结合呈现出一道直通太平湖景观视觉通廊广场水岸亲水平台花台中红花簇拥,一片欢乐祥和的氛围。

沿湖丰富驳岸形式,软化的驳岸线条,修复及优化地面铺装,增加休憩矮及室外家具,更丰富的曲线休闲空间,使一大纪念馆周边绿地精致化。

草池区空间开阔,以大树,草坪为主。台阶及花池,以供游客休憩。

修砌坐凳矮墙,延续历史的主题脉络,加深红色的主题印记,将灰色小青砖运用在一大会址建筑外立面深红色砖的腰线上。红色烧结砖组成百米红色传承步道,漫步其间浸染红色记忆信仰的力量,尽情展现一大纪念地自然生态与人文风采。

4结语

从以城市更新、历史修缮、环境提升为主导的园林设计项目来看,一方面做到对项目整体的物质环境改善,促进社会经济发展,同时也要做到提升城市人文精神,加强文化精神的传承,通过体系上的构建、功能上的转换,以及建筑环境、历史文化与生态环境上的修复与传承,塑造其多样的活力、审美意趣和生活氛围,带给人群足够的吸引力。

参考文献

[1]荣玥芳,蔡海根.“城市双修”理念下工业遗产型历史地段更新研究——以福州造船厂旧区为例.遗产与保护研究,2019(3):28-31

[2] 周媛媛,张钦清. 从红色记忆谈红色主题公园空间节点设计[J]. 百科论坛电子杂志,2021(2):209-210. DOI:10.12253/j.issn.2096-3661.2021.02.261.

[3] 绿色上海.新天地太平桥绿地景观提升,一起来看效果图 [OL]. 上海:绿色上海,(2021-05-24)[2021-05-24].https://mp.weixin.qq.com/s/WkCKAMdFPTKwhbwtLN65M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