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课堂提高学生表述算理的能力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9-28
/ 2

小学数学课堂提高学生表述算理的能力

莫亚男

浙江杭州萧山区瓜沥镇光明小学311200 

著名教育家赫尔巴特说过一句话“所有比较确定的知识,都必须从计算开始。”而算理的理解则为学生计算能力的提高形成了有力的支撑。然而,在现实教学中,教师在计算教学中常常容易忽略学生对于算理的有效理解和表达,而认为学生只要是掌握好了算法,能够正确的计算有关题目就达到了教学目标了。教师采取的教学方法普遍是反腐让学生进行计算法则的联系,从而达到使学生能掌握基本的计算过程和捕捉,即完成所规定的教学任务。这样的教学方式只会使很多学生的“掌握”水平停留在机械的模仿上,之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长此以往的这种忽略学生对算理理解的教学方式必然会样衣学生的拓展思维和创新精神。其实学生能够很好掌握最优化的算法往往是有较清晰的算理的支持,一些计算能力强的学生,算理比一般同学更加清晰化,不但知道如何进行计算,还知道这样计算的理由是什么,这就是所谓追根溯源。

一、算理表达能力欠缺的原因

在经济全球化和知识经济的时代,人与人之间交往日益频繁,语言表达是否准确流利显得尤为重要。联系我的数学教学实际,造成学生在课堂上数学语言表达能力欠缺的原因主要有两方面:

1.学生方面

(1)不想说——学生语言表达意识不强

教师在课堂上的语言霸权,使师生之间的平等对话失去了舞台,学生只会习惯性地复制老师和班级里优秀生的思维,缺少个人的想法和创意。还有部分学生自身性格比较内向,不愿意与人交流,只愿做听众。

(2)不敢说——学生语言表达有障碍

语言表达的心理障碍指的是一个人对于和另一个人或许多其他人的真实或预期的交流相关的恐惧或焦虑程度。当被强迫语言交流时,高度交流恐惧的人倾向于不安,结果就是只要有可能避免就试图避免语言交流。当学生站起来面对众人表达时,普遍会有某种担忧,怕自己的形象不能为他人所接受,或者怕出错。由于学生不敢说,也就难以展示其完整的思维过程,久而久之,学生的创新意识就会受到压制。

2.教师方面

在实际的教学活动中,教师往往放不开,生怕学生听不懂、学不扎实,于是讲的更多。许多时候学生都是被动地接受,大部分学生没有语言表达的机会,即使有了发言的机会,只要稍稍一错,或者是没有在教师所拟定的轨道之上,教师就会立即打断,予以纠正。正因为教师轻视学生的能力,在平时的教学中,学生因获得语言表达的机会不多,主体参与意识得不到加强。尤其是低段数学教学,教师往往习惯于用主观而又“权威”的口吻进行教学,总以为学生年龄太小,不相信他们的能力。也就是说,在课堂上教师没有让学生进行充分的语言表达,限制了学生的思维,长此以往,致使学生不会用数学语言交流。此外,由于数学是一门重要的基础学科,其教学任务比较重,40分钟课堂时间,概念、例题和教师的讲授已经占去了大半的时间,除去练习的时间,学生进行语言表达的时间少之又少。

二、提高学生算理表达能力的策略

教师作为学习的主导者,要在教学中引导学生学好数学必须有目的地为学生创造“说理”的机会,让学生通过“说理”,理清自己的思路,从不同的角度去理解、诠释、掌握概念,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提高思维能力。

1.创设平等宽松的说话氛围——敢于发言

在教学中,首先要营造一个平等宽松的说话氛围,帮助那些想说而不敢说的学生克服心理障碍,消除学生说话时的紧张心理,引导学生敢说。只有让学生敢于大胆的站起来发表自己的想法,才能逐步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在实践中,学生应以自己的方式来建构事物的意义,其过程是师生双方交互作用的历程。在平等、自由、相互接纳的学习气氛中,教师与学生以及学生与学生之间展开充分的交流、讨论,形成学习共同体。学生可以超越自己的认识,改造自己的认知结构,对知识进行重新建构。而教师主要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合作者和引导者。

2.创设多种课堂交流的形式——善于发言

说算理对于学生计算方法的掌握、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具有积极作用。在教学过程中要让学生通过动眼看、动口说、动手做、动脑想,使外部的操作过程与内部的智力活动紧密结合,课堂上应该积极为学生创造良好的说理环境,使学生养成爱说理,爱追根寻底的好习惯,从而更好的了解算理,明确算法,培养他们的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

1)同桌交流。课堂上同桌交流方便,也是课堂教学中让学生发表见解,表述算理最好的方法。特别是新授课时,学生掌握了一定的算理,需要语言及时的总结。同桌间的互相交流,可以使学生更快的理解掌握算理,并能举一反三,灵活运用。而对于后进生,在同桌的带动下,也逐步学会表述算理,正确地解答。

2)小组讨论。小组讨论是课堂中常用的一种方式。当学生在表述算理有困难时,可以以小组形式进行讨论。这样做,可以使每一位学生都有发言的机会,也有听别人说的机会;既有面对几个人发表自己见解的机会,又有面对全班同学表述的机会。学生为了表达本组的意见,更加主动地思考、倾听、组织,灵活运用新旧知识,使全身心都处于主动学习的兴奋中,同时也增加了课堂密度,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3.采取不同的教学方式——乐于发言

1)在学中说。在计算过程中,加强算理教学,重视推理的过程,可以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的计算方法,有助于学生对算理的理解。例如:在教学11-8时,当学生算出结果是3时,教师应当追问:你是怎么想的?让学生能够表述自己的思考过程。在计算练习过程中,应该有目的对学生加强表述算理能力的培养,寓式题练习与思维训练之中。例如:给出算式12×3=?要求学生用数学语言叙述。根据算式的读法、意义、各部分的名称,学生这样说:3个12是多少?12个3是多少?这种语言表达能力的训练,培养了学生的发散性思维能力和灵活运用语言的能力。

2)在用中说。在应用教学中,加强解题思路训练,是提高应用题教学质量的重要一环。而在教学过程中重视学生表述算理能力又是思路训练的一条有效途径。在教学两步计算应用题“某小学买白粉笔80盒,买的彩色粉笔比白粉笔少35盒,一共买粉笔多少盒。”时,先让学生从条件出发借助老师提问说出:根据条件“买白粉笔80盒”和“买的彩色粉笔比白粉笔少35盒,”可以求出买彩色粉笔的盒数;在根据求出的彩色粉笔的盒数和条件中的白粉笔的和数,求出最后的问题“一共买粉笔多少盒”。再让学生从问题出发借助老师提出的问题说出:要求一共买粉笔多少盒,必须知道买白粉笔多少盒,买彩色粉笔多少盒;题中买白粉笔的盒数已经告诉我们,而买彩色粉笔的盒数没有直接告诉我们,所以要先求出买彩色粉笔的盒数,根据题目中的两个条件可以求出这一中间问题。

数学学习的任何内容都应该培养学生有根据、有条理的思维能力。计算的算理是说明计算过程中的依据和合理性,计算的算法是说明计算过程中的规则和逻辑顺序。学生在计算过程中明确了算理和算法,才便于灵活、简便地进行计算,计算的多样性才有基础和可能。

算理表达能力的培养是一个过程,它没有固定的程序,固定的语言,也不是朝夕便能成就的事。只要我们有耐心,有意识地对学生进行训练就一定能收到一个比较满意的效果。实践证明,教学中教师如果能有意识地培养表达能力,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引导学生用精炼、准确的语言说出算理,让学生在说中学,在学中说,不但活跃了课堂气氛,锻炼了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更重要的是培养了学生有条理、有系统地进行思维的习惯,增强了其思维的流畅性。对促进学生的智力发展,促进学生主动、积极地探索知识,提高学生的数学成绩也起到了一定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