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专业统一的串联式案例教学改革与探索-以工程管理专业为例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9-28
/ 2

基于专业统一的串联式案例教学改革与探索-以工程管理专业为例

杨志刚,1, ,李坤1,李晓霞2

东理工大学  山东淄博 255000

淄博职业学院 山东淄博 255000

摘要 : 针对工程管理专业面临课程互相独立,教学实践性不强,课程设计内容分散,教学目标不一致等问题,进行了专业串联式案例方面的改革,介绍了串联式案例教学改革的思路、难点和要点,提出了经验做法,以期能对工程管理专业建设发展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一.引言

工程管理专业作为一个复合型本科专业,包含了工程经济、工程技术、工程管理、工程法律四个平台的专业内容,专业实践性强,技术应用性要求高,课程体系跨度较大,貌似独立繁杂,初学者对教学体系产生一种一头雾水的感觉,但实际上,工程管理专业的课程之间是紧密衔接、环环相扣的关系,学习内容涵盖了建设工程的全生命周期,但由于随着学校课程体系的调整,公共课程与通识教育课程比重不断增加,相应专业课程逐渐减少,再加上“宽口径、厚基础”的现代教育理念,使得所有专业课程的学时不断减少,教学的难度增加,对教学的总体效果产生了不小的影响。突出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1、课程教学互相独立,授课教师缺少沟通,教学目标各自为政

调查发现:许多学生反映在实际工作和学习中不知如何应用所学知识,所学课程之间的组合和前后关系不清晰,由于教师在征订教材、制定教学大纲和授课内容时缺乏沟通,导致教学内容重复、多讲或少讲,甚至有冲突和矛盾的地方,比如钢筋的力学性能这部分内容,在土木工程材料、建筑力学、混凝土结构三门课程中均有介绍,由于缺乏协调和沟通,导致三名任课老师都在此部分内容花费了较多时间重复讲解。

1.2、教学内容拘泥于教材,重讲理论,实践性内容偏少。

部分老师实践经验偏少,教学时不敢大胆从实际工程出发讲解案例,怕讲错心虚,不了解工程的实际需求,反而把过多的精力用到理论公式的推导方面,造成学生实践能力偏低,学习兴趣下降。

1.3部分教师不主动参与教学改革,十几年如一日,教材不变、内容不变、教授方式不变,授课仍是填鸭式满堂灌,学生仍以被动式教育为主。

1.4 课程设计内容分散,目的性不强,实施难度较大。

工程管理专业在18年以前曾经实施过递进式课程设计,作为教学改革的示范曾产生一定的效应,但随着时间的发展,课程设计的难度逐渐增加,尤其是建筑结构课程设计的难度超过了2周课设的容量,而结构课设的内容和质量的下降,影响了后续建筑工程计量计价的课设质量,曾引起一系列的问题,授课内容和课程设计的内容也逐渐出现脱节,最终在19年取消了递进式的课程设计模式。

二、串联式案例教学改革的思路

2.1 组建案例教学改革团队。根据上述列出的工程管理专业面临的问题,已经不是单个老师能独立解决的问题,所以从专业层面统一进行了部署,首先成立了教学改革团队进行案例教学改革,团队成员由各核心课程的主讲教师担任,要求成员责任心强,甘于奉献,不计较个人在教学方面的得失,能够推动案例教学改革的发展。

2.2 工程管理专业串联式案例应作为一个长期的教学资料,是一个需要不断动态调整和优化的教学内容,需要发挥团队成员的集体智慧,是所有团队成员的知识结晶,首先由团队负责人根据教学情况确定一个具体的案例工程,工程规模宜适中,面积在6000平方左右,功能以办公楼为主,结构形式为框架结构,带有部分剪力墙为宜,基础结合筏板基础和独立基础,该项目需要团队成员共同认可,

反复研磨图纸内容,寻找图纸缺失和补充的信息,提出自己修改的意见和建议,当所有成员均认可该案例图纸之后,团队负责人安排建筑CAD的教师对图纸按照各成员的意见进行修改和补充,并提交最终稿案例图纸。

2.3 确定参加串联式案例的课程,由于条件有限,在初次改革中难以将所有的专业基础和专业课程纳入串联式案例改革,所以初选了工程制图与平法识图、土木工程CAD、房屋建筑学、工程力学、钢筋混凝土结构、工程估价等六门课程作为串联案例的实验课程,同时从中选取了四门课程的课程设计参加串联式课程设计的教学改革,用于解决理论课程和课程设计之间的融合与支撑问题。

2.4 确定串联式项目图纸和课程之后,需要给团队成员布置任务,每个成员负责一门或多门课程的教学案例改革,以专业提供的串联式案例为基础和统一主线,充分发掘案例项目在本课程的知识点,创新性的提出自己的解决方案,并理清前置课程和后续课程之间的关系,团队成员之间对案例内容需要反复沟通、审核和确认,希望能够在不同课程之间产生启发,能够利用前置课程的案例数据作为已知条件带入本课程,又能根据后续课程的需求,调整本课程案例的内容和成果,将整个6门课的案例教学打造成一个有机、连续、统一的整体。使得学生在学习时能承上启下,融会贯通,将6门课程的知识点完全融合,有种豁然开朗、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感觉,学习的劲头会更足,通过对后续课程的学习,又温习一遍前序课程的案例,进一步熟悉案例项目,能做到“温故而知新”。通过反复使用这个案例项目,串联式学习,将工程建设全生命周期的设计、施工、计量与计价、施工管理及项目管理的全过程融入到工程识图、CAD制图、房屋建筑设计、建筑结构设计、工程概预算和施工项目管理的课程中,培养学生对专业课程体系的全局观,提高动手能力、自学能力、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都大有裨益。

三、串联式案例教学改革的要点

3.1、要实行改革,首先要解决团队负责人和团队成员的认知问题,提高成员参与的积极性。我们专业在改革之前,首先争取到教务处和学院领导的支持,作为工程管理专业的一项特色改革,校院两级都对该项目进行了大力的支持,分管领导要求团队成员定期召开座谈交流会,定期复盘总结,互相审查和验证,各团队成员统一认识目标,明确各自的任务分工范围。其次,团队负责人要平衡项目改革经费在各门课程和各成员之间的分配,实现多劳多得,优劳多得,充分调动团队成员的积极性。

3.2、提高专业学生认知和参与问题。教学改革初期会改变学生的学习习惯,表面上最明显的是作业量加大,由于案例的完成大部分是在课下完成,学生能够接受少量课程的改革,当面对6门课程全部进行改革后,学生内心可能会产生逆反心理,会流于形式,所以首先由项目负责人对参与学生讲解课程教学改革的目的、方法、思路和意义,让其对串联式案例教学产生兴趣,在具体实施中,由各课程团队成员重点讲解该课程在整个环节中所扮演角色,怎样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让学生充分认识到学这门课知识的目的不仅仅是为了这门课,而是会直接影响到后续课程的学习,可以避免进入为了学分而学习的误区。

3、积极调研学校其他专业类似教改情况,吸取它们的先进经验,积极参加教研改革会议,加强与同行的沟通和交流,积极同学生代表沟通,了解他们在执行改革时的困难。

四、结语

在我校工程管理专业需要参加专业评估的大背景下,专业的发展离不开教学改革,离不开全体老师的参与,也需要专业学生的积极配合,针对我们专业面临课程互相独立,教学实践性不强,课程设计内容分散,教学目标不一致等问题,专门组建了教学改革团队,全力推行工程管理专业在串联式案例方面的改革,本文从串联式案例教学改革的思路、难点和要点方面进行了介绍,提出了自己的经验做法,以期能对工程管理专业建设发展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参考文献

[1]余胜泉,杨晓娟,何克抗.  基于建构主义的教学设计模式[J]. 电化教育研究. 2000(12)

[2] 张志俊 . 任务驱动教学法与项目教学法在高职教学中的联合运用 [J]. 武汉船舶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0,9(3).

[3] 陈效军 , 等 . 任务驱动式教学浅谈 [J]. 中国科技信息 ,2006,(16).

[4]吴静 . 项目教学法与任务驱动教学法的异同比较 [J]. 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1,10(3).

 [5] 运用任务驱动教学法促进高职学生反思学习[J]. 工业技术与职业教育. 2010(03)

作者简介:杨志刚,工学硕士,副教授,系主任,研究方向:BIM信息技术及信息化教学;李坤,工学硕士讲师,工程结构及信息化教学;李晓霞,理学硕士,讲师,研究方向:信息化教学改革。

基金项目: 山东理工大学2022年教学研究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