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哈尔滨儿童医院影像科 黑龙江 哈尔滨 150010
【摘要】目的:分析小儿中枢神经系统感染诊断中CT和MRI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本院2020年4月~2022年4月接收的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患儿30例,所有患儿均先后行CT检查和MRI检查,对比检查结果。结果:CT细菌性感染诊断准确率低于MRI,病毒性感染诊断准确率高于MRI;CT病毒性脑炎、结核性脑炎、化脓性脑炎、脑囊虫病的总诊断准确率低于MRI;差异显著(P<0.05)。结论:小儿中枢神经系统感染诊断时,MRI具有更优的疾病类型及细菌性感染检出效果,而CT则具有更优的病毒性感染检出效果,实际应用中,可以诊断需求为依据,借助MRI检查,促进诊断准确率进一步升高。
【关键词】小儿中枢神经系统感染;CT;MRI;诊断
中枢神经系统感染属于神经内科常见疾病,以儿童为主要发病群体,特别好发于婴幼儿,发病后昏迷、抽搐症状容易出现,甚至可能造成窒息死亡。因此,临床需及时的、准确的诊断该疾病,使患儿能在最佳时机接受相应治疗,进而改善预后情况。目前,临床诊断小儿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时,CT、MRI均是常用手段,研究[1]指出,MRI具有较高的组织分辨率、较高的图像清晰度,可对病变范围、病变严重程度、病变数目等作出明确,但检查时间较长,且检查费用高,区分周围水肿、炎性病变时难以鉴别,也有研究[2]认为,CT可将病变部位形态、病变性质等显示出来,却不能有效的检出微小病灶和血管畸形1cm以内的。基于CT和MRI各具优缺点,所以小儿中枢神经系统感染诊断时最佳方式的选择也成为重要研究内容。本研究以本院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患儿为研究对象,对比了CT和MRI的诊断效果,为临床合理选择提供参考。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本院2020年4月~2022年4月接收的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患儿30例,男19例,女11例;年龄9个月~9岁,平均(4.65±1.15)岁;细菌性感染17例,病毒性感染13例;病毒性脑膜炎11例,结核性脑炎8例,化脓性脑炎6例,脑囊虫病5例。纳入标准:(1)符合诊断标准;(2)综合临床症状、既往感染病史、脑脊液细胞学检查、实验室检查确诊;(3)无CT、MRI检查禁忌症;(4)家长知情同意。排除标准:(1)合并其他感染;(2)合并其他严重组织器质性疾病;(3)存在智力障碍、认知障碍。
1.2方法
所有患儿均先行CT检查,再行MRI检查,具体方法如下:
(1)CT:仪器采用GE512排能谱CT,扫描时,层厚1mm,螺距3mm,开展螺旋扫描,对病变形态、病变边缘等情况做出观察;完成CT扫描后,整理、分析影像学图像资料。
(2)MRI:仪器采用飞利浦3.0T磁共振 MRI超导型扫描仪,层厚5mm,层间距0.5mm,检查分别在矢状面、冠状面、横断面进行,以T1WI/SE、T2EI/SE作为扫描序列,以联合间线为基准,矢状面、冠状面、横断面均包括;之后将0.4mL/kg钆喷酸葡胺注射液经肘静脉注射,速度控制在2~4mL/L,注射完成后,实施增强扫描。
1.3观察指标
以临床综合确诊结果为金标准,观察CT、MRI检出情况。
1.4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22.0统计分析,数(n)和率(%)表示计数资料,利用检验,P<0.05表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细菌性感染和病毒性感染诊断准确率比较
CT细菌性感染诊断准确率低于MRI,病毒性感染诊断准确率高于MRI,差异显著(P<0.05),见表1。
表1 CT、MRI细菌性感染和病毒性感染诊断准确率比较n(%)
感染类型 | n | CT | MRI |
细菌性感染 | 17 | 7(41.18)* | 16(94.12) |
病毒性感染 | 13 | 12(92.31)* | 10(76.92) |
注:与MRI相比,*P<0.05。
2.2不同类型诊断准确率比较
CT病毒性脑炎、结核性脑炎、化脓性脑炎、脑囊虫病的总诊断准确率显著低于MRI(P<0.05),见表2。
表2 CT、MRI不同类型诊断准确率比较n(%)
感染病型 | n | CT | MRI |
病毒性脑炎 | 11 | 7(63.64) | 10(90.91) |
结核性脑炎 | 8 | 5(62.50) | 7(87.50) |
化脓性脑炎 | 6 | 4(66.67) | 5(83.33) |
脑囊虫病 | 5 | 3(60.00) | 4(80.00) |
合计 | 30 | 19(63.33)* | 26(86.67) |
注:与MRI相比,*P<0.05。
3讨论
尽管中枢神经系统能够较强的抵御各种病原体,但如果感染了脑和脊髓,脑功能障碍、脑组织炎症反应、脑结构变化容易发生,若不能在早期及时诊断、及时治疗,甚至可造成患儿死亡。目前,相关研究已经较为充分的认识了中枢神经系统的致病机理、病原学特征,认为可能的致病菌包含病毒、细菌、真菌、寄生虫、立克次体等,临床上主要呈现为细菌性感染和病毒性感染[3]。不过,由于缺乏特异的临床症状,加之病原体多元化,增加了早期诊断的难度。现阶段,临床诊断小儿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时,病原学(脑脊液)检查为金标准,其可将出血病变、脑组织炎症感染等反映出来,但仅行检查时并不能提供充足的定性诊断证据,不利于准确鉴别感染类型,同时脑脊液标本收集时的创伤性较大,部分家长认可程度较低,限制了其临床应用
[4]。
近年来,随着影像学技术的发展,小儿中枢神经系统感染诊断中开始应用影像学方法,其中最为常用的就是CT和MRI,二者均可将颅内结构性病变迅速、直观、准确的显示出来,不过二者各具不同的优缺点。CT的优势体现在费用低、无创、检查速度快等,颅脑不同横断面的解剖关系、组织结构基本能显示出来,不过对于微小病灶和血管畸形<1cm显示不足,且受到骨骼重叠部分的影响,影像中存在伪影,使诊断难度增大。MRI的分辨率较CT高,可将病变部位清晰的显示出来,利于对病变范围细致的观察,并能判断病灶与周围组织的结构关系,使诊断效果明显升高,但其需较长的检查时间,检查费用也较好,且不能良好的区分周围水肿和炎性病变本身,存在一定局限性。有研究指出,MRI诊断颅内真菌感染时,特征性改变并不会出现,极大影响其与脑膜炎等疾病的鉴别[5]。本研究观察发现,在不同疾病类型诊断准确率方面,MRI显著高于CT(P<0.05),而在不同感染类型诊断准确率方面,MRI与CT各具优势,该结果提示,CT具有诊断病毒性感染的优势,但软组织病变不能确诊时,可行MRI检查,促进诊断准确率升高。
综上,小儿中枢神经系统感染诊断时,因发病急、病情进展快,诊断时间要尽量缩短,可首选CT检查,当CT检查无法准确诊断,要立即开展MRI检查,尽早确诊、尽早治疗,使患儿疾病尽早康复,提高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罗少林,欧阳军平,张立洲.CT及MRI对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的诊断效果分析[J].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2020,30(17):57-58.
[2]张书有.CT和MRI在小儿中枢神经系统感染中的诊断[J].临床研究,2020,28(03):139-140.
[3]郝凯.CT和MRI在小儿中枢神经系统感染中的诊断分析[J].首都食品与医药,2019,26(05):78.
[4]侯艳霞,马强,包丽霞,等.低场磁共振在小儿手足口病合并中枢神经系统感染中的诊断价值[J].山西中医学院学报,2019,20(01):58-59.
[5]韩钊定,郭萍,杜永国,等.儿童中枢神经系统感染行脑CT检查的价值分析[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7,27(04):915-9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