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警性护理干预在乳腺癌化疗患者静脉血栓风险预防中的应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9-28
/ 2

 预警性护理干预在乳腺癌化疗患者静脉血栓风险预防中的应用

陈欢

株洲市二医院(株洲市肿瘤医院)  护理部  湖南株洲   412005

【摘要】目的:分析预警性护理在乳腺癌化疗患者静脉血栓风险预防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以我院2020年9月-2022年4月收治的96例乳腺癌化疗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抽签法分为对照、观察组,各48例,前者为常规护理,后者加用预警性护理,比较两组静脉血栓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总发生率为4.17%低于对照组的18.75%(P<0.05)。结论:表明预警性护理可有效预防静脉血栓发生,在乳腺癌化疗患者静脉血栓风险预防中的效果确切,值得推广。

【关键词】预警性护理;乳腺癌;化疗;静脉血栓;风险;预防

    乳腺癌是临床常见的肿瘤科疾病,而化疗是该疾病患者的重要治疗手段,因手术治疗清扫了患侧淋巴结,术后患者仅健侧上肢血管可供输液,虽可经外周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建立有效的静脉输液通道,从而保障化疗顺利进行,有效发挥安全、方便等优势,可有效减轻患者痛苦,但随着临床研究深入,化疗PICC导管应用所致的上肢深静脉血栓问题日渐突出,可造成患者上肢疼痛、肿胀,严重影响患者术后恢复以及生活质量[1]。因此,积极预防患者化疗后静脉血栓发生,改善其预后是其关键。而预警性护理是一种超前预防性护理模式,可依据患者存在高危因素及潜在危险进行针对性预防干预,可有效减少并发症发生[2]。鉴于此,为进一步探究预警性护理的应用效果,我院以2020年9月-2022年4月收治的96例患者为例分析,具体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20年9月-2022年4月收治的乳腺癌化疗患者96例,纳入标准:①均经手术病理学确诊;②术后辅助化疗,并进行PICC导管输液者;③均自愿参与实验,签署知情协议书;④病历资料完善。排除标准:①合并重要脏器功能不全者;②患有严重恶性肿瘤者;③存在凝血功能障碍者;④患有神经中枢异常、智力损伤者;⑤存在发音不畅、听力受损等沟通障碍者;⑥患有新冠肺炎、肺结核等传染性疾病者;⑦病历资料缺损或丢失者。随机分为两组,各48例,对照组年龄24-65岁,平均(45.62±3.62)岁;体重指数19-23kg/m2,平均(21.25±1.12)kg/m2。观察组年龄23-66岁,平均(45.66±3.72)岁;体重指数20-24kg/m2,平均(21.23±1.11)kg/m2。两组年龄、体重指数等资料比较无差别(P>0.05)。

1.2方法

    对照组为常规护理,即日常维护患者PICC导管,向患者及其家属说明化疗后静脉血栓的危害性,指导患者尽早下床活动,并告知尽早活动对静脉血栓的预防作用,指导患者保持健康的生活、饮食习惯。采用多普勒超声检查患者是否存在血栓,若存在,需遵医嘱尽早进行抗凝剂干预等。

    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进行预警性护理,包含:①风险评估:参照深静脉血栓形成风险评估量表(Autar评分)进行患者静脉血栓形成风险评估,依据患者评分分为低危、中危、高危3个等级,总分>10分时表示有深静脉血栓风险。②10分护理:记为蓝色风险(低危),预警患者有发生静脉血栓可能,需对患者肢体进行监测,遵医嘱给予抗凝干预,指导患者完成手功能锻炼,即手握握力球锻炼,20次/d,保持循序渐进,以前臂肌肉紧绷、血管受压为目的,促使血液回流。②11-14分护理:记为黄色风险(中危),预警患者已发生静脉血栓,出现肢体肿胀、疼痛表现,需进行超声检查确定具体情况,遵医嘱给予患者低分子肝素抗凝,嘱咐患者保持绝对的卧床休养,加强巡视,密切关注其上肢颜色、皮肤颜色等变化,给予有效治疗。③15分以上护理:记为红色风险(高危),预警患者静脉血栓严重,出现患肢肿胀明显、疼痛剧烈等表现,需及时进行抢救准备。

1.3观察指标

    随访1个月,记录静脉血栓发生率。诊断标准:导管侧肢疼痛、肿胀明显,臂围增加,经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示,血管管腔实质性回声明显,探头加压可使管腔压瘪,若不完全堵塞,可在管腔血栓边缘见点状、条带状彩色血流;若完全堵塞,可见血流信号突然中断。

1.4统计学方法

    以统计学软件(SPSS23.0)分析,计数资料以率(%)描述,取x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观察组静脉血栓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对比两组临床疗效[n,%]

组别

例数

锁骨下静脉血栓

腋静脉血栓

肱静脉血栓

总发生率

对照组

48

1(2.08)

5(10.42)

3(6.25)

9(18.75)

观察组

48

0(0)

1(2.08)

1(2.08)

2(4.17)

X2

5.031

P

0.025

3讨论

    乳腺癌化疗患者常出现上肢静脉血栓,主要是因化疗药物可直接损伤患者血管内皮,使内皮促凝机制启动,蛋白C与S等抗凝物质释放减少,增加了静脉血栓形成风险,导致患者肺栓塞发生率提升,严重可导致患者死亡,故加强乳腺癌化疗患者深静脉血栓预防尤为重要

[3]。临床常规护理更注重患者疾病治疗,故护理的局限性较大,很难达到理想效果,而预警性护理是近年来临床广泛应用的超前护理模式,可对患者血栓形成风险进行有效评估,继而拟定个性化护理方案,有效预防患者静脉血栓发生。

    本研究对比分析证实,观察组静脉血栓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表明预警性护理可有效减少静脉血栓发生。因该护理遵循超前预防性护理理念,可合理判断患者存在的血栓形成风险因素,并对患者血栓形成风险程度划分等级,继而为患者制定个性化针对性护理方案,即三级预警方案,有效降低患者血栓风险发生[4]。且借助Autar评分判断,可依据患者实际情况判定静脉血栓风险程度,将患者分为蓝色、黄色及红色风险3个等级,其中蓝色风险患者以加强监护,强化患者患侧肢体活动及抗凝药物干预为主,从而逐步消除患者上肢血液流行缓滞状态,促使其血流恢复至正常;而黄色风险患者以抗凝治疗、控制静脉血栓进展及积极消除血栓为主;红色风险患者需积极实施抢救工作准备,从而保障患者安全,可见三级预警护理有效发挥系统、严谨及全面等优势,可为患者量身制定护理计划,确保为患者提供最佳的静脉血栓预防护理,积极改善患者预后,减少静脉血栓发生[5]

    综上所述,给予乳腺癌化疗患者预见性护理,可有效促使患者血流状态恢复正常,减少静脉血栓发生,从而保障患者化疗安全,对患者预后改善有重要意义,值得临床大范围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商芳,徐芳,高芳宁.精细化护理干预预防乳腺癌PICC置管化疗患者导管相关性上肢深静脉血栓的价值[J].血栓与止血学,2022,28(03):1045-1046.

[2]吴言歌,王丽.集束化护理干预对乳腺癌化疗PICC患者血液流变学及上肢静脉血栓发生率的影响[J].实用医药杂志,2020,37(3):272-274.

[3]杨云,杨晓.针对性护理对乳腺癌术后PICC置管化疗患者导管感染及静脉血栓发生率的影响[J].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2021,21(11):150-151,155.

[4]韩娜,李英,刘延锦,等.风险预警评估在乳腺癌患者化疗期间输液港抽回血受阻中的应用[J].河南医学研究,2021,30(20):3818-3822

[5]张学芳,杜大军,庞雯雯.并发症预警模式护理在经胸壁输液港化疗乳腺癌患者中的应用效果[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22,28(3):378-3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