樟树市人民医院 江西省宜春市 331200
摘要:目的:老年心血管内科护理管理风险及其防范探究。方法:将2021.04-2021.09我院未实施风险管理的50例老年心血管内科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对照组,将2021.10-2021.02在我院接受风险管理的50例老年心血管内科患者作为观察组。结果:观察组患者投诉率、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风险管理能够降低老年心血管内科患者发生护理风险事件的几率以及投诉率,患者对护理满意度高。
关键词:心血管内科;老年人;护理风险管理;防范
心律失常、高血压、心脏病等均为心血管内科常见病,该类疾病具有病情重、变化快等特点,加上该科室以老年患者居多,其生理、心理等方面均较年轻群体更为弱势,因此更容易受到外界环境以及疾病本身的影响,提高护理风险[1]。本次我院随机选取2021.04-2021.02的老年心血管内科患者共100例,其中50例经风险管理,应用价值较高。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随机选取2021.04-2021.02我院收治的100例老年心血管内科患者,将50例未经风险管理的患者纳入对照组,另50例接受风险管理的患者纳入观察组。对照组中共有28例男性,22例女性;年龄61-84岁,均值(71.35±3.62)岁。观察组包括男性26例,女性24例;年龄62-83岁,均值(71.48±3.52)岁。两组一般资料(P>0.05),有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未经风险管理,仅采用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在分析护理风险后,给予风险管理措施,方法如下:(1)风险管理制度构建:有心血管内科护理人员共同分析老年患者的特征,制定相对应的风险管理介入制度,由护士长定期进行工作质量的检查和考核,并将最终的考核成绩与护理人员绩效挂钩。(2)严格用药管理:要求护理人必须充分参考老年患者的实际病情遵医嘱规范化用药。如果患者应用了镇定类药物,需待其完全清醒后方可下床走动;如果患者服用了降血糖、降血压药物,需嘱其移位或变换体位时必须要缓慢;在为静脉输液患者护理时,必须坚持无菌原则,并提醒其维持固定的输液速度,不可自行调整。(3)加强安全管理:为患者增加呼唤铃、防护栏,避免其坠床或跌倒;尽可能维持地面的清洁与干燥,并在卫生间等相对比较湿滑地面的设立“小心跌倒”等警示牌,提醒患者注意防范;在患者饮食时,叮嘱其尽量多食用易消化类饮食,注意多咀嚼,避免哽咽;如果患者需要长期卧床休养,护理人员应该注意定期更换床单、被褥等用品,并为其行体位更换指导,避免压疮。
1.3观察指标
(1)记录两组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率、患者投诉率。(2)比较两组护理满意度。
1.4统计学分析
实验数据采用SPSS24.0软件处理,计数资料以“n,%”表示,采用X2检验;计量资料以“”表示,采用t检验,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患者投诉率和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率
相较对照组,观察组患者投诉率、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率明显更低(P<0.05)。如表1所示:
表1 患者投诉率和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率(n,%)
组别 | 例数 | 护理风险事件 | 患者投诉率 | |||
坠床 | 跌倒 | 哽噎 | 发生率 | |||
对照组 | 50 | 2(4.00) | 2(4.00) | 3(6.00) | 7(14.00) | 4(8.00) |
观察组 | 50 | 0(0.00) | 0(0.00) | 1(2.00) | 1(2.00) | 0(0) |
X2值 | - | - | - | - | 4.891 | 4.167 |
P值 | - | - | - | - | 0.027 | 0.041 |
2.2护理满意度
相较对照组,观察组护理满意度明显更高(P<0.05)。如表2所示:
表2 护理满意度(分,)
组别 | 例数 | 护理质量 | 风险管理 | 环境管理 | 职业素养 | 服务态度 | 操作水平 |
对照组 | 50 | 85.88±4.90 | 88.89±2.75 | 86.48±3.24 | 87.33±3.10 | 84.32±5.71 | 89.05±3.86 |
观察组 | 50 | 93.38±3.36 | 93.45±2.48 | 94.56±2.79 | 94.41±2.51 | 90.43±4.32 | 93.51±2.51 |
t值 | - | 8.924 | 8.707 | 13.365 | 12.551 | 6.036 | 6.849 |
P值 | - | 0.001 | 0.001 | 0.001 | 0.001 | 0.001 | 0.001 |
3、讨论
临床将护理人员在工作期间,采取评估、识别、处理等措施,降低或防止现有以及潜在的医疗风险,以此将发生医疗事故的几率以及事故对医院、患者带来的经济和身心健康所产生的重大危害、损伤降低的行为称之为风险管理[2]。心血管内科作为护理风险高发区,老年患者作为高风险人群,有必要采取相关的风险管理措施,以提高该科室护理人员的风险意识和自觉意识,同时有效规避护理风险,使整体的护理质量明显改善[3]。
本次我院通过评估心血管内科的护理风险,发现环境因素(病床太高、地面积水、厕所无防滑垫、呼叫器数量不足等)、老年患者自身因素(老年患者的生理功能、身体机能逐渐衰退,反应相对较慢,适应能力不强等)以及护理人员因素(护理经验欠缺、技术水平不足、用药或护理操作不当等)均与该科室护理风险密切相关
[4]。基于此,我院结合上述因素,积极进行风险管理制度的构建,同时要求护理人员注意为患者实施严格用药管理、加强安全管理等针对性防范措施,取得了较好效果,证实了该法的可行性,值得在临床应用、推广[5]。
参考文献
[1]高永平,张玲玲,王小红,等.某三甲医院心血管内科住院的老年患者参与口服用药安全行为的现状及相关影响因素[J].中国老年学杂志,2022,42(10):2513-2518.
[2]郭丽丽,代洁玉,赵云,等.集束化护理干预在预防老年心血管危重患者院内压力性损伤中的应用效果[J].武警后勤学院学报(医学版),2021,30(12):48-50.
[3]崔虹,陈凌,林丽霞,等.基于积极心理学理论的心理干预对老年冠心病患者心血管不良事件及再住院率的影响[J].现代临床护理,2021,20(11):43-47.
[4]孙君珍,王志敏,蔡媛媛,等.护理风险评估联合预防式护理干预对心血管病患者并发症及心血管风险事件发生率的影响研究[J].中国基层医药,2020,27(04):489-492.
[5]严雨花,吴洁研,殷亚静.抑郁、心理弹性对心内科老年患者自我护理能力的影响及衰弱的调节效果[J].护理实践与研究,2020,17(13):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