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华艺术学校 15381702800
摘要:本文从西周乐德之教对国子“中、和、祗、庸、孝、友”古老朴素的培养目的和当代教育对人才全面发展“德、智、体、美、行”中“德”的培养目的分别进行了分析与阐述,论述了两者之间存在递进与传承的关系。结合中国时代发展对教育的要求,提出了当代中小学音乐课堂德育教学内容的拓展与音乐教师的政治素养提升的策略,以期在音乐课堂人才培养过程中,增加学生文化自信、民族自信,积极践行德育课程的培根铸魂使命。
关键词:乐德;德育; 音乐课堂
中国素以“礼仪之邦”著称,音乐文化及教育渊源流传,并在漫长的岁月中不断承续、丰富和完善起来,是人类生存与发展的精神需求,并成为文化传承和创新的精神载体。①根据现存文字资料中有关学校和音乐教育的记载,是五帝时期的“成均”之学,其主要教学内容为礼乐教育,内容涉及祭祀、宗教、习礼等,重视礼乐的教化作用,到了周代统治者设置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礼乐机构——春官。据《周礼·春官·大司乐》记载:“大司乐掌成均之法,以治建国之学政,而合国之子弟焉。凡有道者、有德者,使教焉,死则以为乐祖,祭之以瞽宗。以乐德教国子,中、和、祗、庸、孝、友,以乐语教国子,······”可见音乐教育是周代教育的一个主要内容,其对国子的教育目的中“乐德”为首要内容,国子在乐语、乐舞的艺术氛围中致力于中正敦厚、谨敬庸和、纯孝友爱的政治品格的塑造,“乐德”的养成不仅是国子尊崇政治地位的标志,而且影响他们艺术化、审美化、徳化的人生进程。
关于乐德的解释,学术界大多依据《郑注》,即中,犹忠也;和,刚柔适也;祗,敬;庸,有常也;善父母曰孝;善兄弟曰友。“孝友”的品格在宗族的伦理亲情中具有积极的意义,孝敬尊长、友爱手足也进而要求在政治层面有“衹敬”的品格,衹敬宽和与孝顺友爱的品格成就了“中和”精神的品质基础,果敢中正、刚柔相济成为国子培养目标的最高境界。
随着朝代的更迭与社会的进步,当今时代在我国受教育已经不是部分统治阶级的特权,而是已经成为普及到每位公民的权利和义务,坚持追求“德、智、体、美、行”全面发展的具有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独立个性的社会主义现代化需要的各级各类人才。德,包括价值观念、道德品质、政治态度、遵纪守法、文明行为,也就是“有社会主义觉悟”,使受教育者能够从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出发处理个人与自然、与他人、与社会的关系;智,包括科学文化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智力的发展,也就是“有文化”;体,主要指受教育者身体的生长、发育、技能的成熟,体力、体能、体魄、体质的增强;美,包括感受美、鉴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以及高尚的审美情操的发展,培养受教育者对美的追求;行,指实践智慧与能力,包括践行善于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决策能力,善于组织、调动、协调各方面的力量想方设法顽强地、创造性地执行与完成的能力,也就是培养青少年学生应有的综合实践能力,是一种综合性质的重要素质。②音乐教育通过音乐艺术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观点,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有益于学生形成高尚的思想情操,更好地满足社会主义新时代对人才培养的要求。
西周礼乐乐德中,对教育对象的培养目的是使受教育者(国子)成为拥有果敢中正、刚柔相济、谨敬庸和、纯孝友爱的品格特性的统治者,这其中蕴含的古老而朴素的做人处事的道理,在中国教育的历史上经过多少朝代更迭,依旧一脉相承,历久弥新。在中国社会主义新时代的大背景下,人才培养过程中德育作为学生全面发展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并且处于引领地位。它集中体现了我国教育的价值取向和社会政治性质,在学生的全面发展中起着定向和动力的作用。从中外音乐教育的发展历史中,我们可以看到音乐教育在人的全面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在学校课程中,音乐教育是实施审美教育的重要手段之一,而德育应当始终贯穿渗透在音乐教学中,运用生动的音乐形象和优美动人的旋律使学生在感情上产生共鸣,在潜移默化中润物细无声地有效受到德育教育。
音乐课堂是音乐教育工作中最基本的组织形式,是各年龄层次音乐教育的中心环节,是获得德育教育和音乐基本知识与技能的重要途径。因此,课堂教学的组织尤为重要,教学过程是在教师的主导作用下以学生为中心,师生双边活动的过程。音乐教师作为音乐教育情境中的重要因素,在掌握系统性、综合性的音乐理论知识及音乐专业技能外,还需要进一步提高自身政治素养和政治自觉,教师在完成教材内容的基础上,要围绕我国新时代旋律选取各类有积极主题意义的文艺作品来拓展教学。教学形式也可以拓展到演唱、演奏、欣赏、实践、排演等。让学生在参与和实践的过程中,增加文化自信、民族自信,积极践行德育课程的培根铸魂使命。
参考文献:
①杨和平、郑茂平.音乐教育学教程[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20 :P6
②王道俊、郭文安.教育学(第七版)[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8:P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