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教育对消化内镜检查患者负性情绪及满意度的影响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10-10
/ 2

健康教育对消化内镜检查患者负性情绪及满意度的影响

张玲

成都市第七人民医院天府院区,610000

摘要:目的:探究健康教育对消化内镜检查患者负性情绪及满意度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6月-2019年6月于笔者所在医院接受消化内镜检查患者94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47例与参照组47例,参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试验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健康教育,对比两组护理前后焦虑、抑郁评分、疼痛评分及护理满意度。结果:护理前两组焦虑、抑郁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试验组焦虑、抑郁评分均明显低于参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试验组疼痛评分低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总满意度为97.87%,明显高于参照组的80.8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给予消化内镜检查患者健康教育,可改善焦虑、抑郁等负面情绪,减轻疼痛,提高护理满意度。

关键词:健康教育;消化内镜检查患者;负性情绪;满意度;影响

引言

胃肠息肉为患者的胃肠黏膜组织上发生的局限性增生组织凸起,且凸起部位延伸至腔内,在临床中属于常见疾病。胃肠息肉过大时会导致患者发生胃肠道出血,严重时会引起癌变,对患者的生命安全带来的威胁极大。随着近几年消化内镜技术的发展,因该技术治疗下具有创伤小、术后恢复快等优势,胃肠息肉内镜手术治疗已在临床中广泛应用,为提升治疗效果。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8年6月-2019年6月于笔者所在医院接受消化内镜检查患者94例。纳入标准:符合消化内镜检查适应证。排除标准:精神疾病;严重脏器功能不全;严重免疫系统疾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47例与参照组47例。参照组男27例,女20例;年龄23~76岁,平均(46.74±5.37)岁;胃镜检查23例,肠镜检查13例,胃肠镜联合检查11例。试验组男26例,女21例;年龄23~77岁,平均(47.11±5.48)岁;胃镜检查25例,肠镜检查14例,胃肠镜联合检查8例。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患者知晓本次研究并签署知情同意书,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

1.2 方法

参照组实施常规护理,检查前为患者讲解消化内镜检查具体内容、注意事项、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及操作流程等,使其了解检查意义与目的。操作期间嘱咐患者取适宜体位,若出现不适反应应立即向医生汇报。检查期间对患者生命体征等进行密切监测。试验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健康教育,具体内容如下:(1)检查前健康教育。将消化内镜检查意义与目的详细介绍给患者及家属,讲解检查对疾病治疗与诊断的必要性。将可能发生的风险及应对方法告知患者,需取得患者知情同意。进入检查室后,调节检查室温度,加强人文关怀,询问患者是否紧张,主动与患者沟通,并再次宣教消化内镜检查过程,告知操作过程中可能出现恶心、疼痛、腹胀等症状,可播放舒缓音乐缓解其负面情绪。(2)检查中知识宣教。检查期间,对血氧饱和度与生命体征密切监测,一旦出现不良反应,应立即停止并予以处理。在检测过程中给予患者相关知识宣教,改善不良情绪,减少应激反应。(3)检查后健康教育。检查结束后告知患者已顺利完成检查,帮助患者整理衣物,将呕吐物与口水擦拭干净,询问患者是否出现不适症状,若有明显腹胀、腹痛,可通过按摩方式加快气体排出。

1.3 观察指标及评价标准

(1)分别于护理前后应用焦虑自评量表与抑郁自评量表评价两组焦虑、抑郁情况。焦虑自评量表评分分界线为50分,50~59分为轻度焦虑,60~69分为中度焦虑,≥70分为重度焦虑;抑郁自评量表评分分界线为53分,53~62分为轻度抑郁,63~72分为中度抑郁,>72分为重度抑郁。(2)应用视觉模拟疼痛评分法评价两组护理后疼痛情况。0分提示无疼痛,1~3分提示轻度疼痛,4~7分提示中度疼痛,8~9分提示重度疼痛,10分提示严重疼痛。(3)采用医院自制护理满意度问卷调查表评价护理满意度,内容包括服务流程、病房环境等。满分为100分,不满意:<70分;满意:70~90分;十分满意:>90分。总满意度=(十分满意+满意)/总例数×100%。

1.4 统计学处理

研究数据采用SPSS21.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字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护理前后焦虑、抑郁评分对比

护理前两组焦虑、抑郁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试验组焦虑、抑郁评分均明显低于参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两组护理后疼痛评分对比

护理后,试验组疼痛评分为(4.12±1.03)分,明显低于参照组的(6.77±1.21)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1.433,P=0.000)。

2.3 两组护理满意度对比

试验组总满意度为97.87%,明显高于参照组的80.8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胃肠息肉的发生与日常生活饮食习惯有着密切关联,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饮食习惯的不断改变,长期不良生活饮食习惯下导致胃肠息肉疾病的患病率明显上升。消化内镜手术是目前临床治疗该病的主要方法,通过治疗能够将病灶切除,改善患者临床症状。但由于多数患者缺乏对疾病和手术相关知识的掌握度,致使患者会出现过度焦虑恐慌情绪,而严重不良情绪会增加患者的手术应激反应,影响手术效率及康复效果。为进一步提高该病治疗效果,此篇文章中对其患者治疗过程中开展了健康教育服务,并取得了较好的护理效果。此护理措施主要是通过加强风险评估,对患者开展针对性的认知教育和情绪安抚工作,同时做好相应的手术处应急准备,因此能够有效提升患者的认知度和配合度,确保手术顺利进行。术中通过加强对患者的监护力度、情绪安抚以及娴熟的护理配合,进一步提高手术效率及安全性;在术后对患者开展针对性的饮食管理以及康复指导干预,可提高患者术后肠道功能恢复效率,减少不良饮食对肠道造成的刺激而引起并发症发生;最终能够有效提高患者身体恢复效果。

综上所述,将健康教育服务应用站胃肠息肉消化内镜手术患者治疗中,可有效提升临床护理管理质量,增强患者治疗期间的身心舒适度和配合度,减少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促进患者身体恢复效率,最终使临床护理工作得到患者的认可及满意。

结语

随着现代“生物-心理-社会”等医学模式以及观念的转变,以人为本、以患者为中心的舒适护理已广泛应用于临床多个学科,使患者在“生理、心理以及社会”上达到最佳状态或减轻不愉快程度。

随着人们对生活水平要求的不断提高,对医疗护理舒适程度的要求也随之提升。内镜检查是消化系统疾病最有效、安全可靠的一种临床诊断方法。但其毕竟是一种侵入性操作,会对人体产生机械刺激,导致恶心、咽痛等不适症状,一方面本身会给患者带来一定痛苦;另一方而患者担心治疗失败及经济负担等,均可刺激患者发生生理、心理反应,出现为紧张、焦虑、敏感、抑郁等负性情绪,甚至可能拒绝实施内镜检查或者治疗。不良负性情绪对心率、血压等均可产生一定程度的不良影响。

舒适护理是护士通过各种方式与患者沟通交流,准确了解其需求,通过实施各种舒适护理满足患者需要,减轻其痛苦。舒适护理是一种整体性、个性化,具有创造性的护理模式,通过与患者的沟通,在诊疗前中后以耐心、细致服务,使患者在生理、心理上均达到最为愉悦、舒适的状态,提高了患者的诊疗舒适度。

参考文献

[1]张卫国,童强,陈滋华,等.超声内镜诊断表面光滑型胃隆起性病变的价值[J].胃肠病学和肝病学杂志,2010,9(6):517-519.

[2]龙子义,李胜兰,陈涛英.实施护理干预对肠镜检查效果的评价[J].国际护理学杂志,2007,26(12):1258-1259.

[3]刘路秀,彭艳梅,易红艳,等.舒适护理在手术室整体护理中的应用分析[J].中国医药导刊,2011,13(7):1258-1259.

[4]荣秋华,李晶.舒适护理对无痛消化内镜检查患者心理状况及护理质量的影响[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2,18(27):3291-3296.

[5]李勇珍.在消化内镜诊疗中引入舒适护理的临床效果分析[J].中外医学研究,2014,12(14):91-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