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台市牟平区中医医院 264100
【摘要】目的:对优质护理实施后,急诊外科施行清创缝合患者的呼吸频率(RR)、心率(HR)、收缩压水平(SBP)、疼痛评分以及护理满意度变化情况展开研究。方法:2019年01月01日-2022年02月28日,以急诊外科施行清创缝合患者为研究样本,将68例患者通过随机数字表法进行分组研究,将其相关数据依次纳入对照组、研究组,前者实施常规护理(n=34);后者实施优质护理(n=34),对两组方案实施后指标进行对比。结果:与对照组的RR、HR、SBP对比显示,研究组各指标水平均较低(P<0.05);疼痛评分显示,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的疼痛评分更低,P<0.05,对比有意义;研究组的满意度更高,与常规护理的对照组对比优势明显,P<0.05。结论:优质护理干预价值高,实施后,患者RR、HR、SBP得到有效稳定,对治疗成功具有积极意义。疼痛评分较低,护理满意度高,可积极推广。
【关键词】优质护理;急诊外科施行清创缝合;RR;SBP;疼痛评分;满意度
清创缝合术是急诊手术中非常常见的小型外科手术。在治疗过程中,需要及时进行消毒、止血、缝合、包扎等处理[1]。临床研究结果显示[2],对于该类患者多因事故导致体表受伤,患者往往情绪化,难以接受现实,疼痛刺激强烈,高应激反应,有时甚至失控,进一步影响患者的身心状态,影响手术顺利进行。因此,重视对该类患者实施优质护理干预至关重要。优质护理是一种新型护理干预措施,该方案的实施通过进一步加强基础护理,提高护士的主动服务意识,以患者为核心,为患者提供优质的护理服务,保障相关护理操作的高质量、高效,实现最佳护理结局[3-4]。本文主要是对68例该类患者相关数据进行显示,研究上述护理干预与常规护理的应用价值,旨在为后续护理工作选择科学干预提供指导。现具体为: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院伦理委员会批准下实施:收集68例(清创缝合,急诊外科,选取时间:2019年01月01日-2022年02月28日)患者信息:研究组、对照组(随机数表表分组)。
34例研究组患者资料:平均年龄为(44.50±2.14)岁(区间20-70岁);受伤部位:躯干、头部、四肢分别为8例、10例、16例;男性20例、女性14例。对照组(34例)资料:男、女患者的性别比为18例、16例;受伤部位:躯干、头部、四肢分别为7例、10例、17例;最小年龄为22岁,最大68岁,平均(44.49±2.23)岁。SPSS22.0统计学分析:P>0.05,统计学无意义。
纳入标准:(1)入选患者均符合清创缝合指征;(2)患者生命体征平稳;(3)数据、资料完整;(4)签署知情同意书;(5)对本试验知情;(6)外伤患者;(7)思维、交流、意识无障碍。
排除标准:(1)中途退出研究;(2)昏迷、认知功能、失语障碍;(3)重症肝、肾等疾病;(4)心脏病史;(5)血液疾病;(6)恶性肿瘤疾病;(7)重大过敏史;(8)合并精神分裂症;(9)自身免疫性疾病;(10)治疗和护理依从性低,无法配合。
1.2方法
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主要实施措施为:在接受治疗后,立即检查创面情况,观察是否有其他相关损伤,确定创面的严重程度和范围,并评估患者的生理状态、既往病史、过敏史等病情基本状况。在清创、缝合前,应完成相关准备工作,包括麻醉药物、冲洗液、绷带等。指导患者在手术过程中保持正确体位状况,使手术部位可见,在医生实施清创术和缝合工作的过程中,需做好相关护理配合工作。术后,向患者说明注意项目、复查时间,缩短疾病恢复进程。
研究组:优质护理,具体落实方案为:(1)接诊护理:患者入院后,为帮助患者尽快缓解入院后的陌生感、紧张感,护士应保持真诚、善良、热情的态度接待患者,加强与患者的语言沟通,引导患者主诉实际需求,帮助患者有效改善抑郁、焦虑以及紧张等不良情绪状况;同时,护士还应保持敏锐的观察能力、判断力,立即完成患者分诊,缩短伤口暴露时间,减少排血量,尽可能缩短患者等候时间,进而帮助患者抑制疼痛状况。立即配合主管医师,正确放置患者,优化检查和治疗,实现最佳治疗及康复结局。(2)心理护理:根据入院后患者及其家属的情绪状态和接受能力,仔细向患者解释清创、缝合的过程及步骤,并告知患者可能发生的不良反应情况,进而提前让患者做好心理准备,提升患者的认知及接受程度。做好相关检查工作,并加强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与患者密切沟通,对于患者提出的疑虑问题需积极解答,充分给予患者安慰、鼓励,通过语言交流转移注意力,降低患者疼痛感的同时,可以有效增加患者对相关医护人员的信任程度,增加患者依从性。(3)术前护理:简要解释手术的注意事项、一般流程及要点,再次观察患者的心理状态,进行针对性咨询,提高患者依从程度。同时,向患者解释医疗技术的先进性,并告知患者本院外科医生和护理人员的技术水平,以使患者放心。再次详细检查术中材料的可用性和性能,以确保手术的顺利进行(4)术中护理:积极完成清洁消毒工作,合理调整清创手术室的温度、湿度。手术过程中,应主动询问患者的感受,加强对疾病情况、生命体征变化的密切监测和观察,协助医师完成各种治疗,尽快向称职的医师报告异常情况,确保清创、缝合顺利完成。(5)术后护理:再次检查伤口敷料的牢固性、舒适度;为减少患者血迹,防止留下的心理恐惧,术后用生理盐水充分清除伤口外周污染物、血痕迹;告知患者保持高蛋白、轻、易消化的基本饮食原则,避免伤口感染,以加快术后伤口的愈合和恢复。(6)出院指导:告知伤口敷料更换的主要事项、具体时间,向患者解释伤口愈合知识和症状,为防止早期压迫伤口,向患者演示术后自洁方法,严禁饮水,避免伤口感染。为防止不良情况(伤口裂开、出血等),向患者解释术后避免患肢过早移动。分发给患者医疗手册和教育卡,告知患者出院后应传授饮食要点,提高患者术后的自我健康意识。如在康复期间出现不良反应,立即与医务人员沟通。督促患者严格遵医嘱,通过电话和微信进行随访,一方面可以了解病情恢复状况,另一方面可以引导患者保持健康的饮食及生活习惯,加快机体康复速度。
1.3观察指标
对两组患者术前、术中RR、HR、SBP指标状况进行分析及对比;研究两组疼痛评分情况,采用VAS疼痛视觉模拟评分,实施十分制评分原则,分数越高,表示患者疼痛状况越严重,评估时间为术前、麻醉作用消失后10min;发放满意度调查问卷(我院自制的护理满意度调查表),问卷总分为100分:从不满意、一般满意、非常满意三个方面分析,上述值域分别为0-59分、60-79分、80-100分,满意度=非常满意例数占比+一般满意例数占比。
1.4统计学分析
将计量资料(符合正态分布:RR、HR、SBP、疼痛评分)、计数资料(满意度)全部录入统计学软件SPSS22.0:P<0.05,表示相关数据对比有意义;反之无意义(P>0.05)。以t检验计量资料(±S);以x²检验计数资料(%)。
2结果
2.1 两组RR、HR、SBP指标统计学数据分析:术前,差异小,对比无意义(P>0.05);术中,对照组高于研究组,统计学数据对比有意义(P<0.05)。具体见表一:
表一 两组RR、HR、SBP统计学对比(±S) | |||||||
组别 | 例数 | SBP(mmHg) | HR(次/min) | RR(次/min) | |||
术前 | 术中 | 术前 | 术中 | 术前 | 术中 | ||
研究组 | 34 | 124.36±4.25 | 120.58±5.05 | 81.23±3.11 | 82.38±5.11 | 18.23±3.12 | 18.36±4.25 |
对照组 | 34 | 124.33±4.24 | 131.36±5.36 | 81.28±3.14 | 85.33±4.59 | 18.20±3.13 | 21.33±4.89 |
T | - | 0.0291 | 8.5355 | 0.0659 | 2.5042 | 0.0395 | 2.6730 |
P | - | 0.9768 | 0.0000 | 0.9476 | 0.0147 | 0.9685 | 0.0095 |
2.2 两组患者疼痛评分数据差异分析显示:术前,两组数据分析无意义(P>0.05);麻醉作用消失后10min,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较低,分析有意义(P<0.05)。具体见表二:
表二 两组疼痛数据评分对比(分,±S) | |||
组别 | 例数 | 术前 | 麻醉作用消失后10min |
研究组 | 34 | 7.46±1.34 | 2.55±0.24 |
对照组 | 34 | 7.48±1.26 | 5.25±0.33 |
T | - | 0.0634 | 38.5830 |
P | - | 0.9496 | 0.0000 |
2.3 两组护理满意度统计学分析:与研究组(100.00%)数据相比,对照组(82.35%)明显较低,差异有意义(P<0.05)。具体见表三:
表三 两组患者满意度对比(n/%) | |||||
组别 | 例数 | 非常满意 | 一般满意 | 不满意 | 总满意度 |
研究组 | 34 | 18(52.94%) | 16(47.06%) | 0(0.00%) | 34(100.00%) |
对照组 | 34 | 10(29.41%) | 18(52.94%) | 6(17.65%) | 28(82.35%) |
X2 | - | - | - | - | 6.5806 |
P | - | - | - | - | 0.0103 |
3讨论
清创缝合在临床中虽然只属于一类小手术,但患者多因意外损伤,心理影响较大,因此在应激反应差大的患者中容易出现,导致患者血压、心率异常,对疾病顺利治疗以及患者身体状况的不良影响,当患者有明显的应激反应时,可能会降低手术成功率[5]。
心理应激反应是在伤害威胁和挑战下出现的生理情绪和心理的波动,也是人体的本能反应。由于急诊手术患者是意外受伤入院,大多数患者缺乏良好的应对能力,同时,在外部因素的影响下,患者容易出现休克反应,加之应激反应容易引起肌肉紧张,特别是长时间和高度疼痛,麻醉和手术难以顺利进行,不利于疾病治疗及术后伤口预后,部分患者还可能有应激性溃疡、精神障碍,降低机体健康[6]。因此,做好患者的科学护理,通过有效抑制应激反应,帮助缓解疼痛,可以有效缩短疾病恢复进程,加快机体康复速度[7]。
临床研究结果显示,在急诊清创患者护理中,常规护理对患者的身心需求关注不足,导致局限性较大,无法达到满意的护理结局。使用优质护理可以充分关注患者的身心状态,可以更好地满足患者的生理及心理护理需求,在初级护理过程中还加强心理咨询、完善生活护理、注重健康指导,以患者为核心,为患者提供高质量、全面、持续的护理干预,有利于提高护理质量[8]。对于疼痛感觉、应激反应强烈的清创缝合患者,采用优质护理关注患者身心状况,从术前、术中以及术后等方面入手,通过加强心理疏导,帮助患者改善担忧、焦虑、紧张等负面情绪,提示患者配合度,进而实现治疗及护理的顺利实施,确保手术顺利完成,加快术后创口愈合速度[9]。
本文研究结果显示,研究组RR、HR、SBP等指标达到有效抑制,较对照组稳定,疼痛评分较低,满意度更高,P<0.05。由此分析结果可以看出:优质护理可以保证患者生物节奏的平衡、和谐,对于手术患者来说,为保障手术顺利进行及成功,提高手术安全性、稳定心理心态、生命体征是其关键。优质护理在急诊手术清创、缝合治疗中的应用,可稳定患者术中生命体征、情绪,促进手术顺利进行,该措施的整体护理价值较为突出,推广价值高[10]。因此,在急诊科实施优质护理是非常必要的,优质护理方案主要是以患者为主,对患者进行针对性护理干预,一方面可以增加护理人员的服务及责任意识,另一方面可以保障患者积极配合医务人员的治疗和护理,提高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手术成功率较高
[11]。
综上所述,急诊外科施行清创缝合过程中,优质护理发挥了显著优势,可以通过术前、术中、术后等多个方面实施指导,帮助患者改善情绪,降低应急方面,进而对体征指标状况的稳定具有积极意义。除此之外,该措施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疼痛状况,对患者依从性具有促进作用,可以最大限度的满足患者护理需求,提升护理满意度,各院可将其作为首选干预措施,帮助患者实现最佳治疗、预后。
【参考文献】
[1]唐淑艳,刘宝艳,赵艳芳,等. 优质护理干预对急诊外科施行清创缝合患者的应激反应护理满意度的影响[J]. 糖尿病天地,2019,16(3):273.
[2]张向娟. 优质护理对急诊外科施行清创缝合患者的应激反应、护理满意度的影响[J]. 中华养生保健,2021,39(2):119-120.
[3]张晓琴. 优质护理对急诊外科清创缝合术患者VAS评分及应激反应的影响[J].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21,21(1):335-336.
[4]赵静. 分析优质护理对急诊外科施行清创缝合患者的应激反应和满意度的影响[J]. 中国医药指南,2021,19(20):189-190.
[5]张玮. 优质护理在急诊行清创缝合患者中的应用效果[J]. 中国当代医药,2019,26(3):249-252.
[6]邵惠清. 探讨优质护理在急诊清创缝合术患者中的临床影响[J]. 中外医疗,2020,39(34):153-155.
[7]邓海艳,李娟,张冰. 优质护理对急诊外科清创缝合术患者应激反应及VAS评分的影响[J]. 国际护理学杂志,2020,39(5):858-861.
[8]惠雅鲜. 优质护理在学龄前儿童急诊清创缝合中的应用体会[J]. 中国保健营养,2020,30(30):172-173.
[9]宫秋芳. 不同护理方式在急诊外科清创缝合术患者应用中的效果观察[J]. 中国医药指南,2019,17(7):176.
[10]余彩霞,蒋晓红. 心理护理干预在急诊科清创缝合术中的应用效果分析[J]. 中国实用医药,2018,13(36):167-168.
[11]曲昌明. 急诊清创缝合术患者接受优质护理模式的临床效果评估[J].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58):291,2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