敏感指标在儿科护理中的应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10-10
/ 2

敏感指标在儿科护理中的应用

刘琴

枣阳市第一人民医院 441200

摘要:目的:探讨护理质量敏感指标在儿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9年6月至20218月本院儿科收集的相关指标数据作为质控参照数据,将20199月至2021年11月应用护理质量敏感指标的数据与其对比,观察比较护理质量敏感指标实施前、后护理质量指标变化及患者对其满意程度情况。结果:实施护理质量敏感指标管理后,儿科护理质量指标均明显改善,同时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提高。结论:护理质量敏感指标在儿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显著,有利于提高临床护理质量和患者的满意度,具有一定的实践价值和可操作性。

关键词:护理质量;敏感指标;儿科护理;应用

护理管理的核心是护理质量,而其中最为重要的问题是对护理质量的监测和评价,可见,护理管理是护理工作的生命线。对于护理质量的评估从国家层面高度重视,对于护理质量控制关键指标在《全国护理事业发展规划(2016—2020)》[1]中就有明确规定。2015年《关于开展优质护理服务评价工作的通知》[2]中,提出要对护理质量相关指标进行定期监测。2014年至今,国家医管所护理中心共研发了13项通用护理质量敏感指标。对于临床护理质量敏感指标的定义,主要是指为了对影响患者临床疗效的治疗以及护理工作的各个环节进行定量监测与评价,而制定的用以指导组织管理提升及护理人员护理患者的监测评价标准[3,4]。护理质量敏感指标有通用与专用之分[5]。儿科患者中很多患者年龄较小,自理能力较差,因此临床护理具有其特殊性,这也对护理质量有更高的标准要求,护理人员除了应当做好基于病情的各项护理之外,还应当给予患者全方位的生活护理。其中通用护理质量评价指标缺乏针对性,难以很好地进行儿科护理质量的评价,不能体现出专科特色。为此,本研究更加深入地探讨了护理质量敏感指标应用于儿科护理中的效果。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院儿科分为儿内科与新生儿科,床位52张,年均收治患者为2438人,2021年6月至8月共收治患者1018人,护理人员共19名。将2019年6月至2021年8月本院儿科收集的相关指标数据作为质控参照数据,将2019年9月至2021年11月应用护理质量敏感指标的数据与其对比。

1.2研究工具

根据收集的资料基本构建了10 项儿科护理质量敏感指标,详细指标见表1

表1儿科护理质量敏感指标

一级指标

二级指标

结构指标

护士与患者比例(护患比)

儿科病床与护士比例(床护比)

住院患儿陪护率

儿科护士转到其他科室或岗位所占比(转岗率)

过程指标

护士专科技能合格率

结果指标

护理操作过程中并发症发生率(并发症率)

意外事件发生率(跌倒坠床发生率)

院内皮肤损伤发生率(皮肤损伤率)

留置针非计划穿刺率

1.3 研究方案

成立护质组。在护士长的组织领导下,科室建立专门的小组,专门进行更为适宜儿科的护理质量敏感指标的研究。主要职责为:①组织科室全体护理人员学习护理质量敏感指标,掌握相关注意事项;②把每天进行护理指标信息的收集作为一项常规工作;③观察季度指标变化趋势,就每日、每月、每季度的相关指标数据进行准确记录,并进行统计分析。

1.4 评价指标

每月汇总评价1 次:(1)观察评估护理质量敏感指标实施前、后护理质量指标变化情况。(2)观察分析护理质量敏感指标实施前后患者对护理的满意程度。

2结果

2.1护理质量敏感指标实施前后护理质量变化

见表2。

一级指标

二级指标

实施前(%

实施后(%

过程指标

护士专科技能合格率

95.68

99.21

结果指标

护理操作过程中并发症率

4.10

1.19

患儿住院期间跌倒坠床率

3.09

0.99

患儿住院期间皮肤损伤率

6.08

2.98

留置针非计划穿刺率

11.96

4.48

患儿住院期间给药错误发生率

2.24

0.00

2.2护理质量敏感指标实施前后患者满意度

见表3

时间

例数

n

非常满意

满意

比较满意

不满意

总体满意度

例数

n

占比

%

例数

n

占比

%

例数

n

占比

%

例数

n

占比

%

例数

n

占比

%

实施前

240

105

43.75

95

39.58

24

10.00

16

6.67

224

93.33

实施后

240

112

46.67

108

45.00

17

7.08

3

1.25

237

98.75

3讨论

通过不同时期之间质量指标的比较可见,良好的敏感指标,有利于存在风险问题的及时发现,从而更加及时地制定并采取有效应对措施[3],这对提升护理质量,减少不良事件有重要意义,为提高患者治疗的安全性奠定坚实的基础[2]。表2结果表明,护理质量敏感指标应用之后,儿科护士明显提升了专科技能,并且发生护理不良事件的情况显著减少。这说明在儿科护理管理中使用护理质量敏感指标,护理人员的责任心及专科护理技能水平均得到提高,能够更好地防止意外事件、其他不良事件。患者满意度体现的是护理服务的质量情况,也是评价并不断优化护理质量的指标[5]。表3结果显示,实施护理质量敏感指标后的患者护理满意度明显提高。

参考文献

[1]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关于印发《全国护理事业发展规划(2016-2020)》的通知[S].2016-11-22.

[2]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关于印发《关于开展优质护理服务评价工作的通知》的通知[S].2014-06-16.

[3]周萍.探讨护理质量敏感指标在优质护理持续改进中的应用效果[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6,16(54):1-4.

[4] 张华芳,黄丽华. 护理质量敏感性指标的研究进展[J].中华护理杂志,2014,49(8):1.

[5]张晓侠,杨晓蓉,张玉莲.儿科护理敏感质量指标体系的构建[J].中国卫生质量管理,2017,24(6):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