鹦鹉热衣原体肺炎的有效诊断及治疗方法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10-10
/ 2

鹦鹉热衣原体肺炎的有效诊断及治疗方法分析

张丽叶1, 蒲里沙2

1安宁市第一人民医院金方院区 云南省昆明市安宁市 650302

2安宁市第一人民医院金方卫生服务中心

【摘要】目的 探讨诊治鹦鹉热衣原体肺炎的方法及效果。方法 在2022年1-6月间,选取鹦鹉热衣原体肺炎患者5例,回顾性分析其诊、治方法。结果 5例都是急发病,均有发热症状,伴干咳少痰3例,伴胸闷、肌肉酸痛各2例,腹泻伴精神恍惚1例。经实验室检查得知,患者均有C-反应蛋白、转氨酶升高,低钠,且外周血淋巴细胞计数下降等情况。经胸部薄层CT检查发现,患者都存在单侧肺叶实变影与磨玻璃影,通过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分类多为中性粒细胞增高。所有患者都进行BALF的收集,且开展宏基因组二代测序(mNGS),待mNGS结果回报之后,依据患者病情给予抗菌药,2例给予多西环素(口服),替加环素(静滴)2例,莫西沙星(静滴)1例,治疗后体温恢复正常后准许出院。结论 针对鹦鹉热衣原体肺炎而言,发热为其典型表现,无论是临床症状还是常规检查,均缺乏特异性,通过采用BALF实施mNGS,可做到明确诊断;临床多采用抗菌药(多西环素等)治疗此病,效果理想。

【关键词】鹦鹉热衣原体;肺炎;诊断;治疗

鹦鹉热衣原体实为革兰氏染色阴性的非典型病原体及专性胞内菌,当人体感染此菌后,会诱发鹦鹉热这一疾病。有报道[1]指出,当人接触带菌鸟、禽类或者其分泌物后,鹦鹉热衣原体便会随着呼吸道进入到肺中,引发肺部感染,甚至致死。有着有着较低的发病率,症状特异性缺乏,故此病容易被忽视,或直接被误诊。当前,在检验鹦鹉热衣原体方面,常用方法有分子生物学、血清学检验及生物培养等。需要指出的是,微生物培养需要耗费较长时间,且风险较高,另外,其培养工作须完成于P3级实验室。对于血清学特异IgM抗体滴度检验而言,通常情况下,以2次滴度增高4倍才具有诊断价值,耗时且存在属内交叉免疫情况,故在诊断急性期病例时,效能不佳[2]。针对分子生物学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来考量,其有着较快的检测速度,以及较高的特异性,但较少用于检测鹦鹉热衣原体的PCR,使得鹦鹉热衣原体肺炎确诊难度增大。本文围绕本院收治的鹦鹉热衣原体肺炎病例,分析其诊治方法,现剖析如下。

1.资料分析

2022年1-6月期间,在本院范围内,选取鹦鹉热衣原体肺炎患者,共计5例,其中,最小年龄40岁,最大80岁,平均为(60.56±3.12)岁,男性3例,其余为女(2例),最短发病时间3d,最长10年,平均为(5.28±1.03)d;既往有养鸟史1例,鸽子接触史2例,家禽接触史2例。患者都是急性发病,发热明显(体温区间38~41℃),伴干咳少痰3例,胸闷、肌肉酸痛各为2例,1例腹泻伴精神恍惚。所有患者既往都有抗菌药物应用史(如头孢西丁、头孢地尼等)。

2.诊断方法

患者入院后,都开展各项实验室检查,如降钙素原(PCT)、C-反应蛋白(CRP)、血常规等,其中,4例患者的WBC正常,增高1例;3例中性粒细胞(N)计数正常,增高2例;而淋巴细胞(L)计数都有下降,CRP都升高;低钠、肝转氨酶升高4例,发生低蛋血症1例;肌酐、PCT都正常。

通过胸部薄层CT检查发现,患者都为单侧肺叶实变影与磨玻璃影,病变累及1个肺叶为4例,伴支气管壁增厚1例;所有患者都没有发现树芽影、胸腔积液。于局麻下行支气管镜检查,得知黏膜轻微充血2例,气道内有些许分泌物3例。通过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分类,4例为中性粒细胞增高;经微生物检测证实甲型链球菌1例,可能为污染,其余没有阳性回报。

取5mL灌洗液(BALF留取),冷藏,24h内送检,用Illumina Nextseq 550Dx型高通量基因测序仪实施宏基因组二代测序(mNGS),得知5例的BALF当中都发现有鹦鹉热衣原体序列(7~446条),且还发现有其他病原菌序列,如白色念珠菌、屎肠球菌、细环病毒等,最终确诊为鹦鹉热衣原体肺炎,且伴有混合感染。

3.治疗与效果

所有患者均给予抗菌药治疗(替加环素、哌拉西林、莫西沙星等),仍有发热,且症状有加重趋向。待mNGS结果回报之后,依据患者病情对抗菌药进行调整,2例改为多西环素(口服),2例替加环素(静滴),1例莫西沙星(静滴),治疗后体温恢复正常,且都已出院。

4.讨论

鹦鹉热衣原体多隐藏于禽、鸟类体内,经常会造成动物或潜伏性感染。有报道[3]指出,爬行动物在面对鹦鹉热衣原体时,也容易感染。我国家禽当中,鸡的鹦鹉热衣原体患病率为13%,鸭、鸽子分别是38%、30%。需要指出的是,接触带此菌的禽、鸟类及其排泄物等,是患鹦鹉热的常见途径。

鹦鹉热的症状主要有干咳、发热、寒战等,一些感染者还会出现感染性心内膜炎、重症肺炎等。肺部实为鹦鹉热衣原体的易感部位。本文发现,5例患者都是急性患病,且都存在明显的呼吸系统症状,一些患者还伴发有全身(肌肉酸痛等)、精神症状。全部患者的CRP均升高,而L计数都减低,4例的血清钠水平出现下降情况,而转氨酶水平升高。表明低钠、L计数减低及CRP、转氨酶升高,可能与此病发病有关。本文5例患者都是单侧病变,病变累及1个肺叶为4例,且在影像表现上,多为实变影、磨玻璃影,支气管镜下没有发现明显改变。另外,经BALF细胞分类得知,多为中性粒细胞增高,与急性感染性改变相符。

既往在诊断急性期鹦鹉热衣原体肺炎上,缺乏有效手段,常规的分子生物学、微生物培养、血清学方法临床应用并不多。而对于mNGS而言,其乃是一种全基因测序(无定向),有着较广的检测病原体范围,以及稳定的结果回报时间,是检测未知病原体的可靠手段。本文围绕鹦鹉热衣原体肺炎患者,对其BALF实施mNGS,且最终确诊,提示此方法在诊断鹦鹉热衣原体肺炎方面,应用效能突出。

当前,在治疗鹦鹉热衣原体肺炎方面,常用药为喹诺酮类、大环内酯及四环素类等,对于多西环素而言,其乃是一种一线治疗方案,需连续治疗14~21d,预防复发。本文中,2例患者口服此药后,病情好转且已出院。有学者[4]发现,对于轻症鹦鹉热衣原体病人,莫西沙星效果理想。本文1例患者给予莫西沙星治疗后,好转且已出院。针对替加环素来分析,其属于四环素类范畴,有着较广的抗菌谱,但其用于治疗鹦鹉热衣原体肺炎的报道较少。本文2例给予此药后,症状好转,顺利出院。提示替加环素在治疗此病方面,有着良好效果。

综上,鹦鹉热衣原体肺炎发病急,发热为其主要表现,症状、常规检查均缺乏特异性,可采用mNGS来确诊;临床多根据患者病情给予抗菌药物(替加环素、莫西沙星、多西环素等)来治疗,效果较好。

参考文献:

[1]骆煜,金文婷,马玉燕,等.5例鹦鹉热衣原体肺炎的诊断及临床特点[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20,30(22):3394-3398.

[2]赵仁淹,柴海娜,郑瑞强.病原体二代测序辅助诊断鹦鹉热衣原体重症肺炎一例[J].中华内科杂志,2020,59(12):989-991.

[3]汪洋,鲁厚清,邵仁德,等.鹦鹉热衣原体感染肺炎患者的临床特征分析[J].中华危重病急救医学,2020,32(11):1388-1390.

[4]林潇,周梦,姚秀娟,等.9例重症鹦鹉热衣原体肺炎的临床特点及诊治分析[J].福建医科大学学报,2021,55(6):531-5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