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信息科技高段学生建模思维的策略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10-11
/ 2

小学信息科技高段学生建模思维的策略研究

林霞

成都市龙泉驿区第四小学校 

摘要:建模思维是学习三维软件里面最重要的素养。在小学信息科技中加强建模思维的培养,能让学生变虚拟为具体,变抽象为具象,能够提升学生对学习三维产生浓厚兴趣,让学生在建模中去辨识事物的外观,感受事物的轮廓,进而锻炼了学生动手能力和操作能力,有助于提升学生的空间思维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本文意在借助信息科技课堂,探索如何培养小学高段学生的建模思维。

关键词:建模思维  信息科技 空间思维能力

在小学信息科技高段中,学生的思维已经从具体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在新课程标准下,信息科技培养学生的信息意识,培养学生操作能力,而且更加注重学生的建模素养。如今,信息科技已经和我们生活密不可分,更和我们的课堂密不可分,信息科技支持下,我们可以巧妙的运用和借力,让学生更好的完成建模,从而达到我们建模思维的培养。

一、多种激趣方式诱发建模思维

小学高段的学生兴趣是非常广泛的,在三维学习中,我们时常看到学生有畏惧心理他们的注意力也是时常不集中,而且是相当不稳定,变化比较快,针对孩子的不稳定性,针对不同的课程类型,通过深入了解,掌握学生的学情,设计多种激趣方式,从而让学生对建模感兴趣,对建模的充满求知欲和好奇心,所谓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让多种方式激趣方式在培养小学生建模的课堂上绽放,多种激趣方式也可以让学生有新鲜感,如果每次课都是千篇一律的激趣方式,学生会索然无味,但是如果用多种激趣方式就会为建模做下铺垫。

(一)图片激趣

针对比较简单的建模,如建模《喝水的杯子》一课,采取图片激趣,学生可通过直观的观察杯子,知道杯子的主要组成部分是圆柱体和圆环体。学生一看便心中有了轮廓,这种课型可用图片激趣,简单直观,清晰明了。图片激趣主要适合于简单直观的课例。

(二)视频激趣

针对较为教育意义的建模,如《火箭》一课,我就采取视频激趣,学生通过视频导入可以更加直观,学生通过观看神州十三号发射的全过程,第一可以帮助学生产生萌发当航天员的梦想,第二可以帮助学生更加直观的感受火箭的外观形态,跃跃欲试想要来尝试建模。

教师播放完视频以后顺势提问,通过视频你有什么想法?或者你有什么想说的?学生的答案丰富多彩,有说想去外太空看一看的,有说想做一架火箭就好啦,这些都起到激趣的作用。为建模打下了基础。

(三)打印实物激趣

3D建模,通过3D打印机打印出来,让实物走进课堂,让学生亲自去感受,去触摸这个实体,当学生看到实物时,更加对建模充满期待,跃跃欲试,为我们的课堂奠定好的基调。当然平时的课堂我也会结合实事,当冬奥会如火如荼的进行时,我就教学建模冰墩墩,把实物给学生看,迅速吸引学生的兴趣。当学生看到时会发出惊讶的声音,原来平时讲的建模真的可以打印出来,让他们更加期待建模了。

二、小组项目构建促进建模思维

小组项目构建是促进信息科技课堂的。俗话说众人拾柴火焰高,一个人的力量是很微小的,但是我们团结一致,就会迸发无限的可能,我就利用好小组项目构建,让学生去合作探究项目的构建。

(一)小组项目构建让老师更轻松

例如在《火箭》一课,以4人小组为单位,我把项目分发到每个小组让小组去解析项目、分解项目、制作项目,学生如火如荼的进行讨论、进行探索,原来我认为小组讨论以及项目构建都太费时间了,我们信息科技课每周只有一节课,所以我以前总害怕完不成课堂教学内容,小组就成了假讨论,项目分解也是不到位,总之总是想把课堂控制在自己的手里。但是我实行了小组项目构建以后,充分给予学生时间,充分相信他们,事实证明,这样操作,学生更能知道自己小组设计的项目,不但不会浪费时间,更能提效,帮助我们的建模。

(二)小组项目构建让学生更有创意

在《火箭》一课中,传统教学就是我把任务发给他们,让学生照着我制作的火箭进行模仿,明确把实体导入建模的思维,火箭分为箭身、箭头、箭尾、底座,分别可以圆锥、圆柱等不同的立体图形构成。其实孩子们脑中火箭的样子是多种多样的,所以我专门设计一个,请把小组设计的火箭画在任务单上,小组上展台来展示他们的创意,看到各式各样的火箭时,学生的创意之心已被点燃,学生知道他们的火箭是需要用到哪些立体图形,在分享的时候如果存在不合理的地方,全班交流质疑答疑,让建模可行。以《椅子》为例,每个学生心中都有一个椅子的雏形,从形状来说,学生的凳子五花八门,有心形的、有星形,有正方形,有不规则形,从功能来说,更是千变万化,有的椅子可以在伸缩自如,上课的时候就收起来,中午的时候就可以躺下来睡觉;有的椅子是多功能钓鱼凳,原因是因为他的爸爸经常带他去钓鱼,所以根据自己的想法构思了一款椅子;有的椅子更神奇了,下雨可以当伞,累了可以休息。建模原来是这么有意义的一件事。

(三)小组项目构建让建模更有胸有成竹

小组不断的修改优化他们的项目,学生会结合自己的能力去建模,考虑我们想要的三维模型,是不是能够通过操作去建模,小组思考确实无法实现技术层面的,就舍弃,换种模型来代替,经过小组的尝试建模以及整合,让学生更有把握把项目设计的模型建模。

三、不断迁移巩固建模思维

   学生的想象力是无穷的,但是落实到操作上总忘记,建模思维不是一蹴而就,而是需要不断操练,问题是仅仅是操练就可行了吗,答案是否定的。在《火箭》一课中,学生能够很快的知道助推器是运用阵列实现的,但是我向他们抛出了一个类似的,建模糖葫芦。学生用了10分钟,我浏览了一下成品,结果显示很大一部分同学,没有用到阵列,学生会先建模一根细长的圆柱体,然后再依次建模有间距的球体,这种方法虽然最终也达到了糖葫芦的效果图,但过程调整起来很困难,三维不像二维,调整位置需要用到动态移动,所以用时很久,在这个时候我适时点拨,让同学们去发现阵列,除了圆形阵列,还去尝试其他的阵列方式,没一分钟果然有同学发现了,原来建模糖葫芦只需要一细长的圆柱体为基点,用线性阵列,输入距离和个数即可。学生才知道自己走了很多的弯路,所以学生需要多摸索、多锻炼、多尝试,让建模变得更简单。当然,要想达到迁移需要巩固基础操作。第一,掌握软件的基本界面,文件菜单、工具栏的工具、工作区的功能,第二,掌握了基本命令后,多去尝试建模实例,在建模中巩固操作,我们最常用到的几个操作功能:移动、缩放、阵列、立方体、扣壳、圆角、布尔运算、等命令。这些功能都是在建模中非常常用到的,只有不断反复去操作,才可以进行迁移巩固建模。

四、联系实际渗透建模思维

一切好的作品都源自生活,其实生活中也处处充满了建模思维,本身我们生活的世界就是一个三维空间,在我们生活中去练习渗透建模思维无疑是最好的。我们每一个月都会定下一个观察生活的主题,比如三月的主题是观察生活中的建筑,四月的主题是观察生活中的物品等等,学生以小组的方式收集,然后小组分工,一名进行绘图,上课时进行全班展示,紧接着开始分析收集来的素材要用哪些三维立体图形和命令。以《杯子》为例,收集到的杯子类型很多,比如保温杯、没盖的杯子等,形状各不相同。我会叫他们通过触摸并观察杯子,让学生分析,各种杯子需要用到哪些命令,逐一养成,看到事物脑海里就会浮现应该怎么来建模的思维。各个小组在进行分享的时候,有不懂得可以借鉴,同时还可以通过质疑答疑解决小组以外的很多疑惑。

五、结语

建模思维是需要时间培养的,当下小学信息科技建模是一个难点,需要师生共同努力,通过以上激趣、小组项目构建、不断迁移、联系实际等策略让建模思维逐渐形成。

参考文献:

1、Hod Lipson、Melba Kurman,3D打印:从想象到现实,中信出版社。

2、吴怀宇,3D打印:三维智能数字化创造,电子工业出版社。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