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江江河艺术高级中学 212000
摘要:问题驱动式教学法,主要是以问题作为媒介,使学生们根据问题去探究解决问题的知识与方法的学习模式.与以往的教学模式中先学习理论知识再去解决问题不同,它是先有问题再去探究理论。基于此,以下对问题链在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创新应用进行了探讨,以供参考。
关键词:问题链;高中数学课堂教学;创新应用
引言
问题驱动式的教学方式是一种高效性的教学方式,能够通过问题的引导使学生进行积极的思考,使课堂的教学环节之间通过问题相衔接,从而极大地提高课堂效率。因此在当前高中数学教育创新的过程中,实施问题驱动教学是必不可少的,教师必须要从课程内容中挖掘一些疑难因素,根据学生的特点提出适当的问题,从而启发学生投入数学学习中。
一、问题链在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应用的意义
高中数学课堂中应用问题链教学法可以提升教学效率。问题链教学法的应用是在相对固定的阶段及教学目标指导下实施的,在教学中,教师要参考教学目标、内容设计不同层次的问题,通过多个问题的引导,启发学生进行探究、分析,从而构建自主探究式的数学课堂。第一,在应用探究式问题链的课堂中,问题是主线,学生是课堂的主体,通过体验式、探究式的数学实践活动可以助力学生自主思考,突显学生在高中数学课堂中的主体地位;第二,应用问题链教学法可以使课堂整体更有层次性,教师设计的数学问题从简单到复杂,具有明显的规律性、层次性,既保证了问题的引导作用,也提升了课堂的层次性,让学生更容易接受和理解;第三,高中数学课堂中应用问题链教学法可以降低教学难度,在循序渐进的渗透式教学下,课堂互动更高效,学生有更多的思考时间;第四,问题链教学法将问题贯穿整个教学过程,在问题引领下学生能产生自主学习的欲望,养成自主思考和学习的习惯,激发学习内在动力;第五,高中数学知识极富研究性、推理性,以问题为核心,遵循了学科的基本规律,也满足了教学改革的要求;第六,问题链教学法对教师的综合能力要求较高,教师要整合课程资源,结合课程重难点设计合理问题,以优化教学,提升教学效率和自身的教学能力。
二、问题链在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创新应用
(一)实验观察设计问题链,发展数学抽象素养
过去的数学课堂上,教师常通过口头提问的方式让学生思考数学问题,没有为其展示具体的数学模型,也没有给学生自主探索的机会,学生养成了被动听从的学习习惯.核心素养下,教师要积极设置试验观察类型的问题链,通过归纳实际问题,设计观察模型,组织观察实验引导学生大胆猜想,小心求证.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到问题探究过程中,更容易总结问题中蕴藏的数学规律,久而久之形成良好的数学抽象素养.例如以新人教版高一数学必修第二册(A)版“空间直线、平面的平行”的教学为例,教师可在课上组织操作实验.准备一张大的长方形纸片对折后稍微展开,将其立在桌面上,再准备一张小的长方形纸片对折后展开,让其与竖立的长方形纸片围成一个不规则的六面体,并设置问题链:(1)竖立在桌面上的纸片与桌面是什么关系?(2)在两张纸片围成的六面体上横着放一张方形纸片,纸片与竖立的两个纸片是怎样的关系?(3)横着放的方形纸片与桌面时怎样的关系?(4)在这个模型中,哪几对直线是平行的?哪些平面是平行的?在实验中简单明了地展示空间直线、平面的关系,让学生在问题链的驱动下归纳空间直线平行、空间平面平行的规律,锻炼学生的空间抽象能力.
(二)创设问题情境
高中数学教学中应用问题链教学法时,教师可以应用现有资源创设问题链情境,借助情境的引导让学生理解数学知识,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在设计问题链时,教师应该以教材内容和教学目标为依据,借助其他元素创设引导性的问题链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中思考、探索。创设问题链情境可以用到的资源很多,如生活元素、生活案例、拓展活动等,其可以直接或间接地反映教学重点,同时创设问题链情境也可以发挥多媒体等教学工具的优势,提升问题链情境的应用效果,进而构建高效数学课堂。例如,在“正弦定理和余弦定理”一课教学中,为了提升课堂实效,教师可以依托问题情境,激活学生思维意识,引导学生自主构建数学知识体系,提升自身应用能力。
(三)更好地找到问题教学的切入点,提升学生课堂参与的主动性
教师在进行问题驱动式的数学课堂教学时,如何更好地去切入问题是非常重要的,教师需要去选择一个切入点,让学生能够通过这样一个问题的抛出更快速的提升自己对于课堂内容的兴趣.因为问题切入点选择的合理性与否会对整个问题导学的最终效果产生直接影响,所以问题切入点要放在学生“疑”处,放在教学“难”处,放在教师“重”处,保证切入的问题可以真正地成为引导学生有效思考,助力教学难点突破以及教学重点得以解决的突破口.在这个过程中需要密切联系数学教学目标及核心素养培养要求,立足于学生自思出发,灵活选择能够引发高中生自主思考的问题切入点,避免因为问题切入点选择不当而直接影响了高中生主动分析问题的主观能动性.例如,在学习有关“集合”的章节知识时,由于集合对于学生来说是一个相对较新、较为抽象的概念,所以教师需要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集合的定义以及一些基础的原理.这个时候教师就可以采用一些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来进行切入,比如教师可以提问学生:“教师要求班级的男生在开学的时候都下楼去帮忙搬书,请问这里的男生是全班所有的男生?还是个体的男生?”.这样一个问题的提出不仅贴合了所学的集合知识,同时又是学生在生活中亲身经历的事情,所以生活化问题的切入方式更容易吸引高中生本身的注意力,并使他们可以在问题启发下积极开展主动性思考,对于学生学习集合相关的知识就会非常的有效果.此外,教师在对问题进行切入的时候,也要尽量选择较小和具体的问题,以这样的问题更好地去帮助学生代入知识情境,也能够更好地扎实学生对于某一知识点理解的基础.
(四)创设生活化的具体问题情境
高中数学教师在设计问题的时候,可以联系学生们所熟悉的日常生活实际,这样能够有效地激活学生们的探究欲望,这是实施问题驱动式教学法的开始.在这个过程中,数学老师需要帮助学生们从生活实际的表面现象去发掘事件的本质,培养学生们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日常实际问题的水平.老师在创造生活化环境的过程中,一定要结合他们认知发展的最近发展区,让孩子们可以在自身的努力探索下找到更深的知识的秘密.所谓最近发展区是孩子们可以在现有的知识水平上,借助别人的启发或是自己的稍微努力,就可以达成的一个相对有挑战性的目标的过程.高中数学教师在开展问题驱动式教学的时候,需要从以下几点着手.其一,教师必须创建模型,探究知识之间的规律;其二,教师要给学生们做现场的展示,针对要学习的新知识创设情境;其三,教师要运用铺垫的形式,给学生们营造最近发展区,这样才能实现知识互相之间的转移衔接.
结束语
使用问题链教学可以激发学生的探究欲,锻炼学生的独立思考与合作探究能力,对于发展学生的数学学科核心素养很有帮助.教师要善于把握问题链教学的内涵与原则,同时结合基本教学情况设置符合学生认知,能够促进学生能力发展的问题链,进一步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自主性,实现教书育人的目的.
参考文献
[1]陈欣,胡典顺.基于问题链的高中数学教学实践——以“随机抽样”为例[J].中学数学研究(华南师范大学版),2022(08):11-14.
[2]吴昊.基于构建问题链的高中数学高效课堂研究[J].高考,2021(33):113-114.
[3]赵坚逸.高中数学教学的“问题链”设计研究[J].职业教育(中旬刊),2021,20(11):77-78.
[4]房鸿浩.高中数学教学中应用问题链教学模式的探究[J].数理化学习(教研版),2021(05):13-14.
[5]何月.巧施压勤提问——谈问题链在高中数学课堂中的创新应用[J].数理化解题研究,2019(36):14-15.